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靜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511
颗粒名称: 沖靜篇
分类号: I214.82
页数: 2
页码: 三十五至三十七
摘要: 明蘇伯衡撰寫的一篇雜著文。
关键词: 别集 文集

内容

曩余遇隱者金華山中方誦嵇康詩曰沖靜得自然
  榮華何足為余問何以則沖靜隱者曰天地之道沖
  靜而已矣得天地之委和以生得天地之委衷以靈
  者人也其有不沖靜乎沖者不能不沖靜者不能不
  靜則亦自内出者滑之自外入者鐃之耳出自内者
  喜也怒也欲也惡也憂也樂也之六者伐沖之斧也
  入自外者得也喪也利也害也榮也辱也之六者汨
  靜之泥也之十二者不出不入不入不出則不滑不
  鐃不滑不鐃則沖者未有不沖者也靜者未有不靜
  者也而非知道者不能也知道則安乎命任乎真以
  其安乎命也故榮辱利害得喪雖極萬變而視之泊
  然不知孰為得也孰為喪也孰為利也孰為害也孰
  為榮也孰為辱也以其任乎真也故得而不喜也喪
  而不憂也利而不欲也害而不惡也榮而不樂也辱
  而不怒也古之人之遊心於淡合氣於漠槩出於此
  而已矣惟沖故淡惟靜故漠淡故與物皆春漠故與
  物俱息夫是之謂得乎自然知之者盖鮮矣而況於
  蹈之乎斯言也余識之久矣來平陽識張君子玉子
  玉年埀六十鬚髪郁然愉愉乎其容也津津乎其色
  也揚揚乎其志也休休乎其不知老之至也怪而問
  之曰子玉非有華構以居也非有膏粱以食也非有
  文繡以衣也而休休乎而揚揚乎而津津乎而愉愉
  乎意殆有道乎不然則何以能若是也子玉謝曰吾
  何道之有思夫大塊賦我以命也猶其賦我以形也
  長短肥瘠妍〓黔晳非所謂形乎休咎通塞成敗脩
  短非所謂命乎命稟於生之初一定而不可易不猶
  形禀於生之初一成而不可更乎則吾百歲之中貧
  與富也貴與賤也休與戚也吾何容心哉何所用吾
  智力哉何逃于大塊哉奚必敝吾精神勞吾肢體利
  之是殉而名之是騖於朝莫間哉窮居野處而吾樂
  焉桑樞甕牖而吾安焉布衣韋帶而吾適焉飯糗羮
  藿而吾甘焉則吾何為而不休休而不揚揚而不津
  津而不愉愉而又何道之有余乃始知子玉唯無慕
  乎外故無營于時無營于時故無礙于物無礙于物
  故無動于中雖不敢自謂知道其幾于知道之為乎
  而子玉即燕息之所求記于余余愛重其為人乃為
  誦隱者之言焉因其所言而求其所未言則於道也
  幾幾矣

知识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十六卷。明苏伯衡撰。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伯衡博学勤奋,元末时负誉于乡,明初,用为国子学录,后迁学正,著《苏平仲集》。是集凡十六卷,初刻于洪武年间,由林方直编辑。卷首有刘基洪武四年(1371)序、宋濂洪武十三年(1380)序。收文十五卷、诗一卷。其文颇受宋濂等人推重,宋濂在 《送平仲还乡序》称:“平仲辞章,体裁严比,姿态横逸,如春阳被物,或根或芗,或卉或条,或大或小,或圆或扁,各随其物而畅之,无有同者。”显然是过誉之辞。郑瑗《井观琐言》则称 “其用意太苦、遣辞太繁缛,不可为法,”道出了苏伯衡为文的弊病所在。其诗作较少,且无佳作。集末有洪武八年 (1375)胡翰跋语,称苏伯衡选为太学官,“居太学六年。”考《明史》称苏伯衡在丙午 (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为国子学录,苏伯衡所著《国子学同官记》称以丁未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升学正,其诗文又有庚戌 (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 七月十日奉命编《摩国史口号》,则苏伯衡由学正擢编修,实在洪武三年(1370)上距丙午仅五年,是胡翰误将时间多记一年。是集为正统七年 (1442)处州 (今浙江丽水等地)推官黎谅所重刻,收入《四库全书》。还存有《金华丛书》(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 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蘇伯衡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