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齋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556
颗粒名称: 默齋說
分类号: I214.82
页数: 2
页码: 五至八
摘要: 明蘇伯衡撰寫的一篇論文。
关键词: 别集 文集

内容

天下之道有小者近者費者而又有大者遠者隱者
  其小者近者費者我可以言傳也人亦可以言求也
  其大者遠者隱者不可以言求諸我也猶不可以言
  傳諸人也言不可得而傳也故夫子罕言命不可以
  言而求之也故子貢得聞夫子之文章而不得聞夫
  子之言性與天道夫言傳不可也豈不可心授乎夫
  言求不可也豈不可心領乎焉有心授心領而不默
  焉而契若針之於石者乎此非苟默而已矣誠以為
  道至微妙非言語所能形容也苟闡道而事乎言語
  之末非惟不足以盡之且將開是非之端而好奇立
  異者不勝夫紛紜也孰若默示以行而使之默悟之
  為愈哉是故善學者欲求父子之道惟潜心於其所
  以親欲求君臣之道惟潜心於其所以義欲求夫婦
  長幼朋友之道惟潜心於其所以别所以序所以信
  而於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未得則默而思也既得則
  默而行也扣之而不答也難之而不辯也詰之而不
  告也咻之而不顧也吾方深思力行之不暇而暇答
  暇辯暇告暇顧乎哉如是則其於道也察之精矣見
  之審矣得之深矣執之固矣昌言不得而排之高談
  不得而動之新說不得而惑之飛語不得而沮之夫
  安往而不默乎故其默也豈三緘其口哉默契於無
  言之域也雖欲不默其能不默乎彼囂囂者皆於道
  無得者也不惟無得亦未嘗見焉卒然而問而莫知
  夫問之為是為非泛然而應而莫知其應之為非為
  是而遽然是其所非非其所是是非未脱口而左右
  前後之毁譽已盈耳則又譁然而與之爭雖欲默其
  能默乎而況為學之務先治其心心之在人也未應
  接欲靜將應接欲明既應接欲一而主默焉默則無
  慮默則無欲默則無為無為則一無欲則明無慮則
  靜靜則足以制動明則足以燭奥一則足以御煩默
  也者心法也故善學者務之遊於夫子之門三千人
  而秀出其間者獨顔回從事心齊而終日默如愚而
  夫子亦獨稱之曰好學甚矣默之難也是故顔回慎
  默也慎默而後恭默恭默而後淵默雖堯舜之治天
  下亦豈外淵默哉都俞吁咈是不得已而然也要其
  極致夫何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蓋其精神心術
  常與造物遊於無聲無臭之表其默其天是以先天
  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不必若後世之君臣日夜
  勞於論議而天地自位萬物自育中國自治四夷自
  服也至哉默乎為學之先務為治之要道乎禮部侍
  郎栝蒼吳君景玄嘗以默名其齋而徵說於余余謂
  景玄昔處山林而事學也既以顔回之所以治心者
  治心今處朝廷而事上也當以堯舜之所以治天下
  者治天下則其為是齋也非徒與共學者默契於無
  言之域而已因為著余之所聞者以為說且將觀厥
  成焉

知识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十六卷。明苏伯衡撰。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伯衡博学勤奋,元末时负誉于乡,明初,用为国子学录,后迁学正,著《苏平仲集》。是集凡十六卷,初刻于洪武年间,由林方直编辑。卷首有刘基洪武四年(1371)序、宋濂洪武十三年(1380)序。收文十五卷、诗一卷。其文颇受宋濂等人推重,宋濂在 《送平仲还乡序》称:“平仲辞章,体裁严比,姿态横逸,如春阳被物,或根或芗,或卉或条,或大或小,或圆或扁,各随其物而畅之,无有同者。”显然是过誉之辞。郑瑗《井观琐言》则称 “其用意太苦、遣辞太繁缛,不可为法,”道出了苏伯衡为文的弊病所在。其诗作较少,且无佳作。集末有洪武八年 (1375)胡翰跋语,称苏伯衡选为太学官,“居太学六年。”考《明史》称苏伯衡在丙午 (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为国子学录,苏伯衡所著《国子学同官记》称以丁未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升学正,其诗文又有庚戌 (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 七月十日奉命编《摩国史口号》,则苏伯衡由学正擢编修,实在洪武三年(1370)上距丙午仅五年,是胡翰误将时间多记一年。是集为正统七年 (1442)处州 (今浙江丽水等地)推官黎谅所重刻,收入《四库全书》。还存有《金华丛书》(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 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蘇伯衡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