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图书馆
金华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金华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何北山先生遺集卷四附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何北山遺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2530
颗粒名称:
何北山先生遺集卷四附錄
页数:
22
页码:
一-四十四
内容
繫辭發揮後序 宋王柏
沖漠無朕而萬象已具風氣漸開而人文漸明非一聖一賢
之所能盡發故伏羲氏之畫八卦也仰觀俯察近取遠取得
河圖而後成雖曰闡陰陽變化之妙而其用不過教民決可
否之疑而已厯唐虞夏商有占而無文至文王始繫之彖周
公繫之以爻吾夫子又從而爲之傳更三古四聖人而易之
爲書始備蓋非一時之所能備也文王變後天之卦而先天
之易幾於亡大傳發義理之奧而變占之用幾於隱後世不
能會通而並觀於是尚義理者淫於文辭尚變占者淪於術
數而易道始離矣我朝盛時邵子密傳羲畫而缺於辭程子
晚釋周經而缺於象先後不二十年而從游非一日乃不相
爲謀而各自成書皆臨終而後出書雖不同然各極其精微
反若分傳而互足異哉易道之所以大明也由是朱子著爲
本義謂易本於占而義爲占而發懼後楛於見聞而未易信
也又作啟蒙四章先開其祕而祛其惑首之以本圓書原畫
卦示易之所由始也次之以明蓍策考變占示易之所以用
也然亦各爲一書而學者猶未能融會而貫通之北山何先
生受業勉齋之門開此義爲最蚤晚年纂輯朱子之緒論羽
翼朱子之成書不敢自加一字而條理粲然羣疑盡釋至於
引本義之彖辭參於變占之後使千百年離而未合者兩無
遺憾眞有得於體用一原顯微無間之深旨豈不爲後人之
大幸歟先生無恙時因約齋王使君請刊梓於盱江嘗命僕
序其首僕固辭不敢承先生今亡矣不可使觀者不知編摩
之大意於是忘其疏鹵述其畧於後云魯齋集
北山之高壽北山何先生 宋金履祥
北山之高表我東底惟山降神生我夫子維何夫子文公是
祖是師黃父以振我緖翼翼夫子令德在躬道廣心平不外
以衷北山之陽盤溪之將以處以安不矯不亢昔在理宗維
道之崇旣表程朱亦躋吕張謂爾夫子纘程朱緖鄉士率連
百辟咸譽咨爾夫子設教於鄉卽命於家長此泮宫夫子曰
辭辭是好爵王畿導揚燕翼是託明明天子丕承皇考曰求
多聞曰資有道天子曰都咨爾夫子爲世宗儒來遊來歌東
觀石渠夫子曰止臣非索隱士各有志亦旣髦只天子曰猷
咨爾夫子汝予交修講殿經帷爾優爾遊夫子曰道惟帝之
蹈臣何庸力亦聿旣髦天子曰吁鴻飛㝠㝠罔終棄予廩於
宫祠寓我渠渠夫子曰由匪詭匪隨匪愛匪求云受奚爲子
子干旌侯伯是將鳳凰於飛亦集爰止北山之陽優優夷夷
盤溪之流可以樂飢明明天子肇彼四海樂學師賢有永無
怠巖巖北山其高極天障此東南利欲之淵敢拜稽首天子
萬年充保四海好德之端敢拜夫子眉壽無愆金玉爾音以
永斯文金仁山集
何北山先生行狀 宋王柏
先生諱基字子恭崇道公仲子也曾祖溟故贈朝散大夫妣
吳氏贈宜人祖松故任朝散郎通判徽州軍州事贈中奉大
夫妣曹氏贈令人父伯慧故任承議郞主管台州崇道觀妣
蔣氏封安人先生稟氣淸而質甚弱踰小學始受師訓端重
寡言笑與羣兒異年浸長俾從鄕先生國錄誠齋陳公震習
學舉子業陳先生一見奇之有以達尊廉潔稱贊者先生曰
廉潔乃士大夫分內事何足爲高陳先生益奇之程課若不
得巳潛心義理之工居多陳先生喜而語之曰爲學修身之
要義理無窮由是益自充拓若泉之始達火之始然弱冠崇
道公宦游臨川而勉齋黃先生適爲令二公言論風旨制行
立事犂然各有當於心不啻如同門素友崇道公見二子而
師事焉首教以爲學須先辦得眞實心地刻苦工夫隨事誘
掖始知伊洛之淵源臨別告之以但讀熟四書使胸次浹洽
道理自見此先生所以終身服習不敢頃刻忘也一室危坐
萬卷橫陳存此心於端莊靜一之中窮此理於研精覃思之
際每於聖賢微詞奥義疑而未釋者必平其心易其氣舒徐
容與不忘不助待其自然貫通未嘗參以已意不立異以爲
高不狥人而少變蓋其思之也精是以守之也固充其知而
反於身者莫不踐其實無疾言無遽色無窘步無叱喝聲不
匿情不逆詐不伐善不較利害事父母盡其孝愛之道婉容
柔色以得其歡心事兄長盡其和孺之樂恭敬退讓曾無間
言處族婣崇仁厚之風交朋友盡忠告之責御童僕婢妾則
寛而有制見田夫野叟必勞之有恩貧困者必施不計其有
無患難者必救不問其遠近捐逋已責不以爲難遷善改過
尤極其勇凡聞一善言見一善行喜形於色若已有之或朝
政有闕四方有警憂形於色至忘寢食是以父母愛之兄弟
懷之族姻德之朋友信之閭里尊之海內慕之而不得識其
面天子思之而不能必其來蓋其澹然無欲不屈於萬物之
下立乎其大得友於千載之上此皆尊德性道問學之功也
以其餘事言之先生之文温潤融暢先生之詩從容閒雅皆
自胸中流出殊無琱琢辛苦之態雖工於詞章者反不足以
闖其藩籬先生作字淸勁結密世傳柳法無一書一集不加
