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德清县图书馆
湖州德清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湖州德清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大鼓书(说书)(市级非遗项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926
颗粒名称:
大鼓书(说书)(市级非遗项目)
分类号:
K825.7;K295.53
页数:
5
页码:
186-19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市级曲艺类非遗项目—大鼓书,及项目传承人和非遗项目之间的渊源。
关键词:
非遗文化
大鼓书
湖州市
内容
大鼓书起源于唐朝。一般有两种形式。其一:以说书、唱坐堂子、应邀到人家家里演唱的形式表演。是一人、一鼓、一云牙板,有说有唱。我们这里所演唱的大鼓书是河南调,是河南一带的表演形式。其表演时一般是:1.坐堂子表演,在茶馆店里、戏园子里、大会堂里一般说长篇小说《天宝图》《地保图》《七侠五义》之类的;2.表演时先要表白,把要唱的内容总括下;3.应邀出去到人家里唱,新年的正月里一般唱《郭子仪大闹玉花灯》《薛刚大闹玉花灯》等比较喜庆的短文;做寿的人家请,到人家屋里唱,一般是唱《郭老拜寿》《八仙会和》《万岁爷登基》等;结婚请,一般是唱《公子跑难》《小姐招亲》之类的小篇;4.表演时有说有唱,说到关键处,往往结束,留下悬念,且听下回分解。其二:是“打蛮船”是挨家挨户拜门子唱的形式表演的。是一人一小木船,小木船正前是一褂(布做的遮拦)、一锣一鼓挂右边,小船的左上方放一小香筒。小船中间坐一观音菩萨,民间有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普渡众生之力,一般是演唱者身背小木船单独走街串户拜门子。小木船到了那家门口也就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来了,这户人家先要给观音菩萨上香,再听表演者演唱,演唱者都是唱吉利祝人好运的词,唱毕主东人家要拿点钱或是烟、糖等东西酬谢演唱者。民间艺人其唱词大多现编现唱,历史遗传的只有《荒年记》,其他大多是现编现唱的词无定律。
民间奇葩大鼓书
李世荣,男,1946年出生,安吉县梅溪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大鼓书(说书)”。
我叫李世荣,今年68岁,家住安吉县梅溪镇宗址村,祖籍河南。据安吉县志记载,清同治元年至三年,安吉梅溪一带曾发生瘟疫,民室十有九空,几乎断绝人烟。几年后,大量的湖北、河南、温州等地的乡民便迁徙到安吉,生息繁衍。我的祖辈也在这时随着迁徙人群来到安吉,定居梅溪。外来人口迁徙安吉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丰富多彩的传统表演艺术大鼓书。这其中就有我的祖师爷夏云贵,他五大三粗,仪表堂堂,但文思清晰,思路敏捷,大鼓书唱词信手拈来。祖师爷辟有书院,弟子若干,被誉为清末民初“江南书圣”。我师傅胡召宝(1924—2001)便是夏云贵的得意弟子。师傅说书清新自然,字正腔圆,重点鲜明,易懂易记,听过不忘,在梅溪一带影响甚广。
就在这长年累月的精神熏陶中,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早早地埋下了对大鼓书的情结。孩提时只要有大鼓书听,我比什么都高兴。13岁时就跟着师傅学“旱船”。旱船是走街串户表演,是挨家挨户拜门子唱的形式。我立在小木船内,船前是一褂(彩布做的遮拦),一锣一鼓挂右边,左上方放一小香筒,小船中间挂一观音菩萨。旱船摇到了哪家门口,这户人家先要给观音菩萨上香。然后,我清清嗓子,尽唱些吉利好运有福、健康的词儿,让听者开心、闹腾,图个吉祥。几年下来,已从“坐船”的“船娘子”,进而成为“撑船”“唱船”的“船拐子”,能唱各种“旱船歌”500多首。在旱船悠悠、摇摇晃晃中不知不觉地过完了我那清苦却又快乐的童年,奠定了我誓当民间艺人的基础。
18岁那年,我决定放弃升学的机会,正式拜胡召宝为师。父母张罗请师傅到家里吃了一顿饭,行了拜师礼。由于我有跑“旱船”那几年的基础,头脑机灵,再加上勤奋好学,嗓音、唱腔都比较好,师傅非常喜欢我,把他的“十八般武艺”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我。师傅每次坐堂演出,我一次不拉地揣摩师傅的说、唱、做、念、板、打,一招一式,一字一句记在脑里,溶化在心里。慢慢地我就从“打蛮船”过渡到坐堂子表演,说起正儿八经的大鼓书了。
三十而立,我已成为一名独立的说书艺人了。在从艺生活中,不断积累,探索总结,结合师傅的经验,融入自己的体验,加以创新和提升。逐渐把河南大鼓书融入地方的元素和特色,演变成梅溪大鼓书,使之大鼓书形式更加丰富多变,更加富有委婉上口的江南韵味,其板式有快板、慢板、散板等,善于表演不同人物的身份和情感。如表现帝王官宦时,用沉稳豪放的“官调”;表现反派角色时,则用阴诈狡黠的“奸调”;表现贫民倍受欺压时,则用如泣如诉的“悲调”,加之在唱腔的间歇处击板,制造声势,惟妙惟肖。我还在大鼓书中融进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将说大鼓书与旱船音乐、车水歌、民间小调音乐等揉合在一起,使大鼓书既有鼓板的韵味,又有民间音乐清新自然的魅力。
