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传统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928
颗粒名称: 陆 传统体育
分类号: K825.7;K295.53
页数: 20
页码: 196-21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包括练市船拳、武松脱铐拳、畎桥武术、少林拳四十八打。
关键词: 非遗项目 传统体育 湖州市

内容

练市船拳(省级非遗项目)
  练市船拳,练市人俗称“拳船”“打拳船”和“擂台船”。练市船拳始于吴越春秋,盛于明清。
  相传旧时太湖湖匪盛行,官府肃匪无措,船民、渔民就自备刀刃,延武师习武,既御匪,又强身,遂发展成为船拳。后世盛匪清,便成为健身和表演而已。船拳表演时把两只农船拼扎一起,用木板铺成平面,船后部挑扎彩楼,挂牙旗,插彩旗,船前部铺地毯为武场,供武士们拳打脚踢,舞枪弄棍,或单打,或双打,或群打,变化无穷。船拳套路丰富多彩,据传有百余套,如“大金枪拳”“三门拳”“四门拳”“石担开四门”等。
  练市船拳历为含山蚕花节民间艺术(武术)主要表演项目。年届清明,各村拳船竞发,蔚为壮观。进入含山港,驻舟为营,立即开打,一试高低。自明清以来,从不间断。“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取缔,20世纪80年代初,练市船拳复出。2009年6月22日,练市船拳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练市船拳
  王金炳 口述
  王金炳,男,1938年2月出生,南浔区练市镇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练市船拳”。
  我家祖上世代习武,特别喜欢研究练市船拳。我父亲王桂宝,是有名的练市船拳拳师。父亲的徒弟很多,每到空闲的时候,他们都会拥在我家里,请我父亲授艺。因此,我自小张开眼睛见到的都是乒乒乓乓的兵器碰击声。那时虽然年幼,不懂船拳的套路,但练市船拳在我心中生了根。
  我正式学船拳是从14岁开始。学拳是很苦的,初学那年是冬天,没学几招,就累得浑身是汗,得脱掉棉衣。父亲教拳很严,见我的招式不合他的要求,就无休止地要我一遍又一遍地练,直到他满意为止。有时脱了招,他就一个巴掌打了过来。滚、爬、跌和兵器碰撞,加上被父亲所打,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夜里睡在床上痛得动都不能动。但由于自己喜欢武术,第二天咬紧牙关又开始继续练拳。
  16岁那年清明节,我们施家浜拳船一早就开往含山献艺,我也随船而去,正式上场进行表演。因我单打套路正,招式规范,含山滩上的游客不仅鼓掌,还“好!好!”地大声为我鼓劲,当时我心中觉得比过年还高兴。后来,我每年头清明去含山表演,二清明在练市表演,三清明还去乌镇表演。
  不间断的表演,不间断的精益求精地练习,年复一年,我的拳艺逐渐成熟,在武术队员中遥遥领先,不仅被当地前辈和同辈武术界人士认可,还在周边地区武术界也有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前来拜师求艺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历年来,我先后收了82名徒弟,不少徒弟均有了出息,在各类赛事中捧回了大奖。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们施家浜村的拳术被迫中止,但我们在家里练习不止。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我为首的武术骨干决心重新恢复练市船拳。因多年不练,加之不少队员年事已高,故组建船拳复出工作十分困难。我不辞辛苦,不分地域,四处招募了一批武术爱好者加盟,重新开始操练。经过大家努力,复拳工作终于就绪。接着,我就借农船,筹资金,购道具,添设备,迎接含山蚕花节的到来。上世纪90年代初,沉寂了20余年的练市镇施家浜船拳重新亮相含山,只几个回合,便激起了数万游客的阵阵掌声。认识我的人都夸我宝刀未老。2000年,我和同事的练市船拳被央视摄成专题片在CCTV—5套《华夏一绝》栏目中播出。
  在多年的习武中,我们通过对练市船拳的挖掘、整理和创新,套路不断增多。根据练市地域特色,我还自创了一套《十八抓虎拳》多次表演,深受观众欢迎。
  2004年,在第二届浙江省国际传统武术大赛中我表演的《三门拳》获金奖;2005年,在第三届浙江省国际传统武术大赛中我表演的《大金枪》获金奖;2006年,在第四届浙江省国际传统武术大赛中,我表演的《练市船拳》获金奖;2007年,在第五届浙江省国际传统武术大赛中,我表演的《四门拳》获金奖。在省、市的各类武术赛事中,我们施家浜船拳队的集体和个人均获得过可喜的成绩。
