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会(省级非遗项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968
颗粒名称: 蒙恬会(省级非遗项目)
分类号: K825.7;K295.53
页数: 6
页码: 404-409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省级民俗类非遗项目—蒙恬会,及项目传承人和非遗项目之间的渊源。
关键词: 非遗项目 蒙恬会 湖州市

内容

“蒙恬会”是善琏笔工及周边笔庄、笔店,为纪念笔祖蒙恬而举办的祭祀“行业神”活动。
  蒙恬是秦代大将,因创毫于世,所以,善琏笔工世世代代尊称其为笔祖。据传,早在晋代,善琏就建有纪念笔祖蒙恬的“蒙公祠”。元代以来,由于湖笔声誉的鹊起,“蒙公祠”香火十分旺盛。农历九月十六日,相传是笔祖“蒙恬”的生日。届时,善琏及周边笔工,背着装有自家湖笔的“笔包”,在“蒙公祠”隆重举行“蒙恬会”,以示对笔祖的纪念。
  “蒙恬会”据传始于晋代,历元、明、清而盛,一直延续至今。《湖州府志》也有“善琏有永欣寺、退笔塚、蒙公祠诸胜迹。笔工祭笔祖……”的记载。据年逾九旬的老笔工吴尧臣、陈永林回忆,民国年间的蒙恬会规模很大。届时,远在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老字号”笔庄“戴月轩”“周虎臣”“李鼎和”“贝松泉”“邵芝岩”等,都会派员参加盛会,或赠送礼物祝贺。其中上海“周虎臣笔庄”赠送的古红木大铜镜,至今还保存在蒙公祠内。
  抗战爆发后,蒙公祠被日军火焚。历代留下来的匾额、字画,均付之一炬,损失惨重。笔工因战事频繁,纷纷背井离乡,远逃他乡避难,“蒙恬会”从此停办。
  抗战胜利后,笔工纷纷返乡重操笔业,“蒙恬会”得以恢复,一直延续至今。除了“文革”期间被禁止外,几乎年年举办。
  1995年,由政府牵头重建“蒙公祠”,并把原来的“蒙恬会”更名为“善琏湖笔文化节”,邀请了政界人士参加。从此,“蒙恬会”从民间走向了官方。到了2000年,湖州有了“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后,“蒙恬会”又回到了民间的形式,至今未变。其间,曾参加过“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的“笔舫巡游”展示、“百名笔工祭笔祖”表演等。这一民间传统活动,如今注入了现代文明和艺术养料,使“蒙恬会”在当地及周边城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央电视台、东方电视台,还有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主流媒体,曾多次来善琏拍摄“蒙恬会”盛况,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
  妙笔生情 情系湖笔
  王宝兴,男,1938年12月出生,南浔区善琏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蒙恬会”。
  我自幼对毛笔情有独钟,立志要练好毛笔字,让家人为我感到自豪,所以从上小学起,我就开始每天练习毛笔字,到了高小阶段,虽然学习任务重,作业很多,但每天一张大楷是绝不能少的。这就为我日后的书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我渐渐知道了蒙恬是造笔的祖师,笔工们对其非常尊敬,每逢农历九月十六日,为纪念笔祖,家家户户焚香点烛,祭祀蒙公,还搭戏台唱戏,抬着蒙公巡游笔都善琏,场面非常热闹。当时我还很小,但也跟着大人去观看,所以印象极为深刻。那时我想,要是有一天我也能成为笔祖庙会的主持人,带领大家参拜蒙公,那该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于是我开始研究蒙恬造笔的典故,了解到清光绪《归安县志》卷十二记载“善琏蒙恬会”传统习俗,还有《湖州府志》记载善琏笔工祭笔祖民俗。
