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眞子卷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元真子》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1209
颗粒名称: 元眞子卷下
分类号: I276.4
页数: 4
页码: 一-七
摘要: 这文章写的是一则寓言,描述了江神(鸑惊氏)与河神(河姑)的对话,探讨了宇宙、自然、道、知识、真理等哲学问题。其中,河姑认为水源是自然而然的,可以自由流动,而江神则认为水的流动是有原因的,比如牵牛织女的相望,疾雷的奔腾,群鹭的飞翔等。在这个对话中,出现了“至元”这个概念,指的是宇宙的本源,也是道的本质。
关键词: 寓言 哲学问题 宇宙

内容

濤之靈
  濤之靈曰江胥漢之神曰河姑會於眞原之野江之
  胥問乎河之姑曰吾以子爲水也縣而不散夜而能
  煥異乎川者何也河之姑曰代謂吾之神以至於此
  吾亦何知焉若不聞乎泛天船寫天江俾牽牛織女
  之相望此吾之所能也敢問乎若吾以若爲流也卻
  而罷進行而有信似乎識者何也江之胥曰代謂吾
  之靈以至於此吾亦何知焉子不聞乎疾雷之奔羣
  鷺之翔素車白馬兮三軍之騰裝此吾之所能也於
  是胥姑欣然相視而笑自謂靈神之至傲若无他道
  之微曰至元在乎眞原之野聞而謂之曰若爲胥姑
  哉今吾語若吾見天地之創遂觀濤漢之有且若之
  徒假名乎巫咸之口投首乎春秋之代不亦近歟夫
  迷者自釋濤漢之疑假若胥姑之有奈何受迷徒之
  咨而不覺竊造化之巧以爲功不慚迷者之鬼笑若
  於黃泉之間歟胥姑悚然謝而問之曰吾以君爲友
  也寂而不動虛而能應訐吾之妄俾吾之慚君亦有
  夫心哉吾聞道之微先天地生在眞原之野號曰至
  元得非君子乎孰爲君之名哉吾請辯吾靈神之所
  因原夫濤漢之所以可得聞乎至元謂曰吾將告若
  欲知漢之說者觀乎碧之理有潔白之文寥乎螢之
  腹有昬曉之變體之異也豈有姑之神邪雖天漢之
  大非川可知矣若欲知濤之說者觀乎脈之血有往
  來之勢察乎槐之葉有開合之期氣之應也豈有胥
  之靈邪雖海濤之盛非識可見矣若欲知吾之說者
  空之无形而不動谷之无情而能應虛之至也豈有
  微之邪雖吾道之妙无心可知矣且吾告若崑崙之
  墟有智蟲焉贅聞而疣見託吾之无憑若之有强目
  河姑之神假意江胥之靈妄首至元之微僞之興也
  於是乎起吾觀之太寰之內似神而无者六海波泝
  江而爲濤天文皎夜而爲漢炎光閃雲而爲電雨色
  映日而爲虹陽氣轉空而爲雷心智藏境而爲道其
  所然者皆有由也非若之靈无吾之元然吾之无也
  不无在若之有乎何有於是胥姑駢舞而謝曰實如
  所論有慚故友願陪无心之游聊以卒歲生爲智蟲
  之所誣死則葬眞原之野安能復區區託靈濤漢使
  迷者之鬼笑吾儕於黄泉之間哉是夏也通眞之伯
  會起觀之君坐忘之后於睽脩元好也中談而二侯
  競道之有无連關解並竟日不決觀之君曰吾起於
  觀亭之間知道不无而見有忘之后曰吾坐於忘臺
  之上見道不有而知无通眞之伯謂之曰至道非有
  无之殊君不見三光之見天邪在高下而不同日月
  之體有大小諸星之位有廣狹若以遠近論小大稽
  夫日也失之於炎涼若以炎涼而語遠近稽夫日也
  失之於小大乃知無遠近之異旁視仰觀入目自爾
  夫以百尺之竿戴乎盤臥之立之遠近適等而小大
  不同信目之有夷險者矣在乎東西不熾者諒衰照
  而不正自此地之陰氣得升耳然則至道之見乎心
  也亦猶是哉在忘觀而不一或以爲有或以爲无以
  道爲有使觀君處忘臺而見无以道爲无使忘后游
  觀亭而知有斯乃忘觀之心自爾有无之體不殊由
  意之懷執滯者也然則競三光之遠近者不曉乎夷
  險之微競至道之有无者未通乎執滯之礙矣於是
  二君聞之鲇舌而退達元夫子曰睽之會一三光之
  遠近合至道之有无剖古今不明之癖削談論不決
  之贅使觀君節並而忘后弭關者眞伯之力也
  吳生者善圖鬼之術粉壁墨筆風馳電走或先其足
  或見其手旣會其身果應其口若合自然似見造化
  負以國名行年六十天下之圖工跡其妙而不能盡
