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学疏义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03400
颗粒名称: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分类号: B222.1
页数: 1
页码: 四十三至四十四
摘要: 宋金履祥為《大學》中“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一句做的註疏。
关键词: 大学 儒家

内容

夫老老長長恤孤之事行於上而興孝興弟不倍
  之心作於下於此焉可以見人心之同然者矣夫
  人之心本無以異於己則己之心當推以處乎人
  使為人上者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所欲而不
  與之聚所惡而或以施之則天下之人將不得𫉬
  其所處之分而無以遂其所興之志矣是以君子
  於此有絜矩之道焉所謂絜矩者圗度取方之謂
  也所謂絜矩之道者即其在我度其在人必使物
  我之間上下四旁不相侵越面面得其所取之方
  人人得其所有之分槩而視之累而觀之皆截然
  方正無髙低廣狹長短不均之處此之謂絜矩之
  道也以絜矩之心行絜矩之政天下之大將無一
  人之不得其分無一人之不𫉬其所者所以人人
  得親其親長其長恤其孤而天下平矣

知识出处

大学疏义一卷

《大学疏义一卷》

宋金履祥撰。履祥为南宋末年理学家,其生平事迹,详见《尚书表注》。履祥籍贯为兰溪,与王柏为同乡,故受业于王柏。王柏之学出自朱子,亦以义理为宗,但在治经的态度上,却以疑经、改经、删经为旨,敢于怀疑经典的精神虽好,但其结论却往往流于武断,所以后人指斥王氏“抵毁圣经。乖方殊甚”。履祥则不然,为学谨严笃实,犹有朱子遗风。先是,朱子定《大学章句》,又作《大学或问》,用以申明《章句》去取之意。以后,《章句》屡经修改,而《或问》却无暇顾及,不复改易。故其说前后抵牾,致使后世学者多有所疑。履祥遂因随朱子《大学章句》之章第,作《疏义》以畅释其旨,并作《大学指义》一篇,以括其要。柳贯曾为之作序。但朱彝尊《经义考》于二书皆著录未见,仅据《一斋书目》给予著录。今传本为履祥裔孙于明代所刊,盖出于朱彝尊《经义考》之后。然仅存《疏义》一卷,其《指义》一篇及柳贯之序则已一并佚失。书中依文诠解,对朱子原旨多所阐发,反映了仁宗延以前尚未恢复科举之制,儒者多为明经计,不为程式计,故其言皆切于实际,与后来时文讲义迥异的特点,为研究南宋末年儒学发展情况提供了许多参考材料。有清雍正七年(1729)刻本,《四库全书》本及《金华丛书》本。

阅读

相关人物

金履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