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王忠文公集》 古籍 |
唯一号: | 110720020220014392 |
颗粒名称: | 續志林并序八篇 |
分类号: | I207.62 |
页数: | 10 |
页码: | 十七-三十六 |
摘要: | 本文主要记录了周穆王时徐偃王为国除去刑争,以仁义待国子民的事情。徐偃王秉持仁义之道,使得汉东诸侯36国纷纷归服于徐偃王。然而,周穆王并不重视徐偃王的仁义之道,而是以征战为乐。他带领楚国发兵讨伐徐偃王,最终灭亡了徐国。徐偃王临死时懊悔自己只重视文德而不重视武备,不明人心的欺骗,导致了自己的失败。文章最后总结道,仁义是天下的根本,历来有天下的国家都是凭借仁义来兴起的,没有凭借仁义而亡的,所谓行仁义而亡者,是因为知道借用仁义之名,却不知道真正的仁义是什么,徐偃王就是一个例子。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太史公对于周东迁和汉中兴的不同观点,以及漢高帝、唐太宗等人的治国之道。整体而言,文章阐述了仁义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以及正人君子的行为准则。 |
关键词: | 周穆王 仁义之道 治国之道 |
《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四庫書目》已著録。顧世不概見,惟潘氏《乾坤正氣集》中載公集二十卷,爰鈔出,校訂付鎧,而弁其首曰:吾儒讀聖賢書,欲以輔世翼教,楷模人倫,則文章、節義,二者均不朽。而兼此者,或代不數人,或數代不得一人,蓋其難也。吾於忠文見之矣。公學有淵源,師黄友宋,其爲文醇樸宏肆,下筆千言,如霆驚電激,濤涌波迴,讀者舌搞而不敢下,莫不嘆其極文章之鉅觀。不知公之文章,公之節義爲之也。惟其浩然之氣以直養而無害,故其發於文者,磊磊落落,適肖乎其衷之所藏,而不能掩。觀公之銜命滇南,義不屈辱,卒以身報高廟。特達之知,至今凜然有生氣。然則公即不以文章著,而其争光日星者,固自若也,又況其文之足以信今傳後耶!如公者,古何人哉?古何人哉?集中《青巖叢録》及《華川卮詞》二種載在《學海類編》者,已刊成單行,兹不復重出云。同治九年夏月,同郡後學胡鳳丹月樵氏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