三夀圖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594
颗粒名称: 三夀圖序
分类号: I214.82
页数: 2
页码: 四十三至四十五
摘要: 明蘇伯衡為三夀圖撰寫的一篇序。
关键词: 别集 文集

内容

浦江縣東行二十里其地曰長塘有大姓曰黄氏世
  家其上黄氏之良曰資善曰資深曰資文其生也同
  氣其分也同體其為人也同德其處家也同心其夀
  而康也又同而又有連山有清流有茂松巨竹有佳
  花美卉有禽魚圖史琴奕可以娯其耳目志意而三
  人者寄傲其間不知日之夕也吳興林子山過而見
  焉於是繪為圖以著其事指焉而告予曰揮扇而中
  坐者資善也觀書而坐於其左者資深也袖手而坐
  於其右者資文也鞠躬而進茗飲則資深之嗣子宿
  也是雖存其大節而資善伯仲以埀白之年相從於
  山林之下衎衎以相友怡怡以共適藹然恭順和孺
  之風亦可想見也已斯人也而使之遊于鄉鄉之人
  尚有所觀感乎而使之居于邑邑之人尚有所觀感
  乎而使之養于國學國之人尚有所觀感乎故吾圖
  之不獨以張黄氏一門之盛蓋將以竦動夫人之為
  兄弟者爾子史官也其言足信序之以文以啟詠歌
  不屬之子將誰屬焉予聞夀也者存乎人而命於天
  者也非智可取非力可獲非財可致以故世之兄
  弟並臻夀康者不多見也籍令見之往往出于一從
  再從三從羣從之間若夫同氣而生同體而分而同
  夀者不常有也藉令有之私其妻子田廬貨賄較夫
  長短得失強弱以手足之親而猶秦越人之相視則
  雖欲同居合食休戚相關有所不能焉藉令能之嗜好
  不同趣舍亦異或仕于朝或賈于市或耕于野睽離
  之日常多而會合之時常少則雖欲朝夕聚處自幼
  至老未嘗相舍有所不得焉藉令得之家非給足時
  非休明凍餒切於體膚追呼勞其筋骨皇皇如也則
  雖欲優游佚道之中共享有生之樂有所不暇焉今
  資善伯仲於在天而智不可取力不可獲財不可致
  者如此而於人之所不多所不常所不能所不得所
  不暇者又如此求之一邦未見其倫況一邑乎求之
  一邑未見其倫況一鄉乎子山雖欲不侈以圖安得
  而不侈之以圖展卷之頃觀其伯仲之參坐也氣岸
  莊重凝然若三趾之鼎足以鎮浮威儀煥發炳然若
  三階之星足以美俗且猶使人歆慕之不已而況於
  其族姻時親炙之者乎而況於其子孫日周還於其
  左右者乎恭順之心不油然而生則吾弗信矣然則
  子山圖之予又從而序之非過也宜也

知识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十六卷。明苏伯衡撰。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伯衡博学勤奋,元末时负誉于乡,明初,用为国子学录,后迁学正,著《苏平仲集》。是集凡十六卷,初刻于洪武年间,由林方直编辑。卷首有刘基洪武四年(1371)序、宋濂洪武十三年(1380)序。收文十五卷、诗一卷。其文颇受宋濂等人推重,宋濂在 《送平仲还乡序》称:“平仲辞章,体裁严比,姿态横逸,如春阳被物,或根或芗,或卉或条,或大或小,或圆或扁,各随其物而畅之,无有同者。”显然是过誉之辞。郑瑗《井观琐言》则称 “其用意太苦、遣辞太繁缛,不可为法,”道出了苏伯衡为文的弊病所在。其诗作较少,且无佳作。集末有洪武八年 (1375)胡翰跋语,称苏伯衡选为太学官,“居太学六年。”考《明史》称苏伯衡在丙午 (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为国子学录,苏伯衡所著《国子学同官记》称以丁未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升学正,其诗文又有庚戌 (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 七月十日奉命编《摩国史口号》,则苏伯衡由学正擢编修,实在洪武三年(1370)上距丙午仅五年,是胡翰误将时间多记一年。是集为正统七年 (1442)处州 (今浙江丽水等地)推官黎谅所重刻,收入《四库全书》。还存有《金华丛书》(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 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蘇伯衡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