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自然风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清旅游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988
颗粒名称: 卷一 自然风光
分类号: P96
页数: 27
页码: 0-26
摘要: 石峤山、高峰山、黄回山、铜官山等峰峦百余座“构成了德清县西部地区峰峦叠翠的自然风光,莫干山的清凉与铺天盖地的竹海林涛有关,夏承焘在《避暑莫干山》中曾说:将连绵的峰峦淹没在团团云雾之中,犹澎湃之声惊拍于山崖之上;眼前山峦树木皆披薄纱,与云雾相得益彰者当是莫干山的泉水。山上泉水触目皆是,其他如虎跑泉、花坑水库、古天池等都在青山环抱之中,说剑亭畔二叠瀑下,隔谷眺望飞瀑,塔山是莫干山上观日出的好去处“四面峰峦偎依脚下,其河上的旖旎风光和人文历史是足以供人游览和遐思。
关键词: 德清 自然资源 地理

内容

莫干山
  可与庐山、北戴河、鸡公山媲美,被列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莫干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莫干山系天目山之余脉,拥有大小山峰180余座。主峰塔山,海拔718米,其外围还有石颐山,石峤山、高峰山、黄回山、铜官山等峰峦百余座,构成了德清县西部地区峰峦叠翠的自然风光。
  “登高四望满修篁,天与名山特地凉”。莫干山的清凉与铺天盖地的竹海林涛有关,全山种植毛竹1500亩,若将周围地区计算在内,将达19万亩之多。所以有“竹海”之誉,山上绿树葱郁,古木参天,夏承焘在《避暑莫干山》中曾说:“布地幂天皆竹影,翻江倒海是松涛”。
  云雾,是莫干山的又一奇观,每年五、六月间,霁雨初晴,茫茫云海,变化多姿,时而平静似棉絮,将连绵的峰峦淹没在团团云雾之中;时而汹涌似骇浪,犹澎湃之声惊拍于山崖之上,置身其间,宛如大海之滨。一到春冬,浓雾自谷底袅袅升起,眼前山峦树木皆披薄纱,丝丝缕缕,盘桓缭绕,别具情趣。若遇濛濛细雨,云雾更是
  空灵迷茫,大有梦幻之景。
  与云雾相得益彰者当是莫干山的泉水,所谓“百道源泉飞瀑布”是莫干山的又一自然景观,山上泉水触目皆是。“鹤啄泉”在芦花荡公园内,泉水常年不竭。其他如虎跑泉、花坑水库、古天池等都在青山环抱之中,碧波荡漾,清冽之水“虽冷饮可无河鱼之疾”。
  莫干山首胜,当推“剑池”,因有四叠飞瀑而久负盛名。剑池赏瀑,游人皆乐而忘返,说剑亭畔二叠瀑下,或濯足戏水,或临流拍照,畅其豪兴。而沿石阶下至潭底仰观,可见二叠瀑与三叠主瀑连为一线,仿佛银河从天而降,气势撼人。若沿对面小径过峭壁栈道,驻足观瀑桥,下临深渊,上顶悬崖,隔谷眺望飞瀑,令人神惊意骇,离尘出俗,而剑池之水凉气袭人,夏日在此濯足,乐趣无穷。
