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蚕技艺(省级非遗项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970
颗粒名称: 传统养蚕技艺(省级非遗项目)
分类号: K825.7;K295.53
页数: 5
页码: 414-418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省级民俗类非遗项目—传统养蚕技艺,及项目传承人和非遗项目之间的渊源。
关键词: 非遗项目 养蚕技艺 湖州市

内容

杭嘉湖地区是我国蚕桑业的主要产区,而南浔区则是杭嘉湖蚕桑业的重要地区。南浔区所辖的含山,是蚕农公认的蚕文化发祥地。
  栽桑养蚕始于何年代,各地说法不一。据传,在南浔一带的农村,自从流传“白马化蚕”的神话故事后,这里的人们就有了种桑养蚕的生产习俗。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积累,人们对养蚕的全过程,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饲养技艺和蚕事习俗,并传承至今。
  传统养蚕技艺
  谈文荣,男,(1921—2008),南浔区善琏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传统养蚕技艺”。
  我叫谈文荣,10多岁就跟父亲谈火生养蚕,至今没有间断过,可以说养了一辈子蚕,现在年纪老了,弄不动了,可是到了养蚕季节,哪怕是摸摸看看都过瘾,真的是有感情了。其实养蚕是个苦差活,那时家里穷,又没有文化,农村人只有养蚕种田,后来解放了,集体共育,我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生产队就选我当骨干,蚕种产量还算过得去,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里用钱全靠养蚕,虽然那时我已60开外,但身体硬朗,协助家人种桑养蚕没问题。
  养蚕一年工夫可养五批,除冬季外,春、夏、秋季均可饲养,秋蚕可分早、中、晚三季,其中春蚕和中秋蚕是旺季,因为桑叶量大,饲养蚕种最多,养得好经济收入也不错,前年春茧卖到2500元一担,历史上最高价了。
  整个传统养蚕过程蛮复杂,说说要大半天,如果简单地说,主要掌握四个“眠关”。即“头眠”“二眠期”“扯火期”“大眠期”,顾名思义“眠”是睡的意思,“关”是关口,指的是眠期有讲究,要控制好温度、湿度、消毒等,否则蚕宝宝容易作病,影响产量。
  春蚕一般在公历4月底或5月初发种,此时气温还低,所以,发种前蚕农得事先准备好暖房,一般用炭火,温度控制在摄氏36度左右,然后把蚕子倒在铺有白色“桃花纸”的匾里,俗称“收蚁”。
  等蚕卵孵化出来后,就开始喂食,因为蚕宝宝嫩弱,桑叶要精选枝梢的嫩叶,并且切成约2毫米宽的条状形,约3天后,就进入头眠。蚕眠时不吃不动,俗称“眠头”,褪皮后再食桑叶。
  “二眠”给叶时,先在蚕宝宝上面铺一张有小方孔的蚕网,然后把小方块的嫩桑叶,撒在蚕网上面,这样的话,已经眠了的蚕宝宝,因为不要吃叶,就在蚕网下“睡觉”了,而尚未眠的蚕宝宝,会钻过蚕网眼吃叶,很容易辨别。
  “扯火期”,蚕宝宝有2厘米多长了,食量也增加许多。这个时候要给1厘米见方的嫩桑叶,因“扯火期”比较短,蚕宝宝食叶加快,所以,给叶次数要增加。
  “大眠期”到“老蚕期”食叶,从切碎叶过渡到整张叶。这个时期是蚕宝宝食叶的旺期,一旦桑叶吃完了,就要立即补叶,一般24小时要给6次叶。所以,有的蚕农种养得多,家里人手少,来不及摘叶,甚至把整根桑条放在“地铺”里,让蚕宝宝爬上来食叶,这样做既节约了工夫,又扩大地铺空间,有利于蚕宝宝长大。蚕农在这个时候,起早摸夜,睡眠很少,十分辛苦。
  每个“眠关”都要进行消毒,消毒品一般用石灰、漂白粉等,消毒时用纱布包裹好,用手抖动包裹,使粉状的石灰或漂白粉,滤过纱布眼,均匀地散落在蚕宝宝身上,起到直接消毒杀虫防病的作用。同时,还要在桑叶上喷洒药水,增强蚕宝宝体质,防治病害。
