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德清县图书馆
湖州德清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湖州德清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陆羽教书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德清旅游文化》
唯一号:
110634020220000576
专题名称:
陆羽教书
文件路径:
1106/01/object/PDF/110610020220000031/001
起始页:
0103.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翠峰寺在龙山的漾口村。寺的南面就是小山漾,寺的北面便是翠峰山。这庙也不知建于哪朝哪代,寺院名气不大,当地人习惯叫它小山寺。原来香火也不旺,可是自从有位姓陆的先生来过之后,这寺院也出了大名气。 在小山漾的北岸边,住着一户孤儿寡母的人家,儿子叫阿海,每天到漾里去捕鱼捉蟹,然后拿到城里去换回些油盐杂货,母子俩就这样苦苦度日。阿海除了干活外,他很喜欢读书写字,一有空就在漾边看起书来。有一年的春天,漾口村来了一位姓陆的先生,他借住在小山寺的一间斋堂里。陆先生每天除了在斋房里读书写字外,还经常上翠峰山,人们也不知他在干点啥。这陆先生有个习惯,每天傍晚都要到漾边去散散步。一天,他散步走到了阿海家的门前,阿海正在门前的一张石桌上写字,陆先生走过去边看阿海写字,边跟阿海攀谈起来,这位陆先生发觉阿海很有天性,便对阿海说:我来教你读书写字怎么样?阿海听说这位先生愿意教自己读书写字,自然高兴得不得了。 陆先生看看阿海,又看看这宽阔的漾面和对面连绵的山峰,自言自语地说,这里的风水好极了。阿海不明白先生的意思,对先生说,有什么好呀?陆先生指指远处的山对阿海说,你看,南面的那两座山多像是笔和笔架,这里将来定会出文官。 从此之后,阿海每天准时来到小山寺陆先生住的斋房,半年过去了,阿海知识大有长进。一日,阿海按时又来到先生房里,陆先生对阿海说,今天是我教你最后的一次,明天起你也不必来我这里。我要离开这里到别处去,你得继续好好读书,再过二年,你就可以上京赶考了。阿海听说先生要离开,很是难过,第二天,阿海仍按时去先生那里,可是陆先生早已不在了。阿海懊悔没有给先生送行。 自从陆先生走后,阿海读书更是勤奋。不到二年,阿海打点行装去京城赶考,那知阿海一考便中了个头名状元。自然是衣锦还乡,阿海回到漾口,头一件事就是到小山寺陆先生原住的斋房里去追念了一番。他想起陆先生教他读书写字的种种好处,便舍不得离开这间破旧的斋房。后来阿海一想,何不叫人塑一尊陆先生的像放在这斋房,日后我也可常来看看,一表自己对先生的崇敬心情。不几日,陆先生的像塑好了,小山寺里的和尚都说塑得像,附近乡亲却知道阿海今天中头名状元,幸亏当年那位陆先生,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地很快传开了。不少要赶考的读书人都纷纷前来参拜这位陆先生,以求陆先生的保佑。这样一来,本来不出名的小山寺慢慢热闹起来,直对小山寺的那两座山人们也自然而然地被称为笔山和笔架山了。 不知不觉又过几十年,阿海也在外面做官多年了。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读到了一本不久前刻印的《茶经》。他方才知道曾经教过自己读书写字的那位先生叫陆羽,他那时来小山寺居住还不正是为了那本茶经吗?阿海想到这里,他日以继夜急急赶回漾口来,他要让家乡的村民都知道这茶经,他要把《茶经》带回小山寺,他想,这是对陆羽先生最好的纪念。自从阿海把这本《茶经》带回来以后,小山寺前后广栽茶树,小山寺的茶叶也随之名扬天下了。
知识出处
《德清旅游文化》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德清县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俗节庆、神话传说、名优特产、历代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