  “武陵村”东临陡崖,地势轩爽,犹似屋脊。塔山是莫干山上观日出的好去处,天将拂曙,注视东方,太阳喷薄于茫茫云海之中。在此远眺,四面峰峦偎依脚下,远处太湖如镜,运河似带,极目东南,钱塘江隐约可辨。(吴冠民撰文)
  馀英溪
  英溪,被誉为德清县的母亲河。她横穿县城,蜿蜒往东,一直延伸到澉山的艹宁溪漾。其河上的旖旎风光和人文历史是足以供人游览和遐思。
  英溪依照道光《武康县志》的说法,“源自铜岘山”。而新编县志与水利志认为源自大山岭,由双溪、合溪、阮公溪、盘溪、石扶梯水和石颐水等六支水会合而成的。从筏头至距武康十三里的花石坎历来称这段水叫余英溪,筏头又叫英红镇,武康过去也曾叫余英镇。而花石坎流经武康的一段水,习惯称之为前溪,在这段溪上,过去两岸青山绿水,岸边遍植桃树,每到春暖花开时节,落英缤纷,碎红满地,是一处春游踏青的好去处。
  余英溪从武康流向城关,其时水中花瓣已尽,而花蒂犹存,所以将城关南门城外一段水流称之为余不溪(“余不”的“不”读孚音,是花蒂的意思),其别名又称龟溪,龟溪盛产逆鱼。其水清冽,旧有
  龟溪夕照等八景。余不溪近东门城有北流水会合,称之为清河,在城关城内一段俗称长桥河,其北岸旧有余不庙,南岸有显佑侯庙(下庙)。
  英溪不独风景秀丽,而且哺育了德清历史上众多文化名人,沈约、孟郊、沈麟士、俞曲园等人都喝英溪水长大的,与英溪都有不解之缘。
  前溪还是中国歌舞的发祥地之一,明嘉靖《武康县志》载:“武康在唐朝时已成为江南习乐之地,江南歌伎大半出自前溪”,南朝时沈充所作的《前溪曲》流播极广。
  曾有“前溪三子”之称的武康人唐靖、韦人凤、陈之群对前溪更有详尽的描写与歌咏,唐靖还著有《前溪逸志》。
  历代文人在前溪留下过不少诗篇,最负盛名的是明代吴伟业的《送武康姜明府》:……放衙山色里,听事水声中,竹税官桥市,茶商客渚篷;前溪歌舞在,父老习遗风。(吴冠民撰文)
  莫干湖
  当你从繁华的都市来到莫干湖时,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这里寂静的峰峦、莽莽的林海、晶莹碧玉般的湖泊,还有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构成了一幅维妙维肖的大自然生态图。游人到此有身临“世外桃源”之感。
  莫干湖,在莫干山麓。湖面有9600多亩,最大蓄水量相当于12个西湖的总和。湖泊四周青山环抱,竹树青翠,碧波荡漾。每到春夏时节,莫干湖西北侧的花果山百花争妍,蜂喧蝶闹。到了果子成熟之时,杨梅、梅子、水蜜桃、梨、西瓜等硕果累累。
  莫干湖四周峰峦迭翠,湖水碧澄,又是飞禽走兽栖息之处。每年初冬至翌年的清明前后,成千上万只野鸭子飞临此湖,它们白天在远离湖岸的水面遨游,晚上又到邻近田野和山岗栖息。湖心小岛,随湖水涨落而浮沉。并有大批天鹅在此栖息,故称“天鹅岛”。这里真是鸟的天堂,杜鹃、画眉、黄莺、相思鸟等多达20多种。除鸟类之外,穿山甲、黄鼠、野猪、黄麂、野兔、獐等动物出没于群山之中。若遇上洪汛季节,泄洪洞前会见到“鱼头攒攒”可以欣赏到难得一见的“天下鱼观”。(钮智芳撰文并摄)
