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孝宗皇帝第三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龍川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2123
颗粒名称: 上孝宗皇帝第三書
分类号: I269.6
页数: 3
页码: 十八-二十三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于国家社稷的大计和恢复的建议。作者认为,国家维持了二百年之久,现在到了必须变通的时候。艺祖皇帝经画天下的大略可以作为长久之计。
关键词: 文学 龙川 文集

内容

臣竊惟藝祖皇帝經畫天下之大畧蓋將上承周漢
  之治太宗皇帝一切律之於規矩準繩之内以立百
  五六十年太平之基至於今日而不思所以變而通
  之則維持之具窮矣舉江浙閩廣之士亡慮十四五
  萬數蜀不與焉而齷齪拘攣日甚於一曰選人之在
  銓者殆以萬計而僥倖之原未有窮巳財用之入倍
  於承平之時而費於養兵者十之九兵不足用而民
  日以困非必道微俗薄而至此也蓋本朝維持之具
  二百年之餘其勢固必至此藝祖皇帝固巳逆知之
  矣使天下安平無事猶將望陛下變而通之而况版
  輿之地半入於夷狄國家之恥未雪而臣子之痛未
  伸天錫陛下以非常之智勇而又啟陛下以北向復
  讎之意乃欲因今之勢而有爲焉此所以十有七年
  之閒聖慮愈勞而取效愈遠也羣臣旣不足以望淸
  光而草茅賤士不勝憂國之心私以爲陛下春秋五
  十有二經天下之事變爲巳多閱天下之義理爲巳
  熟舉足造事必不傷國家之大體叩囊底之智猶足
  以辦此醜虜六十以往顧將望一日之安而亦何忍
  遺患於後人乎臣以爲拘攣齷齪之中其勢當有卓
  然自奮於草茅而開悟聖聰者臣不自量其分之不
  足而竊有志焉是以具國家社稷之大計質之天地
  鬼神而獻之闕下陛下亦卓然拔之羣言之中特命
  大臣察其所欲言之意臣妄意國家維持之具至今
  日而窮而藝祖皇帝經畫天下之大指猶可恃以長
  久苟推原其意而變通之則恢復不足爲矣然而變
  通之道有三有可以遷延數十年之策有可以爲百
  五六十年之計有可以復開數百年之基事勢昭然
  而效見殊絕非陛下聰明度越百代決不能一二以
  聽之臣不敢泄之大臣之前而大臣拱手稱旨以問
  臣亦姑取其大體之可言者三事以答之而草茅亦
  不自知其開口觸諱也其一曰二聖北狩之痛蓋國
  家之大恥而天下之公憤也五十年之餘雖天下之
  氣銷鑠頺惰不復知讎恥之當念正在主上與二三
  大臣振作其氣以泄其憤使人人如報私讎此春秋
  書衞人殺州吁之意也若祇與一二臣爲密是以天
  下之公憤而私自爲計恐不足以感動天人之心恢
  復之事亦恐茫然未知攸濟耳其二曰國家之規模
  使天下奉規矩準繩以從事羣臣救過之不給而何
  暇展布四體以求濟度外之功哉故其勢必至於委
  靡而不振五代之際兵財之柄倒持於下藝祖皇帝
  束之於上以定禍亂後世不原其意束之不巳故郡
  縣空虛而本末俱弱今不變其勢而求恢復雖一旦
  得精兵數十萬得財數萬萬計而恢復之期愈遠就
  使虜人盡舉河南之地以還我亦恐不能守耳其三
  曰藝祖皇帝用天下之士人以易武臣之任事者而
  五代之亂不崇朝而定故本朝以儒立國而儒道之
  振獨優於前代今天下之士爛熟委靡誠可厭惡正
  在主上與二三大臣反其道以敎之作其氣以養之
  使臨事不至乏才隨才皆足有用則立國之規模不
  至戾藝祖皇帝之本旨而東西馳驅以定禍亂不必
  專在武臣也前漢以軍吏立國而用儒以致太平要
  之人各有家法未易輕動惟在變而通之耳天下大
  勢之所趨非人力之所能移也臣之所以爲大臣論
  者其大畧如此而所謂數十年之策百五六十年之
  計數百年之基與夫恢復之形勢事大體重茍未決
  之聖心則不可泄之大臣之前也故止陳其大畧之
  可言者三事以答之二三大臣巳相顧駭然而臣亦
  皇恐而退疎遠草茅寕復有路以望淸光乎馬周一
  時瑣瑣之才也太宗喜其爲常何陳事召使面對未
  至之閒使者連數輩趣之使有能爲太宗開禮樂法
  度者其召之當不容喘矣陛下聰明邁越太宗而拔
  臣於羣言混淆之中孤立以行一意卒不免泯沒而
  止其罪在臣之蹤跡不明有以悞陛下也臣本太學
  諸生自憂制以來退而讀書者六七年矣雖蚤夜以
  求皇帝王伯之畧而科舉之文不合於程度不止也
  去年一發其狂論於小試之閒滿學之士口語紛然
  至騰謗以動朝路數月而未巳而爲之學官者迄今
  進退未有據也臣自是始棄學校而決歸耕之計矣
  旋復自念數年之閒所學云何而陛下之心臣獨又
  知之苟徒恤一世之謗而不爲陛下一陳國家社稷
  之大計將得罪於天地之神與藝祖皇帝在天之靈
  而不可解是故昧於一來舊名巳在學校之籍於法
  不得以上書言事使臣有一毫攫取爵祿之心以臣
  所習科舉之文更一二試而考官又平心以攷之則
  亦隨例得之矣何忍假數百年祖稷之大計以爲一
  日之僥倖而徒以累陛下哉世固有卻萬鍾之祿而
  不受者亦有爭一錢以至於相殺者人情相去之遠
  何啻於十百千萬也而臣欲持空言以自明亦淺矣
  然審察十日而不得自便之命臣將無以自見於山
  林之士徒以傷陛下招致天下豪傑之道臣今更待
  罪三日而後渡江誓將終老田畝以弭羣論以報陛
  下拔臣言於衆中之恩故昧死拜書以辭於闕下臣
  闔門數十口去行都無四百里當席藳私室以聽雷
  霆之誅干冒天威罪當萬死

