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德清县图书馆
湖州德清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湖州德清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戚家村民间舞蹈《渔翁捉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报纸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876
颗粒名称:
戚家村民间舞蹈《渔翁捉蚌》
分类号:
G633;G623;F426
页数:
5
页码:
110-114
摘要:
戚小娥,女,1940年5月出生,吴兴区杨家埠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渔翁捉蚌”。
关键词:
西苕溪
湖州市
张志和
西塞山
杨家埠
内容
戚小娥 口述
戚小娥,女,1940年5月出生,吴兴区杨家埠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渔翁捉蚌”。
在我很小的时候,逢年过节我就经常看到我们村有一支业余演出队在村里表演节目,表演的内容各种各样都有,有民乐《将军令》《梅花三弄》;湖州滩簧《卖青炭》《借黄糠》;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沉香扇》;京剧《武家坡》《四郎探母》等。这支演出队在我们当地是小有名气的,不光在我们村演出,还经常到附近其他村去表演。那时候我还小,就图个热闹,大人们看戏,我们小孩子就在台下嬉戏玩耍。不过这种热闹看多了,也就渐渐地对戏曲产生了兴趣。再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经常向村里的老艺人讨教舞蹈戏曲,十几岁时已经能唱很多段子了。后来我也加入了村里表演队,经常去表演。
《渔翁捉蚌》原名《蚌精》,是我们村的传统舞蹈。我13岁时向这个舞蹈的传承人戚阿品拜师学习,饰演的是蚌精。我师傅戚阿品要求非常严格,一招一式,甚至一个表情都要拿捏到位,做不好就要挨打。现在回想起来非常感谢他,因为正是他的严格要求才有我今天的成绩。师傅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光会演这个舞蹈,连蚌壳、渔篓这些道具都会自己编。说起这个舞蹈,它的产生跟我们戚家村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戚家村东西北三面被西苕溪的干流龙溪港包围成一个“∧”形,南面横卧一条玄通江,使戚家村形成一个四面环水的孤岛地形。玄通江与南面的樊漾湖相通,湖南面紧依着高三百多米的金斗山,每年暴雨季节,西塞山、金斗山的山水冲进樊漾湖,而湖水的唯一出口玄通江河道狭窄,泄水不畅,往往由于水位猛涨而频发水灾。我们村传统生产是以稻作为主,鱼荡中捕鱼也是人们的谋生手段之一。频发的水灾给当地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危害。《渔翁捉蚌》的民间传说也就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产生了。
相传在唐代,龙溪港中有座水龙山,又叫石堂子。石堂子底下有一座水晶宫,是巡河大王的宫殿,有仙气。宫中居住着一只河蚌。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河蚌总会浮出水面,张开双壳,吸取天地精华,久而久之,这只河蚌便修炼成了蚌精。河蚌成精之后,从不做好事,专做坏事,经常在西塞山附近的西苕溪、玄通江和樊漾湖一带兴风作浪,淹没田地,毁坏庄稼,掀翻打渔船只,当地百姓叫苦连天。
唐大历年间,张志和来到西塞山一带渔隐,他驾着舴艋舟,在樊漾湖的霅溪湾、玄通江和西苕溪石堂子范围内垂钓。有一日,正好是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岸边桃花烂漫姹紫嫣红,湖面上白鹭翩翩争食嬉戏。忽然,苕溪水面上狂风大作,涌起一股几米高的水柱,躲藏在深水中的蚌精慢慢浮出水面,它游到岸边,正要摊开双壳晒太阳时,猛听得张志和一声断喝:“妖孽,往哪里走,还不快快受缚!”蚌精一听,慌得赶紧沿西苕溪往东入霅溪折而向太湖逃窜。张志和驾着舴艋舟,迎风破浪在太湖里追赶。那蚌精逃到吴江横扇时因慌不择路又沿塔浦湖东逃到了平望的莺短湖里。在莺脰湖里双方斗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最终,蚌精被打得筋疲力尽,狼狈不堪,张志和把奄奄一息的蚌精用渔网罩住拖上岸来,平定了水灾。