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蘇太古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魯齋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2619
颗粒名称: 跋蘇太古書
分类号: Z832.2
页数: 2
页码: 二十三-二十四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右礼书叙畧一卷由永嘉苏太古所编,洞见源委,亦间有发明,可谓有志于学礼者。但此书已经亡逸,每思及此未尝不抚卷太息,留有遗恨。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遽曰周礼尽在鲁矣,但不知当时指何为周礼,且在战国时期,孟子已经无法学习诸侯之礼而闻其略。以此可知,周之旧典礼经不待秦燄而亡之亦巳久矣。河间献王不知何以得古礼经五十六卷藏于秘府,班固旣见之乃不登载于八书中,遂至于亡,此尤为可恨也。今所谓仪礼十七卷,或谓此只载行礼之威仪,亦非礼之正经。朱子然之,况二戴又仪礼之传乎。若今之所谓六典之书,胡文定父子谓王莽令刘歆撰,虽诸儒先不以为然,亦以其来厯不明与周官不合且孔孟不曾提出语学者,此颇为可疑。对于今学者而言,既然幸有三先生经传集解,且宜研穷精究,未可遽萌编纂之念。因书鄙见而归之。
关键词: 周礼 战国 孟子

内容

右禮書叙畧一卷永嘉蘇太古所編洞見源委亦間有發明
  可謂有志於學禮者奈其書亡逸何每思至此未嘗不撫卷
  太息而有遺恨焉昔韓宣子適魯見易象與魯春秋遽曰周
  禮盡在魯矣不知當時指何爲周禮況去籍於戰國孟子已
  不得學諸侯之禮而聞其畧以是知周之舊典禮經不待秦
  燄而亡之亦巳久矣河間獻王不知何以得古禮經五十六
  卷藏于秘府班固旣見之乃不登載於八書中遂至於亡此
  尤爲之可恨也今所謂儀禮十七卷或謂此止載行禮之威
  儀亦非禮之正經朱子然之況二戴又儀禮之傳乎若今之
  所謂六典之書胡文定父子謂王莽令劉歆撰雖諸儒先不
  以爲然亦以其來厯不明與周官不合且孔孟不曾提出語
  學者此爲可疑耳爲今學者之計旣幸有三先生經傳集解
  且宜研窮精究未可遽萌編纂之念因書鄙見而歸之

知识出处

王魯齋集

《王魯齋集》

本文记述了鲁斋先生著述丰富共有文集七十五卷。先生的号称为“鲁”和“吾”,寓意着学习曾氏的思想。曾氏的鲁被定义为“钝”,是气质上的偏执,然而在易经中逐渐发展的思想,说明逐渐的效果非常显著。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都是逐渐积累的例子。鲁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长河经过龙门、洞庭一样,是逐渐积累的结果。杨子的尚白和柳子的愚溪都是逐渐发展的例子。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柏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