標註小楷精肅見者莫不心開目明先生文房巨編山立無
一書一集不施朱抹端直切要讀者莫不意融心服此皆心
德之所發見於事者雖至微必謹如此盤溪之上有宅一區
翛然於水竹之間山未爲甚深林未爲甚密先生遯世不見
知而無悶閭里鮮有知其學問者自船山楊先生與立一見
之後人始聞之好學之士次第汲引而願執經門下先生勞
謙固拒雖後生小子亦不肯受其北面之禮請問者未嘗不
竭盡無餘而與之言嘗謂爲學莫先於立志每讀朱子遠游
歌見其爲學立志之初便已有此規模晚年亦只是充踐此
規模而已所謂願子馳堅車獵險崖其剛便有凛乎任重道
遠死而後已氣象使人卓然有立爲學之始須有此大規模
又須不問難易不顧生死鞠躬盡力以必至爲期若出門便
已不敢展脚況南北東西豈有可至之理哉又曰規模不大
則心志不堅新工不加則舊學日退而知識隨血氣爲之盛
衰矣然義理儘無窮未易便到極處則吾輩講學正要相與
合力精思明辯大家討一箇分曉的當受用處又各要辦得
箇耐煩無我之心耐煩則不厭往復之詳無我則庶無偏私
之蔽縱有未明雖十往反而不憚如是則始得箇至當之歸
論讀詩別是一法與讀諸經不同先須十分埽蕩胸次令潔
淨卻要吟哦上下從容諷詠使胸中有所感發興起方爲有
功謂箕子所以告武王者綱領宏碩條目明備議論又自精
深嚴密本末畢舉因參以大學中庸其大本大經蓋有不約
而符契者曰敬五事則明明德之謂曰厚八政則新民之謂
曰建皇極則止於至善之謂至於皇極則有休證而無咎證
有仁壽而無鄙夭則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之謂蓋皇極之
極功也謂讀易者要當盡去其膠固支離之見以潔淨之心
玩精微之理沈潛涵泳庶有以得其根源識其綱領乃可漸
觀爻象究其義理又謂太極說本自明白以其無形而實有
理故曰無極而太極以其有理而卻無形故曰太極本無極
又謂定性書句句是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又曰學者讀
書先須以四書爲主而用語錄以輔翼之大抵集註之說精
切簡嚴語錄之說卻有痛快處但眾手所錄自是有失眞者
但當以集註之精嚴折衷語錄之疎密以語錄之詳明發揮
集註之曲折此先生編書之規模也他書亦本此意其後又
曰近温習四書覺得義理自足意味無窮須截斷四邊只將
本書深探玩釋方識其趣若將諸家所錄來添看意思反覺
散緩此先生晚年精詣造約終不失勉齋臨分之意柏旣未
得其遠者大者而所聞僅僅如此與其他學者言裒類未就
不可得而僅述也先生隱居求志不願人之知眞無媿古人
爲已之學然山輝川媚終有不可得而掩者歲在甲辰勉齋
門人庸齋趙公汝騰來鎭東陽首加延聘且以名聞於朝故
先生有詩曰閉關方喜得幽棲何待邦侯更品題自分終身
守環堵不將一步出盤溪先生不肯出之意實權於此自是
羔雁踵門鶚書翩翩而上久之始賜初品官本州文學員外
兼麗澤山長先生力辭以爲曩者郡太守嘗以開講延聘每
至而每辭所以不敢當者力不足也今乃聞朝命而遂起恝
然於先而幡然於後卻其虛名而取其實爵於義得安乎廉
恥一事於吾道中固非深奧然爲士者最不可不謹豈於此
尚不能守而能明教以淑人心乎下不知其不可而辭之上
知其非偽而聽之此古今辭受之通義也辭避未竟而理宗
上賓嗣聖踐祚復有史館校勘之命御筆俾兼崇政殿說書
又頒詔劄帝意若曰先皇帝贻厥孫謀莫詳資善之一記予
小子茲迪彝教狎親博雅之羣儒既登進於舊游且旁延於
時望開予以厭飫優柔迪我以高明光大玉音丁甯邦侯勉
諭上之所以期待於先生者至矣先生控辭益力上不得已
特改承務郎主管華州西嶽廟先生亦不敢祇受遂有皓首
何妨一布衣之句或者疑先生之學有體而無用者吁是何
言也語孟六經未嘗有體用字後世儒先始取之以明理朱
子送胡籍溪劉恭父之詩胡五峯以爲有體而無用分對二
字言朱子曰天下無無用之體亦無無體之用先生之體立
矣而其用固有以行矣年運而往精神踰邁因以不用用之
非無用也況自僞禁胎禍天降割於斯文考亭輟響伊洛之
學銷毀僅存孤立無助勉齋黄先生續遺音於絃斷絲絕之
餘鼓而和者不過十餘人如大病方甦元氣未復先皇帝崇
尚正學表章四書躋五子於孔廟明示天下以進取之學非
所以自盡猗歟盛哉此千載一時之遇其奈老師宿德相繼
零落後生晚輩散漫無依不見典刑無所則效而科舉利祿
之諉反甚於前其能卓然自立者難矣先生鍾江山淸明湻
淑之氣滌之以祖父詩書之澤培之以師友道義之傳磨以
歲月鍊其窮理盡性之工晦以山林稔其樂天知命之趣其
所成就者豈一朝一夕之力先皇帝聞先生之名久不敢輕
於用者所以爲燕翼之深謀今上嗣服之初卽廣厦細氊之
上舉累朝不數見之典求賢之心如日方升使先生可以造
朝則陳善閉邪正心立極豈不足以培養聖學薰陶德性以
盡其職分之所當爲衰病相乘有孤訪落之意豈非天乎夫
自嘉定以來黨禁旣寛名公巨卿分布內外不爲少矣然終
不足以追乾道〓熙之盛者何哉往往根本不壯分量易滿
爵祿之味深而性命之識淺失其本心瀾倒而風靡者亦不
爲少其間小智纖能剽略見聞以資口給亦足以欺世盜名
豈不大有負先帝崇儒重道之心使後世亦有介然獨立始
終不變如先生者豈特吾道之幸允爲國家之光是亦天也
不然則何以宅天衷奠民極障人欲能世迷乎柏昔獲拜崇