  下渚湖
  下渚湖在防风古国境内。下渚湖异名颇多,因传“防风氏所居”,故叫风渚湖或封渚湖;又因与“哑子”谐音,俗称哑子湖。此外也有叫九里湖、巽湖的。下渚湖广10平方公里,湘溪和英溪两条支流的水分别由南北方向注入湖中。湖水出巽斗门、塘泾斗门、五闸斗门汇入东苕溪(龙溪)与京杭大运河沟通,以得舟楫之利。湖面空阔处,茫茫烟水,四顾无地,湖中大小屿墩数十处,港汊纵横,宛若迷宫。所以有“千巷划菰芦”的景观。湖水深2米上下,常年水位少有涨落变化。若乘小舟,荡漾湖中,举目远眺,湖的四周连绵青翠,临水插花。在湖的北岸,鸡笼山、玉屏峰(麂角顶)、上渚山、鸭啄山、防风山历历可见。
  下渚湖西岸有隔湘溪与防风山遥相呼应的是禺山。湖的东面,有并不高峻的湖上山,与道观山逶迤相连。南边万顷田畴,水塘似镜,一派江南水乡风光。一座孤峦——豸山涌出湖面,犹如湖中一颗诱人的绿宝石。它形似古代传说中一种名叫獬豸(独角羊)的神兽,故名豸山,又叫云寨山。此山高仅6.6米,山上遍栽桑竹,山下芦荻随风摇曳,波光树影,颇具野逸之气,是垂钓游泳、野餐、赏月
  之理想场所。
  用“风景如画”来形容下渚湖一年四季的景色并不过分。每逢春风和畅之时,碎红乱点,万物光辉,人当陶醉其间;若到炎炎夏日,湖上绿荷伞盖,云浮半空,南风徐来,让人顿觉清凉无汗;到了天高云淡,桂花飘香之季节,这里又是苇风芦影,景宇肃澄,令人心旷神怡;入冬,霜林冰岸,雾散穷天。一旦瑞雪,湖面上下,鹅毛翩翩,一个晶莹透剔的下渚湖真个让人流连忘返。
  下渚湖非但四季景色迷人,更称得上特产富饶。湖中红荷菱角,莲藕生香,鱼、虾、蚌、鳗、鳖等水产丰盈,水鸟成群,浮游于河上与水草之间。当地渔民每逢捕捞时节,便撒网放笼,不亦忙乎。湖边尽是柔桑清竹,白李红梅,蔬果之属,五花八门,不可不谓丰赡。芦苇丛中又是野禽栖息之所,野鸭、凫鹜、鹭鸟随处可见。“点点随水,嗄嗄芦湾”,名不虚传。
  下渚湖不但景色旖旎,物产丰富,且文化底蕴也十分丰厚。不但民间流传着不少美丽的故事。而且历代文人墨客对她也有过不少记述与赞咏。最有名的恐怕当推200多年前的一位因写了《长生殿》而名噪一时的戏剧家洪昇的那首五言律诗了。诗云:
  地裂防风国,天开下渚湖。
  三山浮水树,千巷划菰芦。
  埏埴居人业,渔樵隐士图。
  烟波横小艇,一片月明孤。
  清康熙初年,武康知县吴康侯面对“延袤九里,藕叶菱花,溶潏平波”的下渚湖发出“假如东坡和靖两公,筑堤移柳,栽梅放鹤,曷亚荷花十里,桂子三秋耶”的感叹!(吴冠民撰文钮智芳摄影)
  防风山
  防风山是防风古国的中心区域,防风古国的文化遗存大都聚集于此。
  防风山不甚高,海拔仅125米,在下渚湖的北岸。它东起观音岭,西连茅田畈,北至资敬寺,南麓便是二都集镇。防风山异名颇多,风山、封山、封公山、风渚山等等均是它的别名。
