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尉彦明赴開化敎諭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白雲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2718
颗粒名称: 送尉彦明赴開化敎諭序
分类号: I269.6
页数: 2
页码: 九-十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先王教民的方式,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国家教育。先王注重教育的实际效果,通过教授诗书文学和培养德行,来培养人民的品德和智慧。近代虽然崇尚文辞,但忽视了实际的培养,导致学者只追求华丽辞藻而不考虑实际,于是教育陷入虚浮和畸形。文章对彦明的学问和德行表示赞赏,认为他应该担任教育的重要职位,以传承古代教育的精神。
关键词: 元代 许谦 序文

内容

先王之教民何如哉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凡民八歲以上無不聚而教之下責於大夫士與閶
  里之長上則統之於大司徒誦詩書六藝之文以廣
  見聞孝弟忠信之實以敦德行故賓興以示勸簡絀
  以致罰夫以下民之微而使天子之上卿拳拳教之
  者若是其爲意益可見矣近代以文辭取士而不考
  其實惟務雕鐫鏤刻破碎支離詖淫邪遁之辭靡所
  不至六經之道或幾乎息矣聖朝敦尙實行放斥浮
  辭固學者之所願也州若縣皆有學立師而敎之抑
  彷彿古者之遺意歟尉君彦明北方之學者也來江
  南且十年艱難險阻雖屢嘗之愈自篤不能變其守
  故其發爲聲詩慷慨感激清俊竒偉時論稱之明有
  司舉而升之授以開化文學開化三衢下邑也其山
  水之秀人物之盛彦明必能取之以爲吟咏之資固
  足以適其性情然愚所以望於彦明者不止乎此今
  之設敎者乃古大司徒所統之職位雖卑而責實重
  况古之受敎者比屋皆然今則惟業於儒家者耳受
  敎者多則成德者眾受敎者少則責效也嚴故敎之
  者亦當白倍於古敎者之功可也六經載道之器欲
  求道者不可外乎經彥明必能舉是而敎之使立於
  舘下者皆知求之於經驗之於已誠立行成濟然爲
  東南文學倡豈惟如是而巳哉秉彝好德之良心人
  皆有之將有不待敎聞風而興起者十室之邑必有
  忠信彦明其留意焉

知识出处

白雲集

《白雲集》

淵穎先生生有元之季,年不躋中壽,身未試一官,賫志以殁。後之論者,罔弗痛悼,以謂造物忌才,自古然也。顧先生以天挺異稟,博極羣書,生平著述,閎深富贍,在元人中,屹然實爲大宗。惜全集世不多覯,無從購求。兹獲先生《詩集》十二卷,亟爲刊行,以廣其傳。竊嘗論先生之詩,地負海涵,縱横排奡,允足方駕揭、虞,並軌范、楊。而漁洋山人論詩絶句,則僅稱其歌行,意謂堪與鐵崖追配。實則先生之詩之妙,固不盡乎此也。惟恃其逸足,往往以馳騁自豪,或未免士衡才多之患。要其鴻裁卓識,凌跨一代,後有作者,莫之能先矣。先生姓吴,字立夫,集以「淵穎」名者,蓋從門人之私謚云。光緒元年秋九月,永康後學胡鳳丹月樵甫序於鄂垣之紫藤遷館。

阅读

相关人物

許謙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