道公公見客先生拱立以待客不甯者久之柏請教於先生
爲言崇道公公笑曰泰山微塵耳柏惘然自公卽世乃獲與
編次公之行事州里世系已見於前此不復著其配周氏弋
陽人故少傅禮部尚書諱執羔之孫常州判官諱理之女先
生之姑之所生甚愛之嚴於得配惟先生當其心有閒靜之
德甘澹泊之味以勤儉相夫君得一意於問學無閫內之累
歸十年而病又七年而卒實紹定壬辰九月二日也先葬於
金華縣循理鄕油塘之原先生以稟質素弱竟不繼室絕欲
自愛故得年八十有一生於湻熙之戊申十月已卯終於咸
湻戊辰十二月乙未卜以明年十有二月朔合葬夫人之兆
子男二人長欽後先生半年而卒次鉉女三人二夭其季適
同郡張復之見任平江府崑山縣令孫男三人宗玉宗瑜宗
瑀孫女三人長許嫁王莊敏之孫螢次許嫁東陽縣世戚曹
濟次尚幼先生平時不著述惟研究考亭之遺書兀兀窮年
而不知老之已至僅有編類大學發揮十四卷中庸發揮八
卷大傳發揮二卷啟蒙發揮二卷太極通書西銘發揮三卷
有力者皆巳板行猶有近思錄發揮未校正語孟發揮未脫
藁文集一十卷裒集未備也鉉以柏受知於先生最久受教
於先生最深俾柏具先生之行實以有請於當世柏雖不敏
不敢辭也柏竊謂國朝典禮生有顯秩死有恤章其間學問
德行爲世師表爵位雖未稱未嘗無節惠之賜今先生受學
勉齋的傳濂洛晚被兩朝之異遇抱道隱居確守不移不辱
師門不愧古義異時錫謚於公朝立傳於信史譜入於儒林
譜入於隱民或譜入於考亭弟子之後惟太史氏采擇焉
同祭北山何先生文 宋王柏
鄒魯云遠天啟濂洛理一分殊以覺後覺龜山之南宗旨是
將羅李授受集於紫陽研幾極深大肆厥功縷析毫分惠我
無窮有的其傳鼇峯翼翼孰探其源遂通其釋墜緖茫茫孰
嗣而芳公獨凝然精思不忘莘莘學子孰定其力公獨屹然
堅守不失衣錦尚絅世莫我知發揮師言以會於歸有毓斯
和誠意惻怛有實斯踐光輝四達先皇永命嗣聖訪落進之
太史以輔帝學詔書屢下公志莫移各盡其義匪激匪隨高
風凜然厲世範俗鼎台吾道云何不淑嗚呼先生壽考奚憾
嗟我後人茫無畔岸立志不勇摳趨日稀儀型遽隔悔不可
追春囘萬象月冷風淸忍莫斯酒忍讀斯文
北山行狀告成祭文 宋王柏
我昔問學莫知其宗有過孰告有偏孰攻淵源師友孤陋莫
通有慨其慕天侈其逢得公盛名於船山翁獲瞻典則乙未
之冬立志居敬首開其蒙自是尺牘載磨載礱不憚往復一
告以忠遠探濂洛近述鼇峯理氣之會造化之工仁義大本
聖賢大功體必有用和必有中無疑弗辯無微弗窮毫分縷
析萬理春融匪矯而異匪阿而同曰味厥旨體於爾躬必平
而實必拓而充媮墮弗勇霜鬢已蓬卒未聞道以此負公幸
公耆壽身康氣沖不聞公病遽以考終有邦殄瘁吾黨閔凶
茫茫墜緖卒業無從歲月流邁行卽幽宫公之仲子莫泄哀
恫抱公言行囑筆衰慵强顏敘次慨想音容如持寸莛來撞
巨鐘惟德之盛惟禮之恭蕪詞弗稱有愧蟠胸奉以薦陳鑒
此微衷
跋北山遺跡 宋王柏
金華王某受教於北山何先生爲甚深而所得遺帖爲獨盛
未能一裱禠今取指南之序於此卷之首以其得之爲最先
就正私淑之二跋則警誨之綱目具在而古易跋於是終焉
自是不復有所作矣三跋皆稿也北山義理滂沛詞義温潤
獎厲勸勉之意隱然見謙德之中如春風無迹而生意滃然
今一字一畫不可復得矣爲之感慨酸楚而書於後魯齋集
祭北山先生文 宋金履祥
維咸湻五年歲次己巳二月丁丑朔越十有一日丁亥門人
金履祥偕張必大金麟童偕余澤童俱等謹以淸酌庶羞之
奠敢昭告於先師北山先生故國史殿講觀使何公之靈嗚
呼先生問學得聖賢之正傳存殁關世道之隆污是惟知德
者足以知此而眾人將謂吾言之爲迂夫自堯舜以至孔曾
思孟又千五六百而後有程朱前者曰以是傳之後者曰得
其傳焉不知所傳者何事歟蓋一理散於事物之間俱眞實
而非虛事事物物莫不各有恰好之處所謂萬殊而一本一
本而萬殊先生蓋灼見於此故廣採精擇以求而篤信恰守
以居著於語默出處之義而粹於踐履之實存養之腴又間
嘗指此以示門人也此其傳授之符乎然自朱子之夢奠以
及勉齋之旣殂口傳耳受者或浸差其精藴而好名假實者
又務外以多誣惟先生纂師言以發揮剔眾說之繁蕪以爲
朱子之言備矣學之者惟眞實之心地與刻苦之工夫能此
者雖不及吾門可也又何有開門而授徒眾方決性命以干
進世滔滔皆利欲之途然而廣厦細氊之召先生猶不受也
而況爵祿之區區蓋聞其教者有以知爲學之非外而聞其
風者足以廉天下之貪愚此先生之有關於世道也何一朝
而已夫昔先生之論世每懇切以嗟吁雖病老於山林與斯
世其若疎隱然王府之有鈞石而歸然隆冬之有後枯今也
先生之終甚矣吾道之衰矣竟世道以何如雖朋從之有傳
奈晨星其益孤嗚呼哀哉履祥等獲供洒埽之役迭陪文席
之隅意謙謙其和可卽語悃悃其盡無餘顧資識之弗强又
探討之不劬蓋悠悠然恃有先生在也今一朝而失之始咨
嗟慟哭悔昔日求教之疎抑恰好之妙旨與眞實刻苦之訓
謨言猶在耳其敢忘諸惟玩索而不舍益服行以弗渝尚有
以繼先生之志而讀盡聖賢之書紛絰帶以皇皇〓難絮以
渠渠惟昭明之未遐猶愀然其監予嗚呼哀哉尚饗金仁山集
再奠北山先生文 宋金履祥
維咸湻五年歲次己巳十有一月朔越二十有六日門人金
某謹以淸酌庶羞致祖道之奠昭告於先師北山先生何子
曰嗚呼先生道德之隆孰能形容己有魯翁昔我侑奠能言
一二今此祖行秪言微意念昔多岐中師魯翁指我宗師甲
