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舉賢良方正之士轅固以老罷歸以董仲舒為江都相莊助為中大夫治申韓蘇張之言者皆罷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事记十二卷附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05961
颗粒名称: 冬十月舉賢良方正之士轅固以老罷歸以董仲舒為江都相莊助為中大夫治申韓蘇張之言者皆罷之
分类号: K204.3
页数: 2
页码: 三十八至四十
摘要: 宋代呂祖謙對冬十月舉賢良方正之士轅固以老罷歸以董仲舒為江都相莊助為中大夫治申韓蘇張之言者皆罷之一句作註解。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历史评论 通史

内容

解題曰按本紀列傳冬十月詔丞相御史列侯中
  二千石二千石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
  士轅固孝景時為博士竇太后好老子書召問固
  曰此家人言耳攻異端者必兼知其長短識其受病之原然後可治今固未嘗深考
  而徒詆訾之宜其起竇太后之怒也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書乎
  服䖍曰道家以儒法為急比之於律令也乃使固入圈擊彘景帝知太
  后怒而固直言無罪乃假固利兵下固刺彘正中
  其心彘應手而倒太后默然亡以復罪後景帝以
  固廉直拜為清河太傅疾免武帝初即位復以賢
  良徵諸儒多嫉毁曰固老罷歸之時固已九十餘
  矣公孫弘亦徵反目事固固曰公孫子務正學以
  言毋曲學以阿世此公孫弘初應賢良事也通鑑載於再應賢良時誤矣董
  仲舒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
  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
  如此武帝即位舉賢良文學之士前後百數而仲
  舒以賢良對策焉三策多已載於通釋助會稽吳人郡舉賢
  良對策百餘人武帝善助對擢為中大夫是時征
  伐四方開置邊郡軍旅數發內改制度屢舉賢良
  文學之士公孫弘起徒步數年至丞相開東閣延
  賢人與謀議朝覲奏事因言國家便宜上令助等
  與大臣辨論中外相應以義理之交大臣數謂建
  元三年閩越舉兵圍東甌東甌告急於漢武帝以
  問太尉田蚡蚡以爲越人相攻擊常事不足煩中
  國也自秦時棄不屬於是助詰蚡曰特患力不能
  救聽不能覆誠能何故棄之且秦舉咸陽而棄之
  何但越也今小國以窮困來告急天子不振尙安
  所愬又何以子萬國乎上曰太尉不足與計事吾
  新即位不欲出虎符發兵郡國乃遣助以節發兵
  會稽會稽守欲距法不爲發助乃斬一司馬諭意
  指遂發兵浮海救東甌未至閩越引兵罷

知识出处

大事记十二卷附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

《大事记十二卷附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

十二卷。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祖谦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提倡经世致用文学,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为婺学(即金华学派)代表人物。曾修《徽宗实录》,编校《皇朝文鉴》。著有《大事记》、《春秋左氏传等。祖谦原拟上承《春秋》,下至五代,集历朝大事为一书,因病未果,只成此编。该书成于孝宗淳熙七年(1180)。依司马迁年表例,采辑诸书,用编年体记载周敬王三十九年 (前481) 至汉武帝征和三年 (前90)间共352年的史迹、名臣等。所引史实,均注出处。对《史记》、《汉书》、《通鉴》等所载史事先后、地理沿革、职官迁易及名物象数等多所考订辨证,足补史缺。《通释》采录诸经要义格言及历代名儒议论。《解题》多论旧史记事得失异同,所作阐释、考证,多所发明。明王祎《大事记续编》七十七卷,续本书至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本书以南宋嘉定五年(1212)本为最早。另有明初刊本、吕楠刊本、新活字本、胡氏刊本。较通行的则是《金华丛书》本、《丛书集成》本、《四库全书》本。解放后有1987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的影印本 《大事记》一函十二册。

阅读

相关人物

吕祖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