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德清县图书馆
湖州德清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湖州德清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跨越百年的舞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报纸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879
颗粒名称:
跨越百年的舞动
分类号:
F426;F127;F327
页数:
3
页码:
116-118
摘要:
朱兆荣,男,1944年12月出生,吴兴区织里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金缕马灯”。
关键词:
自然村
湖州市
织里镇
吴兴区
乡风民俗
内容
朱兆荣 口述
朱兆荣,男,1944年12月出生,吴兴区织里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金缕马灯”。
金溇马灯流传于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幻溇村金溇自然村。金溇自然村位于太湖南岸畔,离太湖才百步之遥,全村由12个“角”(小型集聚地的俗称)组成,看似平淡的生活之中却有着许多民间传说,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七百多年前,南宋名将韩世忠驻军湖州城内的马军巷时,岳飞手下的一员抗金勇将双枪陆文龙奉命前来联系军务,其间曾骑马到太湖金溇一带察看军防。村民们在钦慕、敬仰抗击金兵、英勇杀敌的岳家军——陆文龙的同时,对陆将军骑坐的那匹驰骋千里的骏马也格外喜爱。在村民们的印象中,马和牛同样是勤劳而又善良的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与马相关联的如“马到成功”“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兵强马壮”等词语,又都是非常吉祥而讨彩的。从此陆文龙这匹骏马的形象就深深刻印在村民们的脑海里。虽然这传说无从考证,在这没有马的金溇村,人们对马的喜爱之心可见由来已久。
金溇马灯一般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期间演出一次,邻村也时常会下红绿两张帖子前来邀请。所谓红绿帖子也就是分别用红纸和绿纸书写的两张请帖,按照当地的乡风民俗,用红纸和绿纸书写的两张请帖一起送上,这是表示最大的尊重和恭敬。而招待马灯演出的,也只是农家普通的茶水和点心,不用付分文费用。这种纯朴无华的乡风民俗,一直沿袭到今天。
金溇马灯深受当地和周边地区群众的喜爱,在上世纪20—30年代更是成为节庆期间必不可少的演艺活动。1959年国庆十周年演出后,由于历史原因,中止了40多年,2003年底,我们在闲聊如何欢度即将到来的春节时,回忆起久别的金溇马灯,怀念之情溢于言表,大家忍不住纷纷提议要恢复这一项传统节目。大家当即你一百他一千的自动捐款,在我们的倡导下,全村一下子集资3.6万元,于是在没有任何以往马灯资料的困难情况下,经过年事已高的传承人的回忆和指导,终于在2004年春节期间成功地做了第一演出,从此金溇马灯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历经百年风雨沧桑的金溇马灯,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有着旧、新两个式样。以前的金溇马灯与外地的马灯基本相似,只是简单的马匹、灯笼和锣鼓,道具制作不很讲究,竹马长不过1米多点,全身固定不动,前后各点燃一支较粗较长的白蜡烛,灯笼中也点燃一支蜡烛,表演形式只是伴随着锣鼓声在村里行走,骑马的演员没有明确角色,服装比较随意,并且只是手执马鞭挥舞几下,步伐与平时稍有不同而已,没有队形的变化。
经过创新现在的金溇马灯主要由马、灯、彩旗和锣鼓队四部分组成,表演人数可达120人之多。数量上虽然仍是12匹不同颜色的马(俗称“正马”),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和变化,也正是这些创新,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马灯的显著特色。
伴随着时代的进程,以科学发展观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今天的金溇人通过金溇马灯的传承和发展,努力把它打造成一个文化品牌,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延续这一文化遗产恒久的生命力。
【整理者:蔡建学、吴团宝、胡刚、吴王丽,均为织里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
知识出处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