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编技艺(市级非遗项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949
颗粒名称: 柳编技艺(市级非遗项目)
分类号: K825.7;K295.53
页数: 9
页码: 315-32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市级传统艺术类非遗项目—柳编技艺,及项目传承人和非遗项目之间的渊源。
关键词: 非遗项目 柳编技艺 湖州市

内容

柳编笆斗,是一种以柳条编织为主,辅以竹、藤、苎麻等材料,经纯手工加工而成的日常农用盛器,自古在江南水乡农村广泛使用。制作笆斗的中心区域“钱家潭”,包括德清钟管镇曲溪村,以及湖州市东林镇的泉庆村、泉心村和泉益村。这里属东苕溪流域,水系发达,鱼塘密布,有“无船不过河”之说,是笆斗制作至今仍保持传统运行模式的地理环境因素。钱家潭一带制作笆斗的起源,据老艺人说,始于当地钱姓家族,有300多年历史。另又与当地自古盛产柳条(即杨条)相关,《嘉庆·德清县志》记载:“钱家潭出杨条,均挺柔韧,制笆斗销于远处。”早在100多年前,《同治·湖州府志卷三十三·物产》也载:“栲栳……编柳条为之,缘以竹片。小者曰笆斗,亦曰三笆,又有四升斗,搀箕蒲篓”,因此从事柳编传统技艺,一直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柳编笆斗制作技艺有“前道”和“后道”之分,既为制作的先后顺序,又显示出男女的不同分工。一般前道要求工作细致,均由女性担任,共有十多道工序,如“采割”“夹白”“晒干”“分选”“浸泡”“穿底”“编笆斗”“斫边”等。后道需要一定的体力,均有男性承担,包括“劈竹”“烘烤”“砍豁”“撑圈”“扎缚”等。笆斗制作为纯手工,原材料天然,技艺工序繁杂,小工序多达二十多道,做工讲究,技艺性强;笆斗制作技艺,以家庭为单位,有“传媳不传女”之说,过去甚至还有自己驾船出去卖产品的。笆斗制品具有牢固,耐磨的特点,实用性强,运用广泛,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衍生的柳条产品如水果篮、柳筐、柳条椅子等等。笆斗用于生产生活也用于各种人生礼俗中,如分家上梁,都用它装东西等。柳编笆斗制作技艺集结了几十代人的劳动智慧,生命力顽强,其后充分彰显的民族精神值得现代人仿效;笆斗制品牢固耐用,经济而环保,在工、农等行业仍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具有开发生态产业的经济价值等等。但是由于目前制作笆斗的经济效益不高,从事此行业的已为数不多。只剩零星的中老年人维系经营这一传统行业,另外编织的辅料如苎麻线已不多见,均为尼龙线所替代,行业发展处于低谷时期。
  柳编技艺
  陈水佳,女,1950年10月出生,吴兴区东林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柳编技艺”。
  邵建林,男,1958年1月出生,吴兴区东林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柳编技艺”。
  东林镇泉益村(即泉溪)自古以来因当地居民善编柳器而闻名遐迩。其柳器编织历史悠久,早在元末明初就已开始,在清顺治四年(1647)张履祥编辑的《补农书》里就有关于柳器的详细记载,“予旅食归安,见居民水滨编插柳条,下种白扁豆,绕柳条而上,秋冬斩线可为栲栳之用”。
  在1993年鼎盛时期,泉益村从事柳器加工的就有189户,占农户的61.97%,并带动邻村107户,形成了296户柳器加工基地,由30人从事柳器的专门推销,全年生产柳器29万件。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市场对栲栳的需求也没有以前那么大,特别是随着柳编艺人的逐渐老去,这项流传久远的柳编技艺正在萎缩,以泉庆和泉益两村为例,参与制作柳器的人平均年龄均在70岁以上,陈水佳、邵建林两位老人正是传统柳编文化的传承者。近年来,东林镇政府十分重视柳编文化的传承,联合泉益村委在东林二小创办柳编教育基地,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这项传承活动中,并将这项技能传承和发扬下去。
  柳编工艺主要在我们原锦山泉益、泉庆等村比较盛行。这一带水网密布,柳条资源丰富,传统悠久。以生产栲栳、笆斗、簸箕、蒌筐等闻名,还有出口柳编工艺品。就普通农家而言,笆斗、栲栳是常见且常用的。
  还包括种类繁多各种艺术品,如在内销方面有席、筐、篓、簸箕、笆斗、柳条箱、笸箩、花篮、笊篱、食盘等多种类型。外销方面,经过开拓和设计已形成洗衣筐、花盆套、野餐食具筐、吊篮、灯罩、狗窝、猫窝、鸟巢等多种,在外贸中形成低档商品变成高档的升值效应,很受外贸部门的重视。
