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禹貢集解》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00202
颗粒名称: 冀州
分类号: K221.04
页数: 3
页码: 八-十一五
摘要: 冀州位于两河之间,其地势险要且易于治理。禹治水时,首先从冀州开始治理,然后逐步治理其他州,最终解决了水患问题。冀州的治水被认为是从下而上、从上而下进行的,不受九州边界的限制。这些措施有助于安定水势,保护人民安居乐业。
关键词: 冀州 禹贡 措施

内容

釋地曰兩河閒曰冀州郭氏註曰自東河至西河
  李氏曰兩河間其氣情性相近故曰冀冀近也
  林氏曰其地險易帝王所都亂則冀安弱則冀强
  荒則冀豐故曰冀州
  唐孔氏曰九州之次以治爲先後以水性下流當
  從下而泄故治水皆從下爲始冀州帝都於九
  州近北故首從冀起而東南次兗而東南次青
  而南次徐而南次揚從揚而西次荊從荊而北
  次豫從豫而西次梁從梁而北次雍雍地最高
  故在後也自兗以下皆準地之形勢從下向高
  從東向西青徐揚三州並爲東偏雍州高於豫
  州豫州高於青徐雍豫之水從青徐而入海也
  梁高於荊荊高於揚梁荊之水從揚而入海也
  兗州在冀州東南冀兗之水各自東北入海也
  冀州之水不經兗州以冀是帝都河爲大患故
  先從冀起而次治兗若使冀州之水東入兗州
  水無去處治之無益雖是帝都不得先也
  蘇氏曰堯水河爲患最甚江次之淮次之河行冀
  兗爲多而青徐其下流被害尤甚堯都於冀故
  禹行自冀始次于兗次于青次于徐四州治而
  河患衰矣雍豫雖近河以下流旣治可以少緩
  也故次于揚次于荊以治江淮江淮治而水患
  平故次于豫次于梁次于雍以治江河上流之
  餘患而雍最高故終焉八州皆言自某及某爲
  某州而冀獨否蓋以餘州所至知之先賦後田
  不言貢篚皆與餘州異
  林氏曰禹之治水其始也必決其懷襄之水然後
  及導其川澤之流而其所爲先後之序具載於
  九州之後導岍及岐以下是也此之所載但記
  夫九州之經界與其田賦貢篚之詳若夫治水
  之先後不在於此也夫洪水之爲害泛濫於天
  下其治之也必相視其水之大勢順其地之高
  下漸而導之不可拘於經界之限也故自導岍
  及岐以至于又東北入于河其首尾本末各有
  條理蓋治水之勢未嘗不自上而導下自下而
  決之於海也史官條列備言於經界之後論九
  州者但當觀其分疆定界與夫制田賦之多寡
  不必論其先後之序王制曰自東河至于西河
  千里而近自常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此則冀
  州之境界也
  張氏曰冀州不言山川所界如濟河惟兗淮海惟
  揚者蓋王者以天下爲家京師爲室其山川則
  當以天下爲界安可如餘州之局以山川哉此
  又禹之微意也
  孔蘇二家執九州之次以爲禹之治水自下
  而上林氏執導岍以下之文則以爲自上而
  下二者將孰從而折衷之孟子曰禹疏九河
  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孟子之言自北而南
  自下而上且不及雍梁而遽言中國可得而
  食則禹之規摹亦可見矣若夫導岍至敷淺
  原此乃記濬畎澮距川之方嚮導黑水至東
  北入于河此乃記九川之首尾林氏未明經
  意遽執此文謂治水必自上而下其於世務
  不通甚矣且使禹之行河必欲積石之功旣
  畢然後鑿龍門以治華陰孟津諸處則於三
  數月之閒其或雨潦驟集冀豫兗青之民又
  何所賴於禹乎故夫治水者必使其下能容
  而有餘易泄而無礙然後可以安受上流而
  不至於衝激以生怒禹之經畫所以首冀兗
  而後雍梁者此也苟能明此則非惟達禹貢
  九州之次且於孟子之談禹知其有自來矣
  孔蘇之論又安可忽或曰禹疏九河而後瀹
  濟漯信孟氏之言有倫也決汝漢而後排淮
  泗亦豈必自下而上乎曰此其文爲注江而
  設也其實禹之治水瀹濟漯之後遂治淮泗
  以及於江江治矣然後治漢治汝如禹貢所
  載九州之次也或又曰四水惟漢入江耳汝
  泗入淮淮徑入海安得俱言注之江乎曰古
  溝洫法南北東西互相通灌如揚之邗溝雖
  吳王所開廣然古必有迹道可以泄淮水而
  注之南矣不然則孟軻氏豈容無稽據而肆
  爲之說乎

知识出处

禹貢集解

《禹貢集解》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而“集解”意为汇集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