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舍化龙灯(省级非遗项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1847
颗粒名称: 上舍化龙灯(省级非遗项目)
分类号: K825.7;K295.53
页数: 6
页码: 70-7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省级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上舍化龙灯,及项目传承人和非遗项目之间的渊源。
关键词: 非遗项目 上舍化龙灯 湖州市

内容

上舍化龙灯(省级非遗项目)
  “化龙灯”(又名“花龙灯”)起源于民间闹春灯舞,发源于安吉县梅溪镇上舍村(原属昆铜乡),是用灯舞变成龙舞的形式向村民贺春祈福的民间表演艺术,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化龙灯”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四变”,即:聚宝盆变龙头,寿桃灯变龙珠,蝙蝠灯变为龙尾,九盏花灯变为龙身;象征“福禄和合,益寿延年”之意。化龙灯的“四变”在当时的浙江舞龙家族为独一无二,堪称一绝。时至今日,上舍化龙灯在民间仍保持着闹春“进门是花灯,出门是龙灯”的民俗特色,对研究浙江北部的春节民俗文化、龙舞文化有着重要价值。随着“化龙灯”影响日益扩大,它已成为安吉地方标志性文化,是安吉最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之一。
  上舍村在安吉县东北,地处安吉、长兴、吴兴、德清四地交界处。村有朱、章、杨三大姓氏。朱氏家族最早用竹、纸扎成各种花灯和马灯,在庙会、灯会上表演。清嘉庆年间,杨氏祖先在朱氏灯形的基础上,把花灯串成龙形,扎龙头、龙尾。龙头当时为花篮形,龙尾为鹬形,龙珠是一只蚌灯。初为童戏,后渐定形,称“花龙灯”。传至光绪年间,以杨九龄代表的一代人为适应拜门贺春的需要,使龙灯演变出“四变”。同时配扎十二盏花瓶灯,分插十二月不同花卉。每盏花瓶灯一分为二,反面画上云彩为接龙时做掩饰遮挡之用。另扎两只头牌灯,前部用纸糊成栅格状,从正面、左面、右面看去为三种不同花卉。
  表演时由两个年长者执头牌灯领路,聚宝盆、寿桃、蝙蝠、九盏花灯由男性表演,十二个村姑手拿花瓶灯,锣鼓伴奏,挨家拜门。进门后在正堂绕廊柱走四角阵、剪刀阵等阵型。最后到“退堂”接龙,没有退堂的则在花瓶反转的“云彩”遮挡下“变”龙,至正堂再拜主人。因此被称为“化龙灯”,并有“进门是花灯,出门是龙灯”之说。每年农历三月还赴晓墅白云庙参加庙会演出。
  因上舍村与毗邻的长兴县天平村有“老亲”关系,在清代末年曾赠送天平村化龙灯一条,对“长兴百叶龙”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巨龙腾飞花中来
  杨森芳,1941年4月出生,安吉县梅溪镇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上舍化龙灯”。
  杨海人,1951年出生,安吉县梅溪镇人。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为“上舍化龙灯”。
  我叫杨森芳,生于1941年,安吉梅溪上舍村人。
  他叫杨海人,比我小10岁,是我的堂侄,跟我一个村。
  我们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化龙灯”的传承人,我是第三代,他是第四代。
  从化龙灯创始人、我祖父杨九龄算起,我们家族从事化龙灯制作和表演的,父辈中有我的二伯杨秀春和堂叔杨柳春。我这一辈,是杨海人的父亲杨榴芳和我。再下一辈就是杨海人了。
  说起“化龙灯”的由来,还是清朝嘉庆年间的事,最初叫“花龙灯”,那时以竹材为道具骨骼材料,以彩纸为裱糊材料制作“龙”和“花灯”进行表演,用花篮、花瓶灯走“四角阵”,同龙形道具合并同演,因此称为“花龙灯”。主要用于当时民间闹春及“出会”(当地各大庙宇的菩萨生日聚会或庆贺)。
  到清朝道光年间,我祖父杨九龄对“花龙灯”进行了改革,在工艺上使每一种花灯都具有两种变化,舞蹈在“变”字上下功夫,打破了原来阵式单调、缺乏变化的格局,并改名为“化龙灯”。最初的化龙灯是用纸糊起来的,龙的头牌上还写着“动则变,变则化”的字样。从前没有专门的舞台,舞龙都是挨家挨户表演的,进入农户家里是一条花灯,在动的过程中一翻身另一面就成了云的图案,花灯也摇身一变成了一条龙身。进门是花灯,出门是龙灯。
