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品酱羊肉烹制技艺(市级非遗项目)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守望》
唯一号: 110634020220000528
专题名称: 张一品酱羊肉烹制技艺(市级非遗项目)
文件路径: 1106/01/object/PDF/110610020220000029/001
起始页: 0360.pdf
专题类型: 美食

专题描述

新市自古“水陆环绕,舟车通利”。明末清初,新市有羊行街,为浙北湖羊交易集散地,当时已有羊肉经营户十余家。光绪年间,新市成立羊毛公司所,石刻今存。至解放初鼎盛时期则有五大羊行,分别是兴昌、正大、生大、鼎大、久大。新市酱羊肉的由来相传为南宋中叶当朝之士丞相游似之孙游泽所创,他经营的“顺风”饭店,开创了农历八月十八“开羊刀”的仪式。清同治年间,酱羊肉店号如林,张一品酱羊肉是在此环境下凸显的商家。其创始人张和松和其子张永源不断开拓与创新,创立“双鹿牌”酱羊饺,远销海内外。酱羊肉烹饪技艺主要以酱羊肉烹饪为中心,辅以酱羊饺的加工。吃法很多,有菜肴酱羊饺、早点羊肉面、羊汤面、羊骨头等不一。酱羊肉烹制从湖羊品种的选择到配料的选择与加工,到烹制用的柴火等,均很讲究,具有传统手工技艺性特点。经营上也讲究,一带有时节性,经营从每年立秋开羊刀后到第二年清明,其他时间均休业。现在适当延长了时间,夏季休业两个月。二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店规。如“店家看客下面”,是吃羊饺的,老板就叮嘱面放得少,如是吃羊汤面的,则面要放得多。作为湖羊产业之一,又处于产业中心地带,酱羊肉饮食文化不断发展延续至今。据可考的传承人谱系,光张一品直系谱系就有三代人,后传于他人,50年至今,在诸多传承人经过多代人的努力下,不断将其精华发扬光大。如仍有许元松这样的经营专户,传承着传统烹制技艺;张一品注册了老字号商标;从民间到政府,至1995年秋起,举办了多届新市羊肉黄酒节等等。

知识出处

守望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