  这些柳器制品,或用于农业生产,或用于家庭装饰,或用于日常生活,不仅耐用,而且环保,更体现出了家乡人非凡的智慧和灵巧。甚至有书记载,柳器制品在几十年前还和五斗橱、四仙桌等作为婚嫁的嫁妆,是非常重要的一样物品。
  制作柳器最主要的原材料是柳条,也叫杞柳条。杞柳条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晴朗天气进行收割。要掌握随割条随剥皮。剥皮前要准备用木棍做成的夹子,先把枝条下头剥开一点皮,放在夹子里,然后由粗头向细头抽拉,得白条。剥后及时晒干,晒干后的枝条按粗细分级成捆,贮藏。贮藏期间严防烟熏、受潮,以免枝条发霉变色。
  柳编技艺主要技法有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五种。笆斗、栲栳和花篮的制作是柳编技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且具有几乎相同的制作流程,只是因为笆斗个体较小,称为笆斗;栲栳个体较大,称为栲栳。三者的制作流程都分为前道和后道两道工序。
  通过“夹白”、晾晒、浸泡、编制等环节后,制作“前道”工序完成。
  “后道”制作,是将半成品装上“斗圈”和“斗底”,成为结实耐用的笆斗或栲栳成品。斗圈即笆斗与栲栳的筐口。第一步是劈竹:圈与底,都是用毛竹制成。将毛竹按需要劈成宽一寸左右、长短不一的篾条;第二步是烘烤:遇有篾条变型弯曲,可用火将其烘直。将篾条的弯曲处置于火上烘烤,加热后可将变形处掰直,冷却后即固定成笔直形状。第三步是砍豁:斗圈在安装前,要用蔑刀砍出豁口,便于捆扎。青蔑与黄蔑分别放置备用。第四步是撑圈:也就是方言中的撑栲栳,是比较关键的一步,将青篾包在外口,扎紧;黄篾撑在里口。撑黄蔑时,要注意利用竹片的弹性将笆斗的里口尽量撑紧,撑时先将弯成圆弧状的蔑条放入里口,圆弧的接头处蔑条撑接,用脚踩住,再用木槌将其敲平。每个笆斗的里口要撑三根黄蔑,外口三根青蔑。撑好后,用柳带刀削去多余的柳条。
  最后是安底:即在笆斗的底部装上青蔑,使笆斗与地面不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坚固耐用目的。安底用青蔑。将完成撑圈的笆斗斗口朝下倒扣于地,将用于斗底青蔑的一端插入斗圈,青蔑沿半球形斗底环绕后,另一端插入斗口圆弧对称的另一侧的斗圈。这样,斗底青蔑的长度是根据笆斗的大小而定的。斗底的青蔑,根据需求可成“二”字型、“艹”字型、“十”字型和“并”字型。安装好斗底后,一个结实耐用,外形美观的柳编笆斗成品就制成了。
  还包括种类繁多各种艺术品,如在内销方面有席、筐、篓、簸箕、笆斗、柳条箱、笸箩、花篮、笊篱、食盘等多种类型。外销方面,经过开拓和设计已形成洗衣筐、花盆套、野餐食具筐、吊篮、灯罩、狗窝、猫窝、鸟巢等多种,在外贸中形成低档商品变成高档的升值效应,很受外贸部门的重视。
  花篮的制作总共有7步。
  1.“搭底”:可根据作品的需要,编制各种底,其基本步骤大体相同。
  2.“搭柱”:为柳器制品构建框架。
  3.“三绕头”:从外部看隔三根绕一根,从内部看隔两根绕一根,编制底座。
  4.“编圈”:编柳条或藤条。
  5.“量尺寸”:在快编好的同时,用固定长短的毛竹片量高度和口部的大小,使器具符合规定大小。
  6.“杀口”:采用三绕头的手法,给柳器进行结顶。
  7.“剔条”:剔除多余的柳条和藤条的头。
  经过以上几步一个成品就已经初步完成了,但为了耐久实用,柳编艺人们往还要把柳器放入蒸笼蒸,以便除虫防蛀。同时,要做到美观,还可给柳器上漆上色,有的还会在内部贴膜。
  由于现在人们十分重视环保和生活品质,对各类精致的柳编制品十分喜好,特别是出口的洗衣筐、花盆套、吊篮类、果盘类、动物窝笼类等深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出口产值数越来越高。同时环保正成为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才能做到环保,怎样才是真正的环保,环保和我们又有多近呢?环保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柳编,就是很好的环保工具。
  现在,我们早已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更具现代感,更符合年轻人时尚需求的柳编用品,颇受现代都市生活的青年朋友青睐,同时也大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塑料、皮具的依赖感,而且更便宜、更耐用,更环保。
  柳编技艺,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了很大的生产生活作用。现在,人们正通过不懈的改进和创新让她重新焕发青春,并且让更多的青年爱上这项技艺,从而让柳编技艺永远流传下去。