寅季秋時始受學截斷爲人一語夢覺謂古聖賢一敬畏心
曾子終身臨淵履冰然所敬畏匪拘匪懾常以爲重則罔或
越謂凡事物用各不同曷云萬殊一理所通蓋凡事物有恰
好處萬殊一本維此之故謂昔程子上蔡初來曰此可望展
拓得開予亦謂子於此可進難乎有常戒爾所病出入師門
餘十五年受教旣多媿負師言閒關悠悠緒業未卒今喪夫
子嗟悔何及比歲卜居求義所安先生曰然大書仁山先生
既没我始成室揭揭庭顏依依典則北山之南先生所盤南
山之北先生所甯伏哭柩前訣此一奠哀我斯文曷以報稱
尋恰好處存敬畏心終期展拓不辱師門嗚呼哀哉尚饗金
仁山集
挽詩 宋金履祥
道自朱黄逝人多名利趨獨傳眞統緖惟下實工夫粹德兩
朝慕淸風四海孤斯文端未喪千古起廉隅
又
昔年夫子在卽慮曉星稀氣運嗟辰歲天文動少微素幃兄
並殯丹旐子同歸總是堪傷處瑤琴聲更希
又
每侍圖書右令人俗慮空隱憂惟世變臥病亦沖融聖處一
言敬天然萬理中音容今永巳哀痛隔幽宫
二月丁亥與諸友奠何先生畢退遊北山智者寺書二
十八言 宋金履祥
來往師門十五年此山曾近未躋攀於今始至滋懷憾不見
先生郤見山金仁山集
宋論先生文定誥
勅故史舘校勘兼崇政殿說書特改承務郎主管華州西嶽
廟何基魯語博文之言講貫深者乃能臻其奧大學能定之
旨造詣淺者不足窺其藩睠言山澤之癯獨得淵源之正載
錫之謚以光斯文爾賦質湻明用心專一父祖詩書之澤漸
染巳深師友道義之傳磨礲益粹眞知實踐篤志近思雖巖
棲谷隱不願求知然山輝川媚有不容掩我理祖錫以初品
之服先皇帝授以史館之除方將如元祐擢頤於經筵若紹
熙寘熹於講席顧乃恪守其志遽奪於天嗟前哲之云亡痛
斯文之不淑欲以詔今而傳後於焉節惠以易名爾識見孔
多可無愧道德博文之義爾操履無玷所宜膺踐行不爽之
稱合二字以旌褒表一人以崇尚噫生無爵者死無論此僅
可施於常人名弗著而美弗彰是用特加於君子諒惟英爽
歆此寵光可特贈謚文定奉勅如右牒到奉行
何基列傳 元脫脫等
何基字子恭婺州金華人父伯熭爲臨川縣丞而黄〓適知
其縣事伯熭見二子而師事焉〓告以必有眞實心地刻苦
工夫而後可基悚惕受命於是隨事誘掖得聞淵源之懿微
辭奧義研精覃思平心易氣以俟其通未嘗參以已意立異
以爲高徇人而少變也凡所讀無不加標點義顯意明有不
待論說而自見者朱熹門人楊興立一見推服來學者眾嘗
謂爲學立志貴堅規模貴大克踐服行死而後巳讀詩之法
須埽蕩胸次淨盡然後吟哦上下諷詠從容使人感發方謂
有功謂以洪範參之大學中庸有不約而符者謂讀易者當
盡去其膠固支離之見以潔淨其心玩精微之理沈潛涵泳
得其根源乃可漸觀爻象蓋其確守師訓故能精義造約王
柏既執贄爲弟子基謙抑不以師道自尊柏高明絕識序正
諸經弘論英辨質問難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終不變以待
其定嘗曰治經當謹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論有欲爲後學言
者謹之又謹可也基湻固篤實絕類漢儒雖一本於熹然就
其言發明則精義新意愈出不窮基文集三十卷而與柏問
辨者十八卷郡守趙汝騰守婺延聘請講辭不就復首薦於
朝又率名從官列薦通判鄭士懿守蔡抗楊槐相繼以請皆
辭景定五年詔舉賢特薦基與建人徐幾同被命添差婺州
學教授兼麗澤書院山長力辭未竟理宗崩咸湻初授史舘
教勘兼崇政殿說書屢辭改承務郎主管西岳廟終亦不受
也卒年八十一國子祭酒楊文仲請於朝證交定所著大學
發揮中庸發揮大傅發揮易啟蒙發揮通書發揮近思錄發
揮 殿本宋史
何文定公實錄
北山先生何基字子恭魯齋先生王柏字會之同金華人魯
齋師北山者也二先生之學上接紫陽之傳以明道爲巳任
當宋之季北山屢召不赴魯齋亦不肯任之片言垂訓明正
精密而標點諸書尤極開示之切北山所著少而有諸事發
揮傳布巳久魯齋所著甚多比年於燼火傳鈔者僅存導江
張須魯齋門人以其道顯於北方吾里金履祥俱登何王之
門又會粹推明其旨今亦行於時學者知尊二先生而淵源
行實之詳或未之悉則亦未能深知也二先生之文皆關義
理非敢有所去取今據金公所編濂洛風雅中諸詩其文亦
各採數篇不能悉錄而行狀壙誌誥詞祭文之屬附於後使
世之士得以有考而此不復詳敘云敬鄕錄
代請立北山書院文 吳師道
欽惟聖朝興崇正學表章先儒蓋以學術明則人心正儒道
顯則風俗美是以上稽孔孟之傳下主程朱之派設科則用
其書秩祀則尊其爵至於門人高弟同源分流或抱道懷德
以終身或著書立言而垂世故於學舍之外復有書院之置
表厥宅里樹之風聲夫惟設教廣而出賢多是以致治隆而
興善速此我朝之盛典視前代爲遠過也伏見故金華何基
字子恭生宋湻熙中躬禀異材夙有大志侍父宦遊臨川勉
齋黃公爲令從而受學遂厭科舉之習博極聖賢之書確守
師說不爲空言玩索沈潛涵養湻粹藴經綸之弘畧厲廉退
之高節隱居金華山北學者尊爲北山先生婺守趙汝騰延
聘不就以名薦聞景定中與建人徐幾俱被擢命授以婺學
教授兼麗澤山長控辭不應咸湻除史舘校勘又除兼崇政
殿說書辭之益力特改承務郞主管西嶽廟亦不肯受誓老
布衣作詩見志既没賜謚文定平時不輕著撰惟研究朱子
之書四書章句集註悉加點抹有大學發揮十四卷中庸發
