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德清县图书馆
湖州德清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湖州德清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剪纸(市级非遗项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937
颗粒名称:
剪纸(市级非遗项目)
分类号:
K825.7;K295.53
页数:
7
页码:
230-236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市级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剪纸,及项目传承人和非遗项目之间的渊源。
关键词:
非遗项目
剪纸
湖州市
内容
剪纸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镂空艺术。所谓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吴兴区织里镇、南浔区千金镇的剪纸源远流长。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过去,剪纸儿乎可以说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作为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
从技法上讲,剪纸实际上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有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细可如春蚕吐丝,粗可如大笔挥抹。其不同形式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由于剪纸的工具材料简便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深得吴兴、南人民群众的喜爱。
民间剪纸有传承 “海宝”作品上世博
沈杏妹,女,1933年出生,南浔区千金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剪纸”。
我叫沈杏妹,今年79岁,千金镇西马干村田湾里人。小时候,我看到母亲、小姨用剪刀为村上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家结婚剪“囍”字、“摇钱树”“聚宝盆”等艺术作品,非常羡慕,一心想要她们教教我。随着岁月流逝,在我母亲和小姨的帮助辅导下,我终于学会了剪纸。
记得在15岁那年,当地一大户人家沈老太太剪纸技术特别好,是远近闻名的剪纸能手。一次偶然机会,我碰到了她,要老人家指教我一下剪纸技艺,经我用一把剪刀、一张大红纸试剪一番,所剪的老虎头有点像样,老太太便看上了我,说:“小妹妹,人要世上磨,刀要石上磨,只要功夫深,一张纸头也能剪成聚宝盆。你可以跟我学剪纸,只要你有恒心,我可随时随地教你。”于是我就拜她为师,千方百计利用空余时间与剪纸这门技艺交上了朋友。久而久之,我的剪纸功夫在邻近村上有点小名声,时逢黄道吉日,四时八节人家办喜事,都要找我剪些吉祥如意、丰富多姿的剪纸工艺用品。
我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我们妇女有了地位,男女平等了,我很高兴。我担任过生产队的妇女队长,当过乡人民代表,接触的人和事也不少。一次,有个像干部模样的人,来到我家,看到我一些剪纸作品,他问我这是否我自己所作?我点头称是,他夸奖了我,并问我民间剪纸的由来和发展,此时此刻,我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我只能说“不知道”。原来他是一位文化干部,有意来看看我的剪纸手艺。他说剪纸是一件民间装饰艺术,成本低廉,工艺美观,很受老百姓欢迎,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晋朝以前民间就有流传,后来皇宫里也都贴有龙凤呈祥等剪纸图案……当他说到这里时,我感到自愧。又有一次,一位头发苍白的老同志向我讲了一个关于剪纸的民间故事:他说千金传统剪纸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很久以前,某村有一家富户,生一小姐,长得如花似玉,擅长绣花剪纸,名扬百里,所作工艺用品人人喜爱。
沈杏妹老人给学生传授剪纸技艺16岁那年冬天,那位小姐出嫁之日,花船行至圹港岔口,老天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新娘所居花船哪能抵挡得住,花船翻转淹死了新娘,十分凄惨。后来,娘家为了追思女儿生前刻苦制作细工技艺,把她的遗物、绣花、剪纸作品等连同纸钱火化灵前,谁知小姐幽灵不散,一阵清风将一些剪纸作品吹入云空,遍地四散。数年之后,当地人们为了悼念这位年轻剪纸艺人的传统功德,便在一所庙内装了一个神像,以示纪念,她便是绣花剪纸小姐。听了这则故事,我想在千金一带民间剪纸如此盛行,也许同这个故事有关。
我所用剪纸工具简陋,以剪刀为主,配合手工折叠、互相对称。根据需要有时用到尺子,铅笔、垫子、刻刀和各种彩色用纸,剪出元宝、蚕娘、龙、凤等各种图案。清明谷雨之后,便是养蚕季节,蚕农渴望蚕茧丰收有个蚕花廿四分,我就剪蚕花、聚宝盆;逢大年过大节,我就剪“福”字,“鲤鱼跳龙门”;人家结婚办喜事,我就为乡亲剪大红“囍”字。我这把剪刀,几十年来,为乡亲们剪出各式各样变化多端的剪纸作品,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像我这样的人村村都有,有的比我还剪得好,民间剪纸大多以妇女为主,且农村老年妇女为多数,经逐代相传,剪纸文化有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尤其在我们千金,近年来镇宣传文化中心特别重视民间剪纸这项工作,我已被数次邀请,参加过剪纸竞赛得到过奖状,现在已成了艺校老师之一。
