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 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964
颗粒名称: 拾 民俗
分类号: K825.7;K295.53
页数: 70
页码: 386-45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民俗类非遗项目,包括扫蚕花地、含山轧蚕花、白雀抬阁、蒙恬会、新市蚕花庙会、传统养蚕技艺、蚕桑生产习俗、乾元龙灯会、舞阳侯会、百鱼宴与淡水鱼消费习俗、淡水渔业习俗、长兴龙船、畲族“九月九”、王一品斋笔庄生产经营习俗。
关键词: 非遗项目 民俗 湖州市

内容

扫蚕花地(国家级非遗项目)
  “扫蚕花地”是清末民初以来,杭嘉湖蚕区广泛流行的“蚕花”习俗之一,以德清为主要代表区域。主要表现为祛蚕祟、祈丰收、讨彩头的仪式性歌舞,表演即兴、形式多样。“扫蚕花地”民俗内涵丰富,体现蚕乡劳动人民长期以来追求安定幸福的心理木质,具有历史研究和现实价值。但由于现代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蚕桑生产遭受威胁,扫蚕花地民俗依存的生态土壤日渐消失,加之传承人稀少且老龄化,表演形式单,技艺失传,须抢救性整体保护。2008年《扫蚕花地》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当地保护单位及行政部门积极抢救与保护,频繁组织提供展示活动平台,创编扫蚕花地民俗舞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娄金莲与徐亚乐也成功申报为该项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民间,呈现村民自发组织表演并结合“讨蚕花”形式娱乐与实用功能结合的自觉保护态势。
  扫蚕花地
  娄金莲 口述
  娄金莲,女,1942年3月出生,德清县钟管镇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扫蚕花地”。
  1951年,我刚满9岁时,钟管乡本地有一个业余剧团要招收演戏文的人,村里许多人都前去面试,唱上几句戏文里的唱词,我人小只是去看看热闹,剧团里的大人让我也唱几句,最后我就被剧团招收了。后来,我在剧团演“小牛郎”“武大郎”等角色。当时提倡“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我们剧团也积极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节目,大家想到了德清民间歌舞“扫蚕花地”。剧团走访了乡村民间老太太后,决定把“扫蚕花地”推上舞台。我也迷上了“扫蚕花地”的曲调和舞蹈动作。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学会它,而且要比别人演唱得更好。后来,我演唱的“扫蚕花地”开始被人赏识了。到了15岁那年,我就拜杨筱天为师,专门学习了“扫蚕花地”的歌舞表演,记得有一次,在文化馆跟着师傅一学就是半个月。当年,师傅杨筱天表演的“扫蚕花地”自成一派,动作细腻端庄,唱腔优美圆润,广受好评。通过虚心学习,我的演艺水平也有了新提高。我演唱的特点是嗓声洪亮。长期生活宣传田间,熟知养蚕技艺和习俗,听惯了德清民间山歌小调,吸收小调的艺术长处。表演还融合了民间小调的韵腔和音调,独具地方和个人特色,同时,舞蹈动作朴实无华,表演比较含蓄。1957年,我曾代表德清参加嘉兴地区的文艺调演,受到好评。上世纪50—60年代,乡里一有“扫蚕花地”演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赶来看热闹,还评头论足。演出前,我身穿花裙子大红袄,脚踩绣花鞋,头戴两块拼尖角帽子。还没开场,气氛已先高涨了。清明前后养蚕前夕,是最忙的辰光,我常被村民邀请至家中蚕房或场地上,挨家挨户去唱“扫蚕花地”,送去“蚕花廿十四分”的祝福,祈祷养蚕人家一年好收成,深受村民群众的喜爱。
  “文革”时,“扫蚕花地”成了“封资修”毒草,被迫停演,剧团也解散。那段辰光,我就偷偷摸摸在自己家蚕室里,轻轻哼唱蚕花谣,这个时候,心里头是美滋滋的。直到1985年,我重新向徐亚乐学习整套扫蚕花地表演的舞蹈动作。我在农活空闲时,经常应村民要求表演“扫蚕花地”当作消遣。尽管一天忙到晚,我稍有空就会哼唱“扫蚕花地”。这“扫蚕花地”可有来头了,听村里年纪大的长者讲,清末民初,当地专门有一种艺人,从正月初一到清明,给养蚕人家表演讨彩头,然后大家送他一升地米,慢慢地,春蚕饲养前夕成了乡村庙会上的必备节目,俗称“唱蚕花”。唱词内容大多为祝愿蚕茧丰收,还表演扫地、糊窗、掸蚕蚁、采桑叶、喂蚕等一系列与养蚕生产有关的动作。这是杭嘉湖地区长期的蚕桑生产中形成的传统民俗。
  2005年,我还向钟管蚕花剪纸艺人汤小娥学习剪蚕花,在表演的同时,把蚕花赠与村民以示吉祥。2006年,东舍墩村村民组成文艺团队,我就手把手教村民表演演唱“扫蚕花地”,还多次参加钟管镇公益表演。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十多年来,在钟管洛舍乡镇、湖州千金民间庙会、新市蚕花庙会等地表演“扫蚕花地”。2000年起,先后接受中央7套、浙江电视台、湖州卫视等多家媒体专题采访;2006年参加德清县举办的“欢乐田野”下乡活动表演“扫蚕花地”;2008年2月,参加湖州市第十三届“湖城春晓”广场文化活动,现场展示“剪蚕花”手艺,同年4月27日至5月2日,参加省博览会(义乌)剪蚕花现场演示,并捐赠部分剪纸作品给省丝绸博物馆收藏。2010年1月参加湖州庆典活动在现场表演民间蚕花剪纸技艺。2011年4月,在新市蚕花庙会上表演扫蚕花地和抛洒“蚕花”,还在杭州吴山广场率弟子杨佳英联袂演唱名闻天下的江南蚕谣“扫蚕花地”,师徒俩极富感染力的演唱和表演引起了轰动效应。
  【整理者:周江鸿】
  扫蚕花地
  徐亚乐 口述
  徐亚乐,女,1948年6月出生,湖州德清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扫蚕花地”。
  早在1983年,我已转行到县文化馆从事民间文化普查挖掘收集整理工作,当时第一次接触到德清流传久远的优秀民间歌舞扫蚕花地,发现这个载歌载舞的民间曲目非常优美,还生动地反映了江南蚕桑生产习俗,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后来,省文化厅专业老师来德清普查调研民间艺术,我们一起到乡村采风,在多个扫蚕花地曲目表现形式中,确认了民间艺人杨筱天的表演形式和内容最完整,最具代表性。
  从1983—1986年这三年多时间里,我虚心拜著名艺人杨筱天为师,认认真真跟她学扫蚕花地表演,同时还向周金囡等艺人学习不同的表演形式,掌握了7种不同曲调、4种不同表演风格的扫蚕花地,对扫蚕花地的歌词、曲子,舞蹈动作进行详尽的记录。
  当时,还在城关(今乾元镇)余不弄新建的县文化馆二楼水泥阳台上,我单独进行“扫蚕花地”舞蹈表演,每一组动作都请人拍了相片,后来还请杭州专业画家绘成了扫蚕花地舞蹈动作图谱。这些宝贵的资料经整理后编入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和《中华舞蹈志》书籍。
  在继承杨筱天老师“扫蚕花地”表演技艺的基础上,我又结合了多位“扫蚕花地”民间艺人不同的技艺特长,同时还融入了湖剧、越剧表演艺术元素,借用“转扇”“轮扇”等技巧,结合了富有江南特色“三道弯”舞蹈动作的特点,发展丰富了传统扫蚕花地的表演,使表演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同时,创编了“撒蚕花”的民俗表演形式,深受乡民的喜爱,充分体现了蚕农对“蚕花”的美好祈愿,原生态性强,地方特色鲜明,因此,在诸多“扫蚕花地”表演形式中独树一帜。也为“扫蚕花地”被成功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了重要筹码。
  1985年起,我毫无保留地将不同表现形式“扫蚕花地”的成套表演动作传授予娄金莲。1999年至今曾多次接受省、央视等媒体采访,1999年配合浙江电视台拍摄的民俗“田野的风——扫蚕花地”专题片,2001年配合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民歌民舞“风”专题片等。2003年,收德清清溪越剧团杨佳英为徒,向其传授“扫蚕花地”技艺,同时,在县老年大学建立民间舞蹈“扫蚕花地”教学传承基地,将其基本动作及演唱传授予人,及英溪越剧团成员何玲珏等人。武康镇英溪河畔余英坊文化馆一侧,县老年大学教室里琴棋诗书画、摄影、戏曲都有人教学。老年朋友老有所乐,兴致蛮高的。我为她们开设了民间舞蹈和民族舞蹈两个班,每周分别上两堂课,由浅入深,教她们一些基本的舞蹈姿态、步伐、动作等。她们学习劲头挺足,对非遗“扫蚕花地”民间歌舞情有独钟,有50多名中老年朋友坚持来学,其中有20多人年纪超过了50岁,老胳膊老腿的,跳起来还像模像样。她们说,笨鸟多飞,也一样能学好。我听了很感动。后来,县妇联组织社区群众文艺汇演,在余英坊演出时,非遗“扫蚕花地”节目很受观众喜爱。
  2005年起,我积极配合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与整理工作,曾多次参加录制,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原始的扫蚕花地声像资料。2010年还接受了省外民间组织与爱好者的登门学习,现场展示并教授其经典舞蹈动作技艺。还执导娄金莲、杨佳英共同参与历届新市蚕花庙会开幕式舞台表演,我提炼整合设计的“扫蚕花地”歌舞和抛撒“蚕花”仪式表演节目广受好评,成为庙会的一大亮点。2009年10月,老年大学的舞蹈队还参加“迎国庆”文艺演出,表演了富有桑蚕风俗韵味的“扫蚕花地”歌舞。2011年,我率十余位老年大学学员参加湖州非遗展演暨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民间艺术展演、湖州市首届农民艺术节,赢得赞誉。
  二十多年来,我与蚕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以“扫蚕花地”民间歌舞艺术为原型,广泛吸收其艺术特点,融入时代新元素,先后创作了多个蚕文化舞蹈作品,还在省、市大赛上获奖,为非遗“扫蚕花地”的传承和发展,做了力所能及的事。2008年,我被省文化厅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整理者:周江鸿】
  含山轧蚕花(省级非遗项目)
  “含山轧蚕花”是杭嘉湖蚕桑地区影响最广、规模最大、最具群体性的“蚕事”民俗活动。每年清明节的三天,周边蚕农数十万人蚁涌含山“轧蚕花”。因人山人海,十分拥挤,形成了“轧”(当地方言,即“挤”的意思)的热闹场面,故名“轧蚕花”。
  “含山轧蚕花”始于宋治平年间(1065),历元、明、清而盛,一直延续至今。
  每年清明节来含山“轧蚕花”的蚕农,主要来自南浔区的善琏、石淙、千金、双林、练市,以及周边桐乡的河山,德清县的新市等地。“轧蚕花”活动还辐射到周边地区,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举行蚕事活动,比如新市的“扫蚕花地”,桐乡芝村的“龙蚕庙会”等。
  “含山轧蚕花”,从每年的清明节开始至第三天结束。届时,含山周边成千上万的蚕农,从陆路或水路,一早赶赴含山“轧蚕花”。所谓“蚕花”,是一种手工做的纸制小花,被蚕农视为利蚕的吉祥物,是“轧蚕花”的必买之物。
  连续三天的含山“轧蚕花”,主要民俗活动有:蚕花殿“祭蚕神”,仙人潭“卜蚕事”,背“蚕种包”,拜“蚕花娘娘”,抬“蚕神出会”,拜“童子蚕花忏”,看“拜香船”,摸“蚕花奶奶”等民俗活动。此外,还有“吊臂香”“扎肉蜻蜓”的功夫表演。在山上的人们,还能一览无余地俯瞰京杭大运河里“踏白船”“标杆船”“打拳船”的竞技表演,场面十分壮观。
  “含山轧蚕花”的特点是群体性、自发性,且与当地的蚕桑生产密切相关。它属于民间自发的季节性蚕事活动,历史上一直为群体性传承。如今,含山“轧蚕花”活动中的“踏白船”“标杆船”等水上竞技项目,因京杭大运河往来船只密集而无法举行。其他祭祀类民俗,仍保存完整,至今传承不衰。
  含山轧蚕花
  倪水根 口述
  倪水根,男,1961年生,南浔区善琏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含山轧蚕花”。
  “含山轧蚕花”是杭嘉湖地区影响最广,规模最大,最具群体性的“蚕事”民俗活动。每逢清明节,周边的善琏、石淙、千金、双林、练市,以及桐乡的河山,德清的新市,数十万人蚁涌含山,场面十分壮观,相传有清明借买蚕花、轧闹猛的说法,故名“轧蚕花”。
  “含山轧蚕花”始于宋治平年间(1065),历元、明、清而盛,宋代张先的《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就“轧蚕花”活动中的水上民间文体活动,写有“龙头舴艋吴儿竞”的诗句。另据同治《湖州府志》载:“寒食节乡村以农船驾四橹,上设彩亭旗帜,列各种器械,互较技勇之艺,谓之哨船。驶行南北山前,而东乡双福桥尤盛。”《西吴里语》云:“擢小舟于溪上为竞渡,谓宜于田蚕。始于寒食,至清明日而止,谓之水嬉。今之哨船即其遗风。”含山“轧蚕花”,在清代达到鼎盛时期。这在沈焯描述含山清明“轧蚕花”盛况的诗里:“吾乡清明俨成案,士女竞游山塘畔。谁家好儿学哨船,旌旗忽闪恣轻快。”可见一斑。
  1937年底,浙北沦陷,日寇在含山上修起了碉堡等军事设施,“轧蚕花”因此萧条。抗战胜利后,含山“轧蚕花”得以恢复,并一直传承至今。