  我第一次参加舞龙是在1956年,那年我才16岁,昆铜乡舞龙队代表湖州市参加省里举行的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演出,我跟着我二伯杨秀春和堂叔杨柳春来到杭州参加舞龙,同去的还有堂兄杨榴芳。那次舞龙出了点意外,因为那时点的是蜡烛,舞动时不小心引燃了化龙灯,虽然当时火被扑灭了,可化龙灯也不能用了。这一次杭州回来后就停止了舞龙活动,没想到,这一停就停了三十多年。
  当时正值大跃进年代,那时候的我,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每天都要出工干活,几乎没有闲暇时间,自然也就不舞龙了。不仅是我,村里都没人提这个。说实在的,那时候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心思舞龙?大跃进之后又是“文化大革命”,到处破“四旧”,自然也没人敢提舞龙之事。
  1991年,为迎接首届湖州丝绸文化节,县里要求我们再造“化龙灯”。当时我二伯杨秀春和堂叔杨柳春已相继因病过世。只能由堂兄杨榴芳牵头,我、杨海人、还有现“竹叶龙”传承人胡启华等人一起对“化龙灯”的制作、表演、后场等进行反复回忆、梳理、复制加工、改进,终于使沉寂了三十多年的“化龙灯”再现雄风,并在湖州丝绸文化节上表演获得圆满成功,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从此“化龙灯”不断在节庆、庆典等一系列活动中,成为主角。
  1997年,香港回归,我们带着“化龙灯”参加了庆祝活动。同年,首届安吉竹文化节开幕,领导要求我们对“化龙灯”进行一些改进,提出要能够彰显安吉特色。如何才能体现安吉特色呢?为此开了个会,会上,杨海人的父亲杨榴芳提出了用“中国竹乡”四个字代替原来头牌灯上的“动则变”“变则化”两行字。会后不到一小时,处于兴奋状态的杨榴芳就因“脑溢血”不治身亡,杨榴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还是如何改进“化龙灯”之事,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人敬佩。改进后的“化龙灯”,头牌灯上的字变成了“中国竹乡”,并新增了“双龙抢珠”“龙腾狮舞”等动作,更添活跃、喜庆气氛,从此“化龙灯”表演趋向成熟。1998年,我们制作的这条化龙灯作为一项文化遗产被搬入了刚成立不久的安吉竹子博物馆用作陈列。2005年,化龙灯多次进省城演出,受到了浙大、浙工大学子们的热烈欢迎。2006年,化龙灯被列为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同年申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也在2006年荣幸地获得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化龙灯传承人”的称号。
  “化龙灯”原用二十八盏小花灯,为了提高表演的灵活性及首尾协调功能,现用二十六盏花灯组成。分为三个组合:头牌灯、龙灯、花瓶灯。头牌灯两盏,由两位女性着红色服装进行表演,一盏写着“动则变”,另一盏写着“变则化”。龙灯原为十四盏花灯,为提高舞技后改由十二盏花灯组成:有龙珠灯一盏,为蚌壳灯,珠为红色,蚌壳褐色,蚌可开可合,珠可伸可缩;龙头为花篮灯,倒翻则为花篮,龙角化为莲藕,龙身为九盏荷花灯,龙鳞为荷花花瓣,可拆可接;龙尾为一盏鲤鱼灯。整条龙全长19.2米(除龙珠外),由十位男子着黄色服装、袖口排钮,扎红色头巾,系红色腰带,脚着红靴表演。花瓶灯由十二盏花灯组成:十二只花瓶插上十二时节的花,由十二位女性着绿色服装表演,能分能合,分时与龙共舞,合时成一只花瓶。
  表演时,舞龙人快速移动着脚步,手托朵朵鲜花变幻着舞姿,时而祥云四起,时而荷花绽放,动作协调优美,灵活敏捷。开场戏后,姑娘们的十二时节花灯把花篮灯、荷花灯、鲤鱼灯团团围住,各式花灯首尾相衔接时,外围花灯用热烈的舞蹈、震撼的锣鼓吸引观众的视线,当一条彩龙腾空而起时,外围花灯立即散开,彩龙破浪而出,闯入阵来,瞬间花灯瞬间龙,令人屏息凝神,目不暇接。
