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德清县图书馆
湖州德清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湖州德清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许德纪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民国德清人物志》
唯一号:
110630020220001706
人物姓名:
许德纪
人物异名:
字:葆真
文件路径:
1106/01/object/PDF/110610020220000015/001
起始页:
0172.pdf
性别:
男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08年
卒年:
1997年
籍贯:
德清县
亲属:
炳堃;学文;学书
传略
许德纪(1908—1997),字葆真,炳堃次子,清光绪三十四年6月15日农历五月十七日出生于德清县城关镇溪东街祖居。1922年至1926年就读于浙江省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27年在上海大同大学理预科求学,后在浙江大学电机系读书,至1932年毕业。次年,赴德国深造。先在柏林德力风根无线电机制造厂实习,继在柏林工业大学电讯系进修,后在柏林西门子弱电公司工作。1938年8月在德国与刘馥英结婚。1939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携眷归国。他在德国的六年中,不仅在理论上得到提高,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为我国电讯事业的开拓者。是国内学术界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归国后,由于祖国建设的需要,一直远离家乡和亲人,走南闯北,只身在外地工作,曾在重庆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上海市立工业专科学校、上海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任教师、教授。1956年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任教授时,又任电子自动化筹备小组负责人。1958年9月、1965年春,任该院四系系主任和二系201教研室任教。文革期间,下放劳动,直至1975年回二系教研室任教授。1987年,在他80岁耄之年才退休。退休后,还一直关怀着祖国的教育和建设事业,将历年积累珍藏的中西文专业书籍1157册无偿捐赠给同济大学电器系,以泽后人。 他归国后的工作经历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解放前,以发展祖国电讯工业为主;解放后,以发展祖国高等教育事业为主。 他于1939年9月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离开德国,由于战乱,经转辗奔波,直至1940年1月才回到国内。又即远赴云南昆明参加筹建“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第三厂”,任工程师兼装配组组长。其时,国内尚不能自己生产电话机,“资源委”曾与德国西门子厂签定合作制造电话机和交换机的合同。1942年,三厂成立小组,由他任组长,研制西门子E型单路载波电话机。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在交通被严重封锁的大后方,他凭借在德国留学、实习期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奋力实践,调借或自制各种测量仪器和零部件,终于在1944年完成了E型终端机的制造任务。随后,又自行设计研制成可调带宽的三路载波电报机。这些都是国内首创产品。他的这一系列成果,于1945年受“资源委”的四种奖状。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三厂奉命迁南京,并扩建为“中央有线电器材有限公司”。他先后任工程师、总工程师兼技术处处长、技术设计委员,继续为发展祖国电讯工业尽智出力。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1948年,国民党政府拟带一部分重点工厂南迁台湾,并已逐步见诸行动。他出于爱国爱民之心,不愿随国民党政府南迁,遂托故自请“遣散”,辞去本兼各职,返回离别了近10年的上海。从此,走上了为进一步发展祖国高教事业作奉献之新路。 从1949年2月开始,他先在上海市立高等工业专科学校任电机系教授。课程为“电热设备”。1949年5月,在校迎接解放。解放后,百废待兴教为先,党和政府考虑到他的资历,于1950年2月将他安排到同济大学无线电系任教授,主教“电子学”和“电信网络”。1952年,因高校院系调整,又调到交通大学有线电信系,教授“有线电电信传输原理”、“网络理论”。在当时国内无此现成教材的条件下,他凭着自己所掌握的深厚的外语水平、广博的知识技能,博采众长,挤出时间自编教材授课。既解决了缺乏教材这一难题,又适合国情课文深入浅出,深受学生的欢迎。 1954年,根据有线电信系关于增设选课的建议,他开出了以网络综合为主的“网络选论”;同时又应上海市电信局长途电话站钱家治工程师(后任邮电部总工程师)之邀,讲授“滤波器综合设计”。为巩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他又在交大刘锦德老师的协助下,别出心裁地推行综合设计方法的计算,其所制成的实物,性能全如理想。通过这一系列创新实践,使原需20余人共同计算一个月的工作,在交大电信系以后的毕业设计中,改为每人各一方案,使单人在2周内即可完成。有的还选用了特殊的设计途径,也可在同时间内完成计算。学生们在他热情耐心教学、辅导和启发下所完成的毕业设计,获得毕业设计评价人钱家治工程师的优良评语。 1956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交大有线电信系全系师生西迁成都,组成为“成电”一系。他虽届天命之年,但二话没说,又一次离家远赴成都。是年11月,他任电子自动化筹备小组负责人。经过近两年的拼搏,“成电”四系终于在1958年9月成立,由他任系主任,主教“自动调节原理”。在当时客观条件较困难和过高的保密性要求下,他奋力克服一切困难,对学生们开展计算机专业和遥测遥控专业的教学。1965年春,他改任“成电”二系教授,主教“自动调节原理”。在他年近花甲的1966年开始,历经“十年动乱”离校下放,直到1975年才回到“成电”204教研室工作(该室于1977年扩建为七系)。他虽历经坎坷,且此时仍无开课教学任务(做辅导工作),但他热爱祖国教育事业的爱心始终不变。以近古稀之年,仍充分发挥余热,继续发扬认真负责、求实存真的优良作风,找出了教本中有某些物理现象的错误解释,并将此向开课的教师指出,供任教半导体物理老师作研究。此举得到陈星弼教授的充分肯定:问题确如许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存在。 1979年,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尤其是科教战线犹如再次新生。1979年他调到同济大学任教。先后在机电系、电气系任教授。1983年,他虽已年逾古稀,还主动向上级建议在该校教研室设立“信号、电路与系统”研究生专业,以培养硕士研究生。此建议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次年,同济大学电气系即取得第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电路、信号与系统”学科点,为同济电气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奠定了一块基石,此举,功不可没。在此期间,他的分支方向仍是“一维为主,渐向二维方向发展的数据处理”。为进一步发挥余热,他不顾年迈体衰,亲自为教师和研究生讲授“近代数学分析理论”、“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系统辨识理论、“自适应信号处理”、“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系统辨识理论”、“自适应信号处理”、“信号理论”,“时序分析与系统辨识基础”。包括“初步测度论”、“勒贝格积分”、“鞅和新息”、“预测误差方程”、“时序中的几种分解定理”等等。这些都是为进一步提高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课程。 他毕生爱书,藏书颇丰。主要是中西文专业书籍,足见其阅历之博,也是其不倦钻研学问的佐证,不愧为学术带头人。 他治学认真、严谨,有时几近“顽固,”连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处事,事必躬亲,即使年高体衰,依然象年轻人一样保持充沛的工作精力。他待人和蔼可亲,对己严格守则。一生正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此,在“文革”中,也受到过不公正的批判。即使在此期间,他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忠心矢志不移。1979年,中共“成电”党委对他作出了公正的评价。 他曾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四川省第二、三届委员会委员,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四、五届代表和第四、五届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协上海市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通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自动化学报》编委和自动控制理论委员会委员。 1997年3月8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于上海华东医院。享年89岁。 长女学文,成都科技大学;次女学书,上海华东化工学院。
知识出处
《民国德清人物志》
本书收录了民国德清200个人物事迹,其中包括了潘申甫、潘鉴清、潘春林、蔡宝善、金有恒、慕陶、吕梦飞、俞箴墀、嵇炳元、许孙儒、高沚蘋、俞同奎等。
阅读
相关专题
教师
职位
教授
职位
主任
职位
教授
职位
处长
职位
技术设计委员
职位
教授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