  防风山与辅佐大禹治水的防风氏密切相关。古书上说“古防风氏之国”;防风山因有深远的人文渊源和秀美的自然景观,早为人们所瞩目。在1500年前的南朝宋时期,山谦之的《吴兴记》中就提到“吴兴西有风渚山,一日风山,有风公庙,古防风国也”。此后逐渐成为一处游览胜地。山上的“封公石窟”、“乾峰耸翠”、“奇松待鹤”、“古梅胜景”、“百丈深潭”和“潘老仙踪”等景点都是令人驻足流连的地方。
  从防风神祠后面沿石阶而上数百步,旧有“观音阁”、“听雨楼”等建筑。现在残留的台座尚依稀可辨。“听雨楼”依山岩而筑,四周修竹萧萧,环境极其幽静。原先古梅成林,尤其栽有名贵的古梅多株,是封山上一处重要景点。其上有一岩洞,俗称“小蝙蝠洞”,这小蝙蝠洞是相对上面的“封公洞”而言。
  由观音岭向左侧上山,就到达了《山海经》中称之为“大人之堂”的“封公石窟”,亦称封公洞,俗称蝙蝠洞。这里“岩窦轩翥,高可三、四丈,如堂皇然”,洞常年渗水,夏日冰凉,人入无汗。道光《武康县志》载“洞中广容百席”,相传为防风氏居所。洞口高大,有石刻数处。前人来此题咏不少。
  石室后有蝙蝠洞,洞内蝙蝠无数。传说此洞深不可测,通山下风渚湖,又说可通徽州。
  出封公石室,往东有龙池,池水终年不涸。沿龙池拾级而上就可到达朝阳禅院(今已废)。院后亦有一池,池水清澈,两边峭壁危立,若再沿石梯而上,即入“天上室”,安坐其间,防风古国景色皆可尽收眼底。湖水云天,碧树青瓦,如坐画境。
  封公洞西侧为封山主峰——待鹤峰。这里峰峦陡峭,怪石嶙峋,顶峰原有7棵古松,虬枝曲干,凤翥龙飞,时有野鹤飞来栖集其上。现在仅存一株。这“奇松待鹤”是“封山十景”之一。
  沿封山西下,是圣堂岭。西去为“泅水庵”,庵后石壁突兀,下俯清泉。庵之西登山半里许,中贯一石,如梁可渡,称为“仙人桥”。东上即“百丈潭”,潭深不可测。往下有石池,其间大石凌空。潘道士者于此修炼,故云“潘老仙踪”。《吴兴合璧》中有一段骈文,对防风山这些景点写得颇有诗意:
  “阳有风渚之湖,东有观音之岭,缘磴而上,封公之洞,一窦堂开。俯泉而过泗水之庵,两岑岸立,道旁片石,独留宝剑之光,壁下一泓,犹识龙池之水,仙人桥上,高峰排云,大士阁前,碧山入画。”(吴冠民撰文)
  铜官山
  距武康县城仅9公里之遥,有一处曾经在历史上令人刮目的地方,这就是“重岩绝磴涉无端”的铜官山。铜官山又名武康山。世传汉朝时吴王刘濞曾在此采铜,铸钱和制造兵器。
  铜官山并不高,海拔不过252米,但茂林修竹,万壑秋声,景色极佳。古往今来曾招徕不少墨客骚人于此吟咏,留下了不少锦绣诗章,从不同角度对这里的景色作了描写。“万壑秋声松四面,一林浓翠竹千行”(林述曾)、“金沙遥映日,铜井暗流泉”(韦人凤)“半生杖履经行处,杳在云烟仿佛间”(程九万)等不失为佳构。
  铜官山旧时景点颇多,诸如古月泉、清奏亭、毛公堂、赤松涧、缓步堤、内院(苑)桥、牛头峰、擎天松、无畏庵、留云洞、石燕洞、赵监庙等。山顶至今仍有两坎,即为当年采铜遗留下来的铜井。井方径丈许,深不可测。道光《武康县志》说它“水无盈缩,色以时变”。井旁石笋多产青绿,旧时山僧取之以饰佛髻。井边有“石燕洞”。