  把蚕从匾里转移到屋内地上,俗称“开炝”,开炝前同样要用石灰或漂白粉,对屋内地坪进行全面消毒,同时还要投放驱蚁药粉,防治蚂蚁咬蚕,所以,消毒贯穿整个养蚕全过程,直接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开炝一周左右,蚕宝宝逐渐成熟,食叶也随之减少,此时,蚕农就得搬出去冬今春准备好的蚕毛柴(又长又净的稻草),摇成一条条“柴龙”,然后拉到地铺里,放在蚕宝宝的上面,这叫“上山”。蚕宝宝会陆续爬上“柴龙”,吐丝做茧,约5至6天,便可摘茧子了。
  从蚕种领来到“上山”摘茧子,一般需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相比其他农产品,周期还算短的,况茧子直接由茧站收购兑现,所以,饲养虽然辛苦,农民养蚕积极性还是较高。
  比起旧社会,现在养蚕省力多了,蚕种由蚕种场集中培育,蚕农根据需要直接订购就是了,不像我小时候家里养的蚕种都得自己孵化。自己孵化蚕种相当麻烦,先要把茧子放在匾里,直到出蛾子,然后把雌、雄蛾子“按对”放在蚕纸上,让雌、雄蛾子交配一天。交配后,把两只蛾子的尾部,用手分开,把雌蛾放在蚕纸上,把雄蛾扔到河里。大约到黄昏的时候,雌蛾就产卵了,然后把蚕卵用鹅毛掸好收起来,用纸包好后挂在楼板下,或放在干燥的缸、甏等器皿里,以防鼠食。
  待到下一年的清明期间,桑叶长出来的时候,当家人背上用红棉绸包好的“蚕种包”,到含山上走一遍,谐音称“上山”,意思是今年养蚕好,“蚕花廿四分”。含山回来后,白天要把蚕种包放在胸口焐,晚上则要放在被窝里紧贴身体,用人体的温度来给蚕种保暖。约25天后,把蚕卵拿到用炭火种的火缸的蚕房里(恒温36℃左右),倒在铺有白色“桃花纸”的匾里,等同于现在的蚕种。
  蚕是“白马”化身,是“天虫”下凡,这个传说故事在当地影响深远,伢含山当地人,为了讨个吉利,求个好收成,免不了有些旧思想作怪,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禁忌和习俗。一是养蚕期间,若蚕房外有人叫,蚕房内的主人不可应答,外人也不可随便进入蚕房,一旦进入,主人会备碗筷和食品、草经,到门外倾倒、焚烧,俗称“送庚饭”,即把来人带来的“晦气”送走。二是在养蚕操作中,对一些读音不利蚕讯的用具,都要别称。比如“淘箩”,要称“米箩”,“拣蚕”要叫“捉蚕”。因为“淘”与“逃”,“拣”和“减”同音是养蚕大忌,不利养蚕产量。三是养小蚕时期,还要把门窗的缝隙,用桃花纸糊上,不让门缝漏光。其实,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因为蚕生性喜欢往亮处爬行,保持育蚕环境黑暗,是蚕农们通过实践积累的经验。四是为了预防鼠害,蚕农会在蚕房和地铺墙上,贴上一些纸剪的“蚕猫”等等。
  不过这些都是老黄历了,现在改革开放,伢农民思想也解放多了,一些年青人不懂规矩,随便进出,上了年纪的人也见怪不怪了。以前乡下有句话叫“吃饭靠种田,用钱靠养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物价飞涨,养蚕这点钱根本派不来大用场,发家致富还得靠做生意或办厂,养蚕只是舍不得现成的资源,如桑叶、蚕具、技术和劳力等,不信你问问村里订种量就知道了,比起十多年前,种蚕张数要减少一半多,想到这里,别提心里有多难受。
  所以,我建议政府还得下大力气,尽快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民养蚕积极性,否则,减少农民收入是小事,面临养蚕技艺失传是大事啊。

知识出处

守望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

相关人物

谈文荣
责任者
郁根荣
责任者
谈文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湖州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