  1993年,当地政府为弘扬蚕文化,发展旅游事业,把含山“轧蚕花”,命名为“含山蚕花节”。并在保留传统民俗活动项目的同时,增加了“选蚕花姑娘”“背蚕娘”等现代文明内容,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使“含山轧蚕花”活动更加规模空前。连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游客,也慕名前来参加盛会,甚至还有西方国家以及日本的民俗专家,远道而来考察。
  “含山轧蚕花”活动一般集中在清明前、中、后三天,主要民俗活动有:蚕花殿“祭蚕神”,仙人潭“卜蚕事”,背“蚕种包”,拜“蚕花娘娘”,抬“蚕神出会”,拜“童子蚕花忏”,看“拜香船”,摸“蚕花奶奶”等民俗活动。此外,还有“吊臀香炉”“扎肉蜻蜓”的功夫表演。在山上的人们,还能一览无余地俯瞰京杭大运河里“踏白船”“标杆船”“打拳船”的竞技表演。
  “含山轧蚕花”的特点是群体性、自发性,且与当地的蚕桑生产密切相关,它属于民间自发的季节性蚕事活动。如今,含山“轧蚕花”活动中的“踏白船”“标杆船”等水上竞技项目,因京杭大运河往来船只频繁而无法举行,其他祭祀类民俗,仍保存完整,至今传承不衰。
  传说中的“蚕神”有菀窳妇人、寓氏公主、黄帝、嫘祖、蚕丛氏等等。晋代干宝《搜神记》中的《太古蚕马》是一则“白马化蚕”的蚕神神话。浙北蚕乡“白马化蚕”这一传说流传最广,“马鸣王菩萨”(或称“马头娘”“蚕花娘娘”)也就成了这一带主要信仰的蚕神。民间传说含山是蚕神的发祥地或降临地,唐代乾符二年(870),山上就建有“含山寺”和“蚕花殿”,宋代元祐年间(1086—1094)建成含山塔。
  “含山轧蚕花”民俗活动的基本内容:
  “背蚕种包”。头清明那天,蚕农在太阳尚未出来之前,就身背“蚕种包”到蚕花殿“祭蚕神”。蚕农上一炷香,点两支蜡烛,叩拜“蚕神”,口中念念有词,大意是求“蚕神”保佑,今年养蚕好,“蚕花廿四分”(养蚕最好的产量是“十二分”,而“廿四分”则是双倍的好),这是蚕农企盼养蚕丰收的普遍心理。
  “买蚕花”。“蚕花”是当地蚕农用彩纸或绸缎手工制作的彩色小花,是来含山“轧蚕花”的蚕农必买的利蚕吉祥物。妇女们把蚕花插在头发上或者衣襟上,男人则插在礼帽两边或上衣口袋里,回家后便插在养蚕用具上,供在“蚕神堂”里,以求养蚕吉利。
  “摸蚕花奶奶”。在“轧蚕花”活动中,年轻人可以摸姑娘的乳房,俗称摸“蚕花奶奶”。姑娘以被摸为荣,没人摸倒认为“不吉利”,当地吉祥话称“摸发摸发,越摸越发。”此习俗因不文明,1949年后被禁。此外,还有“扯蚕花绢头”习俗,“蚕花绢头”是农村姑娘扎在头发上的饰品,“轧蚕花”时小伙子可以偷偷地从姑娘的头上扯下来,作为吉祥物拿回家。
  “拜蚕花童子忏”。拜“童子忏”是一群10岁左右的小男孩,他们头戴珠珠凉帽,身穿浅蓝色传统衣裤,脚穿缝有红色“杨梅球”的蓝布鞋,俗称“拜香童子”。孩子们2人为一排,共排数十排,中间插有“题词老人”(孩子们吟唱忘词了,老人就提示),每个孩子手拿一条小板凳,凳下有个放唱本的抽屉,“拜香童子”三步一跪,五步一唱,一路吟唱“蚕花忏”到含山。
  抬“蚕神菩萨出会”。以村庄为伍,抬着各自村上的“土主”“总管”等菩萨的塑像,高举各色村旗,一路敲锣打鼓到含山参加“轧蚕花”。为了吸引观众,有的“出会”队伍会推出“吊臀香炉”“扎肉蜻蜓”等功夫类表演,在队伍前面开路。“吊臀香炉”是用绳子穿在香炉“耳朵”上,绳的一端穿上铜钩子,扎在表演者伸开的小臂皮层里,同时还用一个木棍,斜撑在腰部和香炉之间,以免香炉碰脚,影响表演。表演“扎肉蜻蜓”者,都是村上身体强壮、皮肤白晳的年轻男子,其赤裸身上缚有伞样的器具,能收拢,能张开,很具观赏性。
  水上“拜香船”表演。“拜香船”由农船改装而成,中间有个小戏台,表演者着戏装,在上面表演各种传统戏曲,一旁是丝竹乐队,为表演者伴奏。“拜香船”一边摇船,一边表演。
  水上“标杆船”杂技表演。用两条农船合并捆绑,中间竖一根韧性很好的毛竹,约12米高。表演者徒手爬到毛竹稍上,表演一些惊险的动作。
  水上“踏白船”竞渡。摇“踏白船“是“轧蚕花”中最好看的节目,宽敞的京杭大运河上,有几十艘“踏白船”,南来北往角逐竞渡。“踏白船”用普通农用木船改装而成,一般使2橹12桨,掌大橹者是村上德高望重的老者,“出挑”的是村上最漂亮的姑娘,扳桨和“扯绑”的,都是村上年轻力壮的男子汉。摇“踏白船”,赛的是速度,比赛没有规章,一切都是俗成的,但摇“踏白船”也有规矩,比如不可在同向行使的其他“踏白船”船头前掉头拐弯,也不可在交会时,用桨把人家船上“出挑”的姑娘搁落水中,否则,很容易发生争执,甚至斗殴“打水仗”。
  水上“拳船”表演。所谓“拳船”,是用2条农船合并捆扎,中间设有4米见方、供表演用的“拳台”,两边插有各式兵器,船头搭有彩棚,船尾插有“拳船”所在村的村旗。表演者在锣鼓的演奏中,表演各种拳术。表演“船拳”,一般会有几条船一起表演,如果自己船上的“武石”自己挺不起,另一条船上的人可以跳过来挺,倘若挺起了,可以把“武石”拿走,那是非常体面光荣的事。
  【整理者:郁根荣】
  白雀抬阁(省级非遗项目)
  白雀抬阁,是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白雀乡一带村民为纪念卢总管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在潜山上举办的民俗活动。
  “卢总管”,是传说中的一个养鱼人,生日农历二月二十四日,祖祖辈辈养鱼,他却是投胎三世。他整日整夜住在鱼塘边,却从来不往鱼塘里撒尿,把鱼塘保养得很好,养鱼的经验在当地也是最好的。在当地,养殖业与种植业是并重的两大主要产业,鱼塘与农田面积几乎相等。于是人们纷纷前来向他求教,他也总是无私地传授,深受人们的敬重,尊称他为“卢总管”。后来人们就近在潜山上为他建立了一座“总管庙”,每逢他的生日那天就去供奉物品、祭烧“香塔”,并将庙里的香灰撤在鱼塘里以消除鱼病,据说这非常灵验。
  据乾隆《乌程县志》转引《乌青文献》记载,每年春社,乡民即“扮台阁故事迎演数日,所费浩繁”。当地艺人回忆,白雀台阁已有300多年历史。清末民初当地还有水抬阁,船在河里走,抬阁在船上表演,观众在沿河的两岸欣赏。据老年人回忆,抗战前的水抬阁花样要更多一些,这是因为船体大,抬阁固定在船板上稳定性好,便于台阁灵活旋转,让四面八方的观众都能看到。
  白雀抬阁一直在白雀乡最活跃时候全乡曾有30多支抬阁队,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支抬阁表演队伍。“文革”期间,白雀抬阁被禁演,一直到80年代初才有所恢复。目前也只剩下金家兜村宋家圩自然村一支抬阁队,现称为“白雀抬阁队”。在重大节庆时它还能坚持表演,但年龄都已偏大,几位主要的传承人都已经是古稀老人了,最小的一位也已65岁。白雀抬阁已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境地,尤为突出的问题是小演员难觅。2005年被列入湖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白雀抬阁
  俞春林 口述
  俞春林,男,1948年12月出生,湖州吴兴区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白雀抬阁”。
  《白雀抬阁》,于2009年10月份在仁皇山街道(原白雀乡)金家兜小区内落成了省级非遗名录展示馆,我真的感到非常欣慰和荣耀。《白雀抬阁》起源于清初年间,诞生于民间庙会,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个地区的民间传统表演活动历来十分丰富,《白雀抬阁》就广泛流传于太湖之滨这个美丽的乡镇。
  2002年“中国民间艺术游”浙江活动开幕式
  《白雀抬阁》一直活跃在白雀一带,最兴盛的时候,曾有30多支抬阁队,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支抬阁表演队伍,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了进去。我跟着俞根寿、周阿如两位老师傅悉心学习抬阁的表演技艺。在1968年至1978年期间,我们曾在湖州公社(当时称吴兴县)的大型游行活动中有过一两次表演。“文革”期间,《白雀抬阁》几乎被禁演,一直到80年代初才有所恢复。
  在乡宣传文化中心的重视支持下,我于1998年重新组建了宋家圩抬阁队,并担任了该队队长,这是目前仅剩下的一支抬阁队,现称为“白雀抬阁队”。
  所谓《白雀抬阁》是我们当地的老艺人借鉴踩高跷表演形式,进行的创新改良。我们把两个以上的儿童,集中在同一个表演器械上,作出各种表演,从原来自己踩着高跷走,改变为人们抬着演员走。这个表演器械就是“抬阁”,是一个一米见方的木制框架,用黄绸遮裹。抬阁平面下,装有传动齿轮。钢筋固定在传动齿轮上,可以转动钢筋。钢筋多少,要根据上面表演的演员人数来定,一人一根。台面以上的钢筋高60—80厘米。表演时,用30厘米宽的绑布,把表演的儿童紧缚在月牙形的“靠子”里,在牢牢地扎缚在钢筋上,然后给表演者穿上角色所需的各种戏装。长约6—8米的两根抬杠,均用彩绸扎缚,整座“抬阁”重约三四百斤。
  抬阁表演队由三部分组成:一、抬阁人员,二、乐队演奏人员,三、抬阁上的表演人员。
  抬阁人员的人数根据表演者的人数、重量来确定,一般由8—12人组成。一台“抬阁”的两边各一根支杆,由4个壮汉分前后2人抬着。旁边安排四个人扶持抬阁或作替换,同时还有一人操作“抬阁”的传动机械。
  乐队演奏人员,由4—6人组成,主要乐器有堂锣、鼓、钹、小锣等。表演时,有时也加唢呐伴奏,气氛非常热烈喜庆。
  表演人员由身材轻盈、相貌端庄、年龄在7—8岁左右的男女儿童担任。要求不仅要容貌俊秀,身体胖瘦还要正好能容入“靠子”。
  而我们表演的剧目,一般都是传统戏剧或民间故事。如《罗通战四门》《三打白骨精》《白蛇传》等等。锣鼓声中,抬阁上的表演人员根据观众的情绪、乐队的节奏和器械操作人员的提示,在空中旋转、翻滚,甚或耍枪弄棒、舞刀弄剑,表演一些对打厮杀的惊险动作,来充分展示自己所饰演的角色。
  《白雀抬阁》起源于民间广泛流行的庙会,根植于民间群众性文化活动中,所以几百年来,一直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成为满足他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也因此得以一直延续下来,成为白雀地区一个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而它的表演形式也是集戏曲、杂技、舞蹈为一体。对专家学者研究我国民间表演艺术史,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再加上它历史悠久、表演形式独特、民众参与性广泛,民俗特性显著,因此还具有民俗学研究价值。但是目前这支仅剩下的抬阁队伍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抬阁队员年龄偏大、几位主要的传承人都已经是古稀老人了,正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问题,这是我一直忧心的地方。
  为了保护《白雀抬阁》这一具有300多年历史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我多次与仁皇山街道(原白雀乡政府)进行协商、探讨,看看如何着手才能很好地保护好这项宝贵的民间艺术。街道也做了大量的保护性工作,自1999年以来,陆续投入人力、物力,聘请民间艺人对老式抬阁进行改造改建,扎制新抬阁,更换新服饰。而我也在不断的寻找喜欢并且适合这项民间艺术的年轻人,并手把手的教导他们,希望能把这项老手艺传下去,也希望他们能把未来的担子挑起来。而街道文化站也积极做好“抬阁”的创作、辅导工作,在农闲时候组织人员学习、排练,做好管理、培训工作,为《白雀抬阁》做好文字、影像的录入及相关资料的整理、保存工作。并且他们积极为《白雀抬阁》创造机会,组织我们参加市、区的一些重大庆典活动,以及本地的节庆活动表演。不仅使我们在比赛、表演中得到了锻炼,也帮我们打响了知名度和美誉度,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白雀抬阁》、了解《白雀抬阁》、喜欢《白雀抬阁》。
  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白雀抬阁》已于2009年5月18日被浙江省文化厅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我很荣幸的被大家推荐为白雀抬阁队的队长,被文化站推荐为市级民间艺术传承人、省级民间艺术传承人。在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以及金家兜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在民间老艺人的精心传、帮、带下,相信《白雀抬阁》这一民间传统表演艺术,一定会很好的传承发展下去。
  【整理:顾培华、徐磊峰、徐诗淇,摄影:顾培华】
  蒙恬会(省级非遗项目)
  “蒙恬会”是善琏笔工及周边笔庄、笔店,为纪念笔祖蒙恬而举办的祭祀“行业神”活动。
  蒙恬是秦代大将,因创毫于世,所以,善琏笔工世世代代尊称其为笔祖。据传,早在晋代,善琏就建有纪念笔祖蒙恬的“蒙公祠”。元代以来,由于湖笔声誉的鹊起,“蒙公祠”香火十分旺盛。农历九月十六日,相传是笔祖“蒙恬”的生日。届时,善琏及周边笔工,背着装有自家湖笔的“笔包”,在“蒙公祠”隆重举行“蒙恬会”,以示对笔祖的纪念。
  “蒙恬会”据传始于晋代,历元、明、清而盛,一直延续至今。《湖州府志》也有“善琏有永欣寺、退笔塚、蒙公祠诸胜迹。笔工祭笔祖……”的记载。据年逾九旬的老笔工吴尧臣、陈永林回忆,民国年间的蒙恬会规模很大。届时,远在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老字号”笔庄“戴月轩”“周虎臣”“李鼎和”“贝松泉”“邵芝岩”等,都会派员参加盛会,或赠送礼物祝贺。其中上海“周虎臣笔庄”赠送的古红木大铜镜,至今还保存在蒙公祠内。
