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土惟白壤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禹貢集解》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00206
颗粒名称: 厥土惟白壤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
分类号: K221.04
页数: 4
页码: 二十三-三十一
摘要: 该文讨论了土壤和田地的性质以及与之相关的税负和农田实力。壤土是指质地松软的土壤,而田是指种植作物的地方。根据土地的肥瘠程度,将九州的土地分为不同等级,冀州的土地属于第五等级,称为白壤。田地的质量与土地有关,冀州的田地是第五等级,称为中中。根据周官的规定,九州的土壤和田地都应该被正确地分级和征收税负。然而,实际上土地和田地的情况在不同的州和不同的年份可能有所变化,因此税负的调整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冀州的税负属于第一等级,与其他州相比偏高。同时,该段还讨论了税负与田地的关系,以及不同州的土地和田地的差异。总之,物土和田地的性质是固定的,税负的设定应该考虑到土地的肥瘠程度和农田的实力,并在不同的州进行调整。禹治水的贡献和周官的规定也被提及,并强调了正确使用税负的重要性。
关键词: 白壤 九州 白壤

内容

孔氏曰無塊曰壤水去土復其性色白而壤賦謂
  土地所生以供天子上上第一錯雜雜出第二
  之賦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爲第五
  顏氏曰柔土曰壤
  唐孔氏曰九章算術穿地四爲壤五壤爲息土則
  壤是土和緩之名故云無塊曰壤孟子稱稅十
  一爲正輕之於堯舜爲大貊小貊重之於堯舜
  爲大桀小桀則此時亦什一稅俱什一而得爲
  九等差者人功有强弱收穫有多少傳以荊州
  田第八賦第三爲人功修也雍州田第一賦第
  六爲人功少也是據人工多少總計以定差此
  州以上上爲正而雜爲次等言出上上時多而
  上中時少也多者爲正少者爲雜此計大率所
  得非上科定也但治水據田責其什一隨土豐
  瘠是上之任土而下所獻自有差降卽以差等
  爲上之定賦也然一升一降不可常同冀州自
  出第二與豫州同時則無第一之賦豫州與冀
  州第一同時則無第二之賦或容如此事不可
  常
  鄭氏曰此州入穀不貢
  王氏曰物其土田以知所宜奠其賦以知所出也
  冀州之土非盡白壤而曰白壤者其大致然也
  餘州蓋皆如此
  蘇氏曰賦田所出穀米兵車之類禹貢田賦皆九
  等此爲第一雜出第二之賦冀州畿内也田中
  中而賦上上理不應耳必當時事有相補除者
  豈以不貢而多賦邪然不可以臆說也
  葉氏曰此周官所謂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以
  制地征者也五物五地之所宜物也以五物制
  地征故賦有出於土者此庶土交正而爲之者
  也以九等制地征故賦有出於田者此咸則三
  壤而爲之者也惟賦不皆出於田故有田上而
  賦寡如徐靑梁之類而甚若雍之田上上而賦
  乃中下者有田下而賦多如豫冀揚之類而甚
  若荊之田下中而賦乃上上者田下而賦多則
  土賦兼其閒也田上而賦寡則又溝畎灌溉之
  於水旱畜泄有利否而人力眾寡勤惰之不齊
  不可概以田爲率也賦以出於田爲正故餘州
  皆以賦次田而冀州獨以賦次土者蓋冀州之
  田第五而土白壤賦出於土宜多於田
  林氏曰周官大司徒之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
  種以敎稼穡樹藝終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
  制天下之地征以作民職以令地貢以斂財賦
  以均齊天下之政蓋將欲敎民樹藝與夫令地
  貢斂財賦必辨九州土壤之所宜土性不同則
  所宜之穀亦不同如周官職方氏荊揚州宜稻
  冀雍州則宜黍稷之類因其土地所宜而敎之
  播種則其所收者必多也故禹於洪水旣平之
  後將欲敎民粒食因而致田賦之差必先辨九
  州土壤所宜利民也九州之賦校數歲之中以
