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河旣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禹貢集解》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00211
颗粒名称: 九河旣道
分类号: K221.04
页数: 3
页码: 三十七-四十
摘要: 该文探讨了关于九江的位置和命名的不同观点,以及九江与洞庭湖的关系。不同学者对九江的定位有不同解释,有人认为九江是指位于兖州平原以北的九条河流,也有人认为九江是独立的水源。还有讨论了九江的治理和水患问题。
关键词: 九江 孔氏 水患

内容

九河旣道其地已淪於海
  孔氏曰河水分爲九道在此州界平原以北是今德
  州有平原縣
  唐孔氏曰河從大陸東畔北行而東北入海冀州
  之東境至河之西畔水分大河東爲九道故知
  在兗州界平原以北是也釋水載九河之名云
  徒駭太史馬頰覆釡胡蘇簡潔鉤盤鬲津漢成
  帝時河隄都尉許商上書曰古記九河之名有
  徒駭胡蘇鬲津今現在成平東光鬲縣界中自
  鬲津以北至徒駭其間相去三百餘里是知九
  河所在徒駭最北鬲津最南蓋徒駭是河之本
  道東出分爲八枝也許商上言河下言三縣則
  徒駭在成平胡蘇在東光鬲津在鬲縣其餘不
  復知也爾雅九河之次從北而南旣知三河之
  處則其餘六者太史馬頰覆釡在東光之北成
  平之南簡潔鉤盤在東光之南鬲縣之北也其
  河塡塞時存故道成平晉猶存未詳其後廢於何時光在今滄州之境東光
  今隸永靜軍 典德州安德縣有漢鬲縣故城在西 北鄭玄云周時齊桓
  公塞之同爲一河今河間弓高以東至平原鬲
  津往往有其遺處春秋緯寶乾圖云黃河爲界
  在齊呂塡閼八流以自廣鄭氏蓋據此文爲齊
  桓公塞之也言閼八流拓境則塞其東流八枝
  并使歸於徒駭也五代職方考云周顯德二年廢弓高入東光
  〓氏曰徒駭鬲津鉤盤胡蘇四河並在今景城郡
  界滄州馬頰覆釡二河並在今平原郡界德州其餘
  三河未詳已下至七十一號原本缺
  唐孔氏曰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或從
  江分出從外合來或
  劉氏曰湖漢九水入于彭是爲九江蠡
  桑氏曰九江地在長沙下雋縣西北下雋卽岳州巴陵縣地也
  晁氏曰洞庭九江也
  林氏曰九江之名與其地世代久遠不可强通然
  各自別源而下流入江此則可以意曉也
  程氏曰九河言播而江不言則江不爲九江甚明
  也然其所以名九當時必有所因不容鑿爲之
  說若其地且據漢世所傳謂在尋陽者爲正蓋
  不敢於去古旣遠之世剙爲臆說以破近古者
  之傳也
  葉氏曰江出岷山漢出嶓冢皆在梁去海甚遠江
  至東陵始迆爲中江漢至大別始南爲北江漢
  匯澤爲彭蠡而江會于匯二水合于一而後入
  海則導江非至東陵導漢非至大別皆無入海
  之勢故二水雖發源在梁入海在揚而勢可使
  自是匯而入海順從而不違者東陵大別之間
  也故言朝宗于海九江說者以爲洞庭不在尋
  陽是矣九江荊之舊江也江漢有朝宗之勢則
  自澧而過至于東陵其流雖大而無所壅遏故
  九江不失其舊而甚中也殷中也甚中者宜過
  中而反不失中之辭也
  張氏曰水患旣去九江之水皆循故道甚得地勢
  之中不復泛濫爲害也
  自夫彭蠡旣豬於揚州而江漢於此乃得安
  會順趨以達于海而其上合流之西有九江
  者於是亦從而孔殷焉沱潛也雲夢也皆由
  此而治也是皆禹之導水自下而上而彭蠡
  者荊揚腹心之疾也先有以治之而二州之
  水害去矣說者惟不識此故不求九江於江
  漢合流之上而求之於合流之下此說之所
  以紛紛而終莫可信執也胡不玩經文而思
  之乎胡不以江漢九江沱濳雲夢次比其地
  勢而觀之乎始余讀眾說無一當余心者及
  以葉氏之論詳之然後知余每論大禹治水
  之規畫頗有可信者九江不必求其有九然
  後爲是如太湖一湖而得名五湖昭餘祁一
  澤而得名九澤皆不可以數求也今之洞庭
  當是堯禹之時名爲九江無足疑者不然則
  澧之下東陵之上有水大如洞庭而爲江所
  過者禹顧不書何邪

知识出处

禹貢集解

《禹貢集解》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而“集解”意为汇集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