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唯一号: 110630020220001021
人物姓名: 俞平伯
人物异名: 原名:铭衡
文件路径: 1106/01/object/PDF/1106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503.pdf
性别:
出生年: 1900年
卒年: 1990年
籍贯: 苏州
亲属: 俞陛云

传略

俞平伯(1900—1990),原名铭衡,以字行,俞陛云子。生于苏州。民国八年(1919)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加入新潮衬、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社团,从事新诗和散文创作。十四年(1925)起,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等校。三十五年(1946)任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建国后,俞平伯先后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学研究室研究员。出版论著《红楼梦研究》、《脂砚斋红楼梦辑评》。1953年,他的《红楼梦简论》受到不公正的批判。1956年,俞平伯被定为一级研究员。“文化大革命”中,俞平伯受到批斗并下放劳动。1971年回京。1975年出席国庆招待会,由于过度兴奋和激动,患脑血栓而偏瘫。1980年被聘为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1988年1月20日,首都各界知名人士举行纪念会,庆贺俞平伯从事学术活动65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充分肯定了他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上的建树。 俞平伯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第四、五、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还参加了第一、二、三、四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下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全国文学工作协会委员。 俞平伯晚年关心故乡的教育事业。1980年,为德清县教师进修学校题词“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1987年,为故里所在地城关乡中心小学题写校名及“业精于勤”条幅,勉励家乡少年儿童刻苦学习。

知识出处

德清县教育志

《德清县教育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德清县教育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其中包括 古代教育、民国时期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人物等四篇。

阅读

相关专题

教授
职位
研究员
职位
研究员
职位
顾问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