  抗战爆发后,蒙公祠被日军火焚。历代留下来的匾额、字画,均付之一炬,损失惨重。笔工因战事频繁,纷纷背井离乡,远逃他乡避难,“蒙恬会”从此停办。
  抗战胜利后,笔工纷纷返乡重操笔业,“蒙恬会”得以恢复,一直延续至今。除了“文革”期间被禁止外,几乎年年举办。
  1995年,由政府牵头重建“蒙公祠”,并把原来的“蒙恬会”更名为“善琏湖笔文化节”,邀请了政界人士参加。从此,“蒙恬会”从民间走向了官方。到了2000年,湖州有了“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后,“蒙恬会”又回到了民间的形式,至今未变。其间,曾参加过“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的“笔舫巡游”展示、“百名笔工祭笔祖”表演等。这一民间传统活动,如今注入了现代文明和艺术养料,使“蒙恬会”在当地及周边城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央电视台、东方电视台,还有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主流媒体,曾多次来善琏拍摄“蒙恬会”盛况,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
  妙笔生情 情系湖笔
  王宝兴 口述
  王宝兴,男,1938年12月出生,南浔区善琏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蒙恬会”。
  我自幼对毛笔情有独钟,立志要练好毛笔字,让家人为我感到自豪,所以从上小学起,我就开始每天练习毛笔字,到了高小阶段,虽然学习任务重,作业很多,但每天一张大楷是绝不能少的。这就为我日后的书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我渐渐知道了蒙恬是造笔的祖师,笔工们对其非常尊敬,每逢农历九月十六日,为纪念笔祖,家家户户焚香点烛,祭祀蒙公,还搭戏台唱戏,抬着蒙公巡游笔都善琏,场面非常热闹。当时我还很小,但也跟着大人去观看,所以印象极为深刻。那时我想,要是有一天我也能成为笔祖庙会的主持人,带领大家参拜蒙公,那该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于是我开始研究蒙恬造笔的典故,了解到清光绪《归安县志》卷十二记载“善琏蒙恬会”传统习俗,还有《湖州府志》记载善琏笔工祭笔祖民俗。
  小时候因为好奇,我老是缠着我的父亲给我讲蒙恬的故事,我从他那里听到了蒙恬将军与毛笔的故事。秦国大将蒙恬带兵在外作战,他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王。当时,人们用竹签写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没写几下又要蘸。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来了灵感。他立刻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试了几次,效果还是不行,于是随手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石坑里。有一天,他无意中看见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捡起来后,他发现湿漉漉的兔毛变得更白了。
  他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兔尾竟变得非常“听话”,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原来,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变得柔顺起来,写起字来就得心应手了。传说这就是毛笔的来历。知道这故事后,我总喜欢问我的同学和朋友:“你知道湖笔是怎么造出来的吗?”当大家一脸疑惑的时候,我就自豪地说:“不知道吧,那就听我给你们讲故事吧。”于是我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了。所以至今我印象很深,还能给我的孙子讲讲。
  后来,由于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又跑进图书馆,查了很多历史资料,了解到历史上对于秦朝大将蒙恬造笔的说法也有一些记载。当年,秦将蒙恬率军伐楚,南下至中山地区,因见那里兔毛甚佳,就用来制笔,毛笔就此诞生。
  事实上,出土的文物已证明,毛笔远在蒙恬造笔之前很久就有了。但蒙恬作为毛笔制作工艺的改良者,其功亦不可没。据说,蒙恬是在出产最好兔毫的赵国中山地区,取其上好的秋兔之毫制笔的。湖北云梦秦墓中出土的三支竹杆毛笔,用竹制笔管,在笔管前端凿孔,将笔头插在孔中,另做一支与笔管等长的竹管做笔套,将毛笔置于笔套之中,再用胶粘牢。
  为取笔方便,笔套中间镂有8.5厘米长的长方孔槽,竹筒涂以黑漆,并绘有红色线条。可见,这支秦笔的制作已采用了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而且与现代的笔及其制法颇为相似,较之战国时期的楚国笔已大有进步。
  据说蒙恬的夫人卜香莲是善琏西堡人,也精通制笔技艺,被后人供为“笔娘娘”,蒙恬与夫人将制笔技艺传授给村民。蒙恬去世后,当地笔工为了纪念他们,捐银在永欣寺旁建造“蒙公祠”,绕村而过的小河易名为蒙溪。每当蒙恬和笔娘娘生日(相传为农历三月十六日和九月十六日),都要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千百年来,在善琏集会膜拜笔祖,企盼笔业兴旺,这类民俗活动一直延续着。
  1962年7月,我为国家挑重担而精简下放,从事民办教育,我开始教孩子们写字,给他们讲蒙恬的故事、“蒙恬会”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全面停课。由于湖笔出口的需要,公社把我安排到含山湖笔厂工作,从事湖笔刻字,由于自己有点书写功底,再加上刻苦练习,虽然半路出家,也有点小小的成就。过去人们都说笔工只知笔头朝上,不会笔头朝下,意思是当时的笔工大多没有文化,不会用笔写字,为了改变人们的这种看法,我努力学习书法。在苏州和杭州期间,有幸结识费新我和姜东舒老师,和他们共事多年,我常常受两位大师的指导,受益匪浅。我的书法作品先后在湖州市、浙江省、全国展出,深受书法爱好者的青睐并被收藏。经过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我退居故里后,终于有幸成为笔祖庙会的主持人,我感到十分自豪,同时也觉得肩上的责任重大。在农历三月十六日蒙恬生日和农历九月十六日蒙恬夫人生日这两个日子里,我们善琏镇都要举办蒙恬会。三月十六日是大会,由笔坊老板合资举办;九月十六日为小会,由工人出资合力通办。蒙恬会虽有大会小会之分,其实规模不差上下。
  我记得具体的祭典活动如下:第一,整理神像。整个活动从农历三月十四日夜开始。是夜,西堡村出两名妇女为神像整装(蒙恬夫人是西堡人,有娘家人来给蒙恬一家整装)。整装次序是:先将蒙恬、蒙恬夫人、蒙恬太子三个神像请出暖阁,由这两名妇女给神像用酒洗脸,然后换装,将旧袍脱下,换上新袍、新帽、新鞋。第二,乐师打唱。在给神像换装的同时还要唱戏,目的在于造声势,使蒙恬会热闹起来,激励笔工们都来参加。第三,神像游镇。农历三月十五日早上,蒙公祠前院神像前摆好猪头三牲,上香点烛(大蜡烛),鸣放炮仗,笔工们依次在神像前磕头跪拜。全镇笔工跪拜完毕,抬“行宫”游善琏镇一圈。在游行队伍中,二槐锣在前开道,四小锣紧跟其后;八面五彩旗迎风招展;八硬牌醒人眼目;三神像太子在前,夫人在中,蒙恬押后,全副銮驾伴随,环镇一圈,回到蒙公祠。第四,演戏庆贺。农历三月十五日上午神像游镇,下午连晚上,直至农历十六日下午,两天中共演三场戏,叫做两本三开台。十五日下午做戏,上午到戏班。戏班一到善琏,先由湖笔业主持人向戏班点主戏,戏点好跳加官。我很荣幸,作为主持人,能为笔工和百姓们点个主戏。所谓的跳加官是在蒙恬神像前跳,有三个演员:白面具、金花脸、唐明皇,三个演员各自戴面具。这里我想插一句,蒙恬会上的跳加官与湖州其他会市跳加官有两点区别,一是只有蒙恬会跳加官在蒙恬神像前跳,别处跳加官都在戏开演前;二是蒙恬会跳加官时多了一个唐明皇,别处跳加官大多只有白面具、金花脸两个演员。唐明皇穿着帝王服装,手握扫帚。跳加官三人代表福、禄、寿、喜。农历三月十六日下午戏做好,蒙恬会结束。农历九月十六日的蒙恬会,也从九月十四日夜开始,其仪式与三月十六日蒙恬会完全相同。
  “蒙恬会”据传始于晋代,历元、明、清而盛。抗战爆发后,善琏蒙公祠被日军火焚,笔工避难他乡,“蒙恬会”停办。
  抗战胜利后,笔工返乡重操笔业,“蒙恬会”得以恢复。除了“文革”期间被禁止外,几乎年年举办,一直延续至今。1995年,“蒙恬会”在全国推崇的“节风”中,被当地政府更名为“善琏湖笔文化节”。2000年,湖州举办“国际湖笔节”后,“蒙恬会”又回到了民间的状态,一直至今不变。
  2001年1月,我因年老而退居故里,一面为多家湖笔单位刻字,一面积极参与各种湖笔活动和书法制作,上海东方卫视和中央电视台四频道做过专题报道。从第一届中国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开始到去年的第六届湖笔文化节,我都担任笔祖庙会的主持人。虽然年高记忆力差,时间变动大,但我知道责任重大,迫使自己强记硬记,所以每次都能圆满完成任务,受到领导和来宾的高度赞扬。2009年12月我被评定为第一批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善琏蒙恬会”代表性传承人。
  在各级政府和湖笔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蒙恬会”这一具有千百年历史的、传统的民间民俗活动,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且传承至今。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现代文明的渗透,“蒙恬会”活动中的有些传统内容,正在逐年消亡,急需抢救恢复。
  首先是“出会”中的“放铳”,由于涉及安全问题,“铳”早被收缴,如今已不再使用,使其传统特色逊色不少。其次是18件兵器的“全副銮驾”,用于当时支援国家发展钢铁建设,均作废铜废铁出售。因此,如今只能以木制品代替,显然有失原有风格。再次是原来的古代兵卒服装,由于天灾,均被火焚。目前,由于经费所困尚未制作,只得用一般民俗服装代替,有损原生态形象。最后是“蒙恬会”老一辈“轿班会”的艺人,大多年事已高,已不能参加活动。而年轻人整天忙于上班,已呈后继无人状态。
  我希望政府能积极为“蒙恬会”投入经费,努力培养新人,还原活动的历史面目,丰富活动的民俗内涵,让这一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蒙恬将军对湖笔的改良功不可没,蒙恬会也将永远传承下去。
  【整理者:刘英】
  新市蚕花庙会(省级非遗项目)
  新市蚕花庙会是清明节期间集中于新市镇区展现的,规模较大、影响辐射至多个市县区的大型集市香会,是集踏青、香市、祭祀等江南各传统蚕桑习俗为一体的重要民俗。
  新市处德清县、湖州南浔区、嘉兴桐乡市三地之交,镇形成于春秋战国,公元309年始有新市之名,公元978年正式立名新市镇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宋诗人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中则提到“春歌社舞”,可见南宋新市就有踏青的香会民俗活动。新市蚕花庙会旧称“轧蚕花”,以清康熙年间新市诗人徐以寿《祭蚕神七律》和清代诗人陈斌澜《轧蚕花诗》以及《民国德清县志·风俗》所载为证。有俗民称清明四乡农民蜂拥至寺前弄、胭脂弄等轧蚕花,因此弄容小,你挤我轧故曰“轧蚕花”。旧时“轧蚕花”时间在每年清明的前三后四,即4月1—7日。主要内容包括“花轿”“祭神”“香市”“闹楼”等多项内容,主要场所包括永灵西庙、觉海寺、刘王庙、东岳庙及寺前弄、胭脂弄。其中,永灵西庙、刘王庙、东岳庙烧香客云集,戏台连演三天三夜,剧目有昆曲、京剧、徽剧(今有刘王庙戏台戏班遗迹留存)。同时算命、拆字、毛儿戏、变戏法、街头武术、卖蚕花等充斥街头。还有各地巡游队伍来新市巡游如拜香会、臂香会等,新市本地有促轿比赛,即抬晋代新市镇国大将军朱泗神像比赛,奔跑快者为最。1937年,日军入侵新市,轧蚕花即中断,抗战胜利后1946年至1950年恢复,其后就停办。1999年4月清明节,由民间发起恢复轧蚕花,更名新市蚕花庙会,至2013年成功举办15届。已恢复花轿抬蚕花娘娘巡游、祭蚕神、扫蚕花地、蚕花小调民歌演唱的展示。举办了蚕文化研讨会,2004年出版《德清文史资料第九辑·德清蚕文化》。建立蚕文化文字音像资料档案库与蚕文化民俗馆(2005—2007),对外开放。新市镇厚皋村和水北村分别在村内建立了蚕文化主题公园和蚕乡水北乡风民俗馆。
  蚕花庙会过去与未来
  姚永奎 口述
  姚永奎,男,1956年9月出生,德清县新市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新市蚕花庙会”。
  新市蚕花庙会的风俗由来已久,具体年代已无考。民国二十一年(1932)刊本《德清县志》“风俗”条目记载:清明后觉海寺有香市,村农妇女结伴成群,名曰“轧蚕花”。每年清明节前后,崇德、吴兴、余杭等地蚕农和香客纷至沓来涌到新市千年古刹觉海寺、寺前弄、胭脂弄,“轧蚕花”逛庙会,成为蚕农欢乐喜庆的重头戏。在觉海寺灵泉山烧香,祈祷“蚕娘佑丰”。村姑嫂子梳妆打扮,怀里带着蚕种,头上插着“西施蚕花”,结伴来此祈祷蚕花丰收。这种“西施蚕花”是用红纸或绫绢做的,有蝴蝶、花卉等不同的造型。