  2009年9月,我被浙江省文化厅评定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练市船拳”代表性传承人。
  【整理者:尹金荣】
  武松脱铐拳(市级非遗项目)
  据载“武松脱铐拳”为明清武术家根据小说《水浒传》中“武松大闹飞云浦”的故事情节,通过形象思维,模仿武松在披枷戴铐情况下,运用武术的攻防技术,战胜敌人的形象而编创的拳术套路,该套路共有16种手法,6种腿法,67个拳术动作,主要运用肩、肘、胯多种技击方法,分为带铐、搏斗、磕铐、脱铐、取胜等七个层次,其结构清晰,技法独特,突出肘法,别具一格,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武松脱铐拳
  丁阿毛 口述
  丁阿毛,男,1931年2月生,南浔区善琏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武松脱铐拳”。
  在湖州东南方向45公里的水乡古镇善琏一带,武松脱铐拳拳术已经流传一百多年,原来这是伢丁家的祖传拳术,本乡自古就有清明游含山的习俗,年轻时每逢清明前、正、后三天,我就带领“打拳班”人员开船去表演一番,凑个热闹。
  记得听我父亲说过,我爷爷是晚清一名知名拳师,他根据自己所学拳术,结合民间防身、保健、观赏于一体的思路,独创了一套休闲拳术(带障碍性的拳法),其开场表演和拳法与现今的武松脱铐拳基本一样,也是“抱拳行礼”“劈手蹬脚”的规范性动作,但随着套路的发展,就有了明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有一半以上的动作是右手紧握左手的手腕,在打拳中始终不松手,特意人为地添置一些障碍,以增强人体在受到障碍时的适应能力和反抗技法。2.拳术中带有“前空翻”“两手相连、双脚跳过”“双手作‘铐状’,越过头顶”等技巧性动作。所以,此拳法在展示高超技法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后来因为家道中落,流离失所,定居于现所在地,但祖上视拳术为家宝,克服家贫之困难,将拳术原本传给他的独生儿子,即我的父亲。所以说我的祖父丁阿树(生卒不详)是“武松脱铐拳”的创始人,也是丁家的第一代传人;父亲丁阿天(1938年亡故),是丁家的第二代传人,也是当地有名的拳师,传到我是第三代了。因旧时有个规矩,凡随家里长辈学艺的,即使学会了也不能上场面,需要另拜师傅,所以,我随父亲习武后,又跟莫蓉盛林山拳师许银宝学习其他拳法,俗称“过堂”。
  回想我一生的习武生涯,和祖父、父亲的目的有所不同,祖父是为了吃饭,按照现在的话说是工作,父亲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家传,因为毕竟是祖上的精神财富,而我习武说穿就是小时贪图好玩,大了感到有趣,解放时我才二十出头,那时没有文艺活动,练习拳术算是高雅文明的活动了,好在含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我这套家传拳术算得上是不错的游戏节目了。以前是大呼隆生产,生产之余没有休闲项目,不是说说臭话,就是喊喊鸡鸭,一些年轻人便连拖带拉要我教几招,我想想这虽然是家传,也不能当饭吃,更何况平时习武最好也要搭档,教他们也无妨,兴来可以一起乐一番,这样,村上追随者不少,看着大家练得有模有样,我一发而不可收,精选细挑组织了一支“打拳班”,正儿八经练起武来,后来应乡贤之邀作为表演节目,村民百姓一致看好,清明游含山活动,自然成为保留节目,直至“文革”才揠旗息鼓,习武一生总算为社会作了点滴贡献。
  “打拳班”红火之时,正是我儿子少壮之期,此时我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家传不能断在我手里,遂与儿子商量,未料儿子二话没说,还说愿意把家传永远传下去,听后我即感到高兴,又感到惭愧,自己活了一大把年纪觉悟还没有儿子高,于是儿子丁生源当之无愧地成为丁家第四代传人,后来我年纪大了,也管不得那么多了,但儿子非但有志气而且有能耐,把家传分别传给他的两个儿子丁建峰和丁学良,他们俩就是我们丁家的第五代传人了。
  目前,农村实行产业调整,年轻人纷纷外出做工,已没有人愿意练武习术了。我也没有其他爱好,虽然年纪老了,没啥事天天照练不误,我的床横头和枕头下,放着的全是我喜爱的刀、剑、棍等练武器械,一天不练,就会浑身不舒服。回过来想,我习武一生,没有冤枉,看我身体硬朗,无病无痛,家传得到光大的同时,又为百姓奉上精彩的表演,难道不是利国利民又利己吗?
