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脩齋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555
颗粒名称: 慎脩齋說
分类号: I214.82
页数: 2
页码: 三至五
摘要: 明蘇伯衡撰寫的一篇論文。
关键词: 别集 文集

内容

平陽有雅德之士曰宋以廉氏年幾六十不懈于學
  故有讀書之齋名曰慎脩間謂余曰願為著其說以
  相吾志余曰至矣哉子之所以名齋也鄙人何足以
  知之何足以言之雖然昔者嘗私淑之矣唐虞三代
  之聖人或兢兢業業或孳孳慄慄或翼翼亹亹皆所
  以慎也故曰慎徽五典曰慎乃在位曰慎厥麗曰慎
  德曰慎罰曰庶慎聖人若是其慎者無他天體物而
  不遺人物之生日用之間莫非天命之流行一念苟
  不慎焉一息苟不慎焉則人偽參之而天命幾乎熄
  矣而吾與天二矣而失吾所以為人之道矣焉有失
  為人之道而身脩者乎而可以為人乎此所以慎之
  而不敢朝夕以寧也嗚呼於穆不已者天純亦不巳
  者聖人聖人與天同運宜若無事乎慎而其慎猶然
  學者固可忽焉而不慎哉慎之奈何如執玉如奉盈
  如見大賓如承祭祀如臨師保不覩而戒謹不聞而
  恐懼所以持其心克如是則知所以畏天矣知所以
  畏天則知所以事天矣知所以事天則循乎天而不
  失所以為人之道矣身其有不脩乎蓋命於天而具
  於吾身而著於吾身而接於吾身者各有五具於身
  者仁也義也禮也智也信也斯五者其名曰五性著
  於身者貌也言也視也聽也思也斯五者其名曰五
  事接於身者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長幼也朋友也
  斯五者其名曰五倫慎則由乎仁而親疎無不愛由
  乎義而裁制無不宜由乎禮而品節無不當由乎智
  而是非無不察由乎信而言行無不實五性於是乎
  盡焉慎則貌極其恭而作乂言極其從而作肅視極
  其明而作哲聽極其聰而作謀思極其睿而作聖五
  事於是乎得焉慎則君臣以正父子以親夫婦以别
  長幼以序朋友以信五倫於是乎敦焉身其有不修
  乎慎者脩之要也脩者慎之効也非慎固無自而修
  非脩又烏足為慎不慎而無不慎聖人也慎而後慎
  賢人也無忌憚而不慎小人也聖人不慎而無不慎
  故其身不脩而無不脩賢人慎而後慎故其身脩而
  後脩小人無忌憚而不慎故其身放僻邪侈而不修
  由是言之學者亦俛焉自慎而已苟或不慎日以其
  心與事物相轉旋於無窮幾何其不為無忌憚之小
  人也存亡係於操舍而吉凶生於敬怠不慎則至於
  為小人夫何足怪然則慎之於人也亦大矣如之何
  不慎余於子之名齋寧不重有警乎書曰慎厥身修
  思永則願相與共勉之也

知识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十六卷。明苏伯衡撰。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伯衡博学勤奋,元末时负誉于乡,明初,用为国子学录,后迁学正,著《苏平仲集》。是集凡十六卷,初刻于洪武年间,由林方直编辑。卷首有刘基洪武四年(1371)序、宋濂洪武十三年(1380)序。收文十五卷、诗一卷。其文颇受宋濂等人推重,宋濂在 《送平仲还乡序》称:“平仲辞章,体裁严比,姿态横逸,如春阳被物,或根或芗,或卉或条,或大或小,或圆或扁,各随其物而畅之,无有同者。”显然是过誉之辞。郑瑗《井观琐言》则称 “其用意太苦、遣辞太繁缛,不可为法,”道出了苏伯衡为文的弊病所在。其诗作较少,且无佳作。集末有洪武八年 (1375)胡翰跋语,称苏伯衡选为太学官,“居太学六年。”考《明史》称苏伯衡在丙午 (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为国子学录,苏伯衡所著《国子学同官记》称以丁未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升学正,其诗文又有庚戌 (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 七月十日奉命编《摩国史口号》,则苏伯衡由学正擢编修,实在洪武三年(1370)上距丙午仅五年,是胡翰误将时间多记一年。是集为正统七年 (1442)处州 (今浙江丽水等地)推官黎谅所重刻,收入《四库全书》。还存有《金华丛书》(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 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蘇伯衡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