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禹貢集解》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00200
颗粒名称: 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
分类号: K221.04
页数: 4
页码: 二-八
摘要: 禹划分九州的边界,开拓道路、清理木材,疏通河川,并规定了每个地区的贡品和征税标准。学者们对于九州的理解有所不同:林氏认为九州是按照禹时代的洪水来划分的;王氏认为禹通过开拓高山和河川来确立分封的边界;蘇氏认为九州是根据地理和风俗差异而设立的。洪水的侵害导致山川土地失去了原有的界限,禹采取措施治理水患,划分九州的边界,开拓道路、疏通河川,使水回归正常状态并顺流入海。九州的划分与山川的地势相关,禹按照山川的源头、曲线来疏通河川,使得九州的地理形态清晰可辨。禹治理水患时,划分九州的方法是遵循山的走向,开辟道路观察水势,疏通河川。禹治水时的做法符合自然山势,没有增减,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禹先确定了九州的高山和大川的方向,以划定九州的范围。随山濬川和任土作贡是禹治理水患的重要策略,符合自然规律。学者们对于禹随山濬川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认为禹根据山势和水势进行治理,因地制宜,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孔子对于禹的随山濬川和任土作贡的表述与程氏的解释相同,即禹根据自然条件进行治理,并因势利导,灵活应变。总之,禹划分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是他治理水患的重要举措,依据山川地势和水源情况进行规划和实施,为后世的国土划分和贡税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范例。
关键词: 九州 山川 洪水

内容

孔氏曰分其圻界刋其木深其流任其土地所有
  定其貢賦之差
  唐孔氏曰禹別九州之界隨其所至之山刋除其
  木又曰計九州之境當應舊定而云禹別者以
  堯遭洪水萬事改新此爲作貢生文故言禹別
  耳又曰賦者自上稅下之名謂治田出穀故經
  定其差等謂之厥賦貢者自下獻上之稱謂以
  所出之穀市其土地所生異物獻其所有謂之
  厥貢雖以所賦之物爲貢用賦物不盡有也亦
  有全不用賦物直隨地所有採取以爲貢者此
  之所貢卽與周禮太宰九貢不殊但周禮分之
  爲九耳其賦與周九賦全異彼賦謂口率出錢
  不言作賦而云作貢者取下供上之義也諸序
  皆言作某篇此序不言作萬貢者以發首言萬
  句末言貢篇名足以顯矣百篇之序此類有三
  微子作誥父師少師不言作微子仲虺作誥不
  言作仲虺之誥與此篇皆爲理足而略之也
  班氏曰昔在黃帝作舟車以濟不通旁行天下方
  制萬里畫野分州
  陸氏曰周公職錄云黃帝受命風后受圖割地布
  九州鄹子云中國爲赤縣赤縣之内有九州春
  秋說題辭云州之言殊也
  林氏曰顓頊置九州堯時洪水斷絕使禹理水還
  爲九州
  王氏曰王制云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閒者異俗
  故禹別九州皆奠高山大川以正封域
  蘇氏曰不貢所無及所難得
  葉氏曰記云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
  平九州故祀以爲社則九州之名舊矣洪水之
  害山川土壤封域經界貢賦之制蕩析湮墊皆
  失其正至禹而復辨故言別水行地上四方不
  通必隨山刋木以爲道然後能度其形勢觀其
  源委而川可濬川濬而九土見矣辨其名物以
  制地征作民職而貢法出焉貢賦雖異而以奉
  上爲主故謂之貢祭法注云共工氏在太昊炎帝之閒
  張氏曰洪水滔天九州莫辨禹欲治水先定九州
  之界然後隨九州之山濬九州之川使水復歸
  故道而入于海
  陳氏曰九州之爲州久矣然州之義學者不論也
  在堯之時洪水之害浩浩蕩蕩封疆之界不可
  得而別也禹從其巨鎭之在水中者而別之曰
  此冀也此兖也此青徐也此荊揚也此豫梁雍
  也是巨鎭者宛然出於水之中故曰九州也州
  與洲同隨山濬川者隨水源之所自出者濬之
  以爲川不汨其潤下之性故也
  洪水之害如此其久使彌年互月無有止息
  則民生無噍類矣以理推之當亦每歲之中
  泛濫有時如今之春夏暴長而特爲尤甚焉
  耳禹之治之也當其懷山襄陵之際亦無所
  措其力憂民之切雖曰由已溺之亦必俟其
  勢之旣殺方嚮有可辨而士工有所施於是
  乎寖寖規畫以豫爲後來之防而已若其別
  九州如陳氏謂從其巨鎭之在水中者別之
  余恐無是理也學不通世務腐儒耳故余不
  得不爲之辨
  林氏曰賦者九州之田賦是也貢者兖州而下厥
  貢篚之類是也別而言之雖有貢有賦有上下
  之差合而言之則貢者乃賦稅之總稱不必漆
  絲鹽絺之類然後謂之貢蓋併與田賦之所出
  包篚之所入皆在其中矣此貢之一字與商之
  助周之徹皆是其一代之制取名之總名也
  古人之命名不苟也三代取民之制必以貢
  助徹爲名其用心之仁可知矣是故史官之
  名此書孔子之作此序皆於貢之一字深致
  其意幼學能於此乎察壯行猶於此乎背況
  未嘗知此者乎
  呂氏曰隨山有兩意一謂隨山開道以觀水勢一
  謂隨山之脈絡相視其水勢濬其川
  程氏曰禹之自言曰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
  川者因也孔子敘其書曰隨山濬川任土作貢
  者亦因也孟子曰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亦
  因也因者本其所自然而無所增損云耳功以
  因而成則書載其功亦豈外於因哉
  九州之分尚矣顧其閒高山大川託以爲疆
  界所視者不容無所記載禹爲司空習此亦
  素而特其洪水爲害封域淪壞川流故瀆亦
  決徙不明故禹先定其高山大川之方嚮以
  別九州之分限則凡地之遠近高下水之源
  委曲折皆可得而審矣隨山濬川任土作貢
  於是次第施之何往而不如其意乎任土作
  貢夫人能言之而隨山濬川說者罕見其的
  余請詳辯之禹之自言曰予乘四載隨山刋
  木史之辭亦曰禹敷土隨山刋木說者意孔
  子序文當不與之異故多以刋木通道爲解
  殊不知孔子之文隨山濬川與任土作貢對
  立隨山而濬川任土而作貢程氏所謂因其
  所自然之謂也且四瀆之水皆東行以入海
  而弱水則西黑水則南者其所出所逕之山
  勢則然也山之勢所向背水因而趨避之者
  也禹不能逆山以行水亦猶不能强其所無
  以作貢應變施設雖曰多端而經畫妙用同
  乎順理孔子序書凡三句十二字而深於經
  意者知其該貫首末無復餘藴此豈泥於文
  辭之閒者所能窺哉

知识出处

禹貢集解

《禹貢集解》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而“集解”意为汇集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