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三老圖讃并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542
颗粒名称: 鄭氏三老圖讃并序
分类号: I214.82
页数: 2
页码: 二十五至二十七
摘要: 明蘇伯衡撰寫的一篇讃。
关键词: 别集 文集

内容

曩余見睢陽五老圖於朱澤民所又從故相吳履齋
  之孫琳見耆英圖其人雖不出於一家其生雖不同
  於一氣想其以盛德高年參會於一時風采足以竦
  動朝野雅望足以敦厚風俗可謂一代之盛美矣未
  嘗不咨嗟歆羨而慨夫生不並時以為恨也今鄭氏
  兄弟三人伯陽仲德高蹈遠引於山林之中仲舒名
  成身退於倦游之日而並為一鄉之達尊且其人出
  於一家其生同於一氣慈愛良悌藹如也視睢陽洛
  社諸賢名位固不侔而其為一代之盛美殆且過之
  矣而余也辱與之生同時居同郡且嘗獲望其閭登
  其堂挹其光儀聆其緒論此余觀此圖類曩時咨嗟
  歆羨有加焉而又自以為幸焉抑聞之隆古盛時上
  有聖賢之君則習俗淳厚民多夀考或上夀或中夀
  而夭閼者無之今伯陽兄弟以埀白之年集處於麟
  溪之上雖天也亦惟國家仁厚之德涵煦之澤發祥
  隤祉其民無異隆古是以鄭氏一門而三老出焉然
  則三人者優游佚道之中安享子孫之養而為太平
  之民奚必引年復尸之令行袒割饋酳之禮加斯為
  蒙上之賜哉矧強健聰明三人者如一飲食起居略
  不見衰憊態其福沛乎未艾也鄉人士君子歲時陳
  五豆六豆尊之長之於庠序之間觀一家之慶而聖
  朝之昌見焉則三老乃邦家之光豈止鄭氏之人瑞
  云爾哉其圖之也固宜咨嗟歆美之不足贊以一辭
  以配夀朋之什區區之情有不容已者矣而況仲舒
  重有請乎讃曰
  番番三老惟鄭之良既多受祉既夀且康亦既競爽
  望于一鄉以我耆年際今盛世時和家給風清日美
  式相告語無遠具邇仰有松竹俯有泉流可以休息
  可以詠游今我不樂亦又何求伯氏攸居仲氏來趨
  季從而後襜如翼如左圖右書其樂愉愉人孰無兄
  人孰無弟食則同焬處則同宇老而益親疇若鄭氏
  此令兄弟巋然鼎立自天厚之扶我人極天既厚之
  又夀考之維國之華匪宗之老曷不觀此雪鬢霜髯
  威儀秩秩七縣具瞻豈惟七縣一人其憲之

知识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十六卷。明苏伯衡撰。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伯衡博学勤奋,元末时负誉于乡,明初,用为国子学录,后迁学正,著《苏平仲集》。是集凡十六卷,初刻于洪武年间,由林方直编辑。卷首有刘基洪武四年(1371)序、宋濂洪武十三年(1380)序。收文十五卷、诗一卷。其文颇受宋濂等人推重,宋濂在 《送平仲还乡序》称:“平仲辞章,体裁严比,姿态横逸,如春阳被物,或根或芗,或卉或条,或大或小,或圆或扁,各随其物而畅之,无有同者。”显然是过誉之辞。郑瑗《井观琐言》则称 “其用意太苦、遣辞太繁缛,不可为法,”道出了苏伯衡为文的弊病所在。其诗作较少,且无佳作。集末有洪武八年 (1375)胡翰跋语,称苏伯衡选为太学官,“居太学六年。”考《明史》称苏伯衡在丙午 (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为国子学录,苏伯衡所著《国子学同官记》称以丁未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升学正,其诗文又有庚戌 (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 七月十日奉命编《摩国史口号》,则苏伯衡由学正擢编修,实在洪武三年(1370)上距丙午仅五年,是胡翰误将时间多记一年。是集为正统七年 (1442)处州 (今浙江丽水等地)推官黎谅所重刻,收入《四库全书》。还存有《金华丛书》(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 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蘇伯衡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