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論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魯齋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2546
颗粒名称: 中庸論上
分类号: B244.06
页数: 2
页码: 八-十
摘要: 本文讨论了《大学》首章的解读和阐释,认为“致知在格物”的教法虽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修身”作为基础,便无法真正实践。文章引用了朱熹及其门人的讨论,强调“知止”一章的重要性,并批评了那些认为此章“新奇可喜”的解读。作者最后强调,他的阐释是为了“共天命,追圣言,以正旧章”。此外,作者还对《中庸》进行了讨论,提出“首章三句句句有体用”的观点,并认为子思子之书“义理精微,意味深远,规模广大,功夫缜密”。作者还对《大学》、《中庸》在流传过程中的版本问题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论述 大学 解读

内容

自泰山梁木之音絕響而七十子之門人散處四方各尊其
  所聞各識其所得紛紛著書大畧有記錄之書有訓詁之書
  有立言之書七國酣戰鋒鏑腥聞獨洙泗之流風餘韻彬彬
  然人猶知所敬也雖縱橫異詭之士或咋舌而失其辨秦燔
  典籍漢溺儒冠至挾書之禁開而後河間獻王及魯高堂生
  得書爲盛纂集雖勤而錯亂磨滅固亦多矣考其疏浚淵源
  恢弘祖訓端慤淵微無以踰于子思子也孔堂神護屋壁發
  祥大學中庸始見于世大學經傳如此分明猶參錯而不知
  正中庸之章句苟絕而微言奧旨尤不易正也子朱子雖毫
  分縷析次第尚承漢儒之舊大書以提其綱細字以指其要
  章句密矣或問詳矣學者之問答亦備矣又推出體用二字
  該貫一篇之大意故勉齋又曰皆所以明道之體也僕於此
  而又有感焉首章三句句句有體用也天體也命用也性體
  也率用也道體也修用總三句言之天固體也性則天之用
  也性雖用也又所以爲人物之體道固體也實爲性之用道
  雖用也又所以爲敎之體僕固曰首章三句句句有體用者
  此也子思子於性敎之中提出一道字敎學者所以修上承
  天命下立民〓戒懼乎不睹不聞存天理之本然者此體也
  加謹乎獨知之地遏人欲之將萌者此用也未發之中體也
  巳發之和用也此言性之體用至於中庸則言道之體用故
  朱子曰以中庸對中和言則中和是體中庸是用以中對庸
  而言則中卻是用庸卻是體古今言體用未有如是之密者
  蓋庸是當行不可易之定理中卻是隨時權衡合乎此理者
  也而中之一字又有體用之分焉程子所謂不偏不倚𠋣者此
  中之體也吕氏所謂無過不及者此中之用也朱子合而言
  之曰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也中間又以費隱分體
  用以誠明分體用末章又自爲學立心之初至篤恭而天下
  平因用以歸于體故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澄心易氣
  玩味章句殆無餘藴僕至愚陋讀此書雖有年矣始則茫然
  終則躍然及其久也猶覺有所疑焉無所質正深竊病之蓋
  子思子之爲是書也義理精微而意味深遠規模廣大而工
  夫縝密有非初學之所能據通其茫然固宜於是子朱子提
  挈綱維指示藴奧支分節解脉絡貫通句句字字粲然于心
  目之間烏得不爲之躍然但固滯之見似覺文勢微有間斷
  宮商或相奪倫雖朱子亦嘗曰文雖不屬而意實相承乃指
  第二章以下十章言僕於此十章曾未見其不相屬也凡朱
  子曰承上起下豈非相屬者乎此後實有斷續不相屬者朱
  子卻未嘗言之此正僕之所疑也知仁勇之分言最先也而
  三達德之總言乃遺逸于七八章後行遠登高之辟繼以鬼
  神之爲德若判然不相接也大哉聖人之道凡三章與至誠
  無息亦不相類也哀公問政與仲尼祖述尤相遼遠此皆固
  滯之見涵泳探索終未能釋然因見漢志有中庸說二篇五
  字心頗異之求于諸子之列巳有子思二十三篇竊意大學
  中庸當在二十三篇之內矣今乃于此又捨大學獨提中庸
  之說而二之何歟深思久之豈非班孟堅亦有意于考異而
  傳疑乎僕不揆其愚乃搜厥原乃宣厥滯乃輯厥辭乃秩厥
  序嚴嚴乎大分之辨也曄觀乎大用之融也遐想舊規以意
  逆志庶幾得之姑整錄識于後辭未達復著于論但折裂古
  書摇動宗旨不待人罪之而亦自深以爲罪也孟子曰權然
  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爲甚僕不佞尚有待于
  後之賢度之

知识出处

王魯齋集

《王魯齋集》

本文记述了鲁斋先生著述丰富共有文集七十五卷。先生的号称为“鲁”和“吾”,寓意着学习曾氏的思想。曾氏的鲁被定义为“钝”,是气质上的偏执,然而在易经中逐渐发展的思想,说明逐渐的效果非常显著。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都是逐渐积累的例子。鲁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长河经过龙门、洞庭一样,是逐渐积累的结果。杨子的尚白和柳子的愚溪都是逐渐发展的例子。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柏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