  最初的“化龙灯”本身因为是纸糊的,不能做幅度太大的动作,算得上是条文龙。表演主要是以走灯的形式走阵势,有花瓶阵、荷花阵、长蛇阵、四角阵、篱笆阵、剪刀阵等12个阵势;特色就是一个字:“变”。通过“动则变”“变则化”的表演形式,在节目最后一刻汇成一条具有强烈生命力的彩龙,舞台效果非常明显。改为舞蹈形式后,有花瓶灯舞、荷叶出水、荷花绽放、掩体接龙、长龙入阵、参拜四方、乌龙戏珠、老龙吸水、老龙翻身、老龙搔痒、老龙戏水、十面埋伏等十二个造型。头牌灯主要作用是引导龙舞;花瓶灯对龙灯起到陪衬作用,并在成龙、化龙时起掩饰作用;龙灯则是整个灯舞的主体。
  化龙灯制作材料不是特别讲究,可以用竹丝、也可以用钢丝。制作工艺也不是特别复杂,但必须要有耐心、要细心。内骨由竹丝或钢丝制成,用棉纸捻成细绳扎结,外缝制或胶糊白色透明布料或纸,涂玫瑰颜色。制作的时候,一般是男的先扎龙的内骨,两三天后,女的参与进来缝制龙鳞,一条龙的制作过程很长,五六个人参与起码要一个月。化龙灯的龙珠灯为蚌壳灯,一开始是合着的,等花变龙的时候,红色的龙珠会从蚌壳里伸出来;两盏头牌灯也很有特色,它们呈正方体,高75厘米,宽55厘米,厚25厘米。巧妙的是,两行字是隐在布料折成的帘子后面的,透过布帘除了可以看到红色的字,还能从不同侧面看到两幅不同的画。头牌灯的画和龙头都是我们村的乡土画家朱兆年画的。杨海人本来做工艺品出身,扎龙技术更好。现在的我自己在家中也会做做龙,教一下其他愿意学的后辈。最多的一年,我做过四五十条龙,少的时候每年也会做上两三条。
  提到“化龙灯”不能不提到另外两条龙:“安吉竹叶龙”和“长兴百叶龙”。
  2009年,化龙灯的繁衍品牌“竹叶龙”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一条为突出本地区域特色,经过两年的摸索,对“化龙灯”进行创新改革后用竹子全新打造的龙。和相对文静的“化龙灯”相比,“竹叶龙”更有地方特色,更动感,更富有表现力。2007年“竹叶龙”参加《同乐五洲》演出;2008年参加北京奥运城市文化演出;同年在浙江省“群星奖”比赛中获银奖;2009年赴法国参加第37届和平艺术节展演;2010年两次赴上海世博会演出;几年来参加省内外演出40余场次。
  “长兴百叶龙”的前身就是“化龙灯”,是我祖父杨九龄手把手传授于长兴天平桥乡的。“百叶龙”的名字源于那一瓣瓣荷花的粉红花瓣,龙尾是一只漂亮的蝴蝶。早在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百叶龙就被批准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吉竹叶龙”和“长兴百叶龙”一脉相承,在传承和吸取“化龙灯”精髓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均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化龙灯”有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无可替代。
  化龙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传人,经过一次又一次改革与创新,不管是制作还是表演靠的都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所以,无论是第三代传人的我还是第四代传人的杨海人都只是他们中的一员而已。只希望我们的化龙灯能够在政府的关心下发扬光大,世世代代舞下去。

知识出处

守望

《守望》

出版者:杭州出版社

《守望——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事》一书,藉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这些生发于人民的宝贵技艺活跃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丰富于民间,造福于人民。

阅读

相关人物

朱文华
责任者
郑依群
责任者
尚亿琴
责任者
舒畅
责任者
杨森芳
责任者
杨海人
责任者
杨森芳
相关人物
杨海人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湖州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