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里積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魯齋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2618
颗粒名称: 跋里積約
分类号: R2-52
页数: 1
页码: 二十二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右通斋先生叶仲成父制定了周密的积规约条,议论有本。我曾反复阅读并感叹,田地如果不进行井授,而比闾之法废弛,下面的人没有相互保、相互賙之心,上面没有纲维联属的势力,任由天的责罚,用来深厚同体而共同明示天命,这已经是漠不关心了。《周官》委积我已经无法看到了。隋唐义廪如今也已经不是昔日的样子。朱文公先生创立社仓之法,仍然可以补王政的缺陷。
关键词: 右通斋先生 积规约条 仁义之心

内容

右通齋先生葉仲成父里積規約條畫周密議論有本予嘗
  三復喟然而嘆曰田不井授而比閭之法廢下無相保相賙
  之心上無綱維聯屬之勢任天牧之責所以厚同體而共明
  命者視之漠然周官委積吾不得而見之矣隋唐義廩今亦
  非昔文公朱先生創社倉之法猶可以補王政之缺一時則
  効者多而皆不能得全其始終者蓋不知守其兩言其奏請
  固曰以鄕之有行義者主之官司不得與後人忽此語而二
  病交相攻及至於壞譁然詆訾無敢扶持豈知里積之規乃
  出於僅僅自足之書生蓋其學有淵源清修約巳開一鄕無
  窮之惠可謂仁矣予每誦朱子金華社倉記而有感焉彼以
  婺之甲戸止輸穀五百石以貸十保之民其惠固以甚狹不
  數十年其富自若而此倉巳廢者何哉詩書之澤不流於子
  孫而仁義之心巳亡烏識吾兄弟顛連而無告者所當損有
  餘而補不足也視通齋今日之舉固有愧矣恨無朱子大手
  筆以發揚其師友之訓予不佞敢以一言相之願益詔子孫
  保守必家學不替則此積常豐必有憂色而無德色則此積
  常豐必有敬懼之心而無鄙薄之意則此積常豐將見聞者
  有所興起而里積徧滿天下不待上之令而周官委積之法
  復見於後世藹然有三代王政之餘風孰謂書生無用於世
  而利澤不及民哉

知识出处

王魯齋集

《王魯齋集》

本文记述了鲁斋先生著述丰富共有文集七十五卷。先生的号称为“鲁”和“吾”,寓意着学习曾氏的思想。曾氏的鲁被定义为“钝”,是气质上的偏执,然而在易经中逐渐发展的思想,说明逐渐的效果非常显著。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都是逐渐积累的例子。鲁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长河经过龙门、洞庭一样,是逐渐积累的结果。杨子的尚白和柳子的愚溪都是逐渐发展的例子。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柏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