揮八卷大傳發揮二卷啟蒙發揮二卷太極通書西銘發揮
三卷行世已久誦習者多近思錄發揮十四卷論孟發揮未
脫藁文集十卷藏於家採輯精嚴開示明切實朱學之津梁
聖途之標的也同時魯齋王先生柏實出其門傳之導江張
須載道北方仁山金履祥授業東州並著範模見推當世淵
源所自粹美無疵州里知所尊向後進頼以私淑其贊治善
俗之功不爲少矣竊惟先生學紹紫陽之傳道著金華之望
潔身叔季有見於幾先闡教文明大行於身後若稽古義宜
有專祠今盤溪之上故居宛存過者改容想其風烈咸謂昔
雙峯饒魯亦勉齋門人前代奉祀有石洞書院何子之學不
下饒公北山之名豈愧石洞謂宜卽其所居建立書院彰示
褒寵以補遺闕切見近年創設書院如信之藍山饒之初庵
平江之甫里不過文藝著作之士因有申明尚蒙信允較斯
人品表異尤宜況其家非殷富事絕攀援於義毋慚有言非
恭如蒙轉以上聞俯從所請豈惟慰悅是邦人士之願亦足
興起海內學者之心世教所關誠非小補
何文定公祠堂記 明劉〓
正德乙亥知府劉〓記畧曰白雲先生以至元四年戊寅舞
婺女鄕安期里許官山其子曰元曰亨皆以罪殁迷其墓成
化初推官林沂廉得立石表其阡仁山先生以元大德十年
丙午葬蘭谿縣純孝鄉仁山之隴不封不樹漫無標題魯齋
先生以咸湻十年甲戌葬婺女鄕望柴嶺金村之原墓則六
十畝子姓世守之北山先生以咸湻五年已巳葬南山油塘
之南荆莽無端狐兔有窟商山之芝不知四皓之高首陽之
薇不知夷齊之清均爲牛羊之牧芻蕘之場也鄰有豪右逐
其佃甲并其圭田九石六斗山地若干據而業之三紀於茲
子孫家盤溪者百數莫之能直蓋府治東亦有油塘豪右欲
滅其墓仍匿其碑指先生墓在彼油塘知府者不察從而是
之正德甲戌春正月知府事劉〓同知張齊通判趙天定推
官姜山甫率諸生葉援陳奇項復通馮紀等展修祀事墓已
圯且陷惟砆獨存而商生大輅復廉得完碑於油塘匿孔尚
無恙也繩其豪於法還其碑於砆正田於籍歸其佃甲於鄰
壤伐巨石以封墓而繚之以垣牆竪享堂四楹旁建連甍以
處佃丁規制粗備庶幾有司崇儒重道礪世磨俗之萬一而
先生之存亡固不係乎是也因定墓夫一名每年追其値於
黌序輪遣教職以清明日依俗祭其墓王金許亦如之道光
金華縣志祠祀類
何文定公傳 明鄭柏
何基字子恭金華人父伯慧爲臨川縣丞而黄幹適知其縣
伯熭命二子執弟子禮幹吿必有眞實心地刻苦工夫而吿
有獲基兢惕受命得聞淵源之懿學成授徒來學者眾嘗謂
學者立志貴堅規模貴大克踐服行死而後巳讀詩之法須
沈潛玩索吟哦諷詠使人感發方謂有功謂以洪範參之大
易其言有不約而符者謂讀易者當去其膠固支離之見以
變與占沈潛涵泳得其根源乃可漸觀爻象基湻固篤實雖
嘗奉於熹然就其言發明則精義新意愈出不窮有文集三
十卷郡守趙汝騰延聘辭不就復薦於朝又率名從官列薦
景定五年詔舉賢特薦爲婺州學教授力辭咸湻初授史舘
校勘兼崇政殿說書改承務郎主管西嶽廟終亦不受卒於
家國子祭酒楊文仲請於朝謚文定所著大學中庸大傳易
啟蒙通書近思錄皆有發揮
贊曰基之學得乎紫陽淵源之懿雖師傳有自亦天分之高
也而謂爲學立志貴堅規模貴大克踐服行死而後巳謂讀
詩必至感發讀易必得其根源斯又知其進學之功矣學者
觀之可不勉夫金華賢達傳
何文定公傳 明吳之器
宋何基字子恭金華人兒時嘗從國子錄事陳震學座有言
某公潔廉者基曰此士大夫分內事安足奇震大異之後父
伯熭爲臨川丞會黄幹爲令傳紫陽學時在黨禁後知之者
希伯熭令二子師事焉基特敏粹幹尤深嘉之因吿以濂洛
之指及師友所從授受之要以諸傳註授之基遂歸隱於盤
溪晦迹敦行閭里罕有知者時名人楊與立客於婺每與客
言以爲稱首於是翕然聞於東南生平志節堅苦部使者高
其人每以禮饋輒不受郡守趙汝騰首以講席延聘蔡抗楊
棟相繼聘請且薦之於朝皆不就恒告學者曰辭受出處之
際當先致辨不可挾古人之似而爭以謀利蕭然屢空晏如
也景定五年詔舉遺逸特授迪功郎婺州教授基辭於三省
曰公朝錫命下逮邱園賁然遐蹤實惟曠典聖朝風勵學者
甚盛德也臣基何人可辱清舉惟念臣少服膺先臣熹汲汲
自守年齒浸暮淵源日遠羸疾殫困與世日疎非敢竊隱逸
之名以爲高也基聞君子之學必可及人乃任疚責嚮郡臣
每有私辟循分自固今以朝恩遂至叨冒郤虛受實先後爽
謬巳則忘恥安能淑人伏望公朝特賜敷奏咸湻初復下詔
曰先皇帝貽厥孫謀莫詳資善之記予小子兹迪彝教俾親
博雅之儒既登進於舊遊且旁延於時望婺州何基可特授
史館較勘兼崇政殿說書基又辭曰臣基山林賤士學術暗
淺誠不自意名徹朝聽先帝謬恩采擇嘗恨無以報効今茲
訪落之初延登俊乂經帷勸講史舘紬書布衣殊遇學者至
榮苟有寸長豈甘自棄顧惟老癃實難稱塞顚踣旃厦汙辱
清朝伏冀公朝亮其始終不聽降御筆令郡縣敦諭基又力
辭不就酒改承務郎予祠亦不受也卒後國子祭酒楊文仲
請於朝勅曰爾巖棲谷處澤媚川輝睠言講索之微獨得淵
源之正理祖初品之錫先皇史舘之除恪守其志遽奪於天
前哲云亡斯文不淑詔令傳後節惠易名爾識聞孔多無愧
道德博聞之義操履無玷宜膺踐行不爽之稱可特論文定
學者稱之曰北山先生基作字清勁世傳柳法一室中巨編
山立皆加標註小楷精肅見者心開趙星渚嘗問王魯齋曰
北山何以教學者魯齋曰北山未嘗開門受徒未嘗樹一言
爲宗旨以誣後進也婺書
何文定公傳 國朝王崇炳
