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香溪集二十二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1828
颗粒名称: 封建
分类号: I056
页数: 2
页码: 一至三
摘要: 范浚論封建,作一篇進策。
关键词: 策论 策书

内容

自司馬遷班固曹元首陸士衡迄唐諸儒言封建眾
  矣予三代分土者以為親親賢賢褒表功德關諸盛
  衰深根固本不拔之道不予者以為春秋二百四十
  二年亂常干紀畧無寕歲使哀平威靈之時下吏滛
  暴必不至此覈其至當俱非通論臣竊因柳宗元之
  說而極封建之弊以為三代不可去後世不可行何
  以言之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湯之興諸
  侯歸者三千資以黜夏武王之興會者八百資以勝
  商會禹而來臣資湯武而為用是三代不可去漢鑒
  秦孤剖列疆土而七國唱和幾危西都晉矯魏失載
  崇藩翰而八王階厲蕩覆東洛是後世不可行且先
  王良法歴久而時不便俗不安莫能復行於後世者
  固亦多矣彼肉刑井田冠婚喪祭射鄉食饗皆上世
  盛典今其與存者幾何顧獨於封建必泥古以為可
  行亦過矣方周之衰絕長補短地僅埓於曹滕以小
  白重耳撫封彊大威憺殊俗而不敢睥睨九鼎懷窺
  覬心方且糾合諸侯扶其弱與共守封建其可去乎
  唐藩鎭本非鍚土久則私以傳其子孫田悦朱滔王
  武俊雖飛揚跋扈然比眾度大不能當唐十之一一
  旦得逞遽擅相王號如七國故事合從締交旅拒王
  師夫以威文之强而臣於弱周以三叛之微而僭於
  盛唐是苴茅授瑞行於三代雖大無不庭行於後世
  雖小無不亂且漢封異姓本以建國屏崇王室而委
  質下國者率自王其王因不知有天子貫高趙午相
  與謀曰帝辱我王因壁人於栢人封建何利於漢哉
  唐雖時倚鎭兵戡祸亂然擁眾不朝擅賦不貢者相
  視並起是無寇而失地不戰而失兵微水旱而失穀
  粟田承嗣盜有邢博魏衛相礠洺七州而未嘗北面
  天子蔡帥不廷授者五十年環天下之兵僅能縛一
  吳元濟藩鎭本非錫土患已如此況以王命命之國
  則其為祸將何以制之臣故曰後世不可行且唐以
  鎭將領兵能作威福而刺史失權故强藩得拒朝命
  為僭亂今國家以大帥臨方面而刺史亦得職各主
  其兵方鎭雖有禄山思明之姦終不能據一州以叛
  是古今郡國之制莫善於國家而應變則有權馭眾
  則有機此又不可不論也高祖謂張良曰諸侯不從
  奈何良曰楚兵且破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
  與共天下可立致也高祖如良計捐睢陽以北至穀
  城與彭越捐陳以東傅海與韓信使各自為戰於是
  信越各引兵來夫高祖視所捐地猶屈產之乘耳取
  之内廐而著之外廐猶垂棘之璧取之内府而藏之
  外府捐之於一時收之於後日故能應變以濟務馭
  眾以成功此高祖所以取天下而人莫知者也人君
  將以應變濟務如高祖之機權誠所宜知則夫厥今
  醜虜與僭叛所盜據地邑尚皆堅守為虚空之地臣
  固欲以守宰為賞降之資亦權宜也

知识出处

香溪集二十二卷

《香溪集二十二卷》

宋代诗文别集。22卷。范浚撰。此书卷1为古赋,卷2至卷3为诗,卷5、卷6为杂著,卷7至卷9为论,卷10为书总论,卷11至卷15为进策,卷16、卷17为记,卷18、卷19为书,卷20为启,卷21为传,卷22为墓志、祭文。卷首列宋人陈岩肖序,书后附元人吴师道后序及章懋跋。此书为作者门人高栴编,其侄范端臣刊刻。据吴师道后序说:金履祥《四书考证》已称范浚集不传,“至顺辛未始得先生文七卷于亲友应氏家,盖其首编也”。“一日先生族孙俊来言,家藏缺一至五卷,惜其无从补也。于是忻然畀之,足以成编。”除《四库全书》辑入此集外,《四部丛刊》续编也收入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明刊本。此本除将吴师道后序及章懋跋移至卷端陈岩肖序之后,另有明人胡应麟序。书后附《范蒙斋先生遗文》及《范杨溪先生遗文》。最后还有姜殿扬跋。胡应麟序称“其诗文不甚概于古”。《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近体流易,犹守元祐旧格,不涉江西宗派;古体颇遒,亦非语录为诗之比”。

阅读

相关人物

范浚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