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捉蚌(市级非遗项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报纸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875
颗粒名称: 渔翁捉蚌(市级非遗项目)
分类号: C55;I207;I267
页数: 6
页码: 109-114
摘要: 《渔翁捉蚌》原名《蚌精》,是戚家村最具特色的地方传统舞蹈。
关键词: 地方传统 劳动人民 勤劳勇敢 舞蹈动作 民间传说

内容

《渔翁捉蚌》原名《蚌精》,是戚家村最具特色的地方传统舞蹈。
  相传该舞蹈的产生已有500年的历史。传说戚家村东樊漾湖年年涨水泛滥成灾,因漾中蚌精作怪造成。清道光瞿中溶所撰《西吴里语》卷四记载:“昔日渔者见溪上有光伺之,见大蚌光从中出故名;案室蚌至今土人常于溪中或遇之辄喷冷水莫之敢近。”后来有一位老渔翁(民间传为张志和)捉住了蚌精,从此再无水灾,年年风调雨顺。为纪念老渔翁,后人根据民间传说改编成舞蹈《渔翁捉蚌》,并在戚家村及邻近村庄演出,久演不衰,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该舞蹈最初由两名男子表演,1946年前后起改为由女子饰蚌精。舞蹈情节有趣诙谐,表演生动、细腻,舞蹈动作简练,寄托了当地群众消灾祈福的情怀,反映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

知识出处

守望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