  小时候因为好奇,我老是缠着我的父亲给我讲蒙恬的故事,我从他那里听到了蒙恬将军与毛笔的故事。秦国大将蒙恬带兵在外作战,他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王。当时,人们用竹签写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没写几下又要蘸。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来了灵感。他立刻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试了几次,效果还是不行,于是随手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石坑里。有一天,他无意中看见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捡起来后,他发现湿漉漉的兔毛变得更白了。
  他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兔尾竟变得非常“听话”,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原来,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变得柔顺起来,写起字来就得心应手了。传说这就是毛笔的来历。知道这故事后,我总喜欢问我的同学和朋友:“你知道湖笔是怎么造出来的吗?”当大家一脸疑惑的时候,我就自豪地说:“不知道吧,那就听我给你们讲故事吧。”于是我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了。所以至今我印象很深,还能给我的孙子讲讲。
  后来,由于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又跑进图书馆,查了很多历史资料,了解到历史上对于秦朝大将蒙恬造笔的说法也有一些记载。当年,秦将蒙恬率军伐楚,南下至中山地区,因见那里兔毛甚佳,就用来制笔,毛笔就此诞生。
  事实上,出土的文物已证明,毛笔远在蒙恬造笔之前很久就有了。但蒙恬作为毛笔制作工艺的改良者,其功亦不可没。据说,蒙恬是在出产最好兔毫的赵国中山地区,取其上好的秋兔之毫制笔的。湖北云梦秦墓中出土的三支竹杆毛笔,用竹制笔管,在笔管前端凿孔,将笔头插在孔中,另做一支与笔管等长的竹管做笔套,将毛笔置于笔套之中,再用胶粘牢。
  为取笔方便,笔套中间镂有8.5厘米长的长方孔槽,竹筒涂以黑漆,并绘有红色线条。可见,这支秦笔的制作已采用了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而且与现代的笔及其制法颇为相似,较之战国时期的楚国笔已大有进步。
  据说蒙恬的夫人卜香莲是善琏西堡人,也精通制笔技艺,被后人供为“笔娘娘”,蒙恬与夫人将制笔技艺传授给村民。蒙恬去世后,当地笔工为了纪念他们,捐银在永欣寺旁建造“蒙公祠”,绕村而过的小河易名为蒙溪。每当蒙恬和笔娘娘生日(相传为农历三月十六日和九月十六日),都要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千百年来,在善琏集会膜拜笔祖,企盼笔业兴旺,这类民俗活动一直延续着。
  1962年7月,我为国家挑重担而精简下放,从事民办教育,我开始教孩子们写字,给他们讲蒙恬的故事、“蒙恬会”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全面停课。由于湖笔出口的需要,公社把我安排到含山湖笔厂工作,从事湖笔刻字,由于自己有点书写功底,再加上刻苦练习,虽然半路出家,也有点小小的成就。过去人们都说笔工只知笔头朝上,不会笔头朝下,意思是当时的笔工大多没有文化,不会用笔写字,为了改变人们的这种看法,我努力学习书法。在苏州和杭州期间,有幸结识费新我和姜东舒老师,和他们共事多年,我常常受两位大师的指导,受益匪浅。我的书法作品先后在湖州市、浙江省、全国展出,深受书法爱好者的青睐并被收藏。经过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我退居故里后,终于有幸成为笔祖庙会的主持人,我感到十分自豪,同时也觉得肩上的责任重大。在农历三月十六日蒙恬生日和农历九月十六日蒙恬夫人生日这两个日子里,我们善琏镇都要举办蒙恬会。三月十六日是大会,由笔坊老板合资举办;九月十六日为小会,由工人出资合力通办。蒙恬会虽有大会小会之分,其实规模不差上下。