  【整理者:郁根荣】
  畎桥武术(市级非遗项目)
  畎桥武术源于长兴县林城镇原畎桥乡一带。自20世纪初开始在当地流传。民国十六年(1927)拳师赵洪福在畎桥乡传授少林梧桐派南拳。尤其在畎桥附近的北汤、贺家等村坊的百姓习武不断,男女老幼耍棍弄刀,形成传统。
  当年北汤村康家〓门有一叫赵洪福的拳师拜绰号称“叶铁头”的少林拳高手为师,深悟少林梧桐南拳之法,并融多个门派拳法于一身,独创“洪福拳法”。刀、棍、鞭、耙等器械样样在行,他还精于民间医治跌打损伤的“卢火功”疗法,并有民间草药留传于世。
  民间武术的流传,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畎桥武术开始于民国初年,当时民间主要流行练武防身,结成民间武术组织,抗击土匪抢掠。抗日战争时期,赵洪福曾携弟子参加“红枪会”,带动了红枪会员练拳习武,抗击日寇成为当地时尚。新中国成立后,畎桥武术活动又异常活跃,附近乡村百姓以习武强身为目的,各村拜师学拳,搭台表演拳术的活动风靡一时,当地习“洪福拳法”的达一千人之多。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把传承畎桥民间武术作为发展农村文化体育的一项事业。在畎桥小学开设武术教学课,成立武术协会,创办了畎桥武术陈列室。
  畎桥武术练习形式与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主要拳法套路有“大脱架”“小脱架”“小四门”“杨家将”“金台拳”“十人记短打”“十字铺”“单双棍”“两人下超手”等,演练中包含屈伸、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动作。畎桥武术有:钉枪、大刀、单刀、长短棍、九节鞭等十多种器械,并独创“贼耙”配合拳法使用。2009年,““畎桥武术”被列为湖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拳不离手,诀不离口
  陈长寿 口述
  陈长寿,男,1948年4月出生,长兴县林城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畎桥武术”。
  我自幼年能独自走出家门时,就经常溜到村上大人们练武打拳的场子看热闹。赵洪福的是村上请来的总教练,当地人称他“拳教师”。他每次教拳时坐在一把木椅子上,手上端着根潮烟管,看上去十分威严,我们这些孩童不敢走近他。后来,我长到七八岁时,就伙同陈连奎、邱大章一起,躲在练武场子的边上,边看边练。我是独生儿子,父母特别宠爱,什么都随我,过去对读书没像现在的父母对小孩期望那么高,我对学打拳比上学读书还感兴趣,每天晚上要去练武打拳的场子看着学打拳。我父母看我对打拳兴趣这么大,也就正儿巴经让我拜伯伯陈水英为师。记得拜师那天,我父母还烧菜备酒,专请陈水英到我家吃了拜师酒。
  拜师之后,我学练拳就要按照“畎桥武术”中各拳法的套路,从简到繁逐步深入。而且每套拳法都有口诀,如练“杨家将”拳口诀:“大郎冲打一直指,平步起杀手,二郎地直起摸手,三郎踢开连三打,四郎双爪踢一腿,五郎削发做和尚,切地龙,六郎三关擒狼将,七郎斩指,八郎提刀在两旁,九娘八面跳沙掌,穆桂英坐地,圆场又切手,小打一直指,收拳。”师父教我打拳一定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要拳从心出,手随眼到。还要我做到拳不离手,诀不离口。所以,那时我每天要边背口诀,边练拳。把口诀背得滚瓜烂熟,并要铭记在心,然后,根据口诀来完成每套拳的动作。每次练拳还要点一炷香,要让这炷香点完后,才能收场。14岁时,畎桥武术里的十多套拳路我已会打了,16岁时学会了刀、枪、棍、鞭、耙。每次我练拳时总要赤膊上阵,因为打拳时衣服容易破,那时农民家靠挣工分吃饭,条件都不太好,一年难得做件新衣服,自己心疼衣服,又想练拳,所以只有赤膊上阵。
