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竹景观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莫干山志》
唯一号: 110634020220000435
专题名称: 地被竹景观
文件路径: 1106/01/object/PDF/110610020220000012/001
起始页: 0081.pdf
专题类型: 景物

专题描述

地被竹种类较多,景观价值较高的有箬竹、葡地竹、花竹等。箬竹,分布在荫山洞一带,上层乔木为水杉、柳杉等。此竹种耐阴湿,萌发力强,高0.5米左右,叶片长0.2~0.3米,暗绿色,群体景观较好。箬叶可用以包裹传统食品粽子或作食品内包装,色泽青翠,清香诱人。葡地竹,类似菲白竹,叶面白色条纹较少,通常1~3条,高0.3米左右,耐蔽荫,萌发力强,繁殖快。分布在荫山街附近329号和90号别墅区,为民国时期引进的归化种,常作庭园地被及盆栽观赏。近年被南京、杭州等地教学、科研机构引种。花竹,塔山一带居多,常与石竹、篌竹等混生,处于黄山松、马尾松、金钱松林下,高1.5米左右,小枝仅1枚叶片,下倾,箨耳肥大,呈三角形。其笋,尖如矛枪,俗称“枪刀竹”,为良好观笋竹种。花竹笋可鲜食,也可制笋干。石竹笋,是莫干山特产小笋干主要原料,分布在塔山、莫干岭一带,呈野生状态,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出笋。笋干是夏令佐餐佳肴。出笋季节,山村家家户户采掘烘焙,满室生香。此时,荫山街一带村姑、游客云集,争先恐后,买卖笋干。 此外,每当春末夏初,天泉山一带苦竹林中,还能看到果实垂枝头的景象,这是竹花。竹花,又名竹篁,是传统中药材。这是一种以竹子为寄主的寄生真菌体,粉红色,个体长约2厘米,呈不规则椭圆形或腰子形,寄生部位多为苦竹之叶柄,也有在小枝上的。其药用价值高,与笋干、笋衣并列为莫干山三大竹子副产品。

知识出处

莫干山志

《莫干山志》

出版者:上海书店

本书全面、客观地记载莫干山古今历史,浓笔重彩描摹景区、景物的现状,对莫干山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的记述;对名山胜水,旖旎风光划分区域,其他著述、艺文、文献、别墅等资料收集、编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