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山与下龙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清旅游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996
颗粒名称: 响应山与下龙潭
分类号: K928.3
页数: 2
页码: 15-16
摘要: 县城往西约4公里,有一处“大小响应”的响应山与下龙潭。山上树木葱茂,翠竹遍野,绿荫如海,风吹影舞,一派绚丽风光。山谷中有泉一泓,从石罅中泻下,若素练注入下龙潭,潭深水碧,清新怡人,环境十分幽雅。早在唐、宋年间,就以青山绿水和风景秀丽受人关注。成为许多文人骚客游览赋诗的地方。道光《武康县志》载:响应山,其上有大响岩、小响岩,人经此者,随语应声。岩上凿‘甘露响应’四字。
关键词: 响应山 下龙潭 名胜古迹 德清

内容

县城往西约4公里,有一处“大小响应”的响应山与下龙潭。山上树木葱茂,翠竹遍野,绿荫如海,风吹影舞,一派绚丽风光。山谷中有泉一泓,从石罅中泻下,若素练注入下龙潭,潭深水碧,清新怡人,环境十分幽雅。早在唐、宋年间,就以青山绿水和风景秀丽受人关注。成为许多文人骚客游览赋诗的地方。道光《武康县志》载:响应山,其上有大响岩、小响岩,人经此者,随语应声。岩上凿‘甘露响应’四字。《余英志》云:“响应山下有龙湫,水色正碧,传山有二玉应人如谷之答应,故名“玉石响”。“唐刺史于改其名碧玉潭,与宋葛胜仲皆有题刻”。《吴兴掌故》说此山随人声大小响应,故有大响小响之名”。
  《武康县志》记载的碧玉潭,地处响应山下,有断崖瀑布从20余丈高处飞流直泻其中,形成了一个气势磅薄、碧波荡漾、深不可测的大水潭,名叫“下龙潭”。此处曾经被列为武康八景之一,颇得当时许多官吏、名士的青睐。唐贞元十年(794年),湖州刺史于和监察御史薛公允等9人同游响应山和碧玉潭,留下了游记刻石,至今仍存。
  宋文学家苏轼和“江南佳公子”毛滂在下龙潭曾留下过一段佳话。元符二年(1099年),毛滂赴任武康知县。翌年秋,全县大旱,良田龟裂,溪水断流,禾苗枯萎。身为父母官的毛滂忧虑万分。他赤脚草鞋,身穿蓑衣,随带差役,步行八里外的响应山下龙潭求雨,并写了《响应祷雨寄苏文忠公》寄与被贬海南儋州的苏轼。同年,苏轼作了《复毛东堂响应祷雨》诗。毛滂在政务之余也将“响应潭”写进诗中。其诗曰:水面平波一镜空,夜深明月照龙宫。猿声未响潭先响,一树花开两树红。(钮智芳撰文)

知识出处

德清旅游文化

《德清旅游文化》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德清县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俗节庆、神话传说、名优特产、历代人物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钮智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