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亮唱响的龙山旱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报纸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867
颗粒名称: 舞亮唱响的龙山旱船
分类号: F426;F323;F832
页数: 3
页码: 97-99
摘要: 陈龙泉,男,1942年10月出生,长兴县林城镇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代表项目为“龙山旱船”。
关键词: 林城镇 长兴县 活动中 民间文化 梅花节

内容

陈龙泉 口述
  陈龙泉,男,1942年10月出生,长兴县林城镇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代表项目为“龙山旱船”。
  我出生在安吉县梅溪镇小溪口村,2岁时父亲亡故,母亲因生活所迫,带着6岁的我转嫁给一个叫刘九堂的单身汉,他本来就穷得叮当响,过一段时间,他看母亲拖着我这样的幼童负担不下,就当着我母亲提出要求,只要我母亲不要我,母亲一气之下,就带着我在外过了一年的流浪乞讨生活。后来,我大伯陈云荣看我母子俩实在可怜,就让我到他家生活。大伯家是个富裕中农,家中有几十亩田,还有牛,我就在他家帮放牛过日子。大伯家有几个帮工,都喜好调旱船活动,其中,黄寿奇、钱双喜两位帮工,特别有调旱船的技艺。他俩每年要扎花船,舞旱船,还教我做舞旱船活动中的丑角,就是手捏蒲扇,头有乌绒包头的老太婆。另外,每年还根据当年生肖,搞点扮相。那时候农村很封建,叫作“男不当兵,女不看灯”,要找一位舞花船的姑娘比找神仙还难,没有办法,这俩位师傅就盯上了我,让我扮演舞花船的“船娘”。我在扮舞旱船中的丑角和船娘时,第一次由师父教我化妆,以后就自己学着化妆。做丑角时,脸上就抹点锅底灰,扮船娘时,我就偷偷摸摸地钻到堂房大嫂的房间,揭开她的化妆箱,偷点胭脂,暗暗地在脸上一沾完事。两位师父还教会我用河南方言演唱的“拜门子歌”还有花鼓调、四平小调、快板等曲调。从那时起,我这颗少童之心已喜欢上了玩旱船这门民间艺术。
  我21岁那年,到了长兴县林城镇畎桥村的龙山入赘做了上门女婿。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调旱船这一民间文艺活动作为封建文化被禁止。直到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富裕起来,农村人也讲究文化活动了。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我到林城镇政府上班做勤杂员。那时我从电视里看到外地的农村民间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我的心思也想开了,我想到了在龙山恢复调旱船的活动。我把这想法告诉了本自然村原来舞过旱船的伙计,得到了他们的拍手支持。特别是旱船名师姜继春更是积极,我们大家拜他为师,让他做总教练,成立了有十多个人参加的龙山旱船队,大家推荐我任领队。那时候我们自己掏钱买锣鼓器乐、编扎旱船。还利用农闲时间排练演出动作。当时,舞旱船活动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就是找不到舞旱船中住船的“船娘”,在物色演“船娘”的角色时,村子里能出场演出的妇女都推托不愿参加。主要原因一是怕别人说闲话,二是排练舞旱船既花时间,又是尽义务,对家庭有损失。但是我不灰心,我觉得旱船队员吴怀青的媳妇百英很合适做“船娘”,就上门做她的思想工作,开头她也是表示婉言拒绝,但是我坚持上门十多次,终于得到她的同意。1999年的春节,龙山旱船开始恢复活动了,那漂亮的花旱船,充满乡土情调的传统舞姿,喜闻乐见的唱词,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家家户户放鞭炮,欢迎旱船舞到家门口。村里的书记、主任还特别邀请我们为全村专场演出。2006年春节,县委领导专程来龙山观看我们舞旱船,还夸奖我们搞得好,鼓励了我们的舞旱船信心。为了提高舞旱船的技艺,我们在扎旱船的用材和技巧套路上不断创新,特别是唱词,我花了很多的心血,按照原来传统的舞旱船调门,填充新唱词。我只读过小学,但我利用在镇政府工作之余的机会,请教有写唱词专长的人,学习旧曲新词的创编。我参照原来舞旱船时“拜门子”的做法。每次要外出活动,我就根据邀请方的活动内容,提前请人商讨编写新唱词。我们林城镇已举办了八届“梅花节”,每次梅花节龙山旱船都被邀请出演。为了让观众能受教育,对生活有启发,在参加演出前,我都要采编新唱词,经常忙到深夜。我还精熟莲响花点和锣鼓经,如:“燕子抄水”“鲤鱼跳龙门”等。
  龙山旱船需要一代代人不断传承,要发扬光大。我现在年岁老了,就要带好徒弟。我现在带着雷祖春、邱小财两个徒弟,他俩年富力强,又很专心,在舞旱船这一民间文化活动中,掌握了基本套路,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龙山旱船的创新发展也离不开上级政府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关心和支持,历年来我们龙山旱船还得到了上级文化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我想,只要坚持传统,又有创新,政府能支持,部门能指导,龙山旱船这一民间文化活动一定有更好的生机和活力。
  【整理者:施正强、葛丹,执笔:施正强】

知识出处

守望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