  元眞子聞而造焉曰敢問圖鬼之方有術何其道之
  不竭也吳生喜而言曰子非圖工之徒歟奚其問之
  深也於是筆酣之間揖元眞子卮而酒之酒酣之間
  楫元眞子甌而茶之茶酣之間屏諸弟子揖元眞子
  宿而話之告以圖鬼之方曰吾何術哉吾有道耳吾
  嘗茶酣之間中夜不寢澄神湛慮喪萬物之有忘一
  念之懷久之寂然豁然儵然恢然匪素匪畫詭怪䰧
  〓千巧萬拙一生一滅來不可閼貎不可竭吾以其
  道之妙其方之要每以圖鬼爲事未嘗告術於人是
  以行年六十負於國名天下以吾爲圖鬼之祖自吾
  作古圖工如林願吾之覩聲吾響而不終形吾影而
  不窮響吾巧而竭力影吾道而莫測感子有造化之
  問吾不能无造化之對以吾不傳於人請子告於代
  元眞子謝之曰沿境者易泝像者難幸聞圖鬼之道
  吾見造化之端吾固不代之告君无謂吾之傳
  荷水爲珠其圓也非規而不可方者離乎著也燼火
  爲輪其常也非環而不可斷者疾乎連也背日噴乎
  水成虹霓之狀而不可直者齊乎影也汲江釀乎酒
  應波濤之湧而不可停者均乎氣也片雨滴海合滄
  溟而不可殊者得其一也寂心歸空同太虛而不可
  分者會其天也
  日月有合璧之元死生有循環之端定合璧之元者
  如薄蝕之交有時達循環之端者知死生之會有期
  是故月之掩日而光昬月度而日耀日之對月而明
  奪違對而月朗是故死之換生而魂化死過而生來
  生之忘死而識空失忘而死見然則月之明由日之
  照者也死之見由生之知者也非照而月之不明矣
  非知而死之不見矣且薄蝕之交不能傷日月之體
  死生之能變至人之神體不傷故日月无薄蝕會不
  之憂神不變故至人無死生之恐者矣
  有之非未无也无之非未有也且未无之有而不有
  未有之无而不无斯有无之至也故今有之忽无非
  昔无之未有今无之忽有非昔有之未无者異乎時
  也若夫无彼无有連旣往之无有而不殊无此有无
  合將來有无而不異者同乎時也異乎時者代以爲
  必然會有不然之者也同乎時者代以爲不然會有
  必然之者也
  影之問乎光曰吾昧乎體之陰君昭乎質之陽君之
  初吾之餘君之中吾之窮君之沒吾之滅君之清吾
  之明何君之好无恒俾吾之令无常與光之答乎影
  曰子在空而无在實而有在翼而飛在足而走在鉤
  而曲在弦而直子之近乎燭出子體之外子之遂乎
  鏡入吾質之內子之自无互豈吾之獨无常歟雖然
  子之同抑吾之可通吾怪吾之无者雖吾亦不知之
  何哉吾遇陽燧之抱倒乎子之面吾遭羅睺之蝕曲
  乎子之葉吾將問諸造化窮理盡性而不知者命也
  夫影笑之曰君弟收光吾將滅影有之與无由君之
  與吾何背何正妄推乎造化之命哉
  默之來也默曰一寂能一之默曰二寂能二之默之
  一也无寂之一也有默之二也无有寂之二也有无
  一之一也不離乎二二之二也不離乎一然則知寂
  之不一明默之不二者斯謂之眞一矣夫眞一者无
  一无二无寂无默无是四者又无其无斯謂之眞无
  矣夫能游乎眞无之域者然後謁乎眞一之容者焉
  夫游乎眞无之域謁乎眞一之容者乃見乎諸无矣
  寂於是謂默曰若夫諸无者人莫能名焉吾强爲之
  名者曰太无之寰夫太无之寰者人无能諡焉吾强
  爲之諡者子能聽之乎曰能寂於是乎端容節氣湛
  然不曰久之而兩忘默之悟曰向也吾聞其名矣又
  見其无也今也吾聞其諡矣未見其无也斯之謂之
  太无之諡邪寂之覺曰適吾與子爲微談而子果聞
  諸子可謂明微矣自默之還也而寂爲之絕談
  元眞子卷下

知识出处

元真子

《元真子》

本书记述了作者游览苕霅间,见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沿溪上下有垂纶的渔夫,想起张子同为人裵裵踯躅而不能去,又看到金华文萃之刻,认为元真子是乡先哲,不应该湮而不传。于是从〓氏知不足斋丛书中抄出元真子的书,仍旧分为上中下三卷,付梓刻印。此书大旨是以庄老思想为基础,同光尘齐得丧而齐。

阅读

相关人物

張志和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
月樵甫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