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527
颗粒名称: 制誥
分类号: I214.82
页数: 2
页码: 十五至十八
摘要: 明蘇伯衡的個人文集《蘇平仲集》的制誥部分。
关键词: 别集 文集

内容

代詹學士封靖西王制
  朕惟竇融保五郡而事漢式彰推載之忱李勣舉十
  州以歸唐益著忠貞之節在當時之寵遇越常典以
  褒嘉眷爾外藩忠於内附為績既懋其報宜豐具位
  某曩在北朝屬為近戚任維城之重寄乃胙土於遐
  陬撫御合宜官府各脩其職業恩威並著部落咸賴
  以安全兹朕誕開鴻業之初惟爾灼知歷數之在審
  於去就率先遣使而來庭籍其土疆不待興師以及
  境知同馬援之識真主義等箕子之歸成周是用頒
  新命以示恩仍舊封而授任庶使守其祭祀豈惟保
  兹民人於戲錫爵疏封不忘誠服之意柔遠能邇實
  切寵綏之心尚思對揚益崇忠藎可授光禄大夫靖
  西王仍給金印俾其子孫世世承襲
  梅思禮授大都府副使制
  建庶官以臨萬國任莫重於本兵掌邦政而統六師
  選必先於碩輔具官梅思禮材資驍勇器量雄深胸
  襟韜略之奇被服詩書之雅早登華貫作鎮藩翰保
  境安民待四方之底定提疆籍戶爰一旦而來歸明
  炳幾先忠於内附蓋去留灼知乎天命肆危疑克斷
  以人謀辭項從劉知同曲逆舍囂去述識擬伏波凡
  我師徒束兵而下淮甸暨其士女按堵有如泰山靖
  言思之厥功懋矣是用擢居宥密俾贊樞機匪彰効
  順之勤式示輸誠之勸於戲立非常之功則有非常
  之賞既肇錫以殊恩奮國士之報以酬國士之知益
  圖動於顯效
  潘興祖授飛熊衛指揮使誥
  環衛之司實居左右勲舊是任用表勤勞具官某直
  而能容剛而不撓方渡江之伊始即杖策而來歸奮
  前驅而擢彼南征列中堅而保兹東土奔走禦侮蓋
  無戰而不從艱難備嘗斯有功而必録戎旃再典奬
  命荐膺綽有休聲既克副於望實誕加峻秩庶足展
  其威名督騎士總材官任良重矣訓武經申兵法爾
  其勉之
  王弼授驍騎衛同知指揮誥
  社稷之守必在於爪牙拱扈之臣視之猶心膂克兹
  膺選實難其人具官王弼沉靜可嘉果敢無敵始列
  右廣繼長千夫屬櫜鞬而率先戎行時將十載聞鼔
  鼙而克勤乃事勇冠一軍儋爵之恩愈隆汗馬之勞
  益著迨兹升擢彌切倚毗帶礪山河朕不遺於故舊
  功銘竹帛爾式克於欽承

知识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十六卷。明苏伯衡撰。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伯衡博学勤奋,元末时负誉于乡,明初,用为国子学录,后迁学正,著《苏平仲集》。是集凡十六卷,初刻于洪武年间,由林方直编辑。卷首有刘基洪武四年(1371)序、宋濂洪武十三年(1380)序。收文十五卷、诗一卷。其文颇受宋濂等人推重,宋濂在 《送平仲还乡序》称:“平仲辞章,体裁严比,姿态横逸,如春阳被物,或根或芗,或卉或条,或大或小,或圆或扁,各随其物而畅之,无有同者。”显然是过誉之辞。郑瑗《井观琐言》则称 “其用意太苦、遣辞太繁缛,不可为法,”道出了苏伯衡为文的弊病所在。其诗作较少,且无佳作。集末有洪武八年 (1375)胡翰跋语,称苏伯衡选为太学官,“居太学六年。”考《明史》称苏伯衡在丙午 (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为国子学录,苏伯衡所著《国子学同官记》称以丁未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升学正,其诗文又有庚戌 (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 七月十日奉命编《摩国史口号》,则苏伯衡由学正擢编修,实在洪武三年(1370)上距丙午仅五年,是胡翰误将时间多记一年。是集为正统七年 (1442)处州 (今浙江丽水等地)推官黎谅所重刻,收入《四库全书》。还存有《金华丛书》(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 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蘇伯衡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