  离石燕洞数百公尺有炼铜滩,许是设炉炼铜之处。道光《武康县志》说此“大可一亩碎石绣绿皆金碧色,纤草不萌。”嘉靖《浙江通志》认为余英之水由此而出,铜官山秀丽的自然景观让人乐而忘返。怪不得宋代的毛滂要说“踏遍武康境,铜山分外幽”了。
  铜官山最负盛名当推“龙象之护持,宰官之功德”的古刹铜山寺。铜山寺座落在铜官山麓,寺初建于10世纪初,原先名“资福寺”,到宋治平二年(1065)改名为“隆教院”,后再更名为铜山寺。自从宋建中靖国初,一位名叫维琳禅师的高僧当了这寺院的住持后,才声名日隆,盛极一时。
  铜山寺后有蝙蝠洞。洞深而广,内隐蝙蝠无数。1934年出版的《莫干山指南》说“胆壮者入洞一驱,蝙蝠群飞而出,其大逾鸽,一时洞中‘拍拍’之声堪以惊人。”寺前还有松树,高耸云天。在1930年前后,铜山寺殿宇仍保存完好。周庆云所编《莫干山志》还称“今大殿建新,群屋皆备”。解放后一度被用作民居,且年久失修,早失旧时风光。“文革”期间山民移居,所剩屋宇也随之被拆。现在废址尚存,在所遗留的柱础和墙基中,仍可想见当年轩敞的庙貌景象。近年,有好事者于原址构筑了一座规模极小,建筑简陋的佛殿。(吴冠民撰文钮智芳摄影)
  天泉山与葛岭
  直到现在,县内人士不知天泉山的恐怕不在少数,这也许应了清代郑训达在《天泉山》诗里说的“山因太好不知名”的一句了。
  天泉山距莫干山很近。在塔山西北十华里处,如果从林海亭步行半个多小时便可到达山顶。其高七百多米,山南是后坞村。如果从后坞村东北山脚沿溪上山,一路涧声竹影,风景特秀。过椅子石,达双涧口,东峰壁立百仞,崖上竹树繁茂,东西两涧水至此汇合,水声如雷霆轰鸣,就是在三伏盛夏,仍是寒气逼人,在此竹径中徐行三、四里,便达山顶,山顶平畴百亩,四时流水涓涓。天泉山也是因山上多泉水而得名,清武康知县吴康侯有《天泉山》诗说:“山头百道潺湲水,流过溪桥尽向西”。
  天泉山的森林覆盖率达100%,近代几次有人欲开发此山。天泉山不失是一处观光避暑度假的理想场所。
  葛岭在莫干山南麓,与天泉山相距不远。这里峰峦叠翠,飞瀑
  溪流,与天泉山可谓合璧。其景点有龟鹭私语、亮洞崖、蝙蝠崖、飞来石、牛背脊、一线天、和尚石、天池、石洼潭、大瀑布等等。
  总之,天泉山与葛岭都是有待开发的处女山,想象不久的将来,她们必将成为旅游胜地。(吴冠民撰文)
  响应山与下龙潭
  县城往西约4公里,有一处“大小响应”的响应山与下龙潭。山上树木葱茂,翠竹遍野,绿荫如海,风吹影舞,一派绚丽风光。山谷中有泉一泓,从石罅中泻下,若素练注入下龙潭,潭深水碧,清新怡人,环境十分幽雅。早在唐、宋年间,就以青山绿水和风景秀丽受人关注。成为许多文人骚客游览赋诗的地方。道光《武康县志》载:响应山,其上有大响岩、小响岩,人经此者,随语应声。岩上凿‘甘露响应’四字。《余英志》云:“响应山下有龙湫,水色正碧,传山有二玉应人如谷之答应,故名“玉石响”。“唐刺史于改其名碧玉潭,与宋葛胜仲皆有题刻”。《吴兴掌故》说此山随人声大小响应,故有大响小响之名”。
  《武康县志》记载的碧玉潭,地处响应山下,有断崖瀑布从20余丈高处飞流直泻其中,形成了一个气