  后来我与陈连奎、邱大章三人拳法练得比较熟练了,师祖赵洪福,师父陈水英,他俩坐在练武的客厅上首吩咐我们,其他的徒弟就交给我们三人教,我们教的不到之处,师祖、师父才站起来点拨。我还与陈连奎经常跟师父到外地去教徒弟。1965年至1970年,在方圆的乡村学习“畎桥武术”的达一千余人,师父忙不过来,就让我与陈连奎、邱大章三人单独出门为各地的徒弟传授拳法。我们还经常受邀到外地表演畎桥武术。每到一个地方,邀请人都要用木头木板搭建练武台,晚上表演还得发汽油灯。我第一次上台表演武术是16岁那年,那次表演是在畎桥街梢西头的溪滩上。这里原来有座白云庙,武术表演的台搭在庙前面台口朝北,师祖赵洪福坐在台上,锣鼓一敲,威风凛凛。整个畎桥武术中少林梧桐南拳的套路要全部表演一遍,除各套拳术,还有刀、枪、棍、鞭、耙等十多种器械,另外还有舞打板凳,对打、交手等。台下观众人山人海,喝彩声此起彼伏,最后,师祖赵洪福出场,舞弄九节鞭、贼耙或是板凳,观众的喝彩声、鼓掌声更加响亮,待师祖赵洪福表演收拳,一场近两小时武术表演才在高潮中落场。“畎桥武术”外出表演,一般要有三四十人,那时农村交通不发达,出门表演都得步行,三四十人,每人背一样器械,要提前吃晚饭,然后出门步行几十里,到了演出的地方,往往现场已住满观众在等候,我们一场表演下来,邀请方还要招待我们吃半夜餐,吃了半夜餐,我们再步行回家,到家时已是鸡叫了。但第二天还得到生产队里干活。
  “畎桥武术”所练拳法招招都能伤人,使用器械都是真刀真枪,所以十分崇尚武德。从师祖到师父,再三交待,要牢记师训,“练武之人以强身、自卫为旨,千万不能好强好斗,别人惹你,你得先让别人,一般情况下不得还手”。“文革”时,我们这里也有两派组织,师父更是严格要求,凡以师祖赵洪福为首的畎桥武术门派内的人,一律不得参与造反派组织的武斗,以防惹是生非,败坏畎桥武术的门风。
  我现在虽已67岁了,但我还是天天坚持习武打拳,时时心记拳法口诀,并把畎桥武术所有拳法倾心传授给下一代,对得起教我畎桥武术的师祖师父。
  练拳强身传后人
  陈连奎 口述
  陈连奎,男,1948年3月出生,长兴县林城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畎桥武术”。
  我出生的畎桥贺家村是当地出名的打拳头村。全村七八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人学过拳术。我祖父叫陈阿细,他就会打拳头,现代人把打拳头称作“武术”。我家中现存的一柄石锁,就是他当年练武的器械,距今也许有一百多年了。到了我父辈,那时听说北汤的康家斗门的拳师赵洪福精通“少林梧桐拳”,其人功夫好生了得,大家商讨后,把他请到贺家村,作为全村学拳的总教头。第一批有陈水清、陈田清等十八人被他收归为门徒。他们学练拳的地方就在我家东面的场地上,平时在夜间,农闲时在白天,村上击鼓练拳十分热闹。我刚会走路,父亲就把我带去看热闹,我看得有点入迷。因此,我从幼小开始就爱上了练拳。