  新市“轧蚕花”习俗历史悠久,在杭嘉湖一带蚕乡都很出名,历年都有“脚踏新市地,蚕花宝气带回家”的说法。有一首古诗《轧蚕花》这样描绘:“清明红雨暖平沙,陌上晴桑欲吐芽。作社祭神同结伴,胭脂弄里轧蚕花”。每年清明节前后,逛蚕花庙会的男女老少在觉海寺内外你轧我挤,“轧蚕花”也由此而来,民谚:蚕花轧得猛又闹,家家蚕茧收成好。小弄堂里人声鼎沸,欢声笑语不断,青石板被踩得咚咚作响,人们都想争先踩到那块“宝地”,汗流浃背衣衫湿透都无所谓了。好不容易踩到了,满心欢喜却不露声色。据说一声张,蚕花娘娘保佑蚕花丰收的灵气就会被人分享去了。古时,新市作为原始蚕种发祥地之一,蚕种放于妇女胸脯以体温孵育,育成后从胸脯摸出。故一些游闲之人,在胭脂弄轧蚕花时,摸村妇之胸脯,被摸之人亦不恼,俗云越摸越发,“摸奶弄”之名由此传之四方,这一民俗亦是佐证。新市“轧蚕花”风俗,也是古老蚕文化的历史遗存。
  庙会期间,觉海寺大雄宝殿中间搭起茶棚,供应茶水。新市街头巷尾人山人海,各种民间杂耍魔术跑马戏的表演吸引观众眼球。外地南北戏班在新市驻扎,在刘王庙、永灵东(西)庙等戏台上连续演出京剧、越剧大戏三天三夜,百姓戏迷大饱眼福。各种各样的小吃摊、杂货摊摆满街道,还有从苏杭来的绵绸货品出售。“轧蚕花”庙会一结束,四乡蚕农就开始春耕育蚕。
  传承千百年的新市蚕花庙会是江南蚕文化古老习俗的精彩亮点,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历唐、五代、两宋,盛于明清,并一直沿袭至1936年,抗战爆发庙会一度中断。新中国成立前夕,也曾断断续续举办过几次。到了1999年,新市镇政府顺民意兴民风,恢复中断了63年的蚕花庙会,并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坚持每年一届连续不断,至今已办了15届。
  在策划组织新中国成立后首届蚕花庙会时,新市镇政府请来不少民俗专家和资深居民反复论证,我都参与其中,事实证明“推陈出新、还节与民”的办节宗旨深得人心。新市蚕花庙会重现江南千古一绝,展示古镇风采,弘扬民俗文化,聚集区域人气,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大大提升了新市的知名度。我还记得,首届蚕花庙会上有“蚕花娘娘”大巡游、广场民间文艺表演、觉海寺佛事活动、民间艺术灯展、商品交易会等活动板块构成。“蚕花娘娘”大巡游这一主打活动,把蚕花庙会推向高潮。在方圆几十里引起轰动,出现万人空巷、游人如织的盛况,据估计约有8万多人从四面八方涌入新市,为目睹蚕花娘娘风采争轧蚕花、沐浴蚕花喜气,真是万众瞩目翘首以待。“蚕花娘娘”由省艺校毕业、在杭州文艺单位工作的新市籍人朱娴姑娘担纲。小朱个子高挑扮相俊美,巧梳发髻插蚕花,一款粉红罗裙显得楚楚动人。“蚕花娘娘”乘坐的大花轿四面轻纱作帘古色古香。16位轿夫头扎红丝带,身穿无袖开衫精壮干练。“蚕花娘娘”在轿中亭亭玉立、手抚花篮,频频挥手向人群撒蚕花。大花轿前,还有40位“蚕花仙子”护送;轿后有40位蚕花姑娘相陪。大轿两侧16位唢呐手吹奏《百鸟朝凤》。大巡游队伍浩浩荡荡,长达百余米,队中有女子礼仪队、铜管乐队、腰鼓队、舞龙灯队等,在新市主要街道环游,沿途观众人群簇拥,欢声如潮,掌声如雷,大家齐声叫好。
  随着时代变迁,后来每年举办的新市蚕花庙会也不断在增添新的人文内容,如选拔评选“蚕花娘娘”、办河上蚕花灯会、举办“丝路之源”学术研讨会、经贸洽谈会、书画摄影展、家庭才艺大比拼;通过科技兴农话蚕桑、蚕文化馆祭蚕神、寺前弄里轧蚕花、听社戏看民俗展馆,在镇中心公园举办驮蚕娘、背蚕匾、敲丝绵等蚕农蚕事赛才艺趣味比赛活动,吸引了上万群众参与其中。2008年,新市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后,策划了“蚕花姑娘走进中国美院”活动,专门选派“蚕花姑娘”赴杭州西子湖畔、中国美院等高校向师生免费发放新市古镇旅游门票,宣传推介古镇新市旅游和蚕花庙会,反响良好。
  新市蚕花庙会是一项宝贵的江南蚕文化遗存,我们要珍惜爱护,不断推陈出新,使其历久而弥新,福泽后代。
  【整理者:周江鸿】
  传统养蚕技艺(省级非遗项目)
  杭嘉湖地区是我国蚕桑业的主要产区,而南浔区则是杭嘉湖蚕桑业的重要地区。南浔区所辖的含山,是蚕农公认的蚕文化发祥地。
  栽桑养蚕始于何年代,各地说法不一。据传,在南浔一带的农村,自从流传“白马化蚕”的神话故事后,这里的人们就有了种桑养蚕的生产习俗。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积累,人们对养蚕的全过程,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饲养技艺和蚕事习俗,并传承至今。
  传统养蚕技艺
  谈文荣 口述
  谈文荣,男,(1921—2008),南浔区善琏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传统养蚕技艺”。
  我叫谈文荣,10多岁就跟父亲谈火生养蚕,至今没有间断过,可以说养了一辈子蚕,现在年纪老了,弄不动了,可是到了养蚕季节,哪怕是摸摸看看都过瘾,真的是有感情了。其实养蚕是个苦差活,那时家里穷,又没有文化,农村人只有养蚕种田,后来解放了,集体共育,我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生产队就选我当骨干,蚕种产量还算过得去,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里用钱全靠养蚕,虽然那时我已60开外,但身体硬朗,协助家人种桑养蚕没问题。
  养蚕一年工夫可养五批,除冬季外,春、夏、秋季均可饲养,秋蚕可分早、中、晚三季,其中春蚕和中秋蚕是旺季,因为桑叶量大,饲养蚕种最多,养得好经济收入也不错,前年春茧卖到2500元一担,历史上最高价了。
  整个传统养蚕过程蛮复杂,说说要大半天,如果简单地说,主要掌握四个“眠关”。即“头眠”“二眠期”“扯火期”“大眠期”,顾名思义“眠”是睡的意思,“关”是关口,指的是眠期有讲究,要控制好温度、湿度、消毒等,否则蚕宝宝容易作病,影响产量。
  春蚕一般在公历4月底或5月初发种,此时气温还低,所以,发种前蚕农得事先准备好暖房,一般用炭火,温度控制在摄氏36度左右,然后把蚕子倒在铺有白色“桃花纸”的匾里,俗称“收蚁”。
  等蚕卵孵化出来后,就开始喂食,因为蚕宝宝嫩弱,桑叶要精选枝梢的嫩叶,并且切成约2毫米宽的条状形,约3天后,就进入头眠。蚕眠时不吃不动,俗称“眠头”,褪皮后再食桑叶。
  “二眠”给叶时,先在蚕宝宝上面铺一张有小方孔的蚕网,然后把小方块的嫩桑叶,撒在蚕网上面,这样的话,已经眠了的蚕宝宝,因为不要吃叶,就在蚕网下“睡觉”了,而尚未眠的蚕宝宝,会钻过蚕网眼吃叶,很容易辨别。
  “扯火期”,蚕宝宝有2厘米多长了,食量也增加许多。这个时候要给1厘米见方的嫩桑叶,因“扯火期”比较短,蚕宝宝食叶加快,所以,给叶次数要增加。
  “大眠期”到“老蚕期”食叶,从切碎叶过渡到整张叶。这个时期是蚕宝宝食叶的旺期,一旦桑叶吃完了,就要立即补叶,一般24小时要给6次叶。所以,有的蚕农种养得多,家里人手少,来不及摘叶,甚至把整根桑条放在“地铺”里,让蚕宝宝爬上来食叶,这样做既节约了工夫,又扩大地铺空间,有利于蚕宝宝长大。蚕农在这个时候,起早摸夜,睡眠很少,十分辛苦。
  每个“眠关”都要进行消毒,消毒品一般用石灰、漂白粉等,消毒时用纱布包裹好,用手抖动包裹,使粉状的石灰或漂白粉,滤过纱布眼,均匀地散落在蚕宝宝身上,起到直接消毒杀虫防病的作用。同时,还要在桑叶上喷洒药水,增强蚕宝宝体质,防治病害。
  把蚕从匾里转移到屋内地上,俗称“开炝”,开炝前同样要用石灰或漂白粉,对屋内地坪进行全面消毒,同时还要投放驱蚁药粉,防治蚂蚁咬蚕,所以,消毒贯穿整个养蚕全过程,直接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开炝一周左右,蚕宝宝逐渐成熟,食叶也随之减少,此时,蚕农就得搬出去冬今春准备好的蚕毛柴(又长又净的稻草),摇成一条条“柴龙”,然后拉到地铺里,放在蚕宝宝的上面,这叫“上山”。蚕宝宝会陆续爬上“柴龙”,吐丝做茧,约5至6天,便可摘茧子了。
  从蚕种领来到“上山”摘茧子,一般需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相比其他农产品,周期还算短的,况茧子直接由茧站收购兑现,所以,饲养虽然辛苦,农民养蚕积极性还是较高。
  比起旧社会,现在养蚕省力多了,蚕种由蚕种场集中培育,蚕农根据需要直接订购就是了,不像我小时候家里养的蚕种都得自己孵化。自己孵化蚕种相当麻烦,先要把茧子放在匾里,直到出蛾子,然后把雌、雄蛾子“按对”放在蚕纸上,让雌、雄蛾子交配一天。交配后,把两只蛾子的尾部,用手分开,把雌蛾放在蚕纸上,把雄蛾扔到河里。大约到黄昏的时候,雌蛾就产卵了,然后把蚕卵用鹅毛掸好收起来,用纸包好后挂在楼板下,或放在干燥的缸、甏等器皿里,以防鼠食。
  待到下一年的清明期间,桑叶长出来的时候,当家人背上用红棉绸包好的“蚕种包”,到含山上走一遍,谐音称“上山”,意思是今年养蚕好,“蚕花廿四分”。含山回来后,白天要把蚕种包放在胸口焐,晚上则要放在被窝里紧贴身体,用人体的温度来给蚕种保暖。约25天后,把蚕卵拿到用炭火种的火缸的蚕房里(恒温36℃左右),倒在铺有白色“桃花纸”的匾里,等同于现在的蚕种。
  蚕是“白马”化身,是“天虫”下凡,这个传说故事在当地影响深远,伢含山当地人,为了讨个吉利,求个好收成,免不了有些旧思想作怪,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禁忌和习俗。一是养蚕期间,若蚕房外有人叫,蚕房内的主人不可应答,外人也不可随便进入蚕房,一旦进入,主人会备碗筷和食品、草经,到门外倾倒、焚烧,俗称“送庚饭”,即把来人带来的“晦气”送走。二是在养蚕操作中,对一些读音不利蚕讯的用具,都要别称。比如“淘箩”,要称“米箩”,“拣蚕”要叫“捉蚕”。因为“淘”与“逃”,“拣”和“减”同音是养蚕大忌,不利养蚕产量。三是养小蚕时期,还要把门窗的缝隙,用桃花纸糊上,不让门缝漏光。其实,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因为蚕生性喜欢往亮处爬行,保持育蚕环境黑暗,是蚕农们通过实践积累的经验。四是为了预防鼠害,蚕农会在蚕房和地铺墙上,贴上一些纸剪的“蚕猫”等等。
  不过这些都是老黄历了,现在改革开放,伢农民思想也解放多了,一些年青人不懂规矩,随便进出,上了年纪的人也见怪不怪了。以前乡下有句话叫“吃饭靠种田,用钱靠养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物价飞涨,养蚕这点钱根本派不来大用场,发家致富还得靠做生意或办厂,养蚕只是舍不得现成的资源,如桑叶、蚕具、技术和劳力等,不信你问问村里订种量就知道了,比起十多年前,种蚕张数要减少一半多,想到这里,别提心里有多难受。
  所以,我建议政府还得下大力气,尽快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民养蚕积极性,否则,减少农民收入是小事,面临养蚕技艺失传是大事啊。
  【整理者:郁根荣】
  蚕桑生产习俗(省级非遗项目)
  德清蚕桑生产之历史悠久,据考可推至马家浜文化晚期,这里历来“山明水秀”“地僻上沃”。东中部地区,“重农桑务绩纺”“科第彬彬”“文士辈出”,其俗“尚礼仪贱勇力”。西部则“俗朴而茂,其士秀而文”。(见同治《湖州府志》卷二十九)所以,蚕桑习俗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文人的烙印,众多的文人留下的诗歌就是很好的说明。长期以来,蚕农们在不断地实践中,早早地总结出了养蚕的经验,道光武康县志中记录了养蚕从“浴种”到“布子”“相种”的整个过程,说明人们已经掌握了一整套养蚕技术。为祈求蚕茧丰收,其蚕桑生产习俗既带有科学性又带有祈求性。蚕事习俗颇多,围绕代表蚕桑生产的代名词“蚕花”,就有剪蚕花、戴蚕花、年三十的呼蚕花、点蚕花火(又称点蚕花灯)、焐蚕花(又称困蚕花)、谢蚕花、讨蚕花、扫蚕花、吃蚕花饭,还有清明蚕花庙会上的轧蚕花等等,另与婚嫁有关的有接蚕花、送蚕花箪等。育蚕时有诸多习俗与禁忌,如“关蚕房门”“开蚕门”“落花眠”“搭空山头”“压山”等等。另外语言也有禁忌,避免讲与“僵、死”谐音的词。
  蚕桑生产前后之余,还请艺人来扫蚕花,唱蚕花,祝愿来年丰收,平时讲故事,猜谜语也离不开“蚕”的话题。经普查大致有几类:关于蚕、蚕神来源的传说,如《蚕字来源》;反映勤劳生产的故事,如《吊龙蚕》;蚕的字谜;养蚕的歌谣等等。伴随着生产,还有蚕信仰,农历十二月十二日“蚕生日”,要做茧圆子祭拜蚕花娘娘。
  因此德清的蚕桑生产习俗具有广泛性、集体性和社会性的特点。遍布全县,又为广大蚕农长期奉行,历代传承;并与人生礼仪、岁时习俗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无论从民俗学还是农业技术方面以及文学价值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恢复蚕俗方面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如举办蚕花庙会、蚕丝文化节、财富节等等。尽管如此,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多元化产业发展的今天,由于蚕生产不是唯一的经济来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降低,蚕俗意识逐渐淡化甚至消失,一些艺术表现形式如《扫蚕花地》已濒临灭绝。
  德清自古蚕事兴盛,民间还流传一个传说:从前,德清一带没有蚕桑,一位善良聪明的姑娘立志到北方去寻找蚕种。乡亲们为她做了百家衣、百家鞋。历尽千辛万难,她终于取到了蚕种,又怕赶回来误了季节,心里一急,变成了一只鸟飞了回来。从此家乡有了蚕桑,每到春蚕季节,蚕鸟总是一遍遍地叫着“宝宝好哕,宝宝好哕!”