  势磅薄、碧波荡漾、深不可测的大水潭,名叫“下龙潭”。此处曾经被列为武康八景之一,颇得当时许多官吏、名士的青睐。唐贞元十年(794年),湖州刺史于和监察御史薛公允等9人同游响应山和碧玉潭,留下了游记刻石,至今仍存。
  宋文学家苏轼和“江南佳公子”毛滂在下龙潭曾留下过一段佳话。元符二年(1099年),毛滂赴任武康知县。翌年秋,全县大旱,良田龟裂,溪水断流,禾苗枯萎。身为父母官的毛滂忧虑万分。他赤脚草鞋,身穿蓑衣,随带差役,步行八里外的响应山下龙潭求雨,并写了《响应祷雨寄苏文忠公》寄与被贬海南儋州的苏轼。同年,苏轼作了《复毛东堂响应祷雨》诗。毛滂在政务之余也将“响应潭”写进诗中。其诗曰:水面平波一镜空,夜深明月照龙宫。猿声未响潭先响,一树花开两树红。(钮智芳撰文)
  碧坞龙潭
  碧坞,是南路乡主要景区之一,地处莫干山北麓。境内有小桥、流水、奇石、古树。其中仅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南方红豆杉”就有20多棵。树龄长,树干高大粗壮。小溪右侧的一棵高20米以上,胸径1.3米,树龄有千年,号称“红豆杉之王”。村道左侧竹林中,又有一棵高20米,胸径1米,树龄超过了600年。山坞竹林环绕,溪水哗哗,不失为一处极好的景区。
  进碧坞村,循石径蜿蜒上行约600米,便到了龙潭。潭两侧有巨石凌空,成对峙之势,形成狭壑,溪流奔腾,一跌而泻,落差有16米多,景色颇为壮观。远远望去宛如龙口喷雪,近看又如绫缎闪光,白濛濛一片,令人叫绝。瀑布上端有一石甚为平坦,村人呼“仙人
  石”。据说为汉钟离、韩湘子对奕之处,现石面棋纹依稀可辨。瀑布注入处,潭深莫测,相传与东海相通,有龙潜藏。潭侧两壁屹立,宛如大门,宽2米余,为溢水通道。通道边怪石错列,如雄狮昂首,如熊踞虎盘。1926年,周庆云曾作诗称赞:“瀑流百折下山溪,叠石分流高又低”。龙潭右侧峭壁上还刻有周庆云的手迹“上有飞瀑,下注农田,潭深莫测,有龙潜焉,灵应祷雨,自昔相传,残刻于,贞元纪年,并此四字,亦化云烟。”笔力雄厚,至今犹在。于曾为湖州刺史。“残刻”为其游龙潭遗迹。
  沿龙潭下行,山溪弯曲如蛇,富有韵律。溪中巨石或卧或立,两岸竹林修长,群峰崔嵬,是游人探险赏景的好场所。(钮智芳沈忠武撰文)
  计筹山
  杨坟的兴起,应归功于杨存中的开发。而文人的景仰,更因有高人遗踪。春秋晚期就隐居过著名谋士计然。
  计然一作计岘,又作计倪,本姓辛,名研,字文子,蔡邱濮上人。
  越国战胜吴国后,朝中大臣因功高震主,引起猜忌,纷纷引退。范蠡、计然师徒俩也渡过钱江,各自隐居于山林。计然择址于禺山北侧,隐居在深山之间。那山坐北面南,峡口对着禺溪,东西峰峦峭拔,中间涧水潺湲,苍松翠竹,白云蓝天,那幽胜的好景,不啻桃源洞天。从此,计然避世逃名,躲过了越王勾践大肆诛杀功臣的政治巨祸。
