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暦日星不同皆歲差所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帝王經世圖譜》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10379
颗粒名称: 三暦日星不同皆歲差所致
分类号: Z121.5
页数: 3
页码: 四八六-四八八
摘要: 本文讨论了关于堯时代的日月行和四时分陰陽的情况,以及这些天象对庶徵和五事的影响。它强调了王者必须修身养性,符合五行和五事的原则,而庶徵则是五行能量的流散。王者的政务表现在职责上,符合五纪的要求。
关键词: 选集 图谱 经世

内容

堯興日星
  日中星烏
  日永星火
  宵中星虛
  日短星昴
  庶徵旣通乎五行又通乎五事何也曰王者之五
  事修諸身者也本諸五行而庶徵者五行之流散
  也王者之政事見于職者也應乎五紀而五紀者
  庶徵之所由出入也職存乎人時協乎天情在于
  下法在于上以人而合天治之所以興也舍法而
  徇情亂之所以致也通乎五事者修乎人以感乎
  天通乎五紀者取諸天以驗乎人其爲徵則一也
  位有尊卑事有詳要職有勞逸所位彌尊所事彌
  要尊者享其逸卑者代其勞在天在人無二理也
  王所省者歲會王歲之象也卿士所省者月要卿
  士月之象也師尹所省者日成師尹日之象也歲
  月日時無易則百穀用成王卿士師尹無易則父
  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所謂元首明哉股肱良
  哉庶事康哉也反是則天之時失其常而物從之
  人之治失其序而人從之所謂元首叢脞哉股肱
  惰哉萬事隳哉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情之偏乎
  民之證也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法之存乎臣之
  證也月之從星則以風雨卿士舍法守以徇民情
  而致亂之證也故曰取諸天以驗乎人也天者人
  之驗則人足以感天矣庶徵以時爲休咎時以職
  爲得失月之從星卿士實感之也歲月曰時之無
  易曰月歲時之旣易亦修諸人而關乎天者也堯
  以厯象授時舜以璣衡齊政凡以察此而巳然則
  洪範傳言日爲寒温月爲風雨信乎曰行有冬夏
  既言曰月則失行而爲灾奚獨月哉然則曰月之
  爲咎徵何以異曰吾聞之矣寒暑不時則疾風雨
  不節則饑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時則傷世事者
  民之風雨也事不節則無功師尹卿士之得失係
  民之休戚關天之和否如此故曰無曠庶官天工
  人其代之然則如之何曰明乎王之道而辨乎臣
  之職謹乎厯數以言歲月日時之紀罔違道以干
  百姓之譽罔咈百姓以從〓之欲而人職修焉以
  四時爲柄以日星爲紀月以爲量而天功成焉如
  是而休徵之不應猶有極備極無之凶吾不信也
  曰日月之行可得聞乎曰堯典著之矣月令詳之
  矣漢志備之矣春夏致日秋冬致月以辨四時之
  序不曰有四時而獨曰有冬夏何也二分陰陽之
  中也二至陰陽之極也寒燠之表于是乎取之其
  極猶不可違所行以從民好而况于其中乎舉冬
  夏則春秋可知矣舉月之從星則以風雨則日之
  爲寒燠腸可觸類而推矣穆王之命君牙曰夏暑
  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祈寒小民亦惟曰怨咨言民
  之欲惡何常徇其無常則艱苦守吾之有常則易
  是故謨烈之所啟佑則日月冬夏之行也舍之而
  從星則亂矣爾身克正罔敢不正民心罔中惟爾
  之中民惟卿士之從可也月而從星不可也此以
  庶徵告卿士之說也然則堯典月令漢厯之日星
  咸不同何也曰是歲差之所爲也何承天知之明
  矣唐一行論之詳矣逆考乎千歲之上下推乎千
  載之後其精微不可悉合大較可睹矣周之盛也
  以八法治官府大宰之施法于官府也建其政立
  其貳設其考陳其眾置其輔又有宰夫以辨其八
  職正師司旅秩然其有叙也歲會月要日成并乎
  其有條也考之于司會聽之于冢宰而後詔王而
  斟酌焉以周公念用庶徵之成法也吾病釋經者之
  未詳五行傳獨諄諄乎五事之休咎故圖列之且
  究其說如此

知识出处

帝王經世圖譜

《帝王經世圖譜》

本书记了帝王經世圖譜共70種書,著者敘古往之事,論天地人等萬物之理,分門別類匯輯成書。最早的一種書是南朝梁元帝蕭繹撰、唐陸善經續及元葉森補《古今同姓名錄》,下至多套大型類書,如北宋李昉撰《太平御覽》、王若欽及楊億撰《冊府元龜》、清代張玉書及陳廷敬撰《御定佩文韻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