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禹貢集解》 古籍
唯一号: 110720020220000199
颗粒名称: 禹貢
分类号: K221.04
页数: 2
页码: 一-二
摘要: 这段文中孔子认为《禹贡》是记述堯时代的事件,并被列在夏书的开头。禹成为王是因为他在治理水患方面的功绩。孔子指出,《禹贡》是历史记载而非应对的言语,应当视为水患治理的史书。他认为夏史将《禹贡》摘取并纳入夏书,这可能是在仲尼开始整理时发生的,具体事件无法考究。另一位林氏认为,邶、鄘、衛的诗作被称为邶国风、鄘国风、衛国风。在《禹贡》之篇中,所记载的是夏史记录的内容,因此不能称之为虞书,而是属于夏书。孔子之所以说是堯时的事情并列于夏书之首,是一个错误的论断。沈氏认为,《禹贡》这篇文章是虞书的一部分,作于有虞时代,描述了有夏时期的情况。后世将其与夏书连接起来,以展示禹所做的事情。张氏认为,《禹贡》这篇文章是史官所记载的内容,而其中关于治水的曲折和细节是史官所难以知晓的。他认为禹修筑土墙、开山刻木、奠定高山大川的事情是历史的记载。这些内容包括禹详细记述的治水的经过和山川的名称、草木的生长情况,以及土地的好坏等。为了奏上给上天,将这些记载交由史官存档,史官对其进行整理,以备下一代的制作,称之为夏书。张氏认为其中的内容并非来自于史官的记忆,而是禹本人的自述。
关键词: 禹贡 孔氏

内容

孔氏曰此堯時事而在夏書之首禹之王以是功
  唐孔氏曰此篇史述時事非是應對言語當是水
  土旣治史卽錄此篇其初必在虞書之内蓋夏
  史抽入夏書或仲尼始退其篇事不可知也
  林氏曰邶鄘衛之詩邶地所采者則謂之邶國風
  鄘地所釆者則謂之鄘國風衛地所釆者則謂
  之衛國風其閒非有異也禹貢之篇夏史所錄
  故不得謂之虞書而謂之夏書耳孔氏乃謂此
  堯時之事而在夏書之首禹之王以是功此過
  論也
  沈氏曰禹貢之篇虞書也作於有虞之世述於有
  夏之時故後世系之夏書以明禹之所作也
  張氏曰此一篇以謂史官所記邪而其閒治水曲
  折固非史官所能知也竊意禹敷土隨山刋木
  奠高山大川此史辭也若夫自冀州至訖于四
  海皆禹具述治水本末與夫山川之主名草木
  之生遂田賦之高下土色之黑白山之首尾川
  之分派其所以弼成五服聲敎訖于四海者盡
  載以奏于上藏之史官史官略加刪潤敘結成
  書取以備一代之制作謂之夏書然其閒祗台
  德先不距朕行此豈史辭哉此禹之自言也
  堯典堯之書也而爲虞書之首禹貢舜之時
  所作也而爲夏書之首孔子之定書如此何
  也舜之有天下蓋傳於堯而禹有地平天成
  之功是其所以受舜之禪宜也至於湯革夏
  則其書首湯誓武王翦商則其書首泰誓聖
  人之意蓋可知矣孔氏之言曰此堯時事而
  在夏書之首禹之王以是功此正殆於有見
  而林氏執邶鄘衛之說以非之未可爲通論

知识出处

禹貢集解

《禹貢集解》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而“集解”意为汇集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