宋何基字子恭金華人父曰伯慧主管台州崇道觀基氣質
淸弱踰小學始受師訓端重寡言笑與羣兒異從鄉先生陳
震習舉子業時達尊有以廉潔稱者基曰廉潔乃士大夫分
內事何足高震大奇之弱冠崇道公爲臨川丞時勉齋黄〓
適爲令言論甚契因使基師之〓首教以爲學須先辦得眞
實心地刻苦工夫臨別復告以但熟讀四書使胸次浹洽道
理自見基於此始有以窺伊洛之淵源旣歸危坐一室萬卷
橫陳端莊靜一以存此心研精覃思以窮此理遇微言奧義
疑而未釋必平心下氣舒徐容與不忘不助待其自然通貫
未嘗參以已意不立異以爲高不徇人以苟合其思之也精
故踐之也實而守之也固基爲人深潛純粹無疾言遽色不
匿情不逆詐不伐善不較利害孝事父母友兄弟一家怡怡
有和孺之樂姻族敦仁厚之風朋友盡忠告之益御僕婢則
寛而有制見田夫野叟温言慰勞歲或不登捐逋已債周貧
困恤患難遷善改過惟日不足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喜形
於色若已有之或朝政有缺四方有警憂形於色至忘寢食
是以海內慕之而不能識其面天子思之而不能必其來立
乎今尚友千載之上淡然無欲不屈於萬物之下如此基世
居盤溪有宅一區翛然水竹間鮮有知其學者自船山楊與
立一見許與於是好學之士日進凡有質問莫不竭誠諄誨
而不受北面之禮基之爲學立志以定其本居敬以持其志
力學以致其知躬行以踐其實其教入則以立志爲主每讀
朱子遠遊歌見其爲學立志之初便巳有此規模晚亦不過
充踐以盡其量所謂願子馳堅車厯險摧其剛便是任重道
遠死而後巳氣象使人卓然有立爲學之始須有此大規模
又須不問難易不顧生死以必至爲期又曰理者乃事物恰
好處天地間惟有一理散在事事物物雖各不同而就其中
各有一恰好處所謂萬殊一本一本萬殊也三聖所謂中孔
子所謂一貫大學所謂至善皆是此意聖賢相去數百年所
謂以是傳之者皆是做到此耳然義理無窮未易便到極處
則吾輩講學正要相與合力精思明辨討個分曉的當受用
處又要各辦得個耐煩無我之心耐煩則不厭往復無我則
庶無徧私縱有未明雖十往反而不憚如是則始得個至當
之歸基隱居求志而聞望翕然郡守趙汝騰首以禮聘其後
蔡抗楊棟相繼聘請交薦於朝皆不就基嘗告學者曰辭受
出處之際當先致辨不可挾古人之似借以謀利景定五年
詔舉遺逸特授迪功郎婺州教授仍辭不受咸湻初復有史
館校勘之命御筆俾兼崇政殿說書詔旨丁甯懃懇基辭益
力太守趙希悅貽書勸駕舉前賢山中出雲雨太虛一洗塵
埃山更好之句基答以畱取閒身臥空谷一川風月要人看
卒不起乃授承務郎主管華州西嶽廟亦不受基生於湻熙
戊申終於咸湻戊辰享年八十有一妻周氏早卒終不繼娶
基生平不喜著述僅有大學中庸發揮若干卷大傳啟蒙太
極通書西銘發揮若干卷傳道弟子王柏張潤之以國子祭
酒楊文仲請謚文定
國朝雍正三年曁王金許四先生俱奉
旨從祀聖廟
論曰北山先生蓋三承詔旨徵聘云其初聘也特授迪功
郞婺州教授先生以老辭其再聘也授史舘校勘崇政殿
說書先生復以老病辭蓋其時先生已將八十矣至於三
聘則授以承務郎主管華州西嶽廟蓋當事以先生年高
望重不敢以職事相煩而榮以虛銜以申其尊德重道之
意則固可以拜受詔旨於床下而不必有千里赴職之勞
也而卒辭不受何也先生之言曰廉恥一事在吾道中最
所當謹豈有廉恥尚不知謹而能明師道以淑人心乎世
衰道微廉恥交喪士大夫以講道論學爲梯榮干進之媒
理學之壇有市心焉得非釋氏所云販佛者乎世之學北
山者必先學北山之立志學北山之立志當自廉恥始矣
北山論理曰理者是事物恰好處此言有用無體與明道
異明道先生云〓也性也天也一理也亦與朱子異朱子
釋戒愼不睹恐懼不聞曰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離
於須臾之頃也豈止是事物恰好處乎問如何是截斷爲
人曰非禮勿視聽言動豈不是截斷爲人問如何是萬殊
一本曰一眞則一切皆眞一中則一切皆中一敬則一切
皆敬一卽一切一切卽一豈不是理一分殊且說個樣子
鏡體一明因物現形琴體一靜隨彈發音金華徵獻畧
何文定公傳 國朝張盡
何基字子恭金華人承議郎伯慧子也賦性端凝夙有遠志
少從鄕先達陳震習舉子業課程若不得已而潛心義理之
功居多旣冠侍其父伯慧爲臨川丞適勉齋黄幹爲令遂師
事焉幹教以必有眞實心地刻苦工夫而後可基悚惕受命
始聞伊洛淵源之懿臨別告以熟讀四書使胷次浹洽道理
自見遂終身服習頃刻不忘一室危坐萬卷橫陳每於聖賢
微辭奧義有疑而未釋者必平心易氣勿忘勿助待其自然
貫通不立異以爲高不徇人而少變充其所知而反之於身
無不允踐其實船山楊與立一見推服由是學者爭趨焉凡
請問者無不竭盡而與之言嘗謂爲學立志貴堅規模貴大
充踐力行死而後已論讀書讀易及洪範太極定性書四書
語錄皆有發明蓋其確守師訓故能精義造約王柏旣執贄
爲弟子基謙抑不以師道自尊柏高明絕識序正諸經弘論
英辯質問難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終不變以待其定嘗曰
治經當謹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論有欲爲後學言者謹之又