  计然隐居于此,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将此山呼作计然山。但宋嘉泰《吴兴志》将山名记作“计筹山”。并曰:“越大夫计然尝计筹于此,故名。”其实,“然”与“筹”在当地方言中读音相同,并非计然在山上度筹划势。
  计筹山与禺山在西侧逶迤相连,而中间对峙,两山形成峡谷盆地,后来成为民居所在。据《武康县志》载:“计筹山,县东南三十五里,高七十三丈,围五里三十步。”可见其山不小。
  计筹山,除了计然避世隐居于此外,三国吴末叶,又有一位名叫计昭的将军隐居在此。据史料记载:“计昭,字叔明,黄武中为车骑将军,见皓(吴国末帝孙皓)荒暴,乃弃官隐居禺山,后晋宣帝屡诏不起。”这位计昭隐居之后,子孙繁衍。据传,今三合乡境内的东计家兜、西计家兜、计家埭等自然村中的计姓人家,都是计昭的后裔。
  绍熙元年(1190),姜夔因爱计筹山,在南坡开辟“白石洞天”结舍寓居。计筹山最繁荣的年代是元朝。那时,元政权统治江南,不少坚持民族气节的文人多遁隐山林,以示反抗。于是,计筹山成了大宋遗民的洞天福地。当时,许多名人都到过计筹山并留有诗文。计筹山之繁盛,一直延续到明初。
  经过沧海桑田之变,计筹山在清康熙年间武康知县吴康侯的游览中重振山声。吴康侯不仅写下了文字优美的《游计筹山记》散文,还写下了“花源一涧碧悠悠,木落空山水自流。丹灶月明鸡犬静,白云泉联竹松幽。书成越绝人何在?梧冷吴宫岁几秋。霸业烟消弹指梦,神仙安事觅封侯”的七言律诗《秋日计筹山怀古》。此后,计筹山再度成为羽客胜地,景物名区。在众多诗作中,值得一提的是清陈斌的《计筹山览古》诗:
  计然脱履遁樵苏,范蠡藏弓泛五湖。
  浙浙秋风千载恨,区区越国两狂夫。
  兴亡稻蟹偶然事,高兴莼鲈达者徒。
  独惜谋臣从古少,不营贩牧即屠沽。
  陈斌这首七律传颂很广,对计然、范蠡师徒俩的遭遇作了婉委的评论。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计筹山的半山石崖上,当年留下了一方
  赵孟游山时的手迹。这一方摩崖石刻,至今依然存在。上面的文字是:“吴兴武康计筹山,越大夫计然隐此成道。后千年,葛仙翁炼丹在此。又千年,当涂杜君道坚来登白石崖。二仙游侠,为四大域中建万古福地。大梁赵孟书。”
  名山有山志,起源较早。而计筹山作为名山,早在清乾隆年间,便已由李钟编成《计筹山志》。李钟字松崖,武康人,乾隆五十七年(1792)贡生,官任浙江兰溪县训导。他是我县历史上为名山写志的创始人。此后,民国期间的升玄观道士真谷子在民国20年(1931)完成了《计筹山志略》。两部山志,同辉互映,彪炳史册。(陈景超撰文)
  吴羌山及周边胜景
  吴羌山,俗叫乾元山,在城关清溪之滨。吴羌,汉代名士,避王莽之乱,南来此山隐居,后人便以吴羌名山。到南朝宋时,东沈人沈麟士(419—503)也来吴羌山隐居讲学,跟他学习的近100人,环绕沈家周围自行造房。当时俗谚说:“吴羌山中有贤士,开门教授居成市。”沈麟士家贫,以织帘为生。他讲经著书,好学不倦,人称“织帘先生”。清沈用霖《吴羌山怀古》诗云:
  紫色蛙声迹已陈,烟霞何处问遗民?