这些年来,我钟爱大鼓书,视大鼓书为生命,把说唱大鼓书的舞台搭到了“长三角”,经常巡演上海、安徽、江苏和浙江各地。安徽蚌埠、安庆、宁国,江苏吴江、南京,浙江长兴、德清是我经常去的地方,而更多的还是在安吉,足迹遍布生态城乡,大山深处,广袤农村,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渐渐地有了名声。
同时,我积累了古往今来的许多书目,至今家里藏有许多种历史书籍,我通过消化,改变成了许多历史故事。我珍藏演出的脚本里,最早的为清宣统元年出版的《七侠五义》。如唐代的《罗成传》《粉章楼》《唐明皇游月宫》《八美图》等,宋代的《杨家将》《金鞭记》等,元代的《天宝图》等,明代的《朱元璋传》《火烧庆功楼》等,清代的《慈善太后传》等。许多传统书目我都耳熟能详,演出时绘声绘色,人物丰满,出神入化。根据演唱场合的不同,又有所选择。坐堂子表演一般以说长篇《天宝图》《地保图》《七侠五义》等。正月里,就唱《郭子仪大闹玉花灯》,做寿人家就唱《郭老拜寿》,婚庆喜事就唱《公子落难小姐招亲》之类。我也说现代戏,如《毛主席长征记》《解放军三大战役》等。说现代戏要有现代感,史料要真实,说唱要真情,同样感动人。现代戏说得好,照样有人听。大鼓书也会“卖关子”,说到关键处,往往“且听下回分解”,留下悬念,吊足观众“胃口”。
我从事大鼓书五十载,跑过“三江六码头”,纵观史书五千年。最为让我激动的是进入改革开放年代,说书人才有了艺术充分发挥展现的空间。回想“文革”年代,说书人禁锢很多,压力很大,“场子”很窘,观众很少,我虽然聘为“文艺宣传队员”、生产队会计,后来又当了民办教师,除了八个“革命样板戏”,我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再演传统戏。即使是“样板戏”也只能是照搬照抄,苍白、无力,说者乏力,听者乏味。改革开放后,祖国大地春色满园,真正迎来了文艺繁荣的春天。我顿时来了精神,有了动力,想想自己正值壮年,经验丰富正值黄金时期,经常挑灯夜战,编写改革开放农村出现的新面貌新气象,以段子的形式作为正书的开场白,如《阿三的幸运》《姚老伯捐款》,声情并茂,情感交织,说身边事,唱身边人,引起了观众的共鸣。特别是近几年来安吉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我更是废寝忘食,踊跃参加。2008年10月,我在安吉县“中国·安吉美丽乡村艺术周”的舞台上,把乡村面貌的深刻变化,通过一事一议的精雕细刻,讴歌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非凡成就和业绩。紧接着又以“梅溪旱船”队参加浙江省千镇万村农民“种文化”展示展演活动。2010年又参加了全省文化演出,和上海世博会专场特色文艺演出,受到各地观众好评。相继获得央视综艺频道“大世界”优秀证书、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鼓书”传承人、县“十佳才艺家庭”等荣誉。200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之际,我又以拿手好戏“大鼓书”震撼了省、市、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表演现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好像又年轻了许多,精神更加振作。我始终牢记自己是一个基层的民间艺人。我要一辈子以大鼓书为伴,立足农村,吸收更多的农村题材的丰富养料,在有生之年,传承好大鼓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魂宝。现在,我得到文化部门及当地乡镇的支持,一方面已带了3个徒弟,言传身教,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大鼓书传人。另一方面开始潜心研究大鼓书史料,整理篇目,去伪存真,留于后人。我相信,大鼓书的传承梦一定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此时此刻,我又情不自禁地又唱起了《争创“美丽中国”新样板》大鼓书:
西苕溪畔春寒料俏,竹乡大地沸腾欢笑。十八大精神处处传颂,字字句句入心入脑。回往展今,澎湃心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阔步豪迈。宅成排,田成方,渠成网,康庄大道通四方,天蓝水清气又净,生态绿化美如画,常怀“五位一体”总布局,常思民族复兴总任务,百尺竿头新目标,再战五年,幸福安吉,争创“美丽中国”新样板。
知识出处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世荣
责任者
黄文乐
责任者
尚亿琴
责任者
李世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湖州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大鼓书(说书)(市级...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