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球灯(市级非遗项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883
颗粒名称: 叶球灯(市级非遗项目)
分类号: K825.7;K295.53
页数: 4
页码: 122-12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市级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叶球灯,及项目传承人和非遗项目之间的渊源。
关键词: 非遗项目 叶球灯 湖州市

内容

叶球灯,源于三桥黎明村的“叶球灯”,又名叶团灯,相传为明朝姚太守仿制京城狮子滚绣球而来。据《武康县志》记载,每逢元宵乡民“结采张灯”“造鱼、龙、狮、马、荷花、台阁等灯,游行街市”,“自十三上夜起,至十八日落夜止”。1949年后,结合蚕桑生产,发展为湖羊抢叶球。1962年,叶球灯参加省里组队的巡回演出,先后到嘉兴、嘉善、海宁、硖石等地,深受人们欢迎。“文化大革命”时期停演,70年代恢复调灯。传统叶球灯的道具包括狮子一对,篾扎纸糊、彩绘,头尾各设一柄,狮身可伸缩活动,表演时两人各持一狮,右手持狮头柄,左手持狮尾柄,在锣鼓节奏中起舞。另有8只五彩灯球,分装在两轮小木车上,犹如团团桑叶,该舞取吉祥之意,表演双狮抢食桑叶,象征来年蚕桑丰收,蚕儿饱食有余。其扎制技艺较为复杂,制作每个球,需要72个篾箍组成,共要做500多个箍。调灯时需要参与者密切配合,调灯者本身也是民间艺人,因此对挖掘民间艺术具有重要意义。调灯既是自娱自乐的形式,又表现为一定时空下的民俗活动,成为凝聚社会力量,增进人与人的关系,营造和谐气氛的重要方法,具有社会学意义和现实意义。2001年由县文化馆重新创作改编,参加浙江省第二届广场灯彩舞蹈大赛获金奖,此外还参加了湖州市湖笔艺术节、中国第五届民间艺术暨西湖博览会狂欢艺术节、中国民间艺术游开幕式表演及踩街活动。
  期盼“叶球灯”重现生机
  朱连法,男,1949年出生,德清县武康镇黎明村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叶球灯”。
  德清县经济开发区郭肇村是“叶球灯”不折不扣的原产地,说起它的传承由来,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叶球灯”的原型是“狮子抢绣球”,这是一种手狮表演,被称为“亮狮子”;而我们平常所见的舞狮,表演者要躲在道具里,被称为“暗狮子”。“狮子抢绣球”的表演形式是:狮子一对,头尾各设一柄,表演时两人各持一狮,右手持狮头柄,左手持狮尾柄,在锣鼓节奏中起舞,另有8只五彩灯球,分装在两轮小木车上。相传明朝的时候,我们村出了一位“姚太守”,是他在金銮殿上看到了“狮子抢绣球”后十分喜爱,荣归故里时把它带回来教村里人仿照表演。以后每逢出灯,都要先在姚太守住宅地上调舞几圈,然后才可外出调舞。
  那么,“狮子抢绣球”又是怎么演变为“湖羊滚叶球”的呢?那是因为上世纪50年代,政府鼓励农民发展蚕桑与畜牧业,把多余的桑叶采下晒干后用稻草扎成叶团贮存,作为湖羊过冬的饲料。为宣传这一创造,将艺术推陈出新,1954年,原武康县文化馆将“双狮”改为“双羊”,表示蚕桑丰收、六畜兴旺,更名为《叶球灯舞》,于1957年参加了浙江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并获得三等奖。
  1976年,“叶球灯”要恢复表演,当时我在大队里分管宣传,组织年轻人向同村的吴奎学习了一个多月,每天在大会堂里排练。一开始有三五十人去学,慢慢地有人吃不消就中途退出了。因为调舞湖羊的人要半蹲着表演,所以很吃力,我那时就是舞羊的,舞不了多久就累得气喘吁吁,得有人轮流替换。晚上回到家里,我的腿脚酸痛得连楼梯都走不了。那时在生产队里干活是计工分的,虽然排练又苦又累,好在队里给大家计的是10分工,所以仍然有十多人坚持了下来。
  “叶球灯”表演要由十多人组成:2只“羊”、2辆“车”,4个“叶球”组成1辆车,分两组,共8人,另有领队、大锣小锣、大鼓小鼓、大钹小钹。表演阵势则有“里元宝”“外元宝”等。“叶球”是用72个竹箍做成的:每6个竹箍在一起摆放成梅花形,然后用稻草扎好,使“梅花”的花芯向上、花瓣向下形成灯罩状,最后把6组灯罩状的“梅花”聚合在一起包成一个“叶球”,中间能够点灯,外面糊上彩纸。
  “叶球灯”舞中的“湖羊”有个特点,就是它是一只柔软的“羊”,因为它的“骨架”是由许多个竹箍套在一起组成的,所以整个身子可以伸缩活动。1976年,我们去乾元镇的大街上表演,只看到黑压压的人群向我们涌来,大家都没有见过“叶球灯”,感到十分新奇。甚至我们在党校食堂吃饭时,还有记者不停地要我们表演,给我们拍照。
  2001年,“叶球灯”由县文化馆重新创作改编,参加了浙江省第二届广场灯彩舞蹈大赛并获得金奖,还参加了湖笔文化节、西博会、莫干山国际登山旅游节、新市蚕花庙会等演出。但是,由于“叶球灯”表演起来非常累,制作又复杂,村里的年轻人已经没人愿意学这个,最近几年都没有排演过。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老辈人传下来的东西有可能会断掉,要是有一批年轻人接班就好了……

知识出处

守望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

相关人物

朱连法
责任者
陈德明
责任者
朱连法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湖州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