  曾随梅福同辞汉,却喜桃源独避秦,
  此地馨香千载奉,当时烟雨一犁春。
  织帘继起高踪远,古庙荒祠若比邻。
  “紫色蛙声”指王莽新朝。梅福,汉寿春人,王莽专政,弃妻子南来隐居。荒祠即织帘先生祠。明嘉靖四年知县方日乾重建,改名织帘书院。乾元山顶旧有高士庵,建于宋代,同治七年(1868)重建。1939年11月日军侵驻德清,山顶设有岗哨。1942年8月,日军撤退,庵屋被毁。半山腰有乾元寺,建于梁大同二年(536),同治间(1862—1874)重建,解放后拆毁。长桥南堍原有观音堂,为乾元寺头山门,直上通大殿。寺后水潭,中有蝾螈。寺东面几十步原有腰金塔,今存塔基,地平坦,俗呼鹞鹰基,实为腰金基之误。
  乾元山西侧有座小山叫丁山。海拔只35米。山西麓有裴坟庵。庵东面丁山南原有吉祥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建,清同治中重建,1946年拆毁。
  丁山与城山隔龟溪相对。城山海拔80米,原名吴憾山。相传吴王夫差憾越王勾践伤父之足,率兵伐越,在这山上建筑过城堡。
  山南麓原有孔瑜墓。西面有刘王堂,清光绪八年(1882)重建,祀刘锜。相传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挚友刘锜,曾带领2万宋军,在新市、德清一带抵御10万金兵,在民众支持下,金兵溃退。因之两地都有刘王堂,纪念他的抗金功绩。城山北面有慈光寺,俗叫城山寺,宋熙宁中(1068—1077)建,清光绪初(1875)重建,1945年被毁。1996年重建,移西北山麓,平屋二间。
  城山东北,隔导流港相望,有赤土山,海拔33米。从前有个风水先生,说这里有贵人气,于是山岗被人凿断,露出赤土,因名赤土山。当地人俗称小马山。
  在城山、赤土山之间,曾发掘出大量瓷器、窑具、碎片,这里是东晋到南朝(320—570)德清窑的一部分。赤土山下原有大悲庵,清咸丰十年(1860)间兵毁。
  赤土山东南为大假山,海拔42米。原名市亭山,俗呼市头山。地名普查时改为大家山。晋王羲之任吴兴郡守时,曾在山前面溪营造住宅。这里地势高爽,树竹苍翠,景色宜人。今大家山公园逐步改造,日臻完美,俞平伯铜像就矗立在这山上。(蔡剑飞撰文)
  石门卡
  石门卡地处莫干山西北的郎家村境内。此处原属归安县境。光绪《归安县志》载:石门山,在归安县,近杨坞、俗名石门卡。两壁突兀,西侧石壁对峙,壁高25米左右。夹道如双阙,左端高耸笔立,右侧横亘似城墙。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从安吉孝丰挑来两块巨石,准备挑到乔溪去筑城。当他挑到石门卡地方时,被清晨起来放早牛的牧童看见了,就大喊一声:“这个人好大力气,肩上挑了两座石山”。吕仙被识破后就把担子一放上了天。这两座山变成了两扇巨大的石门,故称石门卡。石门中间有一石涧,泉水潺潺。沿涧上行约200米,即到了法华寺。该寺原名“玄真观”,为佛道合祀。民国23年(1934)改道观。25年筑楼层三楹,香火颇盛。寺院构筑奇特巧妙,大殿一半置于溪涧之上,一半紧依山
  石,犹如“吊脚楼”。殿后无墙,凭借石壁支撑。神龛背倚山石,自然得体。龛右侧有仙人洞,寺后有仙人桥为自然所形成,桥下有石级,可盘级而上。桥面有足迹,相传仙人所留。寺内另有铜钟一座,上有“佛日增辉”四字。石门卡虽无奇峰险岭,但崖涧交夹竹树掩映,有寺有景,倒是别有一番情趣。(钮智芳沈忠武撰文)
  浙北第一漂
  西距县城武康八公里的莫干湖大坝下,溪流曲折多姿,富有诗情画意;四周青山环抱,茂林翠竹,浓荫匝地。远望群峰起伏,层次分明,潺潺流水,碧波悠悠,山水相间,辉映成趣。游客乘坐在筏子内,随波自西向东缓缓漂流,悠哉乐哉,令人心旷神怡。这便是“浙北第一漂”,它从莫干湖大坝下30米处,沿余英溪顺流而下,至龙头堰,全程约3000米,漂流时间为50分钟。乘坐的全部是军用橡皮划艇和从美国进口的阿盖小艇,舒适、安全、可靠。(钮智芳沈海鹰撰文)

知识出处

德清旅游文化

《德清旅游文化》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德清县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俗节庆、神话传说、名优特产、历代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德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