  以爲常則是九州之賦自有常數而九等之差
  亦不可易也而又有錯出於他等之時者蓋歲
  有豐凶水旱之不同不可取必於每歲之常賦
  必時有所蠲放以利民是以其所入之總數自
  有增損多寡之不同孟子曰治地莫善於助莫
  不善於貢貢者校數歲之中以爲常樂歲粒米
  狼戾多取之而不爲虐則寡取之凶歲糞其田
  而不足則必取盈焉爲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將
  終歲勤動不得以養其父母又稱貸而益之使
  老穉轉乎溝壑惡在其爲民父母也孟子此言
  謂其有激而云將以救戰國之虐政則可若謂
  禹貢之法爲不善則不可蓋九州之賦旣有每
  歲之常數而又有雜出於他等之時則是其於
  凶年無取盈之理觀禹貢一篇然後知禹之貢
  法未嘗有不善也禹之貢法固善矣意者後世
  之子孫不善用之惟取必於每歲之常賦又無
  雜出於他等之時此夏法之所以爲弊也田之
  高下旣分九等則其田賦亦當稱是而乃有異
  同者蓋田有高下逐畝所收之多寡而比較之
  然九州之閒地有廣狹民有多寡則其賦稅所
  入之總數自有不同不可以田之高下而準之
  也荊州之田下中而賦則上下田賦相較所差
  者亦五等田賦所以如是之遼絕者蓋洪水旣
  平之後民之蕩析離居未復其業必有偏聚之
  地闢地有先後人功有修否不可得而均也是
  以賦之所入與田之等級有如此之懸絕也貢
  篚之制自兗州而下皆有之而冀州獨不言者
  蓋畿内之地天子之封内無所事於貢也
  張氏曰冀州之水旣治而土賦與田皆可辨其名
  色定其高下也蓋天下至大先王所以坐運於
  一堂其風俗所尚土地所宜無不周知其曲折
  則以有圖書可按見也聖賢巧思於此可知爲
  在五帝則有九之書在唐虞則有禹貢之篇上
  在周則有職方之志在漢則有輿地之圖皆所
  以囊括四海斡運天下也其可忽哉土惟白壤
  賦惟第一田惟中中大數已定不可改易使其
  當理則有萬世之安使其不當則有萬世無窮
  之禍是故非禹之賢聖其物土田定賦行安知
  其不爲害也唐明皇失德自宇文融爲括田使
  始以客戸爲主戸以見賦爲羨賦自此明皇侈
  心愈開而王鉷楊謹矜楊國忠輩皆祖述其意
  名色百出遂至於亂盧杞又祖述其意以奉德
  宗亦有奉天之亂以是知物土色定田賦豈可
  忽哉
  呂氏曰賦上上田中中差四等冀堯之都事事皆
  出於此所以特重於他州然別有所利亦與他
  州一般
  此州紀賦於土田之閒見土田皆有賦也然
  賦出於田者多故餘州惟以賦次田
  冀田第五錯第二 賦第一
  兗田第六錯無 賦第九
  靑田第三錯無 賦第四
  徐田第二錯無 賦第五
  揚田第九錯第六 賦第七
  荊田第八錯無 賦第三
  豫田第四錯第一 賦第二
  梁田第七錯第九 賦第八第七第九
  雍田第一錯無 賦第六
  林氏之說曰九等之差不可易而又有錯出
  於他等之時者蓋歲有凶豐之不同不可取
  必於每歲之常而時有所蠲放以利民故所
  入之總數自有增損多寡之不同此其爲說
  甚善而愚竊有甚疑者二不可以不論也九
  州惟冀揚豫梁有錯而餘所無者五州豈水
  旱之災惟冀揚豫梁爲有而餘則無之乎不
  然何厚於彼而薄於此也冀之賦第一而錯
  降之爲二梁之賦第八而錯降之爲九是優
  恤之例然也至於揚則自七而升六豫則自
  二而升一梁則又有自八而升七九之時凡
  水旱宜優恤而顧反増益何邪如其謂樂歲
  粒米狼戾多取之不爲虐則禹亦豈於定制
  之外橫有所取於民者乎夫孟子之議貢蓋
  其叔世之弊政而禹之定制雖校數歲之中
  以爲常其於凶荒之歲則必有爲之輕恤者
  矣其於上熟之歲則必能藏富於民矣如其
  不然則豈有禹聖人而於政在養民之說能
  言而不能行邪竊嘗屏去諸家訓傳獨取經
  文端坐熟復意其錯之爲言非雜也差也九
  州之賦有一州之内而可均齊者則無差等
  之例如其不可均齊則大槪幾何而或升或
  降亦任土隨宜可也故冀州大槪則上上而
  差等之例則有降而爲上中揚州大槪則下
  上而差等之處則有升而爲中下皆其當時
  之則例如此要不可以指定言耳若如此說
  則庶乎經文前後可以通貫考古者更爲我
  評之

知识出处

禹貢集解

《禹貢集解》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而“集解”意为汇集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