  除夕之夜,德清蚕乡家家户户都在自家的神龛里点上一支红烛或一盏油灯,一直点到大年初一清晨,俗称“点蚕花灯”。吃过年夜饭,蚕家令孩童手提各式灯笼,如马头灯,元宝灯,鳌鱼灯,兔子灯等,在村前门口屋后及田头地角一边照一边唱“呼蚕花”,以祈来年蚕花丰收,俗称“呼蚕花”。
  蚕农在家中设立蚕花娘娘的神位,一般用蚕神码,一种木刻套印的纸质蚕神像。蚕农“请”(买)回家后贴在蚕室或折成方柱状立于祭桌供奉。民间称为“蚕花娘娘”“蚕花菩萨”“蚕花五圣”“马头娘”“马头神”“马鸣王菩萨”等等。祭蚕神时,插蚕烛,供酒饭,由年长妇女合掌默默祈祷,以求蚕花利市,保佑来年“蚕花廿四分”。祭蚕神习俗到了近代演变为每年两次。一次在清明前后,蚕蚁孵出之日,蚕农将蚕蚁供在马头娘神位前,点燃无气味的香,供三牲祭祀叩拜,嘴里说上几句祈求蚕神保佑的吉利话,称为“祭蚕神”。另一次则在做丝完毕以后(或采茧后),将新丝(或新茧)陈列于神位前,供三牲香烛,祭祀叩拜,称为“谢蚕神”。蚕乡女子无论老幼,在祭蚕神,谢蚕神和烧香拜佛时,头上总要插一朵用红色彩纸做成的“蚕花”,以示对蚕神的虔诚。她们不仅在祭祀时戴,在整个蚕季里都戴在头上。
  蚕事前,蚕农备香烛,向“蚕神”顶礼默祷,通神许愿,祈求保佑。在养蚕中途如罹蚕病,临时再祭拜数次,以求消弭灾祸。清明之夜,蚕农家家户户清理阴沟污泥,打扫四旁污秽,清洗门槛,堵塞地洞。还用红纸剪成大小不一的“元宝”,贴在蚕室门上和收蚁笪上,祈求蚕养好,“元宝”滚进来,并用红纸剪成“聚宝盆”“老虎头”“三叉宝剑”,谓之“蚕花宝地”“百无禁忌”。把猫的图形制成剪纸,俗称“蚕猫”,将它贴在蚕匾里,寓意鼠会吃蚕,而鼠惧怕猫,就发明了“蚕猫”剪纸,张贴在大门上、蚕匾里,以免鼠害。
  十二月十二日是蚕花娘娘生日。蚕农们祭祀祈求蚕花丰收。当天,蚕妇用红(掺入红番瓜)、青(掺入年青头)、纯白三色米粉,做成茧子形状的小圆子,俗称茧圆子。煮熟后盛于瓷碗中,配上甘蔗、橘子等水果,桑叶与龙蚕,一绞绞丝束,一重重元宝,鲤花鱼、大公鸡等形状糯米点心。供于灶山之上,备酒菜,立“蚕花五圣”的码张,燃香插烛,虔诚祭祀一番。德清一带乡村习惯在这天“请蚕花”,用一只蚕匾放入祭品、蚕神码和纸钱,焚香烛礼拜,祭后孩子们一拥而上,抢吃祭品,抢得越快,兆示蚕花越旺。
  蚕农取出收藏在家中的蚕种(蚕蛾产在厚纸片上的蚕卵),撒上一些盐粒腌种,再用袱包藏起来,蚕生日仪式到此结束。10天后,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神菩萨时,再将蚕种取出,抖落纸片上的盐,用清水冲洗一下,挂在通风背光的地方晾干收藏,来年春天谷雨时节前后,便取出蚕种加温孵化小蚕。
  春季养蚕前夕,德清农村常有携带黄蟒蛇的民间艺人,俗称“放蛇佬”上门表演唱“赞蚕花”。蚕农俗信黄蟒蛇为青龙,认为青龙到则蚕花好,故蚕家都乐于向“放蛇佬”施舍,赞颂蚕花娘娘,祈求蚕桑吉利丰收。谷雨撒种前三五日下蚕(孵乌蚁)时,有“接蚕花”的仪式。先由主人将一张蚕花纸和一张木刻蚕花娘娘像交给蚕妇,念念有词:“称心如意,万年余粮。蚕花马,蚕花纸,头蚕势,二蚕势,好得势。采得好茧子,踏得好细丝,卖得好银子,造几埭好房子。”诵毕,蚕妇将蚕花纸和蚕花娘娘像恭恭敬敬地收藏起来。等到蚕茧丰收并卖得好价后,再拿出来供请,名曰“谢蚕花”。妇女儿童头上发髻,都插上一朵蚕花。养蚕期间,蚕房门窗上,蚕匾蚕架上,都要插上纸花,祈愿茧子满室花开。接蚕花后,养蚕人家都要吃“蚕花粥”。“蚕花粥”用糯米加赤豆、枣子、栗子煮成,再加白糖,香甜可口。
  每年清明节,德清新市镇觉海寺都举办香市庙会,庙中灵泉山前有清澈泉水,游香市妇女必在池中洗手,寓意回家能养好蚕,称为洗蚕花手。在蚕月里蚕家还有许多规矩,家家户户关闭门窗,禁止生人进入蚕室,怕冲撞蚕神。村里行人寥落,悄然肃静,俗称“蚕关门”。养蚕过程中也有不少禁忌,除了不能串门,不能在蚕房里喧哗,不能在蚕室四周动土等种种行为禁忌外,在语言上也有禁忌。如忌说亮,天亮了要说天开眼了;忌说僵,姜要改称辣烘,忌说洗,因与死谐音。等到蚕宝宝上了山,家家户户“亮山头”了,方才房门洞开,称为“蚕开门”。这时,亲朋好友都来“望山头”,还相互馈赠有特殊意义的礼物,如软糕、线粉、梅子、枇杷、咸鱼等,如“水糕”谐音“丝高”,“咸鲞”寓意有“想头”。
  当蚕宝宝过了三眠(出火),丰收基本在望时,家家户户做“茧圆”。一是祭祀蚕花娘娘,二是邻里亲戚互相赠送,互相犒劳。蚕农卖茧、卖丝之后,祭谢过蚕花娘子,就吃蚕花饭,蚕农家里每人都有小礼物。在德清和武康一带,吃“蚕罢枇杷”是古老风俗。童谣唱:“枇杷枇杷,隔冬开花,要吃枇杷,明年蚕罢。”
  【整理者:周江鸿】
  乾元龙灯会(省级非遗项目)
  乾元龙灯会,直接源于农历一月十五日前后德清民间的“灯节”习俗。乾元镇即德清县原城关镇,地处德清县中部,自唐天授二年(691)析武康地置县起至1994年,长达1300多年作为德清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杭嘉湖地区水稻、蚕桑的主要产区之一。人民富庶,民俗活动自古繁盛,尤以正月“灯节”期间为最。据《民国德清县新志》卷二《风俗》记载,正月“灯节,自一月十三日曰‘上灯’起,至一月十八日曰‘落灯’止。乡农制各色纸灯为龙马狮鱼花篮之形赴市竞赛,迎之者须燃花炮并赠钱物以为酬”。而元宵之夜,市井“彻夜观灯”,热闹非凡。其中,“赴市竞赛”的各村乡农争奇斗艳,扎龙调舞、各色花灯与花轿台阁;千百年来代代沿袭,逐渐形成了元宵期间的特色民俗:“乾元龙灯会”。乾元龙灯会在传统上包括龙灯,花灯等。“文革”期间,元龙灯会一度停止活动。1985年重新恢复,至今已经举办13届。2013年乾元镇以“乾元龙灯会”年俗项目成功入选全省26个春节文化特色地区。
  德清舞龙第一人
  童宝松 口述
  童宝松,男,1950年出生,德清县乾元镇金鹅山村童家墩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乾元龙灯会”。
  我今年64岁,是童家墩舞龙队的队长,同时也是省级非遗项目“乾元龙灯会”的传承人。
  今年年初,浙江省文化厅开展的“2013最美中国年·浙江年俗”寻访活动评审结果公布,我省26个最有春节文化特色地区名单出炉,德清县乾元镇的“乾元龙灯会”榜上有名。恢复的乾元龙灯会沿袭了民间“十三上灯、十八落灯”的传统,十多年来,乾元镇各村恢复的龙灯至今已达十多条。我们童家墩舞龙始于清末,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包括具有六代以上传承谱系的德清最早龙灯之一的“童家墩老龙”,各种传统龙俗不仅保留完好,每逢元宵期间,整个村100多人均出门调龙,三代同舞,场面颇为壮观。
  我从13岁开始舞龙,已有51年的舞龙经验。童家墩现在的这支舞龙队已有8条龙灯,舞龙队员都是村民自发加入的,年纪最大的已有70多岁。在我们村一户村民家的阁楼上,还保存着我们村历史最悠久的一个“老龙头”。这是一个用竹篾扎成骨架、糊着桃花纸的龙头,龙嘴里有一块木板,是用来安置蜡烛的。这个龙头已经有70多年历史,木板上的蜡烛油已经积得很厚,整个龙头有50多斤重呢。现在我们童家墩有三户人家家里存放着已经“退役”的龙头、龙灯,他们都好生看护着,是不能随意搬运移动的。
  我小时候看过父亲扎龙灯,自己参与扎龙灯就有过三次。新龙的眼睛是要用纸包住的,一定要到附近的河边、漾口去“开睛”,一般是由舞龙头的人来把纸揭开,还要放鞭炮,这个风俗一直延续至今。关于舞龙的风俗还有不少,因为我们舞的不仅仅是一条龙,而是在传承一种龙文化。
  为了迎接第13届浙北乾龙灯会,去年底,乾元镇6个村都新组了龙灯队,我和我的两位队友被轮流请到各个村去授课,童家墩舞龙技艺有了更为广泛的传承。而且我们村去年还组建了女子舞龙队,队员大多是嫁进童家墩的媳妇,如今也开始继承舞龙的老传统了。
  童家墩人人都会舞龙,不仅我的两个儿子会舞龙,我18岁的孙子也已经好几次参加舞龙表演了。在我们童家墩的舞龙队伍中,像我孙子这样的“90后”已有近10人,这让我们看到了乾元龙灯会的旺盛生命力,也让我更加坚信:舞龙的传统习俗一定会在童家墩世世代代继续传承下去。
  【整理者:陈德明】
  舞阳侯会(省级非遗项目)
  舞阳侯会是乡人为纪念汉初樊哙将军,在其重阳诞辰之日举行的大型集市庙会民俗。作为庙会中心区域上柏社区(原上柏镇,2003年并入武康镇),“地势高仰,因名埠,上有湘溪”(《道光武康县志》),“西南余杭、安、孝,货陆运者,皆出于市”(《开湘溪市河记》清·刘守成)。经济繁荣、商业往来之多,历来是原武康县境内最繁荣的商业集镇。
  据《道光武康县志·卷五·风俗》载:“九月:九日上陌里人为舞阳侯会。略如春社。”又“值侯诞辰”,“里人争具牢醴,动以千计”,“乡人水旱疫疾,有祷必应”(据清同治《湖州府志》明邑人沈彬“舞阳侯庙记”载)。分别在“雍正十三年”“乾隆二十五年”,以及同治年前重修,庙建筑部分历史遗存今留。
  庙会为期3天,分别为九月初八——接夫人;九月初九——出会大典;九月初十——送夫人。庙会做戏则时间不等,一般是5至7天。庙会出会前夜有拖铁链、埋眚起眚的宗教仪式,出会为民间自发,队伍由各村参加,分工明确,井然有序。出会行头多达30多个,有硬牌、头锣等,过去还有乡民得病穿红衣“扮犯人”的习俗。庙会期间,各地商贩云集,热闹非凡,有西洋镜、东洋镜、卖狗皮膏药、猴了变把戏和马戏团。除了庙会仪式,还有传统的“甩铁链”体育竞技比赛,商人请客人吃饭成为当地特有的商贸习俗。
  樊哙精神世代传承,庙会规模宏大,庙建筑规范而气势恢弘,庙会民俗凸显地方特色等特点在现代经济发展、历史、民俗等方面均具有参考研究价值。自1994年恢复民间庙会以来,已经举办多届,在乡人共同努力下,购买行头恢复出会队伍,重建舞阳侯庙,资金投入已达500万元以上,庙会众多民俗事项逐渐恢复。
  精神家园,耕耘无间
  朱永根 口述
  朱永根,男,1945年5月出生,德清县武康镇上柏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舞阳侯会”。
  樊哙将军出生于上柏水桥村,7岁丧父,随母迁沛。我听老辈讲当年张良纳贤樊哙之前,樊哙在平桥杀狗卖肉,张良到此摆了个测字摊头,很热闹。樊哙见此很生气,在他的摊头上拉了一泡屎。第二天,张良发现屎形“方刚”,必是“做佑相”的命,于是用激将法把樊哙引了出来,收他为门下。
  樊哙勇猛而顶天立地,是人们心目中不朽的地方神灵,每逢重阳诞辰,“里人争具牢醴,动以千计”。我母亲孙秀娣是80年代接管舞阳侯祠的,2001年她病重在医院,要我接管,我口头答应了她,却因工作繁忙没去,结果第二年,我连续生了两次大病。后来想起了母亲床前的嘱咐,于是我2002年开始正式接管“舞阳侯祠”。自接管后,或许是心理作用,我平时连伤风感冒都没有了。
  在其母孙秀娣之前,舞阳侯会在近代的传承,均为当地有名望的人士。1949年前主要是由一位商界人士出资发起,他是上柏商理会总理事,名叫柯慕久。1949年后,主要有朱绍喜、汪霖、陈维聪等人,他们在恢复舞阳侯会原貌上作出了很多努力。
  我在樊哙前还了愿后,一边在武康镇豪龙装饰有限公司上班,一边抽出时间不断拜访年老者,了解散落在民间的口传故事传说,并努力恢复和扩大庙会传统活动项目。1994年时,老太太们已经开始自发地举行烧香祭拜的活动,但规模很小,“文革”后“樊哙像”曾被乡人藏在山上,当时用草棚搭建,后被接到了“夫人庙”,2002年我到处筹款在湘溪港边向当地居民买下了几间已废弃的老房子,把舞阳侯像与夫人像从夫人庙接到了这里。那年首次恢复了巡游,做戏文就在老粮管所,那年观众就有千多人。
  2007年新建舞阳侯祠庙终于落成开光。过去出巡队伍有50多人,我们恢复了“老爷落地”“巡游”“演戏三天”这样的活动,也买了彩旗、硬牌、掌灯伞等十几种过去就有的行头。现在每次庙会起码有2000人,巡游除了固定要去的地方,像樊哙祠的原址和他的娘家,还要走3—4个自然村,如果有些老板赞助或老百姓要求,还要停下来,所以光巡游就要五六个小时,但每次巡游村民积极性都很高。村民都极力配合,庙会吃饭、搬凳子、维持看戏秩序这些后勤工作都是义务的。
  舞阳侯会千古传承,承载着一代代的文明,几代人的精心守护,共同耕耘才走至今日之规模,我希望在我们这一代继续发扬光大。早在2007年,我就拉起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横幅。十多年来,我四处找寻搜集舞阳侯庙历史遗迹。这块石碑是记录舞阳侯祠的建庙历史的,正面是碑文,背面是马,可惜破碎了,现在还有两块没找回,一块在水闸那,一块被嵌在水泥地里了。找到的这块是我2010年从人家的墙角挖出来的,先劝那户人家,征得同意,挖出来后还雇工人帮他们修补好。上面的碑文我听老辈说曾在一县志上提及,我跑便了省内各大图书馆都无果而返。如果社会上的文化人士能参与进来帮助我找到它就好了。
  我还想建一个“舞阳侯”文化馆,将散落的古迹找回并进行集中展示,但常常会遇到困难,比如有一块刻有“乾隆二十五年”的祠庙石条,现在在一学校,由于他们不很理解,我还要继续做工作。
  我们传承这样的传统,就是为了“颂忠精之魂,感祖先之恩,扬恭谦之美,倡和谐之风”。除了感恩祖先,我想更多的是要为当下的百姓服务,所以眼下我最急的就是尽快为村民建一座固定像样的戏台。
  【整理者:余开陀】
  百鱼宴与淡水鱼消费习俗(市级非遗项目)