謹可也平生無疾言無遽色無窘步無叱喝聲不匿情不逆
詐不伐善不較利害事父母盡其孝愛之道事兄長盡其和
孺之樂處族姻崇仁厚之風交朋友盡忠告之責凡聞一善
言見一善行喜形於色若已有之或朝有闕政四方有警輒
惻不樂至忘寢食其爲文温潤融暢其詩從容閒暇作字勁
密世傳柳法隱居求志不願人知眞無愧古人爲已之學郡
守趙汝騰蔡抗楊棟相繼聘主麗澤書院皆辭不就景定五
年與建人徐幾同被特薦添差婺州教授兼麗澤山長力辭
度宗立授史舘校勘兼崇政殿說書又頒詔劄敦勉備至辭
益力特改承務郎主管西岳廟使食其祿以遂高志然亦終
不受也咸湻四年冬十二月卒年八十一平生不著述惟研
究考亭之遺書所編有大學發揮十四卷中庸發揮八卷易
繫辭發揮二卷啟蒙發揮二卷太極通書西銘發揮三卷有
近思錄發揮未校正語孟發揮未脫藁併文集三十卷居北
山盤溪之上學者稱爲北山先生國子祭酒楊文仲陳請賜
謚文定康熙朝金華府志
何北山先生正學編序 國朝程開業
朱子嫡傳其在北者則有許魯齋先生其在南者則有吾婺
何王金許四先生而四先生中又自何北山先生受業黄勉
齋之門得親傳朱子之學始則北山先生者實朱子之冡孫
而吾婺之首庸也業少時有志吾鄕先賢之學嘗從婦翁宸
若陳公較刻吕成公遺集傳之世矣並思蒐輯四先生之書
詳加較訂冀稍得窺其籓籬以爲進修之藉嘗歎北山先生
之書獨多散失吾郡所存者唯趙叔嗚先生所輯正學編中
此冊而已旣而取其所存者反覆潛玩覺其言雖無多而理
實隱括不獨先生之全體畢現而垂教學者之階級巳莫不
犂然具舉先生嘗謂學莫先於立志每讀朱子遠遊歌見其
立志之初便已有此規模爲學之始須有此大規模又須不
問難易不顧生死以必至爲期此先生之立志以定其本也
先生又謂聖狂之分奚翅天淵之遠然其端甚微只在一念
放收之間又曰自古聖賢唯一敬畏之心曾子臨終露以語
人則是謹謹畏畏度一生此先生之居敬以持其志也又曰
規模不大則心志不堅新工不加則舊學日退然義理無窮
吾輩講學正要相與合力精思明辨討一箇分曉的當處故
先生於聖經賢傳及諸子百史制度象數莫不究其源委此
先生之力學以致其知也至先生之爲人深潛純粹無疾言
遽色處倫常以孝友接姻族以仁讓御僕婢以寛和而於辭
受出處之際尤以謹廉恥爲先此先生之躬行以踐其實也
卽此以求之而先生之全體不已畢現乎學者循是以求之
由先生以溯攷亭其階級不犂然具舉乎昔劉元城得司馬
温公不妄語之一言拳拳勿失終身行之徐仲車得胡安定
頭容直之一言自此不敢有邪心而朱子亦云某少時得謝
顯道說語熟讀先將朱筆抹出語意好處又熟讀得其要領
再用靑黄筆抹出自見所得甚約只是一兩句上可見古人
爲學當其得力原不在多今此集所載凡學者進德修業之
要莫不畢具而猶見少乎哉雖然此吉光片羽幾同碩果之
不食假復散佚則學者非此亦無所攷矣今孔時金君較刻
仁山先生遺集之後復取而新諸棗梨傳先賢將散之遗文
啟後學欲墜之眞脈厥功不旣偉歟且焉知吾鄕有存先生
之遺書者聞金君之風不盡出而付梓而先生之學不由此
而大彰歟業於先生無能爲役而深喜金君能表章先賢嘉
惠後學因不辭荒陋而序其梗概如此乾隆乙丑孟冬謹識
遺事 國朝鄭遠
先生父崇道公爲臨川丞時黄勉齋先生爲宰二公言論風
旨制行立事大率相同莫逆於心勉齋爲紫陽高弟崇道公
素尊慕紫陽之學以二子師事焉勉齊以先生資稟之粹悉
授以師友傳授之的濂洛淵源之奧講論或至夜分
崇道夫人蔣氏與勉齋夫人朱氏相得如姊姒每得聞紫陽
家庭之訓以示先生
勉齋旣没先生慨念道脈之將墜追思疇昔臨分之微言兢
兢如或失之終日危坐取聖經賢傳考亭諸書沈潛玩索句
析條抹端直簡要而又盡諸家之記錄參列標註字畫如刻
夏半不箑夜分不寐兀兀窮年雖素多病而手不釋卷以至
諸子百史制度數學悉究其旨而要歸諸平實正大之趣
王魯齋輩從先生於盤溪崇道公見客先生拱立以侍客不
甯者久之魯齋以請教於先生爲言崇道公始笑曰泰山微
塵耳聞者竦然始知崇道公家庭之訓并先生謙虛之德
先生之學立志以定其本居敬以持其志力學以致其知躬
行以踐其實其於言語文字之間不立異以爲奇間有微詞
奧義則必研精覃思耐煩無我以待其融會自得
時有以朱子感興詩首章爲解無極太極者先生以爲太極
猶至理云爾不量淺深而挾此籠單其謂之何按先生有朱子感興詩解
於首章內已發此意其第二章止述黄勉齋解語他章盡爲先生自解理明旨遠足見淵源之學故六先生多取於此然
行狀家傳不載有此解者意以解詩爲小而畧之也
先生每舉勉齋師訓存天理去人欲棄貧棄死之語至於開
悟誘掖詳緩明白而聖人旨意義理趣味藹然詞氣之間雖
氣體素弱或力疾厲言竭盡底藴至於節義所關義利生死
取合之際言言凛凛聽之聳然
先生見士友遠來者首以朝廷邊報人才用舍四方休戚爲
問有快於心喜不能巳其或不然則憂形於色
太守傃軒趙公希悅貽書勸駕以赴麗澤院長且舉前賢山
中出雲雨太虛一洗塵埃山更好之詩以勉先生而先生就
答以畱取閑身臥空谷一川風月要人看之句
趙公汝騰又以先生學問操履薦諸朝先生有詩謝之趙公
固知其不可強其後入覲又復薦於朝且率名侍從數人再
以姓名上時相與先生同州里諸公因問相君當識之時相
無以答因曰雅聞其爲學然學問自何君事何預朝廷且某
