邲之戰晉楚軍制十二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左氏传说二十卷首一卷》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03023
颗粒名称: 邲之戰晉楚軍制十二年
分类号: K225.04
页数: 2
页码: 六至九
摘要: 吕祖謙論魯宣公十二年邲之戰晉楚軍制之故事。
关键词: 春秋 左传 历史

内容

邲之戰如晉楚之所以勝敗前固嘗論之然而晉楚
  軍制惟此一戰所載甚詳晉出師時為三軍荀林父
  將中軍士會將上軍趙朔將下軍到後來賞鞌之功
  方分為六軍然以邲之戰考之當此時晉雖未分六
  軍之名已有六軍部分了何故當晉師臨河自隨武
  子以下皆不欲進惟彘子以中軍佐先濟當時若止
  是三軍時中軍將自是荀林父彘子安能分軍先濟
  以此知當時雖未有六軍之名已有六軍部分何故
  荀林父是中軍帥彘子是中軍佐士會是上軍帥郤
  克是上軍佐趙朔是下軍帥欒書是下軍佐以此知
  當時六軍已自分了所以彘子獨能以中軍佐濟若
  當時六軍部分未分彘子雖剛狠然區區一夫安能
  獨濟所以韓獻子謂荀林父曰彘子以偏師陷是則
  六軍部分已分了晉固如是然當時楚之軍制尤詳
  當時楚亦有三軍如子重左子反右所謂三軍是正
  軍時孫叔敖為令尹秉國之政不在三軍之數是統
  三軍者且如南轅反斾其或進或退軍之號令皆由
  令尹以此知令尹是統三軍者當時三軍是正軍其
  君之戎分為二廣内官序當其夜是親軍亦不在三
  軍之數常隨禁軍者到得率游闕四十乘從唐侯遊
  闕自是楚兵亦不是親兵亦不是正軍往來補闕者
  看甚處薄遊闕則從而補之此所謂竒軍竒軍便是
  正軍中旋分出不是正軍之外别有竒軍但不係步
  伍之數者臨時看厚薄旋分補到後來楚既敗晉以
  乙卯日敗丙辰楚重方至以此知輜重常後正軍一
  日到蓋楚之軍甚有法輜重不過正軍一日若與正
  軍大過相逺時便有邀擊之患大過近時重兵才亂
  便亂了正軍後世用兵先擊輜重取勝者甚多只縁
  不是太近則太逺不近之閒然楚之軍制不特如此
  看他所謂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後勁此
  尤詳備軍行時敵在右則持轅以備敵在左尋水草
  為宿之備軍若宿後旋求水草則亦有邀擊之患惟
  軍正行時右則持轅左則尋草頓兵相接截然整齊
  所謂前茅今之所謂達白之類前茅旗名或遇山險
  或遇敵前舉旗則後面可以為備中權是中軍大將
  軍進退之權三軍之心在此所謂後勁楚精兵在後
  大抵後來勁兵多在前多被人擊敗後面無繼惟精
  兵在後可以為前之備百官象物而動物是旗如周
  禮公卿建旜大夫士建物隨旗所向看舉甚處公卿
  都隨此是師之耳目處然其晝如此夜又甚嚴何故
  舉親兵論之可見右廣初駕數及日中左則受之以
  至于昬内官序當其夜親兵之軍十五乘常駕在這
  裏晝夜相輪凢宿當夜今之所謂當更如此則敵人
  掩襲不得看楚軍制如此之詳安得不取勝又看楚
  之戰亦有法當時楚既陳晉未成列孫叔敖三軍皆
  進當時楚王在中閒中軍與晉中軍相對臨戰時又
  分左右拒右拒時當晉下軍左拒時當晉上軍兩者
  陳相對及戰時晉中下軍皆望風而走至於爭舟舟
  中之指可掬惟上軍未動時楚左拒正對上軍之整
  恐左拒獨當不得楚子告唐侯使潘黨以四十乘從
  唐侯以為左拒以從上軍何故添游闕四十乘又添
  唐侯一軍只縁中下軍皆散了惟上軍未動若見添
  生軍時也退何故見他添生軍多惟晉之上軍見他
  添生軍多所以説楚師方壯縁此三軍都走此又楚
  戰之法

知识出处

左氏传说二十卷首一卷

《左氏传说二十卷首一卷》

二十卷。宋吕祖谦撰。吕氏一生研究《左传》,共着三书,一是《左氏类篇》(已佚),二是《左氏博议》,三即此书。吕氏为宋代着名散文家,其治《左传》亦重其文史,四库提要》为之辨云:“朱子所谓巧者,乃指其笔锋颖利,凡所指摘,皆刻露不留余地耳。非谓巧于驰辨,或至颠倒是非也。”吕氏论《左传》,要在明其如何申经之大义,与诸儒之治经传者无异。然吕氏之“巧”,则在其重视《左传》文字表达之技巧,此又与诸儒截然相别。吕氏不但重文,也重史。如卷二论毕万卜筮事云:“看《左氏》所载敬仲、毕万之言,盖左氏之世,适当战国之初,田魏始兴,故夸诬其祖,以神下民。当时民无有知者,故皆信之。左氏亦惑于流俗之见、不能于流俗之外着一只眼,故于敬仲、毕万之事亦从而书之。”又云:“以此知战国时已自有符命惑人了。虽左氏好说符怪,然战国之时,已自相传,如此便到得陈涉以符命惑乱一世,遂盛于王莽。”即是从历史之角度论《左氏》之失,远胜于诸儒之空谈。此书文体类似宋代散文家之史论,随事立论,随文解义。或一事一议,或总若干事而一论,均有感而发。现存清《通志堂经解》本、《金华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阅读

相关人物

吕祖謙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