  吴兴区盛产淡水鱼,鱼的消费烹调饮食习俗由来已久。百鱼宴主要以湖州地区新鲜的“家养”和“野生”淡水鱼类为原料。运用刀工和多种烹饪方法制作成500多道宴席菜肴而得名。“百鱼宴”于1979年由浙江湖州饭店吴水宝、周顺林、陈文学、朱土宝、杨鑫龙、吴金根、朱卫祖等一批特级厨师集体创制,它博采众长,吸收我国川、广、京、徽等各大菜系之精华,运用刀工和多种烹调制作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鱼菜品系,受到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国内权威人士称它是中华“烹饪一绝”。
  “百鱼宴“诞生在浙江湖州,这是湖州烹饪界给人类饮食文化的一项重大贡献,因而,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新闻媒介不断有报道,还有介绍“百鱼宴”制作的电视专题片。“百鱼宴”在北京、上海、西安、开封展出中屡次受好评;1993年12月,在全国第3届烹饪技术大赛中获得团体大奖,1995年8月,在台湾中华美食展上获得特别金奖;1995年10月,在加拿大的中华饮食工业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12年荣获中国(浙江)中餐业博览会优质奖。湖州“百鱼宴”正在走红全国,走向世界。
  百鱼宴
  吴水宝、陈文学 口述
  吴水宝,男,1931年6月出生,湖州吴兴区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百鱼宴与淡水鱼消费习俗”。
  陈文学,男,1957年2月出生,南浔区荻港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百鱼宴与淡水鱼消费习俗”。
  “百鱼宴”开创于1979年11月。那时,湖州饭店落成开业,我们和全体中青年烹调师根据当地水产资源优势,共同在继承、发扬、开拓、创新的思路上,制作出130余款鱼肴在饭店展销,一炮打响。1982年11月办了第二届“百鱼宴”展销会,品种已增至282个,分出片、丝、丁、条、茸、卷和冷菜、全鱼、综合、汤羹等11大类,同时设计出全鱼席、水产席等供市。1987年11月举办第三届“百鱼宴”,品种增至400个,新增了鱼仁、鱼珠、鱼线等品类。至此,“百鱼宴”已经引起海内外传媒的重视,不仅上海、北京、香港、日本的报刊和新闻社予以报道,浙江、上海等电视台也录像介绍。1990年9月和1991年10月,又先后举办了第四届、第五届,菜品达到500多款,第四届起还增加了海产水珍品筵席。试观,500多款鱼肴分别组成筵席,交叉变化,将会变出数不清的宴席,吃多久也不会重复,这内涵该有多深!难怪一位德国友人像孩子一样兴高采烈地对着摄像机镜头翘起大拇指说:想不到鱼还能做出这么多的好菜!
  说百鱼,其实只是二三十种淡水鱼,包括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黑鱼、白鱼、鳜鱼、鲈鱼、鳗鱼、鳝鱼、鲶鱼、泥鳅、塘鳢、逆鱼、鳊鱼、银鱼、鲴鱼等,加上各种虾和毛脚蟹。这全凭烹调技艺,所以出现数以百计的菜肴。由于愈做路子愈广,技艺愈来愈精,质量愈来愈高,因此还促进了烹调师们的学习、钻研业务的积极性。这些,比“百鱼宴”的经济效益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从1993年起,湖州“百鱼宴”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日益展示了它的光彩;1993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三届烹饪技术大赛上获得了团体金奖;1995年8月,在台湾中华美食展上获得特别金奖;1995年10月,在加拿大的中华饮食工业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厨奖。
  湖州“百鱼宴”走向了世界,啧啧称慕者有之,击节赞赏者有之。在加拿大,代表总督的海德医院和大多伦多市市长等都曾长时间地观赏了“百鱼宴”的展台。在台湾,蒋纬国先生题写了“鱼香带来乡土味,七贤送过百年情”的条幅,送给湖州“百鱼宴”代表团。在北京的全国第三届烹饪技术大赛上,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说,地方最小,花费最少,选手平均年龄最小,技术级别最低,拿了金牌确实意想不到。
  想要具体介绍“百鱼宴”的菜谱就很困难了,因为它太多。举些例呢?限于篇幅,也不易做到。列些菜品名称,也得洋洋洒洒一大篇,如“千瓜黑鱼片”“五色鱼丁”“藏心鱼圆”“京灼荔枝鱼”“铁板鱼条”“爆鳝花”等等,都各包含其特色,并非鱼原料的简单重复。笼统地概括一下,也非易事,有些好办,如用料特重鲜活,刀工精细多变,讲究本汁原汤等;在风味上可就难了,基调是浙江、江苏风韵,因为当初湖州是皖南徽商外出的口岸之一,还包含有重油、重色、重芡的徽味。“百鱼宴”广采博取,却早已突破了基调,有咸鲜浓重之北味,有清鲜平和之南烹,有麻辣鲜香之川湘情调,有清淡滑嫩的岭南风情,甚至还有香辣酸咸之西北气派。滋感变化同样丰富多变。
  “百鱼宴”之所以成功亦非偶然,除了我们固然还有湖州众多烹调师的辛劳,也有着湖州有关领导的决策,还有其历史渊源。湖州是浙北门户,杭嘉湖金三角的重镇。早在新石器时期便已是富饶的鱼米之乡,钱山漾和邱庄等遗址有着丰富的考古遗存。宋代已有“紫蟹鲈鱼贱如土”的赞颂;苏东坡守湖州时并曾盛夸过湖厨烹鱼之技。浩渺的太湖与织密的水网,培育了湖州人对鱼的酷爱,有谚曰:“正月鲫,二月鳑鱼,卖田卖地也要尝”。不仅如此,而且十分讲究烹鱼的技巧。例如湖州名菜“烂糊鳝丝”,烹制时讲究五油三辣:五油是猪油、菜油、香油、糟油、酱油;三辣是姜辣、蒜辣、胡椒辣。如此刻意追求,正是“百鱼宴”诞生的历史基础。
  湖州人嗜鱼,还有其地理与健康因素。《黄帝内经》即已指出:“故东主之域,天地之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地理位置决定了鱼在湖州烹饪中的位置,也决定了淡水鱼的比例。而饮食中的鱼也密切地关系着湖州人的生存与健康,数千年的积淀在湖州人的体质与机能上必然有着深刻的烙印。这是个饶有兴味的课题。我们知道,鱼肉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5—20%,消化吸收率可达87—89%,特别是结缔组织及软骨组织中的含氮物,主要是胶原蛋白与粘蛋白,于健全人体组织作用甚大;鱼体的含脂量为3%左右(少数鱼种高些,如鲥鱼达17%,鳊鱼15%),鱼肉中含脂肪酸比例高,其中长链碳、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且溶点大,易被吸收,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于动脉粥样硬化等有一定防治作用;鱼肉中矿物质、维生素含量较多,且都各有突出之处。总的说,鱼对健康的作用十分值得注意,因而,“百鱼宴”不止作用于湖州人,还有祖国医学中关鱼与健康关系的内容,早有积累,只是今天的我们尚未很好地研究呢。
  一部总结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著作《易经》,历史已很久,也许3000多年了吧?其中有“庖有鱼,无咎”“豚鱼吉”这样的词语。为什么厨房里有鱼便可以没有灾祸,乳猪和鱼象征吉祥呢?健康自下而上便是大吉大利,这是新石器时代最现实的实践认识。实践出真知,“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积善人家庆有余”也就好理解了。在还没有财富余缺问题及观念的时代,在健康就是最大的余缺了。余,来自于鱼,形成为吉祥观,一直延续到后世,连没有鱼的地方也要刻一条木鱼来替代。这种顽强的信念,正是鱼的产物。由健康到财富,健康就是财富,个中实质的健康,正是应当加以探讨、揭示的。
  这正是“百鱼宴”的根本所在。
  这样,“百鱼宴”就不仅仅是一批美味佳肴,而且是健康财富的载体了。
  【整理者:王连法、刘小湖】
  淡水渔业习俗(市级非遗项目)
  以菱湖为中心的“菱湖湖群湿地”是浙北最大的湿地,几千年来形成了著名的“菱湖湖群渔桑粮区”的农业“三三制”传统种养模式,菱湖人在生产实践中根据当地“水乡泽国”的地形特点,掘地成塘,成为全国“四大家鱼”人工养殖的首创地和重要淡水渔业生产基地,由此,产生了丰富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和鱼美食习俗,形成了久经不衰的菱湖渔文化。
  水乡泽国渔业兴
  费才荣 口述
  费才荣,男,1939年出生,南浔区菱湖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淡水渔业习俗”。
  我叫费才荣,今年73岁,刚才在承包的鱼塘上投放饲料。今年养殖的是汪丁鱼。盼幸塘和杨俊成养鱼的故事,我们查家簖村年纪大点的人都晓得,已经传了1000多年了。讲我是这一习俗的非遗传承人,那是当年我和另外2家一起承租了盼幸塘的缘故。盼幸塘略呈元宝形,俗称元宝塘,面积3.8亩,是一口有千百年历史的老塘,主要放养草鱼、青鱼,搭配少量的花、白鲢,当年产量700多斤。小时候听隔壁费火生讲故事,听说过杨俊成养鱼的故事。我们查家簖人养鱼、卖鱼在上海也是有名的。作为养鱼技工,1983年,我在陕西省水产研究所的水产养殖场指导当地人在黄河滩涂挖塘养鱼,后来又去黑龙江富余县水产场、江苏盐城东潭县八里乡水产场、上海松江泗泾镇养鱼场养鱼。本来回家乡后养蚕养鱼,现在村里老鱼塘全部改造了,桑地没有了,就单靠养鱼了。去年寺前圩834亩老鱼塘改造,镇上说盼幸塘是菱湖人工养鱼第一塘,保留下来了。
  据老辈人讲,三国时的吴国,南京有个教书先生杨俊成,因为战乱,他无法生活,带领全家流落到我们龙溪港(东苕溪)查家簖村莲花滩,在古洋里(就是今天菱湖中学公路北面)搭草棚安身。菱湖自古是“水乡泽国”,芦苇丛生,满湖菱藕,到了中秋节,杨俊成和4个儿子采集了菱、藕、芋艿、白扁豆、茭白、韭菜、鸡头米(芡实)、莼菜、青菜、黄南瓜,烧熟当晚餐。杨俊成说,这10样菜既当饭吃又当菜,就叫“十考”吧!从此,我们菱湖人后来在秋天吃“十考”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杨俊成和他的儿子,经过一年开荡筑堤捕鱼种桑,和当地老乡的交往密切了。从龙溪港和金沙港捕的鱼一时吃不完,就划着小船到菱湖“水市”去卖,后来,他和儿子们在桑地边挖掘了一口池荡,将一时卖不完的鲜鱼放池荡中,到了冬天再捞捕起来,到菱湖“水市”去卖,杨俊成就给这口鱼池取名叫“盼幸塘”。这口塘今天还在老地方,仍然叫“盼幸塘”。
  几年过去,战乱平息,杨俊成一家栽桑养鱼,生活慢慢宽裕起来。他思乡心切,就回了趟建业,探亲扫墓。在建业,他教书时的弟子有的做了大官,听说恩师回来了,就设宴接待,还陪同游览了泽心山(现今的金山)。乘船回府时,杨俊成看到了长江中很多细若针锋的鱼苗,就说这些鱼秧是仙养鱼,要捞回去养。他的弟子马上吩咐下人捕捞,带回府中,养在荷花缸里。第二天早晨,杨俊成边喝豆浆,边看仙养鱼,不小心,碗中豆浆滴漏在荷花缸中,不料鱼苗一下子围聚争食豆浆,杨俊成心中一喜,原来人喝豆浆对身体有好处,鱼苗吃豆浆肯定会长得快。过了几天,经弟子的帮助,杨俊成乘了菱湖到建业的丝船,装了鱼苗的荷花缸也运到了菱湖查家簖洋里的家中,他继续喂豆浆,过了十多天,再把鱼苗放进盼幸塘,天天磨黄豆浆泼撤到池塘里。过了冬天,干荡捕鱼时,竟然捞起了数十尾尺许长的青鱼、草鱼、白鲢、花鲢,杨俊成就把这四种鱼叫做“四大家鱼”。从长江捕捞鱼苗并用豆浆喂的方法,被菱湖人一直沿用到今天。第二年春天,杨俊成又到建业长江边捕捞鱼苗,运回菱湖。由于鱼苗多,杨俊成又在盼幸塘边上挖了口小荡,后放进再挖荡的鱼苗在荷花缸内迟放养几天,死了很多。到冬天捕鱼时,盼幸塘里的四大家鱼只有数十尾,而黑鱼、鲶鱼却有二十余尾;再挖塘里的四大家鱼却有数百尾,黑鱼、鲶鱼却一条也没有。为什么会有这种状况呢?杨俊成再次去建业运鱼苗时,他就留心荷花缸里的鱼苗,缸里鱼苗多了后,鱼苗就要浮到水面吞食空气,喂豆浆时抢食的鱼苗反而死得快,他悟出了原因,黑鱼等鱼苗贪食,容易浮头,容易死,而家鱼苗不贪食,浮头少,死得慢。要消除野杂鱼,当缸里的鱼苗浮头时,不急于换水,等鱼苗浮头后,清除掉野杂鱼苗后再换水。经过几年实践,杨俊成摸索出了剔除野杂鱼苗的方法,以后池塘里四大家鱼中就很少有野杂鱼混杂,产量也就高了。从此,去长江捕捞鱼苗、运输途中对鱼苗喂豆浆、投喂煮熟的鸭蛋黄、清除野杂鱼、用毛竹筒制成唧筒吸缸底的死鱼苗和秽物、用竹篓糊纸涂猪血桐油代替荷花缸、放养入池、投喂螺蛳、青草、池塘勤换水、冬天捕鱼后清理塘泥、用石灰消毒、做塘坎等等一整套人工养鱼技术慢慢形成并成熟起来,菱湖终于成为全国人工养鱼技术最先进的地区。
  自从1958年人工孵化成功以后,不再到长江去采运鱼苗了,但是鱼苗喂养方法没有变化,养鱼方法技术也没有多大变化。现在市场上又增加了特种水产品,我们除了养“四大家鱼”外,黑鱼、鳜鱼、汪丁鱼、鳝鱼等特种水产也实行并推广了饲养,水产技术人员还经常培训我们,科学养鱼使我们走上了富裕道路。当然,我们菱湖人祖祖辈辈不能忘记杨俊成,他是我们菱湖人工养鱼的祖师爷,听镇上农业技术员讲,不要小看这口盼幸塘,那是全国“四大家鱼”的第一口人工养鱼池塘哩!