當國不欲爲朝廷費名器王畱耕在坐曰宰相所執何事諸
公傳以爲笑先生旣辭史舘之命得政官與祠或謂先生可
一拜命先生謂前日得寢促召此心如洗今而被受又何爲
老年事今幾深衣蓋棺足矣
船山楊先上子權受業朱子之門嘗知處之遂昌因家於蘭
谿以道淑人北山何先生魯齋王先生皆嘗訪道於先生先
生一見北山而稱許之由是盤溪之從游始盛魯齋亦有就
正於擒堂船山識伊洛淵源之語按魯齋亦自言因聞於船山而始登北山之門
思誠子張潤之伯誠游北山何先生之門餘三十年盡得北
山之學北山近思錄發揮未就而卒仁山踵成之然每條質
於伯誠而後定仁山嘗曰思誠子於朱門爲嫡孫
何文定公傳 國朝黄金聲
何基字子恭祖松乾道二年進士厯官朝散郎徽州通判宦
學淸苦善類歸之父伯慧臨川丞承議郞主管台州崇道觀
是時黄幹知臨川伯慧見二子使師事焉幹教以必有眞實
心地刻苦工夫而後可基悚惕受命於是隨事誘掖得聞淵
源之懿微辭奧義研精覃思平心易氣以俟其通未嘗參以
巳意立異以爲高徇人而少變也所讀書無不加標點義顯
意明有不待論說而自見者朱子門人楊與立一見推服來
學眾嘗謂爲學立志貴堅規模貴大充踐服行死而後已讀
詩之法須埽蕩胸次淨盡然後吟哦上下諷詠從容使人感
發方爲有功謂以洪範參之大學中庸有不約而符者謂讀
易者當盡去其膠固支離之見以潔淨其心玩精微之理沈
潛涵泳得其根源乃可漸觀爻象蓋其確守師訓故能精詣
造約王柏旣執贄爲弟子基謙抑不以師道自尊柏高明絕
識宏論英辨質難問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終不變以待其
定嘗曰治經當謹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論有欲爲後學言者
謹之又謹可也集中與相問辨者居十之六基〓固篤實絕
類漢儒雖一本於朱子然就其言發明則精義新意愈出不
窮郡守趙汝騰聘講辭又率各從官列薦守蔡抗楊棟相繼
薦皆不就景定五年詔舉賢與建人徐幾同被薦命添差婺
州學教授兼麗澤書院山長力辭咸湻初授史舘校勘兼崇
政殿說書改承務郎主管西嶽廟終亦不受也卒年八十一
初基從鄉先生陳震學舉子業課程若不得已潛心義理之
功居多有以廉潔稱之者基曰廉潔乃士大夫分內事何足
爲高及卒門人張潤之定殯葬以士禮不用品官儀識者韙
之宋濂稱之曰沈潛沖淡得學之醇而議者又以基淸介純
實似尹和靖云家居北山盤溪上學者稱爲北山先生國子
祭酒楊文仲請於朝謚文定 國朝雍正二年九月奉
旨從祀孔廟兄南紹熙三年鄉貢號南坡居士基子欽字無
適天才不羣善草書有晉宋人法宋史本傳參婺賢言行畧 道光朝金華縣志
何文定事蹟 國朝盧標
何基字子恭金華人少從鄕先生陳震習舉子業時達尊有
以廉潔稱者基曰廉潔乃士大夫分內事何足高震大奇之
既冠侍其父伯慧崇道公爲臨川丞時勉齋黃幹適爲令言
論甚契因使基師之勉齋教以爲學須先辦得眞實心地刻
苦工夫基悚惕受命始聞伊洛淵源之懿景定五年詔授婺
州教授咸湻初復命史舘校勘兼崇政殿說書皆不受後授
承務郎主管華州西嶽廟亦不受婺志粹
何文定弟子 國朝盧標
王柏字會之金華人少負志節慕諸葛武侯之爲人自號長
嘯思以奇策取關中年踰三十始知家學源緖一日與友汪
元思讀四書至居處恭執事敬惕然曰長嘯非聖門持敬之
道亟更以魯每從楊船山劉撝擒堂問業船山北山何子恭
實從黄勉齋得考亭的傳卽往受業北山見柏喜曰會之眞
吾友也授以立志居敬之旨爲作魯齋箴勉以質實堅苦之
學柏自此益奮有疑必從北山就正每見北山歸充然自得
北山恒稱之曰會之二十年工夫勝他人四十年矣婺志粹
張潤之字伯誠號思誠子金華黄盆人遊北山門餘三十年
盡得北山之學北山之葬也潤之爲定士禮以成其志北山
輯近思錄發揮未就而卒仁山金履祥繼成其書每條皆質
於潤之然後定履祥嘗稱之曰思誠子於朱門爲嫡孫行同
倪公晦字孟暘金華人魯齋嘗稱其服善喜聞過專志於下
學之實仕至轉運司幹辨公事淸介廉直有聲於時同上
倪公度字〓容湻祐中進士同上
倪公武字孟德著有風雅質疑六書本義與兄公度弟公晦
俱以學行稱同上
金仁山因魯齋登北山先生之門北山曰會之屢言賢好學
便自今截斷爲人問如何是截斷爲人先生曰非禮勿視聽
言動豈不是截斷爲人無爲其所不爲無欲其所不欲豈不
是截斷爲人同上
何文定著述
易學啟蒙發揮二卷經義考 金華縣志婺志粹
大學發揮四卷金華府志作十四卷誤婺志粹
中庸發揮八卷婺志粹
易繫辭發揮二卷府志
太極通書西銘發揮三卷府志
近思錄發揮未校正府志
語孟發揮未脫稿府志
大傳發揮二卷婺志粹
文集三十卷宋史 府志 婺志粹祇載北山集十卷均未見
何文定里居祠墓
何基宅 縣北十五里盤溪土名後溪何道光朝金華縣志
何文定公祠 在盤溪墓所同上
文定何基墓縣西南三十里殿講山循理鄉之油塘原墓碣
記田爲土民毀奪正德十年知府劉〓爲淸理創復碑以
記其事
國朝嘉慶元年知縣劉雲建享堂一所同上
何北山先生遺集卷四終
知识出处
《何北山遺集》
《何北山遗集》是宋代何基著,清代胡凤丹辑诗文别集,三卷,附录一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