2009春节,千金镇宣传文化中心在镇大街上举办剪纸展示、赠送活动,现场我和学校艺术老师一道,一起指导学生剪、刻各种剪纸图案,手把手指导学生操作,边剪边赠,来往行人争先恐后受赠,现场观众感叹不已,并接受了湖州电视台记者采访。
2010年6月上海世博馆长探访金奖故里南浔之日,我十分喜悦地带着一批“徒孙”向国外友人展示剪纸技艺。
上海世博馆长探访金奖故里南浔,现场沈杏妹带着“徒孙”向国外友人展示剪纸技艺在剪纸这门艺术中,我学到不少东西。我是一个年近80岁的农村妇女,新事物在我面前,有时我无从着手,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我的徒弟——艺校剪纸专职老师俞永祥先生实际上已超过了我,他是擅长创新的剪纸能手,能进行各式各样的图案翻新,为千金艺校的剪纸文化做出了一定贡献。又如我的外孙谢丽洁也是当地的一名剪纸能手。我经常去学校讲课,传授剪纸技艺,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我的“徒孙”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到大学毕业,已走向社会,他们把千金的剪纸铭刻胸怀,把家乡的传统民间剪纸技艺传授到各地,遍地开花。
我已年高,可以说一辈子爱好民间剪纸事业。前半辈子为乡亲用剪刀、彩纸剪下了无数个“囍”字、“蚕花”“聚宝盆”等作品,想不到后半生能聘为艺校老师,有这么多的“徒子徒孙”。我参与指导的学生,所剪的作品能上湖州、浙江和中央电视台,能走进上海世博大厅,这不是我的功劳,是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是千金中、小学老师对剪纸文化的大力支持。现在学校已自编了上、中、下三册《剪纸艺术》教材,在校学生,人人有剪刀,个个会剪纸,生生有作品。我们老一辈的传统精神,在新一代人身上已得到延续和发展,千金镇的民间剪纸艺术不仅后继有人,而且通过剪纸课的熏陶,提升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促进了学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现在耳还不聋,眼还不花,在有生之年,以我的残年余力还可以为千金的民间剪纸做一点贡献。
最后,希望我们千金镇“剪纸之乡”美名远扬,剪纸技艺得到传承和发扬。
一把剪刀剪出大千世界
蒋志英,女,1950年1月出生,吴兴区织里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剪纸”。
我的母亲是织里小有名气的剪纸艺人,我从小跟随母亲学习剪纸技艺。
当时我的母亲剪纸题材主要有喜字、寿字、花鸟、树木、蝴蝶、仕女、如意、齐心结、石榴等,都具有祈福求吉的含义。这些题材主要应用于不同的习俗礼仪场合,如婚礼用喜字、蝴蝶、如意、心结、石榴等等,并且一般都用红色的纸。用于丧葬礼的则有寿字、仙鹤等等,而须用绿色的或白色的纸。寿字、元宝、如意、寿桃等内容则常用于寿诞礼仪中。
剪纸制作的过程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图案相对简单的,或者基本上是对称图形的,艺人们将纸按需要折好后,就直接按照心里的意象用剪刀剪出图样。另一种是图案比较复杂的,并且是不对称的图形,则先要在纸上描出图样,然后根据图样来剪出。有时一种图案需要剪成多幅,采取的办法是用针线将一叠纸粗略地缝起来,然后开剪,一般最多一次能剪八幅。
我从母亲那学习了剪纸技艺,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自己对于剪纸艺术的喜爱以及自己刻苦勤奋的练习,我在剪纸技艺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慢慢地也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
我剪纸的特点是作品题材、样式十分丰富,同一题材也能在具体图案的采用、结构的安排上产生多种富有创意的变化。剪刀的运用很有功力,剪出的图案线条清晰、画面精细,并且形象简洁而生动,质朴而夸张,体现出民间艺术特有的风格与价值。
剪纸作为一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剪纸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我相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艺术是有着其独特的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将剪纸工艺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知识出处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
相关人物
沈杏妹
责任者
蒋志英
责任者
姚士琛
责任者
唐水珠
责任者
张吉林
责任者
蔡建学
责任者
吴团宝
责任者
胡刚
责任者
吴王丽
责任者
沈杏妹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湖州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剪纸(市级非遗项目)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