  【整理者:李惠民】
  长兴龙船(市级非遗项目)
  长兴龙船又叫“花龙船”,是地处长兴太湖沿线的一颗民间艺术瑰宝。相传当地百姓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每年农历五月端午节前后,流行在河上敲锣鼓、划龙船的习俗。两千多年来,经过历代习俗传承,能工巧匠的艺术加工,逐步形成了长兴龙船的独特表演形式和制作技巧。
  划龙船在农历端午前一周便要开始扎龙船。扎龙船要经过选船、选料,制作龙头,船身装扮,扎龙尾,做木桨、木舵,漆画船身等工序。龙船扎制成后,人们选定地点,进香、祝词、放鞭炮、施法水,待上述仪式完成后,龙船就可以下水了!在初一、初二时,热心的人们开始忙着张罗,初四龙船下水试划,初五大排场。是日,条条五彩缤纷的龙船,在爆竹与锣鼓声中,从各村口的河道中划出,开始一年一度的龙船竞渡。每条龙船上一般坐十二人,个个深谙水性。其中八人手持划桨,分坐两旁。中间两人打鼓敲锣。船尾两人,一人提橹撑舵。一人坐梢。坐梢者须由村子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
  龙船每至一村,均需沿河边埠坎绕圈,谓之“打桩”。村中的姑嫂们,清晨就手托圆盘,站在河边埠坎迎候。等龙船一到,就将盘中的新麦新豆送上,以资庆贺犒劳。若逢两条龙船同时从一桥洞驶过,就要各自在桥桩边绕圈比赛,称之为“钻桥洞”,此时将划龙船推向高潮。划龙船要延续到初六才结束。初六当天,各村皆将龙船驶回,同时把龙船上供奉的龙王拆下,龙船上的划手边走边做划船状将龙头请到庭院当中,然后焚化,让龙王腾空而去。凡参加划龙船的人及其家人和部分亲戚,均被邀请来喝龙王酒,盛席间大家频频举杯,共祝今年国泰民安、人寿年丰。因农历端午,正值春蚕收获季节,所以“谢龙王”又称之谓“谢蚕花”。2009年“长兴龙船”被列入湖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画龙画到骨的艺人
  吴益清 口述
  吴益清,男,汉族,1938年1月出生,长兴县洪桥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长兴龙船”。
  我从小学开始就十分爱好美术,我在长兴中学初中毕业时,准备报考美术类专业学校,可是班主任却把我的档案放在抽屉里忘记了,后来知道我要报考美术类的专业学校,已经来不及了。于是班主任建议我填报了湖州师范。1958年我在湖州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安吉县丰城中心小学当教师。那时我在学校里经常参与美术教学工作。在三年困难时期,父母体力弱,难以养活家中的三个妹妹,那时大妹妹才15岁,已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二妹给人家做了童养媳,三妹寄给了养育堂。为此我要求离职回家务农。回家务农后,我除了田里干活外,仗着自己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就帮农村人家画花床、花橱等,画的都是油墨画。后来我也逐步变成为一名会画花的油漆匠。在附近村坊还有点名气,生意也可以。
  改革开放后,我们洪桥开始恢复扎龙船,我们洪桥当地把龙船叫作“花龙船”。那时我们这里扎的龙船都是就地取材,这龙角是用桑树柴棒和竹头做的,龙的牙齿用竹片、蚕茧、纸板等材料做,龙船的船身用松柏的树枝树叶捆扎,里面用篾箍,外面披毛巾,后来用白布。因为我会画画,那些扎龙船的人就喊我去帮画龙船。我是彩绘的,画出来比以前人家传统画得好看。我把龙头画好后,然后画龙鳞,画八仙之类的各种图画,还要在龙船的两块竖旗上写上“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八个大字。从那时开始,我就成了洪桥当地专画龙船的师傅。
  在画龙船的过程中,我又结识了制作龙船的朋友,我拜陈土文、沈竹庭为师,向他俩学习扎龙船的技艺。几年后我学会了选船、选料,扎龙头、龙尾、龙头,还有船身装扮。制做龙船上的木桨、木舵,最好要用干楝树当头桨,最后给沉在水里的船身上漆。扎龙船最讲究的是扎龙头,龙头扎漂亮了,整条船就有气派。扎龙头主用毛竹篾扎制,先扎头骨,再扎龙嘴、龙耳、龙角、龙冠,然后包布。用毛竹篾扎起来的龙头,有弹性,不怕碰撞。布包好后,上漆,画龙鳞、装龙须、点睛。龙船的龙头有死龙头和活龙头之分,死龙头就钉在船头上,不能动,活龙头可以上下左右前后灵活转动和伸缩,要把龙头扎得象活的一样。如晚上划龙船,龙的眼睛要装上电池灯泡,闪闪发光。原先扎龙船头上的龙角,用桑柴棒、竹杆头,我觉得不好看,后来我动脑筋做两只像龙角一样的模型布袋,里面充填砻糠,然后再油漆上画,这做出的龙角有弹性,还好看。现在砻糠没了,我就设法用碎海绵充填,效果更好。我还到苏州去买电光铝纸片,乘画在龙身上油漆未干时,就把五颜六色的电光铝片粘上去,既牢又亮,让整条龙船在太阳光和电光下闪闪发光。
  长兴龙船上要插280面各色彩旗,这是洪桥龙船的出典。传说古时候洪桥芦圻漾是水兵的操练场,每条船上都插很多彩旗,这彩旗顶端是锋利的旗枪,既威风又可用于实战,后来这里老百姓就在扎龙船时沿用下来了。每年农历四月廿四我们扎龙船的师傅就要开始忙碌,一般要忙一周时间,才把龙船制作好。五月初四龙船要下水试划,初五大排场。初五这一天,一条条打扮得五彩缤纷的龙船,在爆竹与锣鼓声中,从一个个村口的河里划出来。龙船每到一村,要沿河边埠坎绕圈,叫作“打桩”。这时,村里的姑嫂们一早就手托圆盘,站在河边埠坎迎候。等龙船一到,就将盘中的新麦新豆送上,还有香烟、红包,有的还要放鞭炮迎接。五月初六下午,划龙船活动结束,人们放鞭炮,谢龙王。初六晚上,选村上房子宽敞的人家摆上几十桌酒席,门前插上红旗,好让各村坊的人前来送份子钱吃“谢龙王”酒。这份子钱就由制作龙船和划龙船的人进账。这些制作龙船的钱,都是由各村各户分派。我作为制作龙船的师傅自然也有点进账,但是大家乘划龙船热闹一番才是更有意思的事。
  现在,我虽然身体还可以,但也上了年纪。我现在带了两个徒弟,一个叫周仁山,能做木工,一个叫周赛龙,能画画,整个龙船的制作工序我们师徒仨人都能拿下,这一点让我感到高兴。我现在要他俩早带徒弟,把长兴龙船这门传统技艺一代代传下去,并得创新提高。
  【整理者:施正强、葛丹,执笔:施正强】
  畲族“九月九”(市级非遗项目)
  郎村村畲族丰收节庆祝活动一般在农历九月九左右,各类农作物基本已收获完毕,整个活动要举行一天一夜。当天上午,大家聚在一起,首先由威望最高的畲族老人主持祭祖仪式,要唱祭祖歌,跳祭祖舞,祭品用五谷。一是告诉祖先今年是个丰收年,二是请祖先回来一起过节,三是祈祷祖先保佑来年还是个丰收年。这不仅体现了畲民对祖先的敬重和感激之情,也折射出畲民对农耕的重视。从下午开始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大家一起酿米酒、打糍粑、磨豆腐,将农产品制作成各类小吃来庆祝丰收,将捕捉到的各类野味用大铁锅露天炖烧,全族汇聚一堂,边吃边对歌,其间也举行如斗牛、押加等趣味活动,一直到夜晚,大家围在篝火旁继续唱歌跳舞。畲族婚庆嫁娶一般也放在这个时节,一来是农闲,大家都有空;二来丰收后比较富足,有条件。
  丰收节里乐开怀
  蓝国和 口述
  蓝国和,男,畲族,1949年11月出生,安吉县章村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畲族‘九月九’”。
  我叫蓝国和,是畲族四大姓盘、雷、钟、蓝的蓝姓。1949年11月出生,1963年小学毕业后,因多方面原因,没有继续上学,于是就在家务农。在务农的同时对本民族的传统生活更加感兴趣。于是就向本族老人蓝成华学习一些传统习俗和一些传统小吃的制作过程:包括祭祀、婚嫁的流程;还有就是学会了打糍粑、做黄金粽等畲族特色食物的做法。并对本民族的资料,比如畲族的起源、历史进程、文化习俗以及我们这支畲民的迁徙过程,“九月九”丰收节的产生和具体活动进行收集整理。慢慢的,每年的“九月九”丰收节,我就代替师傅蓝成华成为了祭祖活动的主祭和各种庆祝活动的带头人。“文革”时期,因为社会大环境的制约,“九月九”丰收节的祭祖、对歌等活动被认为是封建迷信活动被禁止。但是老百姓对传统食物的制作从未停止。祭祖活动也从全村公祭变成了单家独户的偷偷祭祀。1978年才重新开始举办全村性的庆祝活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九月九”丰收节也是断断续续举行,甚至有好几年不办的情况出现。2008年,安吉县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国家开始重视文化建设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于是郎村村的畲族“九月九”丰收节受到了章村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每年举办大型的丰收节庆祝活动。我也把自己掌握的丰收节知识传授给了村里的年轻人,包括雷绍清、蓝建东和蓝建洪这些畲族人和孔成风等一些汉族同胞。畲族的“九月九”丰收节吸引不少人前来参观,为郎村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为我们这支畲族发扬自己民族传统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郎村村畲族丰收节庆祝活动一般在农历九月九,各类农作物基本已收获完毕,整个活动要举行一天一夜。当天上午,大家聚在一起,首先由威望最高的畲族老人主持祭祖仪式,要唱祭祖歌,跳祭祖舞,祭品用五谷,一是告诉祖先今年是个丰收年,二是请祖先回来一起过节,三是祈祷祖先保佑来年还是个丰收年。这不仅体现了畲民对祖先的敬重和感激之情,也折射出畲民对农耕的重视。从下午开始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大家一起酿米酒、打糍粑、磨豆腐,将农产品制作成各类小吃来庆祝丰收,将捕捉到的各类野味用大铁锅露天炖烧,全族汇聚一堂,边吃边对歌,其间也举行如斗牛、押加等趣味活动,一直到夜晚,大家围在篝火旁继续唱歌跳舞。畲族婚庆嫁娶一般也放在这个时节,一来是农闲,大家都有空;二来丰收后比较富足,有条件。
  丰收节主要内容:
  祭祀:放好祭祀用品,准备锣、鼓等。点香叩拜祖先;祭祀的人口中念念有词,召唤祖先回来共同庆祝;敬酒:告知祖先今年的收成;让祖先保佑来年还有个好收成;唱祭祖歌,跳祭祖舞,祭品用五谷。
  放竹排:是一种从水路运送毛竹的交通方式,即将毛竹捆扎在一起,然后首尾连接,接着筑坝蓄水,最后以水的冲击力让竹排顺流而下。一般九月份是当地第一批毛竹砍伐,畲族便在活动当天筑坝蓄水试放,一则比一比放排技巧,挑选技术好的外出放排,同时也是娱乐项目,当然放排手是畲民敬重的对象。
  斗牛:畲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耕作方式也比较传统,耕地时用牛拉,因此牛在生产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春耕季节和秋收季节。为确保生产顺利进行,需要身体健康、强壮的牛,于是畲民在农闲时以斗牛的方式选择最强壮的牛用到来年的耕作中,同时也丰富了畲民们单调的生活。
  庆祝期间,还有特色的民俗小吃。主要有:
  打糍粑:先将浸泡过的糯米放在锅中蒸熟,焖段时间后将糯米盛出倒入石臼中,用捣锤敲打,直至糯米成米饼,再将其取出,放到事先已撒好用芝麻、红糖搭配的辅料的木板上,用粞棍擀成薄厚相当的程度,再用刀切成小块,可凭自己的口味添加辅料。
  酿米酒:先将糯米浸泡1—2个小时,然后放入锅中蒸熟,蒸熟后放入扁中冷却,冷却后放上酒药搅拌均匀,再放入缸中,在放入缸中的糯米饭中间形成一个小洞,再用薄膜密封、发酵。过25—30天后已酿出酒,最后将生酒放入吊酒器中,酿成米酒。
  磨豆腐:黄豆需浸泡一个晚上,磨豆腐时需两个人,一人用勺子将黄豆放入石磨中,另一人磨。黄豆一次性不能放得太多,以满住石磨口的程度为好,部分黄豆被磨后就添加,不要全部磨完后再加。
  烧狗肉:畲族有狗肉不上灶的习俗,因此畲民都是用大锅露天烧狗肉。将狗肉用清水煮段时间,然后倒掉头水另加水,接着将佐料放入锅中,辣椒、酒、茴香、盐等,然后以焖为主,隔段时间揭开锅盖用锅铲翻一下,直至狗肉入味焖熟。
  畲族“九月九”还有个重要的活动是对山歌。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活动当天,我们会尽情地唱歌,独唱或对唱,对唱不分男女老少,只要能以最快的速度对上对方的歌就行,因此有些对唱歌曲是即兴发挥,这一天也会邀请其他地方的畲族人员参加,不少小伙、姑娘在这一日成就美好姻缘。
  畲族“九月九”丰收节从雷光海、蓝玉和、雷籣宸、蓝金生、蓝成华到我这里已经传承了五代人,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它一定还会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因为这是汉畲大团结的象征,也是社会和谐富裕的象征。
  【整理者:林敏、叶淑萍】
  王一品斋笔庄生产经营习俗(市级非遗项目)
  王一品斋笔庄始创于清乾隆六年(1741),是我国毛笔行业中业龄最悠久、最著名的老字号笔庄之一,是湖笔行业中举足轻重地位的龙头企业。
  272年来,王一品斋笔庄一直沿袭前店后坊的传统,集生产、销售、管理、接待为一体,积淀了丰厚的墨宝、信俗、传说、行话、业规习俗。
  王一品斋笔庄历来受到名人名家的垂青。先后有郭沫若、朱德、陈毅、董必武、何香凝、沈雁冰、启功、沙孟海等诸多名人政要在王一品定制湖笔,并为笔庄留下珍贵墨宝,成为笔庄一大文化景观。盛名远播的王一品斋笔庄也吸引了众多的日本、韩国等书法爱好者、友人前来仰慕参观。
  前店后坊的王一品斋笔庄积淀了丰厚的业内习俗。笔庄至今每年敬奉笔祖蒙恬。带有传奇色彩的“一品王”传说代代相传,民国初年即注册的“天官”牌湖笔也与之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毛笔从制作工序、出售经营、学徒的拜师学艺都有一套独特的行规。
