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孝文皇帝三年絳侯周勃免丞相就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事记十二卷附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05804
颗粒名称: 漢孝文皇帝三年絳侯周勃免丞相就國
分类号: K204.3
页数: 2
页码: 二十四至二十六
摘要: 宋代呂祖謙對漢孝文皇帝三年絳侯周勃免丞相就國一句作註解。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历史评论 通史

内容

解題曰以率列侯之國為名而罷之也勃功成不
  退固非人主所能乆安觀袁盎之進說盖亦有助
  焉按史記袁盎傳盎楚人也其父故為群盜徙處
  安陵劉敬所從也安陵屬右扶風髙后時盎嘗為呂祿舎人呂祿
  之㒒從如此但其主凢庸耳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噲任盎為中
  郎中郎秩比六百石漢書作郎中非也郎中止比三百石耳絳侯為丞相朝罷
  趨出意得甚上禮之恭常目送之袁盎進曰盎為中郎
  每朝侍衛殿陛故得進說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文帝
  初心敬周勃如此盎曰絳侯所謂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
  主在與在主亾與亾方呂后時諸呂用事擅相王
  劉氏不絶如帶是時絳侯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呂后崩大臣相與共畔諸呂太尉主兵適㑹其成
  功所謂功臣非社稷臣此說當以告周勃而不當以告文帝丞相如
  有驕主色陛下謙讓臣主失禮竊為陛下不取也
  後朝上益莊丞相益畏文帝既入其說矣已而絳侯望袁
  盎曰吾與而兄善今兒廷毁我勃見陳平論宰相職避上相位以
  讓之非是已自用者眀矣盎為通家子弟不誠諫忠告乃訐之扵文帝其用心果何在乎盎遂
  不謝欲為俠士之態及絳侯免相之國國人上書告以為
  反徵繫清室史記正義曰上音請漢書作請室應劭曰請室請罪之室若今之鍾下如
  淳云請室獄也若古刑扵甸師氏也胡公漢宜解語曰車駕出有請室令在前先驅此官有别獄也
  宗室諸公莫敢為言唯袁盎眀絳侯無罪絳侯得
  釋盎頗有力絳侯乃大與盎結交勃之材鈍不足怪而盎之小慧
  為可憐李徳裕窮愁志云袁盎之對見勃自徳其功
  有以激之也非至理篤論此言足以惑文帝聰眀
  傷仁厚之政俾其君有薄宗臣之意竟使周勃大
  功皆棄非罪見疑可為長歎息也當呂后之世惠
  帝已殂少帝非劉氏陳平用辟疆之計權王産祿
  絳侯若不與之同心而制其兵柄必繇此而階亂
  矣則劉氏安危未可知也其後絳侯繫請室盎雖
  眀其無罪所謂䧟之死地而後生之徒有救焚之
  力且非曲突之義楊子稱盎忠不足而談有餘斯
  言當矣善哉賈生之說諭堂陛之峻髙者難攀卑
  者易凌文帝感悟養臣下有節有以見賢人用心
  致君精識若袁公者難與竝為仁矣李徳裕之論雖在朱厓有所
  感發然非矯枉過正之論也

知识出处

大事记十二卷附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

《大事记十二卷附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

十二卷。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祖谦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提倡经世致用文学,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为婺学(即金华学派)代表人物。曾修《徽宗实录》,编校《皇朝文鉴》。著有《大事记》、《春秋左氏传等。祖谦原拟上承《春秋》,下至五代,集历朝大事为一书,因病未果,只成此编。该书成于孝宗淳熙七年(1180)。依司马迁年表例,采辑诸书,用编年体记载周敬王三十九年 (前481) 至汉武帝征和三年 (前90)间共352年的史迹、名臣等。所引史实,均注出处。对《史记》、《汉书》、《通鉴》等所载史事先后、地理沿革、职官迁易及名物象数等多所考订辨证,足补史缺。《通释》采录诸经要义格言及历代名儒议论。《解题》多论旧史记事得失异同,所作阐释、考证,多所发明。明王祎《大事记续编》七十七卷,续本书至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本书以南宋嘉定五年(1212)本为最早。另有明初刊本、吕楠刊本、新活字本、胡氏刊本。较通行的则是《金华丛书》本、《丛书集成》本、《四库全书》本。解放后有1987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的影印本 《大事记》一函十二册。

阅读

相关人物

吕祖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