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夀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567
颗粒名称: 蕭夀傳
分类号: I214.82
页数: 2
页码: 二十八至三十
摘要: 明蘇伯衡撰寫的一篇傳記。
关键词: 别集 文集

内容

承信校尉蕭夀者德安人也字君美年十六喪其父
  而克自奮發以樹其家識者已知其不凡年二十陳
  友諒起荆湖拔為萬戶友諒寇池州太平夀皆在行
  日夜思自拔歸附大明不得間不克如志居嘗鞅鞅
  歲癸卯八月今上親率諸將與友諒戰彭蠡湖戰鞋
  山戰湖日友諒中流矢死夀同事者率還立友諒子
  理于武昌夀乃乘間以所領舟師自歸上於禁江賜
  以米十石命隸鎮江奕甲辰夏始授總旗從周指揮
  守嚴州乙巳四月偽吳張士誠軍軍大浪灘其舟如
  織夀乘快舸挺戈而前衆皆披靡大軍繼之士誠軍
  大敗追北二十里有白金之賜八月士誠軍復犯烏
  石從嚴元帥出擊敗之獲戰艦一偽萬戶一人仍賞
  以白金加織文丙午八月從曹國李公取桐廬富陽
  餘杭十一月乘勝下杭州吳元年正月李公奏為管
  車百戶二月命下九月從永嘉侯朱公攻台州先登
  火其浮橋獲馬二戰艦二賞白金如初台州既下分
  兵守黄巖水砦十一月大軍南攻福建諸路夀由海
  道領舟師夾攻洪武元年春福建諸路悉平還次金
  華四月海寇據昌國之蘭秀山搆亂從都督林公擊
  定之七月復從李公拔閩溪諸寨二年正月進昭信
  校尉統於徐指揮從李公北征則其年二月克惠州
  錦州大寧全寧遂度遼河敗慶僧國王軍進攻上都
  回次通州八月往援大同敗孔興脱烈伯二國公軍
  明年五月從擊興和應昌慶州高州分兵援虹螺山
  等屯堡遂及大軍與蠻子太尉軍戰于駱駞山而以
  七月還金華四年二月世襲制下賜文錦繒各六端
  後二年之三月由金華移平陽十年四月換承信校
  尉十四年冬與千戶馬俊出擊山寇自平陽之林來
  浦越龍潭過泥奥以破吳嵓砦駐小龍銀屏砦以扼
  萬松林歷福寧之岑嶺吳村際頭轉而涉瑞安之烏
  山萬丈林會大軍以殄餘寇凡破數十砦斬首二百
  級生得偽官士卒三十人奏功賜楮幣
  史氏曰人材之生必於興運匪獨將相重臣兩有文
  武凡厥僚屬亦一時之選也千載之下尚論其世知
  有伊呂蕭曹而已其能因事見於方册者幾何人哉
  夀事明棄昏執干戈從征戰驅馳四境之外輔成一
  統之業亦可謂能矣而使之無稱可乎故其事余喜
  為之論次焉

知识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十六卷。明苏伯衡撰。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伯衡博学勤奋,元末时负誉于乡,明初,用为国子学录,后迁学正,著《苏平仲集》。是集凡十六卷,初刻于洪武年间,由林方直编辑。卷首有刘基洪武四年(1371)序、宋濂洪武十三年(1380)序。收文十五卷、诗一卷。其文颇受宋濂等人推重,宋濂在 《送平仲还乡序》称:“平仲辞章,体裁严比,姿态横逸,如春阳被物,或根或芗,或卉或条,或大或小,或圆或扁,各随其物而畅之,无有同者。”显然是过誉之辞。郑瑗《井观琐言》则称 “其用意太苦、遣辞太繁缛,不可为法,”道出了苏伯衡为文的弊病所在。其诗作较少,且无佳作。集末有洪武八年 (1375)胡翰跋语,称苏伯衡选为太学官,“居太学六年。”考《明史》称苏伯衡在丙午 (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为国子学录,苏伯衡所著《国子学同官记》称以丁未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升学正,其诗文又有庚戌 (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 七月十日奉命编《摩国史口号》,则苏伯衡由学正擢编修,实在洪武三年(1370)上距丙午仅五年,是胡翰误将时间多记一年。是集为正统七年 (1442)处州 (今浙江丽水等地)推官黎谅所重刻,收入《四库全书》。还存有《金华丛书》(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 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蘇伯衡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