  【整理者:施国斌、陈丰华】
  柳编技艺
  施伟杰 口述
  施伟杰,男,1929年1月出生,德清县钟管镇曲溪村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柳编技艺”。
  小时候,我曾听爷爷讲故事,一个古老的栲栳(笆斗)的传说,黄巢造反辰光,士兵都用柳条做成帽子保护头部去打仗,人称“笆斗兵”。后来,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来到德清,发现龙溪一带风水很好,四周有龙山、凤山、虎山、茅山、干山、蠡山、笔林山。当地有童谣唱:“东出皇帝,西出将,笔林山上藏刀枪。”刘伯温马上施法术破了风水。那些藏在笔林山下,屯兵备战的“笆斗兵”部队最终没起来造反,都卸甲归田了。“笆斗”变成盛东西的容器了。
  从前,施家墩水塘多,田地少,农民光靠田里种粮生产难以活命,穷则思变。有人就想到祖上传下来编柳器的手艺,可以帮人度过饥荒。村里还有一批世代专靠做栲栳营生的人,人称“栲栳帮”,家家户户都有人做柳器活,全村大约有60%的村民靠编柳器养家糊口。更多的村人利用农闲和晚上时间加工栲栳,是一项重要的家庭副业收入来源。
  早在1953年,我被选举为人民代表。次年,又被派到洛舍乡办手工编织社。合作化生产时,回到村里组织了七八个会柳器的手艺人,办了第一家柳器生产小组。我当组长,管理生产和销售。大跃进人民公社时,柳器生产停了两年。“文革”期间,柳器家庭副业被当成资本主义倾向受到批判,生产也衰落了。80年代,柳器生产很快恢复发展,产品市场畅销。当时柳器生产全盛时期,戈亭乡有一个乡办柳器厂,两个村办柳器厂,工人近300名,还有5个村600多农户从事家庭副业生产,约占全乡农户总数的40%。全年生产柳器工艺制品60多万件,产值150多万元。一般一对夫妻常年做柳器,年净收入可达五千元左右,柳器生产发展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为农村剩余劳力找到了出路。
  柳条细直长,无桠枝,还有韧性弹性和强度,而杨树条有桠枝,比较硬脆易折断。村民一般从8、9月份开始收购柳条,县内原料收完了,就到外地去采购,杭州、萧山,甚至安徽江苏地区都去跑,远的还跑到湖南岳阳等地采购,乡柳器厂甚至从东北辽宁采购来六火车皮。收来的柳条运到村里,一堆堆整整齐齐堆放好,还浇透水保湿,来年开春后,取出脱皮后再落料加工生产。柳条脱皮这道工序看似简单,但也有窍门。还有一套脱皮的工具,用俩薄薄的毛竹爿将柳条夹住固定好,再用力拉一下,抽出柳条梗。粗条的先劈成均匀的细条备用。
  钱家潭河港北岸是吴兴菱湖,每天经过的湖杭班客轮有早中夜三趟航班。曲溪村柳器产品供不应求,戈亭乡也办了柳器厂,吴兴菱湖那边都办厂。生产的柳器栲栳等量器都卖到粮油部门。还有矿产企业,石矿、煤矿等都来订购安全帽,数量很大。一位师傅一天可以做出十顶安全帽。后来,柳器生产开始升级换代,从原来只生产栲栳、包箱等传统产品和低档产品向高档外销工艺产品发展。1985年秋天,我们乡办柳器厂还参加了广交会。1986年生产的外销产品有十几万件,产品销往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还受到县人民政府的奖励。外销产品有狗窝、刀叉盘、文房四宝盒、洗衣篮、卖花篮、花盆套、水果篮等700多种规格型号,颜色也由本色发展到彩色,好看漂亮。新加坡和日本的客商曾来厂里参观。
  柳器不仅国外需要,国内亦很走俏。改革开放后,机关单位办公室需要柳编座椅、茶几、沙发等。打一把椅子工夫较大,需要两天时间才能完工。后来,柳器还做外贸单子,出口到海外,销路很好。现在,会柳器手艺活的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大多不想学,这种古老的手艺如果到我们这代人手里就失传了,真的可惜了……
  回来后,我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栲栳的历史十分悠久。唐寅在《题崔娘像》诗中描写:“琵琶写语番成怨,栲栳量金买断春”。栲栳又名笆斗,为德清县钟管镇戈亭曲溪村钱家潭一带的传统手工艺品。民国《德清县新志》(卷二)记载:钱家潭出杨条,匀挺柔韧,制笆斗销于远处。

知识出处

守望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水佳
责任者
邵建林
责任者
施伟杰
责任者
施国斌
责任者
陈丰华
责任者
司马从周
责任者
陈水佳
相关人物
邵建林
相关人物
施伟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湖州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