  七八岁时,我已经在暗里跟着学拳了。开始我跟着小伯陈满红学拳,后来我从师陈水英。畎桥武术正式开学先是排马步,我们这里叫排平步。平步要双膝下蹲,双手平伸,这是学“少林梧桐拳”的基本功,一天蹲下来腰酸腿疼十分难受,我连蹲三天,酸痛得走路都摇晃了,但还是熬下来了。平步排得能稳住身子后,才能学练拳。开拳要先学“小四门”。待“小四门”打熟后才能学其他的拳术套路。我学练拳到14岁,已熟悉了多个拳术套路。14岁后,师父开始教我用兵器。学练兵器又要从练棍棒开始,一直学到大刀、长柄枪、三节棍、九九鞭,最后还要学会打板凳拳,其中最难的是板凳拳中的掼板凳,双手捏着板凳,人要从板凳上翻过去,搞不好就会脱手,还会扭伤。最吃力的是一套叫作武松脱铐的拳法,取名叫“十字铺”。这套拳要运作二分钟才能完成,我年轻时这套拳打下来,还比较轻松,到了50岁后就感到吃力了。打拳练武还有误伤的风险,拳练到一定的程度,就要练对打和交手。有一次我和师弟陈长寿练对打,我用一柄长枪,他用双刀,两人在对练时,一不小心,我手中的长枪刺到了他的腿上,伤口足有三公分深,但他伤口没马上出血,我赶紧用刀伤药将他敷上,大约一周时间他的伤口才好。有一次,我们受邀到澄心寺武术表演,在表演时,我的左手大拇指扭伤脱臼,陈长寿上前捏着我的拇指,只一拉,我的拇指骨关节上去了,那次我没退场,继续表演到结束。我们学打拳练武的人,师父还要教跌打损伤的中草药,一来好自救,二来也可为伤科病人诊治病痛,我现在还有师传民间中草药一百多种,并用民间的传统方法来为伤科病人治疗病痛,每年要治疗伤科病人上百人。
  我现在虽已六十多岁的人了,但还是天天练武强身。在家中,我把畎桥武术的拳法已一套套传授给女婿李伟星,19岁的孙子陈健豪,还有女儿陈凤琴、陈连珠。当地政府还让我担任畎桥武术培训基地的总教练。基地设在畎桥中心小学,我每星期为两个班级学生上两节“畎桥武术”为内容的传统体育课,原来教五六年级,现在从三年级教起。我在学校基地已施教了有五个年头了。现在每天早上,畎桥中心小学学生的早操,都要在操场上集中表演一套畎桥武术中的一套拳法。我看见好几百学生在操场上排着队形练拳的时候,那个场面让我万分激动,因为我看到“畎桥武术”已是后继有人了。
  【整理者:施正强、葛丹,执笔:施正强】
  少林拳四十八打(市级非遗项目)
  少林拳四上八打,是孙铁根自编的拳术之一,主要分布于江浙一带的苏州、无锡、湖州、舟山、温州等地,而在湖州市主要是分布在吴兴地区。这套拳术攻防兼备,进退有规。它不但包括马步、弓步、歇步、虚步、丁字步、仆步等各种腿法和抓、打、靠、挤、擒等各种身法和手法,所以是比较典型的少林传统套路、素有“拳扫四周”之称,以挺胸拔背、拳势浑厚、实战力强而著名。
  少林拳四十八打 中华武术之传承
  孙铁根 口述
  孙铁根,男,1930年6月出生,湖州吴兴区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少林四十八打”。
  武术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国自古就把武术作为重要的防身健体和选拔训练兵勇的手段,现在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运动具有竞技健体、防身自卫、表演娱乐和修身养性等功能,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20世纪30年代,武术被列为全国运动会的正式竞赛项目,浙江省运动会也把它纳入了正式的竞赛项目当中。武术竞技比赛的内容包括套路竞赛(拳术、器械、对练)和散手、推手等搏击形式的比赛。浙江省是我国中华武术发祥地之一,发展源远流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我自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喜爱武术。从14岁起开始学习传统武术,不到17岁就离开家乡,到全国各地朝谒武术圣地,拜访武坛名宿,先后得到了多位武术名师的口传心授,因此也打下了扎实的传统武术功底。