  王一品斋笔庄生产的湖笔具有历史延续性。如名笔“玉兰蕊”,古已有之。《同治湖州府志》引《乌程刘志》:“时制有‘兰蕊’为最胜。”笔庄生产的湖笔有四大类、十八个分类,500余种系列,全国各大城市有销售网点400余个,还自营出口。
  历史悠久王一品斋笔庄,已成为中国制笔名坊的一个缩影,对于研究我国制笔生产企业的发展以及老字号的现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湖笔争传一品王
  许阿乔 口述
  许阿乔,男,1947年10月出生,浙江湖州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王一品斋笔庄生产经营习俗”。
  我1968年3月参军,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第80师正营职,获师政治部授予的三等功一次,师后勤部嘉奖六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三次。1987年12月转业湖州市糖业烟酒公司。1990年12月调任湖州王一品斋笔庄,任党支部书记、经理、法定代表人至今。
  我当初接手王一品的时候,除了老祖宗留下的这块招牌,其他什么都没有。当时的“王一品”没有自己的生产作坊,厂区是跟别人租,几十个老工匠就挤在几十平米的地方进行生产,生产条件非常艰苦,产品种类非常单调,工艺水平也停滞不前,市场销售惨淡大大制约着“王一品”的发展。
  面对这样的一个烂摊子,作为军人出身的我没有泄气,我将军队中的顽强作风带进了“王一品”,我认为这么好的传统文化不能丢,祖宗给的招牌不能砸在我们这代人手里。
  但在接手后我并没有立即大刀阔斧的对“王一品”进行改革。因为我知道,找对改革的方向,抓准市场的需求,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开始了对国内市场的走访,每到一地,总要和当地的知名书画家、学者进行交流,从专家嘴里了解对湖笔的看法和意见,同时对各地的湖笔市场做足分析,听一般消费者对湖笔的看法。通过长期走访,我渐渐发现湖笔产业要发展,单单从“写”的角度去考虑市场销售,已经是一种非常落伍的观念。除了少数专业从事书画工作的人依然在“用”笔外,一般百姓人家,更多的是把湖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继承来看待。针对这两个不同的市场群体,我决定让“王一品”走一条创新产品、做精礼品的发展道路,并提出了“重质量、求品种、讲信誉、保名牌”的经营宗旨。
  于是,“王一品”开始迎合市场对产品进行改革,针对书画人士的需求,“王一品”在创新品种上开始下功夫。为了保证生产出的新品种能够真正符合书画业内人士的需求,1992年,“王一品”首次来到北师大,与启功先生等十几位书画名家进行交流,并达成合作意见。此后,“王一品”每生产出一种新产品就首先由这些专家试用,通过专家的意见来确定新产品的市场价值和产品功用。而针对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以传统礼品作为卖点,通过精美的制作工艺加上古色古香的包装,形成“王一品”的特色礼品系列。
  由于历史原因,王一品没有自己的房子,靠租借经营,扼制了企业的发展。为了适应笔庄经营日益扩大的需要,1992年始,我几度赴京反映笔庄的厂址困难情况,得到原国家商业部胡平部长的重视和关心,筹得了一笔资金。1995年在湖州购得1600平方米面积的三层大楼一幢,大大改善了笔庄的生产经营条件,解决了几代王一品人梦寐以求的夙愿,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没有了后顾之忧加上准确的市场定位,“王一品”渐渐走出了困难局面,经营也日益走上了正轨,投资200多万元的新笔庄也在1995年正式启用。通过我20多年的辛勤耕耘,现笔庄产品共有4大类,18个分类,500余个品种;销售网点400多个,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上世纪90年代笔庄已开始自营出口,成为湖州市旅游定点生产企业和湖州市对外开放、扩大国际交往的窗口之一。2013年销售金额已达到一千多万元,比1990年增加了数倍。
  2001年9月,“王一品斋笔庄”迎来了创业260周年,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年,为弘扬湖笔文化,传承千年湖颖文脉,湖州市人民政府特兴建了“中国湖笔文化馆”“赵孟頫纪念馆”,并将“两馆”划归王一品管理使用,作为对外展览、接待的“窗口”。由我出任湖笔博物馆馆长至2008年,在我管理“两馆”的八年时间里,接待了部长以上级别的国家领导人20余名,美、日、韩、德等外国团队30多个,国内团队60余个。同时,也接待了很多国际友人、社会名流。不仅令“两馆”的文化展示与王一品斋笔庄馆藏文化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成为湖州旅游的一大文化亮点,湖笔文化的一大窗口,而且进一步提高了笔庄的影响力和市场的辐射力,使“王一品斋笔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 “重质量、求品种、讲信誉、保名牌,”的企业精神,赋予“王一品斋笔庄”新的生命,笔庄声誉大振。收获了:中华老字号、中国企业最佳形象AAA级标牌和证书、全国轻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单位、浙江老字号、浙江省知名商号、消费者信得过单位、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浙江省十一五优秀商贸企业等一系列荣誉。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认定王一品“天官牌”湖笔原产地标记注册。除此之外,笔庄产品还获得了:联合国杰出手工艺品徽章国际大奖、1994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商业部、轻工部、国家对外经贸部荣誉证书、浙江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全国(行业)顾客满意十大品牌、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创新奖、上海世博会荣誉纪念奖等。
  1998年3月,时任国防部部长迟浩田特写了“勇攀高峰”墨宝赠送给我,鼓励我从部队回到地方再创新业绩,勇攀高峰。中央电视台及地方各台都先后报导了笔庄发展和我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业绩。1998年《古店新韵——记王一品斋笔庄经理复转军人许阿乔》为题的报告文学,被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集团军《复转军人精英》一书。
  2006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文房四宝”申遗在北京启动,湖笔为“文房四宝”之首,湖笔制作是重要一脉。“王一品斋笔庄”作为传承湖笔工艺的一个主要代表,我出席了在中科院的申遗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6月,“湖笔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8年王一品斋笔庄被列入“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9年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保护传承基地”,2011年列入湖笔制作技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隆重举行。作为“中华老字号”的“王一品斋笔庄”,积极支持世博,满怀豪情迎接世博与参与世博。在我的带领下,王一品斋笔庄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被上海世博局授权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生产商和零售商”,进一步提高了“王一品”品牌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
  我和十大制笔名师朱亚琴为上海世博物设计开发了“巧夺天工”“冰清玉润”“世博情缘”“世博会友”“异彩纷呈”“中国红世博情”“情暖世博”七款湖笔。其中“冰清玉润”湖笔被世博局定为赠送国家元首的国礼,并被选入世博中国馆收藏。该套湖笔在12月获得了由上海世博局颁发的“世博特许产品创新奖”,成为全国毛笔行业之唯一。
  2010年10月,喜报频传,由我设计开发的“黑檀木兰亭序精制湖笔”经国际有关权威部门评定,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发的“杰出手工艺徽章”是对产品杰出质量的高度认可,此次颁奖授牌的领导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卡贝丝,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全国人大副委员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名誉会长李铁映、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等为我颁发证书、并亲切握手致以祝贺。
  花香蜂蝶采,笔佳知音来。由于我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将“企业文化”与“湖笔文化”“传统文化”“名人名家文化”相结合,使笔庄赢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使王一品焕发了新的生机,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20年来“王一品”接待党政军国家领导人就有30多位。同时也使许多报刊、电视、网络媒体等,纷纷对笔庄进行采访报道。全国有50多家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介绍了“中华老字号”王一品斋笔庄和“天官”牌湖笔的风采。1992年3月,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专题组来湖州王一品拍片,8月11日在中央电视台向全国专题播放了王一品生产的“天官”牌湖笔的悠久历史,对王一品推陈出新的业绩作了翔实的记述、介绍和赞扬。2004年新年伊始,央视四套于元月七日、八日,在《华夏文明》栏目中,再次介绍了湖州王一品斋笔庄,湖笔文化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2012年,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大型纪录片《手艺》(第二季)到王一品取景拍摄,6月播放了湖笔制作技艺专题片《湖笔生花》,该片不仅向观众全面展示了湖笔制作的全过程,而且深度介绍了具有270多年悠久历史的王一品斋笔庄,播出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2011年10月18日,为迎接270周年店庆,由我策划举办的“绽放270”王一品斋笔庄创业270周年庆典暨《湖笔争传一品王——书画集》首发式隆重举行。
  庆典以“天官湖笔百年传承”为主题,此次受邀参加庆典的领导有:原国家商业部部长胡平、原湖州市委书记孙文友、全国政协委员高延青、省商务厅巡视员鞠雅莲、湖州市政协主席王金根等省、市领导,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业务单位、新闻媒体,共计200多人。在庆典现场原湖州市委书记孙文友高度赞扬了笔庄为弘扬湖笔文化、引领湖笔产业、重振湖笔雄风所作的贡献。原国家商业部部长胡平则谈到我与王一品斋的“业缘”“笔缘”“人缘”“机缘”。
  同时为了此次庆典,王一品将精心保管的五六十年来国家领导和各地书画艺术家们的书画墨宝作了精选整理,结集出版了《湖笔争传一品王》,书画册的出版让中华老字号“王一品”悠久文化和书画藏品广为传播,充分彰显了“王一品斋笔庄”将“企业文化与湖笔文化、传统文化、名人名家文化”相结合的发展理念。
  如今的王一品斋笔庄已是湖笔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作为老字号企业的掌舵人,我深感责任重大,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我先后当选为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第三、四届副会长,浙江省老字号协会副会长,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湖州市旅游协会副会长,湖州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湖州市湖笔行业协会副会长等职务,我希望尽我所能为传承湖笔制作工艺,弘扬湖笔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知识出处

守望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

相关地名

湖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