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图书馆
金华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金华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岷山導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禹貢集解》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00266
颗粒名称:
岷山導江
分类号:
K221.04
页数:
4
页码:
三十四-四十
摘要:
本文描述了岷山的地理位置和水系,以及与漾江、岷山、济水、河流等相关的关系。文中还提到了沱江、澧水等地名,并解释了它们的流向和入海的方向。同时提到了东陵、彭蠡泽等地名,以及它们与江、汉水的合流关系。最后提到了沇水的发源和流经的地区。
关键词:
岷山
漾江
济水
内容
岷山導江發源羊膊嶺下東逕岷山
酈氏曰岷山卽瀆山而水曰瀆水也又謂之汶阜
山在徼外江水所導也益州記曰大江泉源卽
今所聞始發羊膊嶺下緣崖㪚漫小大百數猶
未足濫觴東南下百餘里至白馬嶺而歴天彭
闕亦謂之爲天谷也秦昭王以李冰爲蜀守冰
見氐道縣有天彭山兩山相對其形如闕謂之
天彭門亦曰天彭闕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
謂發源濫觴者也
岷山在氐道天彭闕亦在氐道而天彭闕以
上江水至微則禹於岷山導江其山當在天
彭闕之東也
東別爲沱
孔氏曰江東南流沱東行
唐孔氏曰以上云浮于江沱潛漢其次自南而北
江在沱南知江東南流而沱東行
又東至于澧當在溪澧之境
孔氏曰澧水名
唐孔氏曰鄭玄以此經自導弱水已下言過言會
者皆是水名言至于者或山或澤皆非水名故
以合黎爲山名澧爲陵名鄭玄云今長沙郡有
澧陵縣其以陵名爲縣乎孔以合黎與澧皆爲
水名弱水餘波入于流沙則本源入合黎矣合
黎得容弱水知是水名楚辭曰濯余佩兮澧浦
是澧亦爲水名
顏氏曰澧水出武陵充縣西至長沙下雋縣西北
入江
酈氏曰澧水在荊州
江水別而爲沱其經流則東至于澧也漢孔
氏云澧水名酈氏云澧水出武陵充縣西至
長沙下雋縣西北入爲江楚辭曰濯余佩兮
澧浦顏師古謂澧在荊州蘇氏亦謂澧水在
荊州歷觀諸儒所說則以澧爲水名非無所
據也然鄭氏謂此經自導弱水以下言過言
會者皆是水名今長河沙郡有澧陵縣其以
陵名爲縣乎鄭氏此言似亦有理故曾氏曰
澧鄭氏以爲澧陵今江水不至澧陵故先儒
疑焉皆以爲澧水夫春秋之豫章在江北漢
淮之閒漢之潯陽江夏在江北後世皆在江
南烏知禹之時澧陵非江水所至之地乎以
曾氏此說觀之則知鄭氏以爲陵名有合於
經文然經文曰導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
流沙則是合黎必有受水之處而鄭氏以其
曰至于遂以合黎爲山名苟以合黎爲山名
則安能受弱水所入之勢而溢其餘波於流
沙乎此又不能無疑也余案下文九江澧水
旣與其一則其非水明矣
過九江至于東陵東迆北會于匯東爲中江入于海
孔氏曰江分爲九道在荊州東陵地名
唐孔氏曰九江之水禹前先有其處禹今導江過
歷九江之處非是別有九江之水
陳氏曰九江卽荊州九江孔殷是也東陵在荊州
所以得名九江者以大江之水自禹之前已有
此九道洪水作害水失故道今禹自岷山導江
復過前所謂九江者以至東陵此皆江之故道
非別有九江之水江水旣過九江又至于東陵
也東陵古荊州地今隸鄂州西域志云太平興國二年析鄂州永興置永興軍三年改
興國治永興縣
蘇氏曰迆迆邐也
林氏曰迆者斜出之辭也江漢二水皆自西來至
其合處則其勢迆靡而相屬故漢水自發源嶓
冢皆東流至其將與江合也則稍折而南蓋江
水自發源岷山皆東流至其將與漢合也則稍
折而北蓋江在漢南漢在江北漢稍南江稍北
則其勢相屬故會于彭蠡而復東也匯者彭蠡
之澤也不言會于彭蠡者蓋蒙上東匯澤爲彭
蠡之文且見其與漢水共注此澤也漢孔氏以
東迆爲一句而以北字屬於下謂北會于匯故
其說以謂迆溢也東溢分流都共北會爲彭蠡
鄭氏又以東迆者爲南江夫旣以迆爲溢而又
以東溢爲分流展轉相訓乃成義其文勢不相
屬非經意也據經文言北江中江者是自彭蠡
而東方分爲二江鄭氏以東迆爲南江則是自
東陵而下已分爲三矣此說尤不與經合江漢
二水旣合於彭蠡矣然後由彭蠡分出爲中江
入于海此言東爲中江入于海而上文言導漢
東爲北江入于海有北江中江則是必有南江
矣卽揚州所謂三江旣入是也
江至東陵始與漢合而經於東陵之下記其
東行斜迆而北者著其與漢旣合之形勢也
繼曰會于匯者著其同爲彭蠡澤也經之文
明潔如此何得不信而猶惑於孔鄭之鑿說
乎
導沇水出今孟州王屋縣王屋山東流爲濟在今孟州濟源縣入于河在今
孟州温縣
孔氏曰泉源爲沇流去爲濟在温西北平地
唐孔氏曰地理志云濟水出河東垣縣王屋山東
南至河内武德縣入河傳言在温西北平地者
濟水近在河内孔必驗而知之見今濟所出在
温之西北一十餘里温是古之舊縣故計温言
之
杜氏曰絳州垣縣漢舊縣也東北有王屋山沇水
所出又曰洛州王屋縣有王屋山沇水所出又
曰沇水自王屋山頂崖下澄渟不流至濟源縣
西二里平地潛源重發名濟水東流經温縣入
河
案隋志王屋縣舊曰長平後周改曰王屋當
是漢垣縣地不知何時析置長平耳今王屋
隸孟州在州西北一百三十餘里
曾氏曰止者爲漾流者爲漢止者爲流流著爲濟
自其水之所自出而言之則曰漾曰流故其導
之也則必指其水之所自出而言之故係之以
其川瀆之通稱以此二水流自漾流而出及其
旣流而出則曰漢曰濟以至於入江入河入海
皆受漢濟之名而漾與流但可以名其始出之
水而已
張氏曰流濟一也發源爲流旣流爲濟且漾水東
流爲漢江水東別爲沱漾水流爲漢漾水旣爲
漢則漾水之名熄矣故爲漢之後不復名爲漾
沇水流爲濟沇水旣爲濟則沇之名熄矣故爲
濟之後不復名爲沇至江水東別爲沱乃其支
流耳江水之名自若也案地志曰濟水出河東垣縣王屋山東南今絳
州垣曲縣山也始發源王屋山頂峯下曰沇水旣見而伏東出於今孟州濟源縣一源東源周
回七百步其深不測西源周回六百八十三步其深一丈合流至温縣是爲濟水歷虢公臺西
南入于河
知识出处
《禹貢集解》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而“集解”意为汇集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
阅读
相关人物
傅寅
责任者
胡鳳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