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傳之十章釋治國平天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学疏义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03418
颗粒名称: 右傳之十章釋治國平天下
分类号: B222.1
页数: 2
页码: 五十七至六十
摘要: 宋金履祥為《大學章句》中“右傳之十章釋治國平天下”一句做的註疏。
关键词: 大学 儒家

内容

傳之十章釋治國平天下者也天下至廣也天下
  之人至衆也孰為經制之方孰為綂馭之略傳不
  一言焉而惟諄諄絜矩之義反覆言之何也天下
  雖大億兆雖衆然皆一人之積耳夫乾始坤生體
  率性而為人人情固不相逺也平天下者惟以一
  人之心體天下人之心以天下人之心為一人之
  心推而廣之概而處之則各得其所而天下平矣
  此絜矩所以為平天下之要道也此章反覆推明
  二十二節要其指意不過一綱二目而已一綱即
  絜矩也二目則財利也君子小人也目雖有二其
  用一耳葢所謂絜矩者固欲以公天下之好惡然
  天下之所同好者財利也公其利以利天下者君
  子也私其利以利天下者小人也是又民心之所
  同好同惡也是以十章之傳第一節以起絜矩之
  道第二節以形絜矩之義第三節明絜矩之得也
  第四節明不絜矩之失也第五節則總得失之說
  以結之第六節承得衆之說以明有財之本絜矩
  之效也第七節因有財之說以明内末之非不絜
  矩之戒也第八節並論財民聚散之效第九節獨
  指貨悖出入之應皆絜矩與否之類感也第十節
  則總善不善以結之此皆就貨利一目反覆之以
  明絜矩不絜矩之分也十一節承上文善字以明
  好善之寳十二節承上文寳字以明仁親之寳此
  善絜矩者也十三節引秦誓能容之人君子之絜
  矩者也不能容之人小人之反絜矩者也十四節
  絶小人之訣絜人心之所惡而仁人得好惡之正
  也十五節以戒用君子之緩退小人之不能逺知
  絜人心之所好惡而未能盡好惡之道者也十六
  節感君子小人進退之失以言好惡拂人之菑不
  能絜矩而反人心之好惡者也十七節則又總得
  失之說以終之此皆就君子小人一目反覆之以
  明絜矩不絜矩之分也十八節即財利一目以指
  國家生財之有道十九節即君子小人二目以論
  仁不仁者之於財二十節明仁義之說以總之二
  十一節明君子之不専其利絜矩之心也二十二
  節明小人之必専其利絜矩之反者也兩結以義
  為利之語即上文以善為寳之意也此傳十章之
  大畧也節段雖多其綱則一綱目雖異其歸則同
  參而伍之經而緯之反覆而玩味之其意切而所
  該者大其辭詳而所持者約誠平天下之要而大
  學之極功也為人君者誠能即一人而絜之合人
  人而矩之絶一己之私而公天下之利用君子之
  利而去小人之私使天下之大同得其所好同愜
  其所惡親賢樂利各得其所天下其有不平者乎

知识出处

大学疏义一卷

《大学疏义一卷》

宋金履祥撰。履祥为南宋末年理学家,其生平事迹,详见《尚书表注》。履祥籍贯为兰溪,与王柏为同乡,故受业于王柏。王柏之学出自朱子,亦以义理为宗,但在治经的态度上,却以疑经、改经、删经为旨,敢于怀疑经典的精神虽好,但其结论却往往流于武断,所以后人指斥王氏“抵毁圣经。乖方殊甚”。履祥则不然,为学谨严笃实,犹有朱子遗风。先是,朱子定《大学章句》,又作《大学或问》,用以申明《章句》去取之意。以后,《章句》屡经修改,而《或问》却无暇顾及,不复改易。故其说前后抵牾,致使后世学者多有所疑。履祥遂因随朱子《大学章句》之章第,作《疏义》以畅释其旨,并作《大学指义》一篇,以括其要。柳贯曾为之作序。但朱彝尊《经义考》于二书皆著录未见,仅据《一斋书目》给予著录。今传本为履祥裔孙于明代所刊,盖出于朱彝尊《经义考》之后。然仅存《疏义》一卷,其《指义》一篇及柳贯之序则已一并佚失。书中依文诠解,对朱子原旨多所阐发,反映了仁宗延以前尚未恢复科举之制,儒者多为明经计,不为程式计,故其言皆切于实际,与后来时文讲义迥异的特点,为研究南宋末年儒学发展情况提供了许多参考材料。有清雍正七年(1729)刻本,《四库全书》本及《金华丛书》本。

阅读

相关人物

金履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