我跟的第一个师傅是魏友才,当时跟他学习了梅花拳、罗汉拳等套路;第二个师傅是全国著名武术家、北派少林传人、被誉为“神拳大龙”蔡云龙的师兄耿兆麟,向他学习华拳、南北少林拳;后来我又跟着第三个师傅龚占平学习大刀、枪和棍棒,跟第四个师傅倪勇高学习了猴拳,螳螂拳等。其间还有幸得到了海灯法师的点拨,使自己的南拳北腿、刀枪剑棍、单打对练得到了少林拳械的真谛。年轻的时候访少林,登峨眉,上武当,努力吸收多家武林门派精华,我一直认为,无论学哪门哪派功夫,都不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而应广采博纳,融会贯通,这是一个练武者必须具备的胸襟和必修的“功夫”。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武术,成立了全国性的武术组织,举办全国性的表演与比赛。我喜欢与全国各地的武术爱好者切磋武艺,积极参加了各种比赛,这些年来在中国武术界也获得了几十枚金牌,沉甸甸的装满了家里的两个盒子。但是相比这么多的荣誉,我更珍惜的是我自编的十多本拳谱。1985年的时候,全国进行传统武术的挖掘整理,我把自己擅长的三十多个套路的“拳经”“拳谱”整理成书面材料,载入进了《浙江武术拳械录》。前几年,我在《武林》《少林武术》等杂志上也发表出版过好几套自编的拳术,像“武松独臂拳”“少林拳四十八打”“石链练功法”“全家录三十六套拳形”等,但这几年因为出书要出钱,所以许多我整理出来的册子都只能放在家里,没法发表出来给更多的人看了。我不识字,册子都是我口述给我的徒弟,让他们帮助记录和作图解的,辛苦整理出来的几大本武术套路图解要变成铅字,路很远,至少要好几万的出版费用,但是无论能不能发表出版,我都希望我会的那100多套拳术能传承下去,浙江武林界会一百多套拳术的也就我一个了。早年我被中国武术协会评为武术六段,他们让我报武术八段,但我觉得武术级别大小不打紧,关键是尽早把我的所有武术心得传与后人。
  学习少林拳四十八打拳法必须要先练习基本功,如站马步听气下沉,操手、压腿、踢腿和控腿。因为少林拳素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说,所以对练习场地要求不大,而且招式精炼,简单实用。几十年习武生涯,我的徒弟超过了千人,最多的时候一个人带了200多名学生,辅导的学员、武术爱好者也有万余人,许多徒弟参与全国、全省、全市的武术比赛,都获得了出色的成绩。现在几乎每天清晨,我还是会骑一辆放满刀枪棍剑的三轮车到全民健身中心,带着学生耍拳舞刀。我徒弟虽多,也算桃李满天下,但肯下苦功的寥寥无几。在习武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苦练”。现在的许多武馆所教的,基本上都是作为竞技运动项目的散手,学生学到的不是传统武术。用3年时间学100%的武术和用3个月学50%的武术,很多人都愿意选后者。蹦蹦跶跶会几招的不少,真心肯吃苦练武,潜心学习的人千人中难挑其一。要是十年前,我还不担心自己的民间武术承传问题,现在我开始担心,在我有生之年,能不能把我全部的拳术传给后人。我之所以创办“老孙家”传统武术健身中心,就是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把中华传统武术普及广大。
  【整理者:吴云霞】

知识出处

守望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

相关地名

湖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