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孝宗皇帝第二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龍川集》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2122
颗粒名称: 上孝宗皇帝第二書
分类号: I269.6
页数: 3
页码: 十四-十八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西周末期大戎之祸对国家的影响,以及平王东迁后周朝的衰落。周朝的灭亡是由于君臣子民忘记了君父之大仇,而使得国家衰败。他建议皇帝厉志复仇,恢复周朝的荣耀,以顺应天命和人道。文章涉及了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文学 龙川 文集

内容

臣嘗嘆西周之末大戎之禍蓋天地之大變國家之
  深恥臣子之至痛也平王東遷以來使其痛內切於
  心必將因臣子之憤藉晉鄭之勢以告哀於天下之
  諸侯以大義責其興師以獎王室其不至者天下共
  誅之則可以埽蕩犬戎洗國家之恥而舒臣子之憤
  矣然後正紀綱修法度親魯衞以和柔中國命齊晉
  爲方伯以糾合天下之諸侯文武之迹可尋東周之
  業可興也今乃卽安於洛邑雖周民賴以粗安宗祀
  賴以不絕然使其臣子忘君父之大讎而置天下之
  諸侯於度外周之名號雖存而其實則眇然一列國
  耳當平王在位之時世之君子尙意其猶有待也及
  待之四十九年而士君子之望亦衰矣天子之命令
  不足以制諸侯則其互相吞滅蓋其勢之所必至也
  天下不明於復讎之義則其君臣父子相賊殺習以
  爲常而不之怪也孔子傷宗周之無主痛人道之將
  絕而作春秋其書天王之義嚴矣書其有所求者明
  天王之不可失其柄也其書討賊之義嚴矣賊不討
  不書葬者明一國之無臣子也一人討賊而以眾書
  者示夫人之皆可得而討也天子旣不能以保天下
  之民而一國各自以有其民其君之有志於民而閔
  雨者必書無志於民而不閔雨者必書土功必書饑
  饉必書孔子之心未嘗不庶幾天下之民一日之獲
  瘳也是君道之大端而聖人望天下與來世者可謂
  深切著明矣臣恭惟皇帝陛下厲志復讎不肯卽安
  於一隅是有大功於社稷也而天下之經生學士講
  先王之道者反不足以明陛下之心陛下篤意恤民
  每遇水旱憂見顏色是有大德於天下也而天下之
  才臣智士趨當世之務者又不足以明陛下之義論
  恢復則曰修德待時論富强則曰節用愛人論治則
  曰正心論事則曰守法君以從諫務學爲美臣以識
  心見性爲賢論安言計動引聖人舉一世謂之正論
  而經生學士合爲一辭以摩切陛下者也夫豈知安
  一隅之地則不足以承天命忘君父之讎則不足以
  立人道民窮兵疲而事不可巳者不可以常理論消息
  盈虛而與時偕行者不可以常法拘爲天下之正論
  而不足以明天下之大義宜其取輕於陛下也論恢
  復則曰精閒諜結豪望論富强則曰廣招募括隱漏
  論治則曰立志論事則曰從權君以駕馭龍絡爲明
  臣以奮勵驅馳爲最察事見情自許豪傑舉一世謂
  之奇論而才臣智士合爲一辭以撼動陛下者也夫
  豈知坐錢塘浮侈之隅以圖中原則非其地用東南
  習安之眾以行進取則非其人財止於府庫則不足
  以通天下之有無兵止於尺籍則不足以兼天下之
  勇怯爲天下之奇論而無取於辦天下之大計此所
  以取疑於陛下者也三光五岳之氣分而人才之高
  者止於如此經生學士旣揆之以大義而取輕才臣
  智士又權之以大計而取疑陛下始不知所仗而有
  獨運四海之意矣故左右親信之臣又得以窺意嚮
  而效忠款陛下喜其頤指如意而士大夫亦喜其有
  言之易達也是以附會之風浸長而陛下之大權移
  矣尋常無過之人安然坐廟堂而奉使令陛下幸其
  易制無他而天下之人亦幸其苟安而無事也是以
  遷延之計遂行而陛下大有爲之志乖矣陛下勵志
  復讎有大功於社稷篤意恤民有大德於天下而卒
  不免籠絡小儒驅委庸人以遷延大有爲之歲月此
  臣之所以不勝忠憤而齋沐裁書擇今者丁巳而獻
  之闕下願得望見顏色陳國家立國之本末而開大
  有爲之畧論天下形勢之消長而決大有爲之機務
  合於藝祖皇帝經畫天下之本旨然八曰待命而未
  有聞焉匹夫匹婦不獲自盡民主罔與成厥功使天
  下之言者越月踰時而後得報在安平無事之時猶
  且不可今者當陛下大有爲之際陳天下之大義獻
  天下之大計而八日不得命焉臣恐天下之豪傑得
  以測陛下之意向而雲合嚮應之勢不得而成矣陛
  下積財養兵志在滅虜而不免與之通和以俟時固
  巳不足以動天下之心矣故旣和而聚財人反以爲
  厲民旣和而練兵人反以爲動衆舉足造事皆足以
  致人之疑議者惟其不明大義以示之而後大計不
  可得而立也苟又無意於臣之言則天下愈不知所
  向矣張浚始終任事竟無一功可論而天下之兒童
  婦女不謀同辭皆以爲社稷之臣彼其誓不與虜俱
  生百敗而不折者誠有以合於天人之心也秦檜專
  權二十餘年東南賴以無事而天下之兒童婦女不
  謀同辭皆以爲國之賊彼其忘君父之讎而置中國
  於度外者其違天人之心亦甚矣陛下將以辦天下
  之大計而大義未足以震動天下亦執事者之所當
  蚤正而預計也臣區區之心皆巳具之前書惟陛下
  財幸

知识出处

龍川集

《龍川集》

《龙川文集》三十卷,其后裔故明时吾邑陈某及国朝道光间义乌陈东屏司马皆尝校刊行于世,此外湘、蜀间亦间有锓本,然不多觏也。今余家藏书数千百卷,忆自髫龄就外傅,心独嗜陈氏文,时时诵习,窃嚮慕之。自咸丰辛酉,粤贼徧蹒江、浙诸郡县,曩时藏书,焚如弃如,所至板本亦燬失,《龙川集》遂无存者。其后,尝游于皖,复自皖之鄂,往来求《龙川集》不可得。又寓书湘、蜀间求之,讫无有。同治丁卯,余司鄂中书局,延监利王子寿比部总校雠事。一日比部出一编授余,余观之,则《龙川集》也,大喜不自胜。以近岁穷力蒐访不可见者,而一旦乃得之乎!是本盖亦明崇祯中钱塘邹氏所刻,今秋比部回里,又检寄一编,则国朝义乌陈司马校刊,较邹氏本多《补遗》五则。今余从《词综》中搜出朱竹垞先生採选《水龙吟》、《洞仙歌》、《虞美人》词三首,附入《补遗》。《梅花》五律之后,所称《龙川集词》一卷,未窥全豹。兹合邹、陈二编互相雠校,其间时有讹误,谨就所知者,另纂《辨讹》、《考异》二卷刊正之。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既乃付之梓人,以广其传。凡五閲月蒇事,爰爲志其颠末如此,若其文之崇论宏议,体用赅备,固已如日月并行,江河不废,前人具道之,无俟余之赘言也。同治戊辰八月,邑后学胡凤丹月樵甫谨序。

阅读

相关人物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