  我记得具体的祭典活动如下:第一,整理神像。整个活动从农历三月十四日夜开始。是夜,西堡村出两名妇女为神像整装(蒙恬夫人是西堡人,有娘家人来给蒙恬一家整装)。整装次序是:先将蒙恬、蒙恬夫人、蒙恬太子三个神像请出暖阁,由这两名妇女给神像用酒洗脸,然后换装,将旧袍脱下,换上新袍、新帽、新鞋。第二,乐师打唱。在给神像换装的同时还要唱戏,目的在于造声势,使蒙恬会热闹起来,激励笔工们都来参加。第三,神像游镇。农历三月十五日早上,蒙公祠前院神像前摆好猪头三牲,上香点烛(大蜡烛),鸣放炮仗,笔工们依次在神像前磕头跪拜。全镇笔工跪拜完毕,抬“行宫”游善琏镇一圈。在游行队伍中,二槐锣在前开道,四小锣紧跟其后;八面五彩旗迎风招展;八硬牌醒人眼目;三神像太子在前,夫人在中,蒙恬押后,全副銮驾伴随,环镇一圈,回到蒙公祠。第四,演戏庆贺。农历三月十五日上午神像游镇,下午连晚上,直至农历十六日下午,两天中共演三场戏,叫做两本三开台。十五日下午做戏,上午到戏班。戏班一到善琏,先由湖笔业主持人向戏班点主戏,戏点好跳加官。我很荣幸,作为主持人,能为笔工和百姓们点个主戏。所谓的跳加官是在蒙恬神像前跳,有三个演员:白面具、金花脸、唐明皇,三个演员各自戴面具。这里我想插一句,蒙恬会上的跳加官与湖州其他会市跳加官有两点区别,一是只有蒙恬会跳加官在蒙恬神像前跳,别处跳加官都在戏开演前;二是蒙恬会跳加官时多了一个唐明皇,别处跳加官大多只有白面具、金花脸两个演员。唐明皇穿着帝王服装,手握扫帚。跳加官三人代表福、禄、寿、喜。农历三月十六日下午戏做好,蒙恬会结束。农历九月十六日的蒙恬会,也从九月十四日夜开始,其仪式与三月十六日蒙恬会完全相同。
  “蒙恬会”据传始于晋代,历元、明、清而盛。抗战爆发后,善琏蒙公祠被日军火焚,笔工避难他乡,“蒙恬会”停办。
  抗战胜利后,笔工返乡重操笔业,“蒙恬会”得以恢复。除了“文革”期间被禁止外,几乎年年举办,一直延续至今。1995年,“蒙恬会”在全国推崇的“节风”中,被当地政府更名为“善琏湖笔文化节”。2000年,湖州举办“国际湖笔节”后,“蒙恬会”又回到了民间的状态,一直至今不变。
  2001年1月,我因年老而退居故里,一面为多家湖笔单位刻字,一面积极参与各种湖笔活动和书法制作,上海东方卫视和中央电视台四频道做过专题报道。从第一届中国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开始到去年的第六届湖笔文化节,我都担任笔祖庙会的主持人。虽然年高记忆力差,时间变动大,但我知道责任重大,迫使自己强记硬记,所以每次都能圆满完成任务,受到领导和来宾的高度赞扬。2009年12月我被评定为第一批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善琏蒙恬会”代表性传承人。
  在各级政府和湖笔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蒙恬会”这一具有千百年历史的、传统的民间民俗活动,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且传承至今。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现代文明的渗透,“蒙恬会”活动中的有些传统内容,正在逐年消亡,急需抢救恢复。
  首先是“出会”中的“放铳”,由于涉及安全问题,“铳”早被收缴,如今已不再使用,使其传统特色逊色不少。其次是18件兵器的“全副銮驾”,用于当时支援国家发展钢铁建设,均作废铜废铁出售。因此,如今只能以木制品代替,显然有失原有风格。再次是原来的古代兵卒服装,由于天灾,均被火焚。目前,由于经费所困尚未制作,只得用一般民俗服装代替,有损原生态形象。最后是“蒙恬会”老一辈“轿班会”的艺人,大多年事已高,已不能参加活动。而年轻人整天忙于上班,已呈后继无人状态。
  我希望政府能积极为“蒙恬会”投入经费,努力培养新人,还原活动的历史面目,丰富活动的民俗内涵,让这一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蒙恬将军对湖笔的改良功不可没,蒙恬会也将永远传承下去。

知识出处

守望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宝兴
责任者
刘英
责任者
王宝兴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湖州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