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4510
颗粒名称: 太素原
分类号: I214.82
页数: 2
页码: 三十三至三十五
摘要: 明蘇伯衡撰寫的一篇雜著文。
关键词: 别集 文集

内容

絲之潔或涅之可謂太素乎曰不可玉之樸或斵之
  可謂太素乎曰不可物莫質於疏幕越席味莫真於
  玄酒大羮音莫淡於蕢桴土鼓惟其淡也真也質也
  是以純而不雜也純而不雜此之謂素而太素云者
  則極其純而其不雜無以加之之謂也潔絲而湼焉
  樸玉而斵焉謂之素且猶不可而況可謂太素乎是
  故疏幕越席而施之以文繡緣飾則非復質矣玄酒
  大羮而和之以麴糵鹽梅則非復真矣蕢桴土鼓而
  節之以聲音律呂則非復淡矣何也猶絲之湼也猶
  玉之斵也雜而不純也夫文繡緣飾足以壞質麴糵
  鹽梅足以損真聲音律呂足以亂淡孰謂夫人五色
  耀目而悅之五聲盈耳而樂之五味適口而耆之而
  不失其赤子之心乎而況戕賊斵喪之者有甚於彩
  色音聲臭味者乎於戲人之所以為人以其有赤子
  之心也赤子之心天地之心也一偽弗萌萬善咸備
  未有不純焉者也而汨沒於利欲流轉而忘返奈之
  何其不雜也蓋人之生不能無欲而可欲之物又交
  乎前惟上智之人能不為其役焉中智而降不為其
  所役者幾希夫役於物則將窮其智以求所欲盡其
  力以爭所欲苟慊其欲則雖處汚穢混濁而不辭行
  恌巧徂詐而不恥其性有不鑿乎其心有不失乎尚
  何去羣惡全萬善居太素之域之望乎處山林者多
  愿慤敦樸無他焉不見外物也處市井者多矯偽詭
  譎無他焉物引之也由是言之士之出於無懷氏葛
  天氏華胥氏之世者夫安得不質如疏幕越席乎不
  真如玄酒大羮乎不淡如蕢桴土鼓乎不潔如不湼
  之絲乎不樸如不斵之玉乎無他茹毛飲血而口不
  役於味也衣鳥獸之皮而目不役於色也擊壤鼓腹
  而耳不役於聲也巢居穴處而形不役於安佚也不
  識不知而神不役於好惡也其性不鑿而其心不失
  也此其所以熙熙乎皥皥乎渾渾乎其太素而後世
  之人所以不及也然則生今之世欲返古之風亦惟
  去其欲而已矣無作好無作惡無偏黨素之門也惟
  精惟一執中素之方也若顔子之三月不違素之効
  也若文王之德之純素之至也如是而失其赤子之
  心吾未之信也使夫人皆不失赤子之心而民德不
  厚士習不淳風俗不美吾未之信也而不熙熙不皥
  皥不渾渾不太古若者吾未之信也浦江趙思復傷
  雅道之喪而衆為是醨也思追華胥氏葛天氏無懷
  氏而從之自號太素生而質諸余思復儒家者流余
  故不欲從囂囂生之後摭老莊之似瀆告之作太素
  原以贈

知识出处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苏平仲集十六卷首一卷》

十六卷。明苏伯衡撰。苏伯衡,字平仲,浙江金华人。伯衡博学勤奋,元末时负誉于乡,明初,用为国子学录,后迁学正,著《苏平仲集》。是集凡十六卷,初刻于洪武年间,由林方直编辑。卷首有刘基洪武四年(1371)序、宋濂洪武十三年(1380)序。收文十五卷、诗一卷。其文颇受宋濂等人推重,宋濂在 《送平仲还乡序》称:“平仲辞章,体裁严比,姿态横逸,如春阳被物,或根或芗,或卉或条,或大或小,或圆或扁,各随其物而畅之,无有同者。”显然是过誉之辞。郑瑗《井观琐言》则称 “其用意太苦、遣辞太繁缛,不可为法,”道出了苏伯衡为文的弊病所在。其诗作较少,且无佳作。集末有洪武八年 (1375)胡翰跋语,称苏伯衡选为太学官,“居太学六年。”考《明史》称苏伯衡在丙午 (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为国子学录,苏伯衡所著《国子学同官记》称以丁未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升学正,其诗文又有庚戌 (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 七月十日奉命编《摩国史口号》,则苏伯衡由学正擢编修,实在洪武三年(1370)上距丙午仅五年,是胡翰误将时间多记一年。是集为正统七年 (1442)处州 (今浙江丽水等地)推官黎谅所重刻,收入《四库全书》。还存有《金华丛书》(同治光绪本、民国补刊本) 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蘇伯衡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