知识出处

龍川集

《龍川集》

《龙川文集》三十卷,其后裔故明时吾邑陈某及国朝道光间义乌陈东屏司马皆尝校刊行于世,此外湘、蜀间亦间有锓本,然不多觏也。今余家藏书数千百卷,忆自髫龄就外傅,心独嗜陈氏文,时时诵习,窃嚮慕之。自咸丰辛酉,粤贼徧蹒江、浙诸郡县,曩时藏书,焚如弃如,所至板本亦燬失,《龙川集》遂无存者。其后,尝游于皖,复自皖之鄂,往来求《龙川集》不可得。又寓书湘、蜀间求之,讫无有。同治丁卯,余司鄂中书局,延监利王子寿比部总校雠事。一日比部出一编授余,余观之,则《龙川集》也,大喜不自胜。以近岁穷力蒐访不可见者,而一旦乃得之乎!是本盖亦明崇祯中钱塘邹氏所刻,今秋比部回里,又检寄一编,则国朝义乌陈司马校刊,较邹氏本多《补遗》五则。今余从《词综》中搜出朱竹垞先生採选《水龙吟》、《洞仙歌》、《虞美人》词三首,附入《补遗》。《梅花》五律之后,所称《龙川集词》一卷,未窥全豹。兹合邹、陈二编互相雠校,其间时有讹误,谨就所知者,另纂《辨讹》、《考异》二卷刊正之。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既乃付之梓人,以广其传。凡五閲月蒇事,爰爲志其颠末如此,若其文之崇论宏议,体用赅备,固已如日月并行,江河不废,前人具道之,无俟余之赘言也。同治戊辰八月,邑后学胡凤丹月樵甫谨序。

阅读

相关人物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