从此,百姓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民间传说改编成双人舞蹈《渔翁捉蚌》,并在戚家村及西塞山附近一带村庄巡回演出,久演不衰,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该舞为双人舞,由两人分别饰演渔翁和蚌精,整个舞蹈围绕渔翁发现、追寻蚌精,蚌精与渔翁周旋,最后渔翁捉住蚌精、平定水灾展开,舞蹈情节有趣诙谐,表演生动、细腻,舞蹈动作简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们敬神驱邪、祈求安宁的愿望,承载着人们热爱家园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人们战胜自然灾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955年初,当时我只有15岁,省里要举办第一届民间古典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在整个嘉兴地区筛选节目上报,我们村的这个《渔翁捉蚌》在当地小有名气,于是有幸被原吴兴县文化馆选中,并且经过挖掘整理,参加了嘉兴地区及浙江省第一届民间古典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并且还获了奖。后来还接到通知说,要与富阳县的“仙鹤舞”合并改编成三人舞《鹬蚌相争,渔翁得利》,3月份去北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大会,当时心情非常激动,因为那时候能去北京演出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演出完之后,周总理还亲切地接见了我们全体演员,令我至今难忘。北京回来后,这个舞蹈在我们村仍然恢复为由两人演出的《渔翁捉蚌》,并且逢年过节时依旧在村里和附近村庄表演,流传至今。
从艺术角度讲,《渔翁捉蚌》这个舞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这个舞蹈中的人物(渔翁)和动物(蚌精)形象源于生活,生动逼真、个性鲜明,具有较强的美感。起伏的故事情节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老渔翁撒网、拉网、捡拾网中鱼,下湖踩踏时的微微颤颤,潜入水中时捏鼻,潜出水时抹脸等细致入微的动作都来源于生活,表演时大蚌的一开一合都是模拟了现实中河蚌的行为动作。这个舞蹈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动作基本上是在半蹲姿态的行走上发展,采用了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舞蹈动作简练、朴素而诙谐有趣,富有艺术性。在时而轻敲慢击、时而激烈昂扬的乐器伴奏声中,舞蹈情节产生着一个又一个的高潮,少女形象的大蚌用色彩斑斓艳丽的蚌壳分别机灵地三次夹住老渔翁的臀部、手臂、头部,虽然没有一句唱词,也没有一声对白,却让观众通过舞蹈语言心领神会,忍俊不禁,在视觉上、心理上都得到了很大的享受。同时,这个舞蹈的演出场景简单,室内外均可演出;道具主要采用竹篾、绸布,取材方便且制作简便,渔篓、渔网也是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劳作器具;演员服装朴素大方生活化;而伴奏乐器则是更为常见的锣、鼓、镲、唢呐、胡琴、笛子等,非常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因此广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它独特的表演风格,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和不凡的艺术创造力,是浙北地区民间舞蹈极罕见的类型之一。
如今《渔翁捉蚌》不但是我们村的传统特色舞蹈,而且已成为一个地方的代表性标识,具有了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数百年来一直受到我们当地群众的普遍认同并引以为豪。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今年也已经七十多岁了,古老的舞蹈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因此如何赋予这个舞蹈新的时代内涵,吸引年轻人去继承和发扬这个舞蹈,我觉得这是非常迫切的事情。
近几年,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如今《渔翁捉蚌》已被列入湖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也有幸成为该项目的传承人。同年9月,重新改编的多人舞蹈《渔翁捉蚌》参加湖州市第三届南太湖音乐舞蹈戏曲节并荣获表演铜奖。在杨家埠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协调下,弁南小学也于今年6月成为《渔翁捉蚌》非遗项目的传承基地。我们村自从去年创建美丽乡村后,对文化活动更加重视,群众参与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村里散了二十多年的演出队伍又重新组建了起来,在去年的“文化走亲”活动以及新春文艺汇演中登台亮相,赢得村民的阵阵喝彩。因此我相信通过政府的重视支持、学校的传承发扬以及村民的积极参与,民间舞蹈《渔翁捉蚌》一定能够一代接一代传承下去,并且焕发新的光彩。
【整理者:施洁(杨家埠街道综合文化站)、吴成成(戚家村大学生村官),摄影:王璐】
知识出处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